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作为城乡联系的桥梁和纽带,小城镇尤其是城市化建设进程中新建的小城镇,其战略地位非常重要,在规划设计过程中应当统筹社会发展、经济建设以及生态保护三要素,其中生态保护尤为重要。本文先对小城镇规划建设过程中的生态理念融入现状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就如何以生态理念来指导小城镇规划设计,谈一下个人的观点和认识,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城镇;生态理念;规划设计;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TU98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22-0223-01
小城镇规划设计以及建设和发展过程中的生态环保问题至关重要,同时也是社会经济发展以及惠民建设的重要一环。随着城市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健康,小城镇规划建设发展迅猛,加强生态理念的融入和指导势在必行。
一、当前国内小城镇生态规划建设过程中主要问题分析
1、环保意识有待强化,环境污染问题依然严重
从当前国内小城镇规划建设过程中的生态规划设计不足来看,经济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是人的环保意识单薄,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受到了严重的污染。比如,源于农业发展过程中的环境污染在小城镇规划建设过程中占据较大比重,其中塑料包装物以及薄膜瓶罐等毒害性物质最为显著,不仅危害范围广,而且危害持续时间特别长。此外,很多大型的工业生产企业排放有害气体和污水,牲畜养殖厂排放废水等,悄然流入河道以后,不利于后期的小城镇生态规划设计与建设。
2、小城镇化建设速度快,产业化与人口城镇化发展跟不上步伐
人口城镇化以及产业化发展滞后,土地城镇化过快等,都会成为小城镇生态规划设计的桎梏。比如,城镇居民的生活垃圾乱堆放、城镇生态环境严重恶化以及规划设计缺乏科学合理性等,都是影响小城镇生态规划发展的潜在因素,不仅会导致空间资源大量闲置浪费,而且会造成严重的水资源污染,这在很大程度上严重激化了社会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
二、以生态理念来指导小城镇规划设计
1、科学规划与节约用地
在小城镇规划过程中,应当先建立完善的城镇化规划建设机制,以生态学理念为指导,使城建结构更加的科学合理,使其功能更加的协调。在此过程中,应当坚持人本理念、生态环保、突出特色,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小城镇规划建设标准,强化规划设计的约束力。同时,应当优化小城镇功能及其布局规划,并在此基础上制定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方案,强化空间管制与绿地控制,规范产业园区与新城布局,切忌随意调整或者修改规划方案,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有利于空气污染物扩散的区域和城市空间格局。在此过程中,还要严格按照区域主体功能定位,对能源资源、生态环境容量以及市场空间等进行综合考量,对重点产业的发展及其生产力布局进行优化调整;加强小城镇的生态产业规划建设,以此将区域国土、城乡建设、生态环境以及社会经济发展规划融和起来,从而促进城乡、工农以及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之间的结合。在小城镇规划过程中,节约集约用地非常重要。实践中,应当坚持耕地保护原则,划定基本农田(永久性的),并且建立科学合理的补偿机制,以此来有效控制小城镇规划建设占用耕地,将耕地占补平衡工作落实到实处,先补后占,保证耕地保有量。同时,应当进一步提高现有土地资源的保有成本,尽可能的盘活存量土地资源,对闲置土地进行沉底的清理和处置,鼓励对土地资源深度开发与利用。
2、强化生态产业建设,走循环经济之路
在小城镇规划设计过程中,应当注意培育和发展战略性产业,以技术突破为切入点,促进新兴产业和新兴科技的深度融合,将战略性产业培育作为支柱性和先导性产业。新型的小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应当严格按照减量化、资源化以及再利用原则,其中减量化原则优先,目的在于提高现有资源的产出率,全面推进生产、消费以及流通环节的循环经济发展。在小城镇规划设计时,应当注意鼓励新兴的产业集聚发展,对园区进行循环改造,全面推进和利用能源梯级、水资源循环、废物交换、节约集约土地,以此来有效促进循环式生产以及园区循环式发展,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可循环工业发展体系。需要强调的是,在产业循环式组合推行过程中,应当构筑链接循环体系;完善资源循环有效利用及其回收体系,健全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机制,加快城市社区以及乡村回收站点的建设,并且配套建立分拣中心以及集散市场,从而形成合力,更有利于促进再生资源的规模化合力应用。其中,燃煤型小锅炉应当进行全面整治,对重点行业的脱硝、脱硫以及除尘工艺进行改造;对城市扬尘以及餐饮油烟等污染加强整治,以生态发展为先。在充分考虑拟建小城镇所在的地理位置以及环境条件以后,对原有土地进行有效利用,与农田保护区协调起来,选择薄地或者荒地进行开发建设,以此来有效降低小城镇规划建设过程中的基础设施费用,兼顾小城镇生态发展格局。小城镇规划设计过程中,应当立足环境条件以及资源现状,加强土地管理,并且提高土地集约化利用水平;鼓励节能、节地,科学应用现有的各种资源,致力于低碳小城镇建设和发展,并在此基础上构建资源节约型以及环境友好型小城镇,将其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有机统一起来;加强生态工程建设,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条件,增强服务功能。同时,还要降低单位GDP能耗以及碳排放量及其强度,完善污水管网系统和,加强污水厂以及垃圾处理等项目建设,从而实现人口增长、经济发展以及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
3、路网规划与生态景观设计
在小城镇规划建设实践中,应当建立完善的小城镇生态网络体系。其中,小城镇内部路网规划设计过程中,应当强调路网与生态廊道之间的相互结合。具体而言,应当根据生态格局构建生态通道,并且利用廊道本身的延伸性,将其与小城镇周围的山水等景观连接在一起,从而构成系统的生态循环系统。对现有的道路进行整修,不断完善小城镇的道路系统,以此来有效解决小城镇交通混乱、拥堵等问题。在此过程中,应当结合具体的地形,充分利用地形条件,将其与空间布局以及功能分区相结合,以此来完善交通流线以及路网体系。在选择小城镇路网格局时,应当避免大城市规划设计思维对小城镇规划设计产生影响,切忌过于追求宽阔平坦以及横平竖直的道路布局模式,建议采用自由式的道路网络格局,将其与小城镇所在地的自然山水呼应起来。同时,还要加强小城镇生态景观以及旅游规划建设,实践中为了能够促使小城镇的生态平衡、生态系统稳定,建成生态小镇,在生態设计过程中应当将生态环境以及生态旅游作为规划设计重点内容;全面分析小城镇现有的旅游资源,然后将旅游经济和生态环境结合在一起,促进小城镇的第三产业发展。生态景观以及旅游规划的主要目的在于维持和保护本地文化完整性,让人们能够切身体验到返璞归真的聚集和居住文化。小城镇生态规划设计过程中的旅游规划,应当以资源以及生态环保为基础,对旅游资源加强保护,以维持本地旅游资源的有效利用。基于生态理念的视角来看,应当对服务规模、设施数量以及色彩和风格等进行全面考虑,提倡自然环境景观为中心,就地取材以及依景就势,致力于构建自然之美的小城镇。
结束语
总而言之,近年来国内社会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破坏,小城镇规划设计过程中的生态规划应当统筹兼顾,既要城镇发展,又要保护自然环境,二者相辅相成,否则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丽洁,赵荣山.浅谈小城镇建设发展中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对策[J].小城镇建设,2014,(13):287-289.
[2] 朱建武.浅谈美丽中国之美丽乡村规划[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6(10):60~62.
[3] 刘国金.近郊乡村规划建设探讨[J].科技与企业,2017(01):115~116.
[关键词]小城镇;生态理念;规划设计;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TU98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22-0223-01
小城镇规划设计以及建设和发展过程中的生态环保问题至关重要,同时也是社会经济发展以及惠民建设的重要一环。随着城市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健康,小城镇规划建设发展迅猛,加强生态理念的融入和指导势在必行。
一、当前国内小城镇生态规划建设过程中主要问题分析
1、环保意识有待强化,环境污染问题依然严重
从当前国内小城镇规划建设过程中的生态规划设计不足来看,经济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是人的环保意识单薄,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受到了严重的污染。比如,源于农业发展过程中的环境污染在小城镇规划建设过程中占据较大比重,其中塑料包装物以及薄膜瓶罐等毒害性物质最为显著,不仅危害范围广,而且危害持续时间特别长。此外,很多大型的工业生产企业排放有害气体和污水,牲畜养殖厂排放废水等,悄然流入河道以后,不利于后期的小城镇生态规划设计与建设。
2、小城镇化建设速度快,产业化与人口城镇化发展跟不上步伐
人口城镇化以及产业化发展滞后,土地城镇化过快等,都会成为小城镇生态规划设计的桎梏。比如,城镇居民的生活垃圾乱堆放、城镇生态环境严重恶化以及规划设计缺乏科学合理性等,都是影响小城镇生态规划发展的潜在因素,不仅会导致空间资源大量闲置浪费,而且会造成严重的水资源污染,这在很大程度上严重激化了社会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
二、以生态理念来指导小城镇规划设计
1、科学规划与节约用地
在小城镇规划过程中,应当先建立完善的城镇化规划建设机制,以生态学理念为指导,使城建结构更加的科学合理,使其功能更加的协调。在此过程中,应当坚持人本理念、生态环保、突出特色,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小城镇规划建设标准,强化规划设计的约束力。同时,应当优化小城镇功能及其布局规划,并在此基础上制定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方案,强化空间管制与绿地控制,规范产业园区与新城布局,切忌随意调整或者修改规划方案,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有利于空气污染物扩散的区域和城市空间格局。在此过程中,还要严格按照区域主体功能定位,对能源资源、生态环境容量以及市场空间等进行综合考量,对重点产业的发展及其生产力布局进行优化调整;加强小城镇的生态产业规划建设,以此将区域国土、城乡建设、生态环境以及社会经济发展规划融和起来,从而促进城乡、工农以及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之间的结合。在小城镇规划过程中,节约集约用地非常重要。实践中,应当坚持耕地保护原则,划定基本农田(永久性的),并且建立科学合理的补偿机制,以此来有效控制小城镇规划建设占用耕地,将耕地占补平衡工作落实到实处,先补后占,保证耕地保有量。同时,应当进一步提高现有土地资源的保有成本,尽可能的盘活存量土地资源,对闲置土地进行沉底的清理和处置,鼓励对土地资源深度开发与利用。
2、强化生态产业建设,走循环经济之路
在小城镇规划设计过程中,应当注意培育和发展战略性产业,以技术突破为切入点,促进新兴产业和新兴科技的深度融合,将战略性产业培育作为支柱性和先导性产业。新型的小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应当严格按照减量化、资源化以及再利用原则,其中减量化原则优先,目的在于提高现有资源的产出率,全面推进生产、消费以及流通环节的循环经济发展。在小城镇规划设计时,应当注意鼓励新兴的产业集聚发展,对园区进行循环改造,全面推进和利用能源梯级、水资源循环、废物交换、节约集约土地,以此来有效促进循环式生产以及园区循环式发展,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可循环工业发展体系。需要强调的是,在产业循环式组合推行过程中,应当构筑链接循环体系;完善资源循环有效利用及其回收体系,健全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机制,加快城市社区以及乡村回收站点的建设,并且配套建立分拣中心以及集散市场,从而形成合力,更有利于促进再生资源的规模化合力应用。其中,燃煤型小锅炉应当进行全面整治,对重点行业的脱硝、脱硫以及除尘工艺进行改造;对城市扬尘以及餐饮油烟等污染加强整治,以生态发展为先。在充分考虑拟建小城镇所在的地理位置以及环境条件以后,对原有土地进行有效利用,与农田保护区协调起来,选择薄地或者荒地进行开发建设,以此来有效降低小城镇规划建设过程中的基础设施费用,兼顾小城镇生态发展格局。小城镇规划设计过程中,应当立足环境条件以及资源现状,加强土地管理,并且提高土地集约化利用水平;鼓励节能、节地,科学应用现有的各种资源,致力于低碳小城镇建设和发展,并在此基础上构建资源节约型以及环境友好型小城镇,将其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有机统一起来;加强生态工程建设,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条件,增强服务功能。同时,还要降低单位GDP能耗以及碳排放量及其强度,完善污水管网系统和,加强污水厂以及垃圾处理等项目建设,从而实现人口增长、经济发展以及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
3、路网规划与生态景观设计
在小城镇规划建设实践中,应当建立完善的小城镇生态网络体系。其中,小城镇内部路网规划设计过程中,应当强调路网与生态廊道之间的相互结合。具体而言,应当根据生态格局构建生态通道,并且利用廊道本身的延伸性,将其与小城镇周围的山水等景观连接在一起,从而构成系统的生态循环系统。对现有的道路进行整修,不断完善小城镇的道路系统,以此来有效解决小城镇交通混乱、拥堵等问题。在此过程中,应当结合具体的地形,充分利用地形条件,将其与空间布局以及功能分区相结合,以此来完善交通流线以及路网体系。在选择小城镇路网格局时,应当避免大城市规划设计思维对小城镇规划设计产生影响,切忌过于追求宽阔平坦以及横平竖直的道路布局模式,建议采用自由式的道路网络格局,将其与小城镇所在地的自然山水呼应起来。同时,还要加强小城镇生态景观以及旅游规划建设,实践中为了能够促使小城镇的生态平衡、生态系统稳定,建成生态小镇,在生態设计过程中应当将生态环境以及生态旅游作为规划设计重点内容;全面分析小城镇现有的旅游资源,然后将旅游经济和生态环境结合在一起,促进小城镇的第三产业发展。生态景观以及旅游规划的主要目的在于维持和保护本地文化完整性,让人们能够切身体验到返璞归真的聚集和居住文化。小城镇生态规划设计过程中的旅游规划,应当以资源以及生态环保为基础,对旅游资源加强保护,以维持本地旅游资源的有效利用。基于生态理念的视角来看,应当对服务规模、设施数量以及色彩和风格等进行全面考虑,提倡自然环境景观为中心,就地取材以及依景就势,致力于构建自然之美的小城镇。
结束语
总而言之,近年来国内社会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破坏,小城镇规划设计过程中的生态规划应当统筹兼顾,既要城镇发展,又要保护自然环境,二者相辅相成,否则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丽洁,赵荣山.浅谈小城镇建设发展中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对策[J].小城镇建设,2014,(13):287-289.
[2] 朱建武.浅谈美丽中国之美丽乡村规划[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6(10):60~62.
[3] 刘国金.近郊乡村规划建设探讨[J].科技与企业,2017(01):11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