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进入二十世纪以来,第一人称视角逐渐取代传统的全知全能的第三人称视角成为西方现代小说家的宠儿。台湾旅美派作家聂华苓在《失去的金铃子》中便使用了第一人称主人公视角,一方面增强了叙事的真实可信性,另一方面揭示了主人公深层心理。
关键词:聂华苓;《失去的金铃子》;第一人称主人公视角
作者简介:李永芬(1989.9-),女,汉族,现就读于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美学。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06-0-01
聂华苓在《失去的金铃子》中采用的是第一人称主人公视角,苓子是故事中的叙述者兼主人公,即“我”讲“我”自己的所见、所闻与所想,向读者展示个体的人生经验及生命历程。第一人称主人公视角较之传统的全知全能第三人称视角有什么优势呢?一方面可以增强叙事的真实可信性,另一方面可以揭示主人公深层心理。
我国古典小说和西方现实主义小说一般采用全知全能的视角,由上帝般的作者权威性的概述事件,且进入人物内心及发表评论,甚至能揭露极私密之事。纪昀对《聊斋志异》的叙事批评道,“蒲松龄把人物的隐私——‘燕昵之词,媟狭之态’描绘得细致曲折,活灵活现,于是便诘问道:‘使出自言,似无此理;使作者代言,则何以而闻见之?’”[1]这就指出了全知视点的缺陷,虚构不真实,留给读者再创造的余地十分有限。第一人称主人公视角采用“我”的眼光叙事,作者不介入小说,将亲身经历的一切客观地“显示”在读者眼前,作者完全隐退于幕后,不介入小说。相比而言,自知观点叙事自然而然就带有一种特殊的亲切感和真实感,且会调动读者阅读的积极性及引起读者的深入思考。如在《失去的金铃子》中,读者就随着“我”的眼光看到在古朴、美丽却又保守、愚昧的三星寨发生的一幕幕戏剧——婚姻的不幸、寡妇的哀怨、痛苦的生育、妻妾的争宠等等,进而深思旧社会女性无以言说而又默默承受的悲苦命运。
第一人称自传性叙事的另一优势是可以展露主人公的深层心理及微妙、细腻的情感。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可以真切地感受到人物心绪的波澜起伏。
如在《失去的金铃子》中,主人公苓子没有考取大学,内心十分失落、低沉,思绪彼此起伏:
我果然没有考取。完了,一切都完了……他对我会有什么想法呢?一个平淡无奇的女孩……我应该想到妈妈,如何向她启口呢?她说过我就是她唯一的期望。我怎能使她在这些亲友面前丟面子呢……[2]
苓子在门外偷听到巧姨与尹之舅舅的对话,得知尹之舅舅只把她视为小孩而倾心于巧姨时,内心愤怒难耐:
他不出来也好,果真出来了,我准会跑上去给他一记耳光。我想象他说我时的神情:挑起一边嘴角,充满自信与鄙夷。而他在我面前,却又装出一副亲切的样子,逗得我想把心里的话全抖出来。自私、骄傲、伪装、不道德……我要想出他一千一万个缺点![3]
苓子断然拒绝妈妈的要求——到庄老大家看巧姨后,内心悔恨:
我应该去看巧姨,我知道。我对她已没有怨恨与嫉妒,我不去看她,只是那点剩余的骄傲与矜持在作祟。人就是这个样子:犯错,忏悔,又犯错。[4]
可见,采用这一视角可以将读者引入主人公正在经历事件时的内心世界,从而读者可以直接领悟苓子简单而又复杂的内心。此外,第一人称主人公视角还可以刻画好主人公性格及展示经验自我与叙述自我之间戏剧性的张力关系。当然这种视角亦有局限,如它限制了小说的揭示范围,难以用来叙述背景复杂的题材。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作者采用这一视角叙事,常使读者误入歧途,认为叙述者兼主人公即作者本人。如人们通常把《祝福》中的“我”看作是鲁迅本人。《失去的金铃子》由于故事情节与作者青少年时期的人生历程相似,聂华苓抗战期间确实到过三斗坪并在那生活一段难忘的日子,再加上主人公以“苓子”为名,这些都令读者怀疑苓子即聂华苓本人,聂华苓随之遭受谴责——与远房舅舅有不伦之恋。
作者的人生经历等确实会影响其创作,他们在塑造主人公时必须调动许多的亲身经历,这是无可厚非的,但不能简单地将叙述者与作者相等同。文学作品(包括其中的叙述者)是虚构出来的。布斯在《小说修辞学》中提出“隐含作者”的概念,希望读者区分进入创作状态中的“第二自我”与日常生活中的真实作者。聂华苓在《苓子是我吗?》一文中交代了《失去的金铃子》的素材源于母亲讲的故事,尹之舅舅的原型是一位年轻的县长,是父亲的学生,最终因贩卖烟土被枪毙;巧姨的原型是方家三嫂,最终剃发为尼;狂野的苓子是聂华苓为陪衬巧巧的个性而创造的;小说将要发表之际,聂华苓又突然加入玉兰姐与丫丫两个角色,是为加强苓子和巧巧的个性对照。可见聂华苓善于观察生活,并对生活投入极大的热情,善于从常人忽略的日常细节中看到创作的题材。
总之,聂华苓的小说有强烈的自传性,读者往往能从小说主人公身上发现作家的影子,但是我们应该看到她书写的不只是小我的遭际,而是自我所属的人群乃至整个人类的生存境遇。读者在阅读第一人称视角的作品时,一方面应“入乎其内”,与主人公同命运,共悲喜;另一方面要“出乎其外”,保持清醒状态,小说中的叙述者并不是作者本人,不要被作者的叙事谋略所欺骗。
参考文献:
[1]刘世剑,小说叙事学[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99.
[2][3][4]聂华苓,失去的金铃子[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
关键词:聂华苓;《失去的金铃子》;第一人称主人公视角
作者简介:李永芬(1989.9-),女,汉族,现就读于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美学。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06-0-01
聂华苓在《失去的金铃子》中采用的是第一人称主人公视角,苓子是故事中的叙述者兼主人公,即“我”讲“我”自己的所见、所闻与所想,向读者展示个体的人生经验及生命历程。第一人称主人公视角较之传统的全知全能第三人称视角有什么优势呢?一方面可以增强叙事的真实可信性,另一方面可以揭示主人公深层心理。
我国古典小说和西方现实主义小说一般采用全知全能的视角,由上帝般的作者权威性的概述事件,且进入人物内心及发表评论,甚至能揭露极私密之事。纪昀对《聊斋志异》的叙事批评道,“蒲松龄把人物的隐私——‘燕昵之词,媟狭之态’描绘得细致曲折,活灵活现,于是便诘问道:‘使出自言,似无此理;使作者代言,则何以而闻见之?’”[1]这就指出了全知视点的缺陷,虚构不真实,留给读者再创造的余地十分有限。第一人称主人公视角采用“我”的眼光叙事,作者不介入小说,将亲身经历的一切客观地“显示”在读者眼前,作者完全隐退于幕后,不介入小说。相比而言,自知观点叙事自然而然就带有一种特殊的亲切感和真实感,且会调动读者阅读的积极性及引起读者的深入思考。如在《失去的金铃子》中,读者就随着“我”的眼光看到在古朴、美丽却又保守、愚昧的三星寨发生的一幕幕戏剧——婚姻的不幸、寡妇的哀怨、痛苦的生育、妻妾的争宠等等,进而深思旧社会女性无以言说而又默默承受的悲苦命运。
第一人称自传性叙事的另一优势是可以展露主人公的深层心理及微妙、细腻的情感。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可以真切地感受到人物心绪的波澜起伏。
如在《失去的金铃子》中,主人公苓子没有考取大学,内心十分失落、低沉,思绪彼此起伏:
我果然没有考取。完了,一切都完了……他对我会有什么想法呢?一个平淡无奇的女孩……我应该想到妈妈,如何向她启口呢?她说过我就是她唯一的期望。我怎能使她在这些亲友面前丟面子呢……[2]
苓子在门外偷听到巧姨与尹之舅舅的对话,得知尹之舅舅只把她视为小孩而倾心于巧姨时,内心愤怒难耐:
他不出来也好,果真出来了,我准会跑上去给他一记耳光。我想象他说我时的神情:挑起一边嘴角,充满自信与鄙夷。而他在我面前,却又装出一副亲切的样子,逗得我想把心里的话全抖出来。自私、骄傲、伪装、不道德……我要想出他一千一万个缺点![3]
苓子断然拒绝妈妈的要求——到庄老大家看巧姨后,内心悔恨:
我应该去看巧姨,我知道。我对她已没有怨恨与嫉妒,我不去看她,只是那点剩余的骄傲与矜持在作祟。人就是这个样子:犯错,忏悔,又犯错。[4]
可见,采用这一视角可以将读者引入主人公正在经历事件时的内心世界,从而读者可以直接领悟苓子简单而又复杂的内心。此外,第一人称主人公视角还可以刻画好主人公性格及展示经验自我与叙述自我之间戏剧性的张力关系。当然这种视角亦有局限,如它限制了小说的揭示范围,难以用来叙述背景复杂的题材。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作者采用这一视角叙事,常使读者误入歧途,认为叙述者兼主人公即作者本人。如人们通常把《祝福》中的“我”看作是鲁迅本人。《失去的金铃子》由于故事情节与作者青少年时期的人生历程相似,聂华苓抗战期间确实到过三斗坪并在那生活一段难忘的日子,再加上主人公以“苓子”为名,这些都令读者怀疑苓子即聂华苓本人,聂华苓随之遭受谴责——与远房舅舅有不伦之恋。
作者的人生经历等确实会影响其创作,他们在塑造主人公时必须调动许多的亲身经历,这是无可厚非的,但不能简单地将叙述者与作者相等同。文学作品(包括其中的叙述者)是虚构出来的。布斯在《小说修辞学》中提出“隐含作者”的概念,希望读者区分进入创作状态中的“第二自我”与日常生活中的真实作者。聂华苓在《苓子是我吗?》一文中交代了《失去的金铃子》的素材源于母亲讲的故事,尹之舅舅的原型是一位年轻的县长,是父亲的学生,最终因贩卖烟土被枪毙;巧姨的原型是方家三嫂,最终剃发为尼;狂野的苓子是聂华苓为陪衬巧巧的个性而创造的;小说将要发表之际,聂华苓又突然加入玉兰姐与丫丫两个角色,是为加强苓子和巧巧的个性对照。可见聂华苓善于观察生活,并对生活投入极大的热情,善于从常人忽略的日常细节中看到创作的题材。
总之,聂华苓的小说有强烈的自传性,读者往往能从小说主人公身上发现作家的影子,但是我们应该看到她书写的不只是小我的遭际,而是自我所属的人群乃至整个人类的生存境遇。读者在阅读第一人称视角的作品时,一方面应“入乎其内”,与主人公同命运,共悲喜;另一方面要“出乎其外”,保持清醒状态,小说中的叙述者并不是作者本人,不要被作者的叙事谋略所欺骗。
参考文献:
[1]刘世剑,小说叙事学[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99.
[2][3][4]聂华苓,失去的金铃子[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