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美不美,家乡水”。通过学习地理乡土教材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热爱家乡情感,进而树立热爱国家、遵守环境道德等优秀情感。教师只要充分发挥地理乡土教材作用,挖掘乡土,精心组织教学,不断改进教学方法,认真学习先进教学理论,做到寓穗于教,寓教于学,寓学于乐中,那一定会把地理教学的大任务完成。
[关键词]乡土教材;德育;方法;环境
地理“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人生观、资源观、环境观,以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深化对国情、国力以及国策的认识;积极参与协调人类与环境关系的活动”和“深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以及对社会的责任感”(《中学地理教学大纲》)。然而长期以来,地理课堂的德育作用并不明显,原因主要是学生学习的内容似乎离自己的生活有较大距离。但是每个学生或多或少的对自己家乡——所生活县市比较熟悉,而地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包括学生学习地理主要内容之一是人地关系及人类生存环境的了解。“美不美,家乡水”。通过学习地理乡土教材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热爱家乡情感,进而树立热爱国家、遵守环境道德等优秀情感。如何利用好地理乡土教材进行德育?我从三个方面做了些尝试,收到较好的效果。
首先,教师要对自己所处的环境,所在县市情况有详细了解,做到了然于胸。例如笔者所在兴文县位于四川盆地南缘,川滇黔结合部,处北纬28°04'-28°27',东经104°52'-105°20'之间。东西长47公里,南北宽43公里。东南与泸州叙永、南与云南省威信接壤,西邻宜宾市珙县、西北接长宁,北与江安、泸州纳溪区共界。属乌蒙山余脉,全县南高北低,分为槽坝、丘陵、低山、中山四个地貌类型,海拔276米至1795米。全县辖8镇7乡,322个行政村和21个社区,2082个村民小组,幅员面积1373平方公里,总人口44万人,其中农村人口39万人。县内多民族杂居,以汉族为主,有苗、回、藏、满等17个少数民族;其中苗族同胞4.5万人,占总人口的11%。境内有石海独特的喀斯特地貌,集溶洞、石林、天坑于一体;更有焚王山四周皆为悬崖峭壁,山上翠竹覆盖,清幽静雅;山间由南向北发育五条溪流,形成峡谷、瀑布、湖潭、落水洞、千层岩等自然奇观。地灵人杰,自然景观旖旎秀美,人文景观灿烂辉煌,精神传统深厚悠久。同时,土地石漠化也比较严重,山体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时有发生。面对如此丰厚的地理教学资源,我们结合教材,编写了几万字的文字材料,以供自己在教学中使用。结果学生普遍欢迎这样的教材,通过学习,他们对自己的家乡了解很多,油然而生热爱。
其次,用正确的方法,去引导学生。要实现德育在地理乡土教学中的渗透,必须用正确的方法去引导。在课堂中创造有严有松,紧驰结合的氛围,在地理课堂中实施愉快教学,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才能在学习地理过程中得到德育教育。乡土地理教学是一个非常良好的手段,乡土地理,大家熟悉、分析易懂易理解,但是我们在分析乡土地理时,也应用多种方式方法不拘泥于一招一式中,不拘泥于陈旧的方式,不同的例子用不同方法去讲解,实现德育教育。例如在讲到我县世界地质公园——石海洞乡的美丽风光时,我结合这一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形成过程,让学生了解以溶洞和岩石裸露为主要特征的喀斯特地貌,占全球陆地面积的15%,是地球上最脆弱的生态系统之一。喀斯特环境也是中国西部的黄土、荒漠、冻土等四大生态环境脆弱带之一,是限制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十分突出的重要因素。喀斯特石漠化,是在喀斯特脆弱的生态环境下,伴随人类不合理的社会经济活动而形成的,如人口压力、陡坡开垦、工矿开发及大气污染等,导致大量的水土流失、土层变薄、基岩裸露、土地生产力退化丧失等。再让学生去研究我县土地石漠化的原因有哪些。通过研究活动,学生懂得了在美丽的石林、溶洞后面,隐藏着的生态危机,让他们更加懂得保护自然环境的意义,从而真正懂得该如何热爱家乡,建设家乡。而在讲另一风景区焚王山时,学生对山上郁郁葱葱的竹林、山间潺湲流淌的清溪赞不绝口。再与那些石漠化的地方对比,更加深了对美好家乡的情感。
第三,以乡土教材为载体,培养他们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以及可持续发展观念。在授课过程中,通过给出多年来我县人口变化、耕地变化的数字,让学生计算出各个时代我县人均耕地面积,使学生意识到随着人口的增长,土地资源变得越来越紧张,从而使他们养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也使他们明白了作为少数民族比照县为什么计划生育政策不放松。又如在讲述水资源一节时,安排学生做一个调查,内容有:“学校所在乡镇饮用水来源历年有什么变化?农业用水来源是什么?以哪种灌溉方式为主?水污染情况如何?污染源有哪些?学校所在镇是否缺水,原因是什么?”这些问题来自学生身边,更能激发学习兴趣,从而学以致用,更主要的是培养了学生可持续发展观念与环境保护意识。通过调查,很多学生对污染环境的现象深恶痛绝,所有小组均高质量完成了调查任务。
综上所述,德育教育在地理教育,特别是乡土地理教学中的渗透,说说简单,但做起来是复杂繁琐的工作。教师只要充分发挥教材作用,挖掘乡土,精心组织教学,不断改进教学方法,认真学习先进教学理论,做到寓德于教,寓教于学,寓学于乐中,那一定會把地理教学的大任务完成。
[关键词]乡土教材;德育;方法;环境
地理“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人生观、资源观、环境观,以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深化对国情、国力以及国策的认识;积极参与协调人类与环境关系的活动”和“深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以及对社会的责任感”(《中学地理教学大纲》)。然而长期以来,地理课堂的德育作用并不明显,原因主要是学生学习的内容似乎离自己的生活有较大距离。但是每个学生或多或少的对自己家乡——所生活县市比较熟悉,而地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包括学生学习地理主要内容之一是人地关系及人类生存环境的了解。“美不美,家乡水”。通过学习地理乡土教材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热爱家乡情感,进而树立热爱国家、遵守环境道德等优秀情感。如何利用好地理乡土教材进行德育?我从三个方面做了些尝试,收到较好的效果。
首先,教师要对自己所处的环境,所在县市情况有详细了解,做到了然于胸。例如笔者所在兴文县位于四川盆地南缘,川滇黔结合部,处北纬28°04'-28°27',东经104°52'-105°20'之间。东西长47公里,南北宽43公里。东南与泸州叙永、南与云南省威信接壤,西邻宜宾市珙县、西北接长宁,北与江安、泸州纳溪区共界。属乌蒙山余脉,全县南高北低,分为槽坝、丘陵、低山、中山四个地貌类型,海拔276米至1795米。全县辖8镇7乡,322个行政村和21个社区,2082个村民小组,幅员面积1373平方公里,总人口44万人,其中农村人口39万人。县内多民族杂居,以汉族为主,有苗、回、藏、满等17个少数民族;其中苗族同胞4.5万人,占总人口的11%。境内有石海独特的喀斯特地貌,集溶洞、石林、天坑于一体;更有焚王山四周皆为悬崖峭壁,山上翠竹覆盖,清幽静雅;山间由南向北发育五条溪流,形成峡谷、瀑布、湖潭、落水洞、千层岩等自然奇观。地灵人杰,自然景观旖旎秀美,人文景观灿烂辉煌,精神传统深厚悠久。同时,土地石漠化也比较严重,山体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时有发生。面对如此丰厚的地理教学资源,我们结合教材,编写了几万字的文字材料,以供自己在教学中使用。结果学生普遍欢迎这样的教材,通过学习,他们对自己的家乡了解很多,油然而生热爱。
其次,用正确的方法,去引导学生。要实现德育在地理乡土教学中的渗透,必须用正确的方法去引导。在课堂中创造有严有松,紧驰结合的氛围,在地理课堂中实施愉快教学,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才能在学习地理过程中得到德育教育。乡土地理教学是一个非常良好的手段,乡土地理,大家熟悉、分析易懂易理解,但是我们在分析乡土地理时,也应用多种方式方法不拘泥于一招一式中,不拘泥于陈旧的方式,不同的例子用不同方法去讲解,实现德育教育。例如在讲到我县世界地质公园——石海洞乡的美丽风光时,我结合这一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形成过程,让学生了解以溶洞和岩石裸露为主要特征的喀斯特地貌,占全球陆地面积的15%,是地球上最脆弱的生态系统之一。喀斯特环境也是中国西部的黄土、荒漠、冻土等四大生态环境脆弱带之一,是限制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十分突出的重要因素。喀斯特石漠化,是在喀斯特脆弱的生态环境下,伴随人类不合理的社会经济活动而形成的,如人口压力、陡坡开垦、工矿开发及大气污染等,导致大量的水土流失、土层变薄、基岩裸露、土地生产力退化丧失等。再让学生去研究我县土地石漠化的原因有哪些。通过研究活动,学生懂得了在美丽的石林、溶洞后面,隐藏着的生态危机,让他们更加懂得保护自然环境的意义,从而真正懂得该如何热爱家乡,建设家乡。而在讲另一风景区焚王山时,学生对山上郁郁葱葱的竹林、山间潺湲流淌的清溪赞不绝口。再与那些石漠化的地方对比,更加深了对美好家乡的情感。
第三,以乡土教材为载体,培养他们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以及可持续发展观念。在授课过程中,通过给出多年来我县人口变化、耕地变化的数字,让学生计算出各个时代我县人均耕地面积,使学生意识到随着人口的增长,土地资源变得越来越紧张,从而使他们养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也使他们明白了作为少数民族比照县为什么计划生育政策不放松。又如在讲述水资源一节时,安排学生做一个调查,内容有:“学校所在乡镇饮用水来源历年有什么变化?农业用水来源是什么?以哪种灌溉方式为主?水污染情况如何?污染源有哪些?学校所在镇是否缺水,原因是什么?”这些问题来自学生身边,更能激发学习兴趣,从而学以致用,更主要的是培养了学生可持续发展观念与环境保护意识。通过调查,很多学生对污染环境的现象深恶痛绝,所有小组均高质量完成了调查任务。
综上所述,德育教育在地理教育,特别是乡土地理教学中的渗透,说说简单,但做起来是复杂繁琐的工作。教师只要充分发挥教材作用,挖掘乡土,精心组织教学,不断改进教学方法,认真学习先进教学理论,做到寓德于教,寓教于学,寓学于乐中,那一定會把地理教学的大任务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