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通过对广西旅游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现状的探讨,揭示当前西部地区旅游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以便找准下一步教育改革的突破口,以实现广西等西部地区旅游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旅游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发展现状
一、引言
当前旅游业是我国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进入了国家发展战略体系,成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随着旅游业迅猛发展和旅游产业规模不断扩展,对旅游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旅游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以下简称MTA)教育是为了满足旅游产业快速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而设立的。2010年教育部在二十四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选取了57所院校,授予了旅游管理专业硕士(MTA)招生资格,2011年琼州学院获得招生资格,目前,全国共有58所高校可以招收MTA学生。广西壮族自治区内的广西大学、广西师范大学和桂林理工大学三所高校获得了首批MTA的招生资格,是我国西南地区中拥有MTA招生资格高校最多的省份。
二、广西旅游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取得的成绩
1、招生规模逐步扩大
自2011年招生以来,广西MTA已经完成了四年的招生工作,历年录取人数呈逐渐增长趋势,具体如表1所示:
从招生数量看,四年来,广西MTA招生人数表现出明显的增长趋势。2011年,广西三所MTA招生单位共招收学生56人,占全国实际总招生人数337人的16.62%,是全国首届MTA招生人数最多的省份,其中桂林理工大学共招生39人,是当年全国招生人数最多的学校;2012和2013两年,虽然部分学校MTA专业受到学校招生名额限制,招生数目增加不大甚至出现了减少的情况,但整个广西MTA的招生人数依然稳步增加,招收学生的总数分别为73人和100人,仍然居全国前列;2014年广西MTA招生人数有了较大幅度的增加,共招生141人,增幅高达41%。另从生源分布看,随着全国各地对广西MTA教育的认知度逐步提高,广西MTA招生生源更加广泛,三所MTA招生单位的生源分布从广西、广东、海南等周边省份,扩展到广东、四川、海南、内蒙、福建、山西、河南、北京、吉林、陕西、湖南、安徽、湖北等10多个省区(市)。同时,学生在行业背景和学历分布等结构问题上也逐步呈现多样化的趋势,其中具有旅游学科或商科背景的学生比例不断增加。
2、教学基础设施有所改善
目前,广西区内三所MTA招生单位都已具备较为完善的MTA教学基础设施。其中,广西大学的MTA由广西大学商学院MBA中心统一管理,与该中心负责的MBA、金融专业硕士、国际商务专业硕士等专业硕士的培养共享教育基础设施,日常教学管理办公室、多媒体教室、多媒体案例室和MTA\MBA校内实验室等基础设施均已完整配备。桂林理工大学为该校旅游学院的MTA教育中心配备了专门办公场所,为MTA学员配备了专属多媒体教室一间,案例讨论室一间,供MTA学员交流使用,同时旅游学院资料室、旅游规划实验室、生态景观设计实验室、学校图书馆、研究生机房全部对MTA学生免费开放。
3、教学管理日趋规范
教学管理是高校各项管理工作的核心,是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虽然MTA在国内刚刚起步,但是随着招生规模的逐步扩大,国内MTA的日常教学管理也日渐规范。广西三所MTA招生单位采用的均为校院两级管理体制,MTA教育项目归学校研究生院统一领导,由研究生院分配招生计划和名额, MTA项目所在学院均为MTA学生的日常教学管理设置了管理部门,为MTA的正常运作制定规章制度,从而实现MTA项目运行和管理的制度化与规范化。桂林理工大学MTA教育管理中心由学院院长牵头任中心主任,主管研究生教育的副院长任副主任,具体负责MTA项目的日常运营,包括招生、培养、教学、论文答辩、学生管理以及项目推广等各个环节的事宜。为了进一步加强MTA项目的运行管理,MTA教育中心还制定出台了《桂林理工大学旅游管理专业硕士管理办法》和《桂林理工大学旅游管理专业硕士管理制度汇编》等文件,包括招生和录取规则、师资选聘标准和程序、任课教师责任与教师管理规定、教学质量评估制度等内容事项。
4、师资队伍结构不断优化
优秀的师资是MTA教育质量和特色的保证和关键。广西大学、桂林理工大学和广西师范大学三所高校作为全国首批的MTA培养院校,在不断完善教学基础设施的同时,也在不断优化自身的师资队伍建设,并已取得了初步成效。通过调查,上述三所高校优化师资结构的主要途径主要有两条:其一拓展教师聘请途径。三所高校不仅在校内选聘拥有从业经验且理论基础扎实的教授,而且聘请校外从业经验丰富的官员和企业家为MTA学生授课,并组建不同学科背景、不同职业生涯的“专业化+差异化”导师团队,为MTA学生讲授旅游行业业态及最新的行业资讯,使学生紧跟行业前沿,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其次,加强MTA专职教师队伍建设,包括制定师资建设规划、加强师资培训、选派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鼓励教师参与企业研究与咨询活动、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方式,以加强MTA专职教师的理论基础和职业能力,为MTA教学质量提供保障。以桂林理工大学为例,截止2014年8月桂林理工大学MTA中心共聘任有校内外导师共40人(校内导师27人,校外产业导师13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占65%,具有高级职称的占80%,具有企事业单位实践经验的占70%,相当部分教师还拥有在国外知名旅游高等教育机构的学习和研究经历。
三、广西旅游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存在的不足
1、招生情况不容乐观
广西旅游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培养目前存在的最大困难就是生源不足。一方面,由于国内MTA项目实施的时间较短,也仅有两届毕业生,因此目前广西MTA项目在招生方面面临着市场认知度低,社会影响力弱,教育资源区域分布不均衡等因素,招生存在很大的困难。另一方面,MTA入学考试与MBA,MPA等其他专业学位实行联考,即考试难度与试题相同,不仅是其他行业的从业人员,甚至一些旅游行业内部的从业人员都因缺乏对MTA专业的了解,无法判断MTA的实质价值和含金量,而选择报考MBA或MPA,导致不少优秀生源的流失,近两年来,虽然MTA的报考人数相对比其他管理专业硕士来说有所增长,但报考学生初试成绩的上线率也比较低。广西MTA项目的招生还面临着同其他省市开设MTA项目的优秀高校的生源競争,这些名校对学生的吸引力较大,是许多优秀生源第一志愿报考学校。此外,MTA作为研究生教育发展的新事物,广西一些招生单位对其发展还不够重视,在认识上存在偏差,导致在具体分配研究生招生计划名额时,出现重学术型研究生而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现象。 2、培养过程缺乏地域特色
广西是我国的旅游大省,国务院批复的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国家目前高度重视的北部湾经济区建设、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等重点项目都集中在该地区,其特殊的区位条件和独有的旅游资源优势,给MTA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目前广西旅游高等人才的培养目标仍然缺乏地方特色,MTA教育没有充分运用广西的区位优势,围绕民族旅游和东盟各国旅游发展的需求而制定。在培养方向设置上,广西三所MTA培养单位缺乏对广西旅游市场需求和学校本身办学优势的认识,均是按照国内旅游管理划分的主流方向来设置本校教学,如桂林理工大学的MTA项目就主要设有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旅游景区经营管理、旅游公共管理、民族旅游开发与管理等六个专业方向。广西MTA教育培养方案也与国内其他地区MTA的培养方案一样以国务院学位办的下发的文件为依据,其课程体系基本上都是根据教指委的要求而设立的。在教学手段上,广西三所MTA招生单位仍然沿用较为传统的课堂讲授模式,案例教学和移动课堂等新形式教学手段运用仍然较少,即使是一些教师在课堂上运用的案例,也多为国内外知名案例,从广西本土旅游企业或管理部门引申而来的案例较为少见。
3、教学实践环节薄弱
实践教学是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充分有效的专业实践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广西三所MTA培养单位均通过努力建设实践教学团队和打造教学实践平台等手段强化实践教学环节;但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等各方面原因,广西地区高校在MTA实践教学经验、实践师资队伍建设及实践过程管理等方面与东部地区的高校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具体表现为实践教学培养目标不明确、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国际化程度低以及实践评价机制不完善等。同时,广西MTA培养单位对于一些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教学形式仍然比较单一,仅局限于课堂讲授等比较简单的方式,缺少模拟训练、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这些互动性、参与性、实践性较强的方式。教学环境也仅局限于教室,未能将授课场所安排在旅游企业或相关景区,让学生在实践中边体会边学习,不能很好的锻炼学生在真实环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环节的薄弱已经成为广西MTA培养单位培养人才的瓶颈,亟需解决。
课题项目:
广西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发展专项课题:“广西旅游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学生满意度调查及培养机制创新研究”的阶段性成果(编号:JGY2013038)。
作者简介:
陈 炜(1977-),男,桂林理工大学旅游学院MTA教育中心教師。
王 璐(1991—)女,桂林理工大学旅游学院硕士研究生。
【关键词】旅游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发展现状
一、引言
当前旅游业是我国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进入了国家发展战略体系,成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随着旅游业迅猛发展和旅游产业规模不断扩展,对旅游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旅游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以下简称MTA)教育是为了满足旅游产业快速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而设立的。2010年教育部在二十四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选取了57所院校,授予了旅游管理专业硕士(MTA)招生资格,2011年琼州学院获得招生资格,目前,全国共有58所高校可以招收MTA学生。广西壮族自治区内的广西大学、广西师范大学和桂林理工大学三所高校获得了首批MTA的招生资格,是我国西南地区中拥有MTA招生资格高校最多的省份。
二、广西旅游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取得的成绩
1、招生规模逐步扩大
自2011年招生以来,广西MTA已经完成了四年的招生工作,历年录取人数呈逐渐增长趋势,具体如表1所示:
从招生数量看,四年来,广西MTA招生人数表现出明显的增长趋势。2011年,广西三所MTA招生单位共招收学生56人,占全国实际总招生人数337人的16.62%,是全国首届MTA招生人数最多的省份,其中桂林理工大学共招生39人,是当年全国招生人数最多的学校;2012和2013两年,虽然部分学校MTA专业受到学校招生名额限制,招生数目增加不大甚至出现了减少的情况,但整个广西MTA的招生人数依然稳步增加,招收学生的总数分别为73人和100人,仍然居全国前列;2014年广西MTA招生人数有了较大幅度的增加,共招生141人,增幅高达41%。另从生源分布看,随着全国各地对广西MTA教育的认知度逐步提高,广西MTA招生生源更加广泛,三所MTA招生单位的生源分布从广西、广东、海南等周边省份,扩展到广东、四川、海南、内蒙、福建、山西、河南、北京、吉林、陕西、湖南、安徽、湖北等10多个省区(市)。同时,学生在行业背景和学历分布等结构问题上也逐步呈现多样化的趋势,其中具有旅游学科或商科背景的学生比例不断增加。
2、教学基础设施有所改善
目前,广西区内三所MTA招生单位都已具备较为完善的MTA教学基础设施。其中,广西大学的MTA由广西大学商学院MBA中心统一管理,与该中心负责的MBA、金融专业硕士、国际商务专业硕士等专业硕士的培养共享教育基础设施,日常教学管理办公室、多媒体教室、多媒体案例室和MTA\MBA校内实验室等基础设施均已完整配备。桂林理工大学为该校旅游学院的MTA教育中心配备了专门办公场所,为MTA学员配备了专属多媒体教室一间,案例讨论室一间,供MTA学员交流使用,同时旅游学院资料室、旅游规划实验室、生态景观设计实验室、学校图书馆、研究生机房全部对MTA学生免费开放。
3、教学管理日趋规范
教学管理是高校各项管理工作的核心,是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虽然MTA在国内刚刚起步,但是随着招生规模的逐步扩大,国内MTA的日常教学管理也日渐规范。广西三所MTA招生单位采用的均为校院两级管理体制,MTA教育项目归学校研究生院统一领导,由研究生院分配招生计划和名额, MTA项目所在学院均为MTA学生的日常教学管理设置了管理部门,为MTA的正常运作制定规章制度,从而实现MTA项目运行和管理的制度化与规范化。桂林理工大学MTA教育管理中心由学院院长牵头任中心主任,主管研究生教育的副院长任副主任,具体负责MTA项目的日常运营,包括招生、培养、教学、论文答辩、学生管理以及项目推广等各个环节的事宜。为了进一步加强MTA项目的运行管理,MTA教育中心还制定出台了《桂林理工大学旅游管理专业硕士管理办法》和《桂林理工大学旅游管理专业硕士管理制度汇编》等文件,包括招生和录取规则、师资选聘标准和程序、任课教师责任与教师管理规定、教学质量评估制度等内容事项。
4、师资队伍结构不断优化
优秀的师资是MTA教育质量和特色的保证和关键。广西大学、桂林理工大学和广西师范大学三所高校作为全国首批的MTA培养院校,在不断完善教学基础设施的同时,也在不断优化自身的师资队伍建设,并已取得了初步成效。通过调查,上述三所高校优化师资结构的主要途径主要有两条:其一拓展教师聘请途径。三所高校不仅在校内选聘拥有从业经验且理论基础扎实的教授,而且聘请校外从业经验丰富的官员和企业家为MTA学生授课,并组建不同学科背景、不同职业生涯的“专业化+差异化”导师团队,为MTA学生讲授旅游行业业态及最新的行业资讯,使学生紧跟行业前沿,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其次,加强MTA专职教师队伍建设,包括制定师资建设规划、加强师资培训、选派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鼓励教师参与企业研究与咨询活动、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方式,以加强MTA专职教师的理论基础和职业能力,为MTA教学质量提供保障。以桂林理工大学为例,截止2014年8月桂林理工大学MTA中心共聘任有校内外导师共40人(校内导师27人,校外产业导师13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占65%,具有高级职称的占80%,具有企事业单位实践经验的占70%,相当部分教师还拥有在国外知名旅游高等教育机构的学习和研究经历。
三、广西旅游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存在的不足
1、招生情况不容乐观
广西旅游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培养目前存在的最大困难就是生源不足。一方面,由于国内MTA项目实施的时间较短,也仅有两届毕业生,因此目前广西MTA项目在招生方面面临着市场认知度低,社会影响力弱,教育资源区域分布不均衡等因素,招生存在很大的困难。另一方面,MTA入学考试与MBA,MPA等其他专业学位实行联考,即考试难度与试题相同,不仅是其他行业的从业人员,甚至一些旅游行业内部的从业人员都因缺乏对MTA专业的了解,无法判断MTA的实质价值和含金量,而选择报考MBA或MPA,导致不少优秀生源的流失,近两年来,虽然MTA的报考人数相对比其他管理专业硕士来说有所增长,但报考学生初试成绩的上线率也比较低。广西MTA项目的招生还面临着同其他省市开设MTA项目的优秀高校的生源競争,这些名校对学生的吸引力较大,是许多优秀生源第一志愿报考学校。此外,MTA作为研究生教育发展的新事物,广西一些招生单位对其发展还不够重视,在认识上存在偏差,导致在具体分配研究生招生计划名额时,出现重学术型研究生而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现象。 2、培养过程缺乏地域特色
广西是我国的旅游大省,国务院批复的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国家目前高度重视的北部湾经济区建设、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等重点项目都集中在该地区,其特殊的区位条件和独有的旅游资源优势,给MTA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目前广西旅游高等人才的培养目标仍然缺乏地方特色,MTA教育没有充分运用广西的区位优势,围绕民族旅游和东盟各国旅游发展的需求而制定。在培养方向设置上,广西三所MTA培养单位缺乏对广西旅游市场需求和学校本身办学优势的认识,均是按照国内旅游管理划分的主流方向来设置本校教学,如桂林理工大学的MTA项目就主要设有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旅游景区经营管理、旅游公共管理、民族旅游开发与管理等六个专业方向。广西MTA教育培养方案也与国内其他地区MTA的培养方案一样以国务院学位办的下发的文件为依据,其课程体系基本上都是根据教指委的要求而设立的。在教学手段上,广西三所MTA招生单位仍然沿用较为传统的课堂讲授模式,案例教学和移动课堂等新形式教学手段运用仍然较少,即使是一些教师在课堂上运用的案例,也多为国内外知名案例,从广西本土旅游企业或管理部门引申而来的案例较为少见。
3、教学实践环节薄弱
实践教学是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充分有效的专业实践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广西三所MTA培养单位均通过努力建设实践教学团队和打造教学实践平台等手段强化实践教学环节;但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等各方面原因,广西地区高校在MTA实践教学经验、实践师资队伍建设及实践过程管理等方面与东部地区的高校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具体表现为实践教学培养目标不明确、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国际化程度低以及实践评价机制不完善等。同时,广西MTA培养单位对于一些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教学形式仍然比较单一,仅局限于课堂讲授等比较简单的方式,缺少模拟训练、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这些互动性、参与性、实践性较强的方式。教学环境也仅局限于教室,未能将授课场所安排在旅游企业或相关景区,让学生在实践中边体会边学习,不能很好的锻炼学生在真实环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环节的薄弱已经成为广西MTA培养单位培养人才的瓶颈,亟需解决。
课题项目:
广西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发展专项课题:“广西旅游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学生满意度调查及培养机制创新研究”的阶段性成果(编号:JGY2013038)。
作者简介:
陈 炜(1977-),男,桂林理工大学旅游学院MTA教育中心教師。
王 璐(1991—)女,桂林理工大学旅游学院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