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幼儿园指导纲要》指出:“让幼儿在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体验数学的重要和有趣。”《教育大词典》这样注释:体验就是亲身经历,就是联系自身的体会。体验是儿童的存在方式,是儿童理解世界与人生的方式,也是儿童追求自身生命意义的方式,是人的生命意义和精神世界的建构。因此,在幼儿园数学教学中,我们提倡这种体验式学习,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让幼儿置身于一定的情景中,调用各种感官体验、感受和探究,只有注重实践,多创设贴近幼儿生活实际的具体形象的问题情境,才能填补幼儿经验的不足,从而促进幼儿的体验学习获得成功。
一、优化材料,让幼儿在情景中体验
数学是研究客观世界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一门科学,它具有抽象性、概括性、逻辑性和严谨性等特点。对于以具体形象性思维为主的幼儿来说,学习和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往往是比较困难的。《纲要》指出“提供丰富的可操作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而幼儿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有赖于具体事物和对材料的操作。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设计有结构、有层次的学习材料。如学习材料太难,幼儿的学习往往不易成功;如过易,思维的强度不够,不利于幼儿创新意识的培养,幼儿缺乏愉悦的体验。因此,利用适宜的材料,让幼儿在模拟的生活情景中学习数学,有助于幼儿学习并运用数学知识和技能,真正学会数学、会用数学。
例如:在《6以内各数的加法》活动中,我设计了一个到桃园里“摘桃子”的游戏。夏天到了,桃园里的桃子成熟了,小朋友帮农民伯伯摘桃子。我发给每个小朋友一张数字卡,数字分别是1、2、3、4、5。小朋友们出发了,要乘汽车去,可是,驾驶员叔叔说只有数字“6”才能上车,怎么办呢?我让幼儿互相“找朋友”,你的数字和另外一个小朋友的数字合起来是“6”就能上车了。孩子们都认真地找到了自己的朋友。桃园到了,我再发给每个小朋友一张算式卡,让幼儿根据算式卡(如2 4=?)到桃园里去摘桃子。小朋友随着“摘果子”的音乐声,高高兴兴地跑到桃园里摘果子(如2 4=6,就摘取6只桃子),轻轻松松地完成了任务。这样反复进行几次游戏活动,巩固了幼儿对“6以内各数加法”的运算能力。
二、提供机会,让幼儿在实践中体验
1.玩一玩,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情感。前苏联教育学家克鲁普斯卡娅说:“游戏对于孩子来说,不仅是娱乐,还是一种学习,而且是一种最自然的、最有效的学习形式。”对于幼儿来说,游戏和学习是交织在一起的,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他们在游戏中学习,在游戏中成长。因此,游戏为数学教育创设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在教学中,我把教学中的一些新授知识转化成游戏活动,适应和满足幼儿的天性。小班幼儿应该以直观的、带有情节的、幼儿能扮演角色的游戏为主。例如,小班数学活动《认识1和许多》中,我设计了“小鸡捉虫”的游戏,教师与幼儿分别扮演“鸡妈妈”和“许多小鸡”。“鸡妈妈”以游戏口吻要求小鸡:“今天天气真好,妈妈带你们到草地上去捉虫,每只小鸡捉1条虫子,然后交给妈妈。”在这一系列情节中渗透“1”和“许多”的数学概念。这样既让幼儿熟练地掌握了数学初步知识,又促进了幼儿观察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对于中、大班幼儿,应该以开展挑战性的、有更大发挥余地的游戏为主,如竞赛性游戏、操作性益智游戏等。
2.做一做,让幼儿在操作中体验成功。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智慧之花开在手指尖上。”可见操作活动对促进幼儿掌握初步数学知识的作用是很明显的。通过操作,幼儿可以获得大量感性知识,同时有助于提高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因此,多让幼儿动手操作,创造愉悦的学习氛围,是强化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也是体验学习的一种方式。例如,在《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中,我先给幼儿布置任务,要求他们观察身边的物体分别是什么形状的?让幼儿收集一些不同形状的物体。通过收集不同形状的物体,使幼儿初步感知概念,扩大幼儿主动参与和亲身实践的空间,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活动中我把孩子们收集到的物体放在一起,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并按形状分开。幼儿操作后思考:“你是怎样分的?”“为什么这样分?”“你发现了什么?”孩子们各抒己见,用自己生活化的语言叙述自己分的理由。然后让他们动手摸一摸、比一比、滚一滚每种物体,感知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接着,我再给每位幼儿提供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制作模板,使他们主动联系生活,自己动手制作,反复拆、拼、实验等,在“摆弄”中逐步建立清晰完整的表象。活动中,大家都兴趣盎然地参与,而且在实践活动中观察力、操作能力、分析能力及数学情感都得到了和谐发展。
三、回归生活,让幼儿在应用中体验
《纲要》在科学领域明确要求:“引导幼儿对周围生活中数、量、形、时间、空间等现象产生兴趣,建构初步的数概念,并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某些简单的问题。”这些都向我们透露:生活就是数学教育的源泉与归宿,在生活中都能找到其原型。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并最终服务于生活。如果我们能把生活中的问题变为数学研究的对象,幼儿就会感到亲切,产生对数学的情感,进而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
其一,在幼儿喝水的时候,我们可以进行匹配教学:一个杯子对应一个小朋友、一块擦手毛巾对应一个小朋友……对孩子进行一一对应匹配教学。其二,在幼儿盥洗时,教师引导幼儿按组排好队洗手、如厕,使幼儿形成序数的概念。其三,户外活动中,拍球、跳绳时幼儿可以练习顺数。我们还有意识地提供各种材料让幼儿边玩边创编应用题,如我跳了两个草垫,又跳了两个草圈,一共跳了几次?我手里有六个沙包,投进框里两个,我手里还有几个沙包?其四,在排队时经常听到幼儿说“我比你高,所以排在你前面”,“你跟他拉手应该排在他右边”等表述,让幼儿了解高矮、左右的知识点。如此类似的数学问题在幼儿日常生活中数不胜数。让幼儿在活动中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能够激发幼儿获取新知识的欲望。
总之,“体验学习”不仅是在接受知识,更是通过自己的经验构造对认识客体的理解,是一种设身处地的移情,进而达到对大自然奥秘、事物固有秩序的尊重,甚至对整个物质世界的关注。因此,它不仅是用“脑”学习,更是用“心”学习,用心灵体会,用整个身心感受、理解。
一、优化材料,让幼儿在情景中体验
数学是研究客观世界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一门科学,它具有抽象性、概括性、逻辑性和严谨性等特点。对于以具体形象性思维为主的幼儿来说,学习和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往往是比较困难的。《纲要》指出“提供丰富的可操作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而幼儿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有赖于具体事物和对材料的操作。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设计有结构、有层次的学习材料。如学习材料太难,幼儿的学习往往不易成功;如过易,思维的强度不够,不利于幼儿创新意识的培养,幼儿缺乏愉悦的体验。因此,利用适宜的材料,让幼儿在模拟的生活情景中学习数学,有助于幼儿学习并运用数学知识和技能,真正学会数学、会用数学。
例如:在《6以内各数的加法》活动中,我设计了一个到桃园里“摘桃子”的游戏。夏天到了,桃园里的桃子成熟了,小朋友帮农民伯伯摘桃子。我发给每个小朋友一张数字卡,数字分别是1、2、3、4、5。小朋友们出发了,要乘汽车去,可是,驾驶员叔叔说只有数字“6”才能上车,怎么办呢?我让幼儿互相“找朋友”,你的数字和另外一个小朋友的数字合起来是“6”就能上车了。孩子们都认真地找到了自己的朋友。桃园到了,我再发给每个小朋友一张算式卡,让幼儿根据算式卡(如2 4=?)到桃园里去摘桃子。小朋友随着“摘果子”的音乐声,高高兴兴地跑到桃园里摘果子(如2 4=6,就摘取6只桃子),轻轻松松地完成了任务。这样反复进行几次游戏活动,巩固了幼儿对“6以内各数加法”的运算能力。
二、提供机会,让幼儿在实践中体验
1.玩一玩,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情感。前苏联教育学家克鲁普斯卡娅说:“游戏对于孩子来说,不仅是娱乐,还是一种学习,而且是一种最自然的、最有效的学习形式。”对于幼儿来说,游戏和学习是交织在一起的,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他们在游戏中学习,在游戏中成长。因此,游戏为数学教育创设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在教学中,我把教学中的一些新授知识转化成游戏活动,适应和满足幼儿的天性。小班幼儿应该以直观的、带有情节的、幼儿能扮演角色的游戏为主。例如,小班数学活动《认识1和许多》中,我设计了“小鸡捉虫”的游戏,教师与幼儿分别扮演“鸡妈妈”和“许多小鸡”。“鸡妈妈”以游戏口吻要求小鸡:“今天天气真好,妈妈带你们到草地上去捉虫,每只小鸡捉1条虫子,然后交给妈妈。”在这一系列情节中渗透“1”和“许多”的数学概念。这样既让幼儿熟练地掌握了数学初步知识,又促进了幼儿观察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对于中、大班幼儿,应该以开展挑战性的、有更大发挥余地的游戏为主,如竞赛性游戏、操作性益智游戏等。
2.做一做,让幼儿在操作中体验成功。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智慧之花开在手指尖上。”可见操作活动对促进幼儿掌握初步数学知识的作用是很明显的。通过操作,幼儿可以获得大量感性知识,同时有助于提高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因此,多让幼儿动手操作,创造愉悦的学习氛围,是强化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也是体验学习的一种方式。例如,在《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中,我先给幼儿布置任务,要求他们观察身边的物体分别是什么形状的?让幼儿收集一些不同形状的物体。通过收集不同形状的物体,使幼儿初步感知概念,扩大幼儿主动参与和亲身实践的空间,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活动中我把孩子们收集到的物体放在一起,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并按形状分开。幼儿操作后思考:“你是怎样分的?”“为什么这样分?”“你发现了什么?”孩子们各抒己见,用自己生活化的语言叙述自己分的理由。然后让他们动手摸一摸、比一比、滚一滚每种物体,感知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接着,我再给每位幼儿提供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制作模板,使他们主动联系生活,自己动手制作,反复拆、拼、实验等,在“摆弄”中逐步建立清晰完整的表象。活动中,大家都兴趣盎然地参与,而且在实践活动中观察力、操作能力、分析能力及数学情感都得到了和谐发展。
三、回归生活,让幼儿在应用中体验
《纲要》在科学领域明确要求:“引导幼儿对周围生活中数、量、形、时间、空间等现象产生兴趣,建构初步的数概念,并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某些简单的问题。”这些都向我们透露:生活就是数学教育的源泉与归宿,在生活中都能找到其原型。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并最终服务于生活。如果我们能把生活中的问题变为数学研究的对象,幼儿就会感到亲切,产生对数学的情感,进而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
其一,在幼儿喝水的时候,我们可以进行匹配教学:一个杯子对应一个小朋友、一块擦手毛巾对应一个小朋友……对孩子进行一一对应匹配教学。其二,在幼儿盥洗时,教师引导幼儿按组排好队洗手、如厕,使幼儿形成序数的概念。其三,户外活动中,拍球、跳绳时幼儿可以练习顺数。我们还有意识地提供各种材料让幼儿边玩边创编应用题,如我跳了两个草垫,又跳了两个草圈,一共跳了几次?我手里有六个沙包,投进框里两个,我手里还有几个沙包?其四,在排队时经常听到幼儿说“我比你高,所以排在你前面”,“你跟他拉手应该排在他右边”等表述,让幼儿了解高矮、左右的知识点。如此类似的数学问题在幼儿日常生活中数不胜数。让幼儿在活动中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能够激发幼儿获取新知识的欲望。
总之,“体验学习”不仅是在接受知识,更是通过自己的经验构造对认识客体的理解,是一种设身处地的移情,进而达到对大自然奥秘、事物固有秩序的尊重,甚至对整个物质世界的关注。因此,它不仅是用“脑”学习,更是用“心”学习,用心灵体会,用整个身心感受、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