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明就是停下来,想一想。”这是在中国农村长期支教的德国人卢安克说过的一句朴素又闪光的话。如果教育是一种文明,就应该“停下来,想一想”。
一、停下来,想一想,课堂上是否有“技能腐败”
日子在一天天逝去,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不妨叩问,“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是“日日新,又日新,苟日新”了呢,还是日趋“技穷、衰竭、腐败”了呢?
叩问“听”——
课堂上,真的能听见儿童的声音?儿童的声音何以听?“上学以神听,中学以心听,下学以耳听。”(《文子·道德》)儿童绝假纯真的声音是为上学,须以神听。用神听,意味着在阅尽人间春色之后返璞归真,复归于那未受污染、皭然不滓的童心,去谛听儿童那“最初一念之本心”。
叩问“说”——
课堂上,真的能在第一时间坦诚而巧慧地与孩子心灵对话?真的每次对话都能使孩子更上层楼,俯瞰现实生活?真的每次对话都能够提供一台起重机,使孩子们能够移动他们的生活?
“现在人们变得如此复杂,以至于只要他们想说话、发表意见和据之行动时,他们便必然会不诚实。”(尼采)这是课堂上与孩子对话的大忌!
叩问“读”——
课堂上,真的能够给学生字正腔圆、声情并茂地示范朗读课文?真的还读过“教参、教案、试题集”以外的书才走进教材文本?真的不做极端应试的“卫星”与“黑手党”,绑架、劫杀儿童的思维?真的能够把文本创造性解读得如空气一样透明,让孩子看清真善美有着天体般亘古不变的崇高气象?
当下,那种令人不得喘息你追我赶的匆忙,那种不等成熟便采摘一切果实的急躁,使静心读书的优雅丧失殆尽,使得教书不读书成为见怪不怪。
叩问“写”——
课堂上,真的能够写出规范漂亮的板书示范于学生?真的能够跳出“光说不练”的怪圈写出有自由强健灵魂的“下水文”,让学生只要看它一眼,就长出了一条腿或一张翅膀?
如是叩问“听、说、读、写”,每一天,每节课,真的能做到位吗?如果自我放逐“自宫”了这些技能,每天行走课堂,不就成了整天混在后宫的太监,虽有机会却无能力——既不能给学生良好的示范,又不能给学生播下美的种子。这岂不是一种“技能腐败”?
二、停下来,想一想,课堂上是否有“时间腐败”
【案例】
“我家有一个大花园,这花园里蜜蜂、蝴蝶、蜻蜓、蚂蚱,样样都有。蝴蝶有白蝴蝶、黄蝴蝶。这种蝴蝶小,不太好看。好看的是大红蝴蝶,满身带着金粉。蜻蜓是金的,蚂蚱是绿的。蜜蜂则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乎乎,圆滚滚,就像一个小毛球,停在上面一动不动了。”
这是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祖父的园子》的第1自然段。一位老师的教学如下:
师:花园里有什么?
生:花园里蜜蜂、蝴蝶、蜻蜓、蚂蚱,样样都有。
师:蝴蝶是什么颜色的?
生:蝴蝶有白蝴蝶、黄蝴蝶。
师:对。什么蝴蝶最好看?
生:好看的是大红蝴蝶。
师:大红蝴蝶为什么好看?
生:满身带着金粉。
师:蜻蜓是什么颜色的?
生:蜻蜓是金的。
师:蚂蚱呢?
生:蚂蚱是绿的。
师:蜜蜂怎样飞的?
生:蜜蜂嗡嗡地飞。
师:蜜蜂像什么?
生:胖乎乎,圆滚滚,就像一个小毛球。
教材文本仅仅五句话,执教老师却喋喋不休地问了八个问题。
这些把课文中的陈述句改为疑问句的“问题”是“伪问题”,一问一答的口舌游戏是“假对话”。
“伪问题”、“假对话”的教学过程看似紧凑、热闹,实则是文本内容的平移、复现,老师不需要情趣激发与思维碰撞,不需要潜能开发与智慧开启,学生不需要过脑与思辨,不需要用心与动情,自然不会有人文情怀的积淀与生命质量的增值。
姑且不谈如是教学是高效还是低效,仅从课堂上无端空耗学生的时间而论,就是一种“时间腐败”。
三、停下来,想一想,课堂上是否有“语言腐败”
1不允许有“第二种”声音。
【课上】
某老师教学《普罗米修斯盗火》片段——
师:在埃斯库罗斯笔下《普罗米修斯》是一出悲剧。请把答案记在书上。
(乖学生在记录,唯有另类的学生甲咬着笔杆,按兵不动。)
师:为什么不动笔?
生甲:说《普罗米修斯》是一出悲剧,为什么?
师:不要问为什么,考试只要记住“是什么”。
(学生甲右手转动笔杆,看着老师,依然没有记录。)
师:成心作对是吧,不记就站到后面去!
生甲:我可以说说自己的想法吗?
师:哪有时间!不要打岔!我还要接着讲呢!
……
【课后】
我约学生甲聊天,对话大致如下:
师:你对《普罗米修斯》是一出悲剧,有异议?
生:嗯,是的。
师:能否听听你的见解?
生:在希腊神话中,人类是普罗米修斯创造的。他充当了人类的老师,凡是对人有用的,能够使人类满意和幸福的,他都教给人类。但最高的天神宙斯却要求人类敬奉他,让人类必须拿出最好的东西献给他。普罗米修斯作为人类的辩护师触犯了宙斯。作为对他的惩罚,宙斯拒绝给予人类为了完成他们的文明所需要的最后的物品——火。但普罗米修斯却想到了个办法,用一根长长的茴香枝,在烈焰熊熊的太阳车经过时,偷到了火种并带给了人类。宙斯把普罗米修斯绑在陡峭的悬崖上,笔直地吊在那里,永远不能入睡,疲惫的双膝也不能弯曲,因为他的双手、胳膊、肩膀和两条腿都被铁链牢牢地缚住,起伏的胸脯上还钉着一颗金刚石的钉子。他忍受着饥渴、炎热、寒冷以及风吹雨淋,除此之外,宙斯还派他的神鹰每天去啄食被缚者的肝脏。但被吃掉的肝脏随即又会长出来。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普罗米修斯为了人类的幸福,长期地忍受着难以描述的痛苦和折磨。 师:这难道不是悲剧?
生:基辛格说过:“我相信一个人的悲剧是他花费了巨大的努力仍未得到他所想要的。然而,我相信更大的悲剧是他最终获得了他要的但却发现他并不想要它。”普罗米修斯如愿以偿把火种送给了人类,怎能说是悲剧?
【反思】
动辄施以考试为恫吓手段的淫威,强植标准“答案”于学生,消弭第二种声音。课堂上的这种语言腐败使得新课标所倡导的“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成为天方夜谭。
2控制思想的表达
【案例】
一
2003年《中国教育报》刊登了一篇短文:
“我”回农村老家时,特地去看望年迈的启蒙老师,在老师的桌上,不经意翻到一篇小学三年级学生的作文:
阿爹还没有走的时候,他对我说你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长大做个科学家。阿妈却要我长大后做个公安,说这样就啥都不怕了。我不想当科学家,也不想当公安。我的理想是变成一条狗,天天夜里守在家门口。因为妈妈胆小,怕鬼,我也怕;阿妈说狗不怕鬼,所以我要做一条狗。这样,妈和我就什么都不怕了。
“我”看到,老师在上面打了一个大大的红叉。
二
一位日本的小学校长在一个新年联谊会上问小孩们:“新年都梦想了什么?”
有个男孩子说:“将来当宇航员。”
校长说:“好,别放弃梦想。”
接下来,有个女孩子说:“将来当明星。”
校长说:“好,别放弃梦想。”
这时,有个男孩子站出来说:“我将来要变成一只猫。”
校长说:“好,别放弃梦想。”
无论其中的回答有多么奇异,这位校长当场都以坚定的眼神与语气予以肯定和鼓励!
三
这是一位美国孩子的《人生理想》——图文并茂:
【思绪】
“我要做一条狗。这样,妈和我就什么都不怕了。”“我将来要变成一只猫。”“我要做个普通人:上学,工作,挣钱,娶妻,生子,退休,死亡……”
时空不同,孩子不同,梦也不同,但其“童言、童真、童趣”相同。这不正是新课标所倡导的“让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
一些怀揣专制思维的教学,总是试图控制孩子的思想,虽不能派遣警察进驻孩子的大脑,但极力控制孩子自由表达。语言因此被消毒,被驯化。一些词被妖魔化,另一些词被扎上蝴蝶结,一些词被灌入硫酸,另一些词则被喷上了香水。多年的教育之后,一提起“我的理想”,就想到了“作家、画家、科学家”;一说到“卖火柴的小女孩”,就想到了“黑暗的丹麦”;一说到“资本主义”,就想到“人吃人”……以条件反射代替思考,使每一个词语在展开其内容之前散发出某种“气味”,正是一种语言腐败。
西谚云:没有一滴雨会认为自己造成了洪灾。当一个恶行的链条足够漫长,长到处在这个链条每一个环节的人都看不到这个链条的全貌时,这个链条上的每一个人似乎都有理由觉得自己无辜。如果是这样,不更需要“停下来,想一想”吗?
作者单位
深圳市福田区教研中心
◇责任编辑:刘岭南◇
一、停下来,想一想,课堂上是否有“技能腐败”
日子在一天天逝去,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不妨叩问,“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是“日日新,又日新,苟日新”了呢,还是日趋“技穷、衰竭、腐败”了呢?
叩问“听”——
课堂上,真的能听见儿童的声音?儿童的声音何以听?“上学以神听,中学以心听,下学以耳听。”(《文子·道德》)儿童绝假纯真的声音是为上学,须以神听。用神听,意味着在阅尽人间春色之后返璞归真,复归于那未受污染、皭然不滓的童心,去谛听儿童那“最初一念之本心”。
叩问“说”——
课堂上,真的能在第一时间坦诚而巧慧地与孩子心灵对话?真的每次对话都能使孩子更上层楼,俯瞰现实生活?真的每次对话都能够提供一台起重机,使孩子们能够移动他们的生活?
“现在人们变得如此复杂,以至于只要他们想说话、发表意见和据之行动时,他们便必然会不诚实。”(尼采)这是课堂上与孩子对话的大忌!
叩问“读”——
课堂上,真的能够给学生字正腔圆、声情并茂地示范朗读课文?真的还读过“教参、教案、试题集”以外的书才走进教材文本?真的不做极端应试的“卫星”与“黑手党”,绑架、劫杀儿童的思维?真的能够把文本创造性解读得如空气一样透明,让孩子看清真善美有着天体般亘古不变的崇高气象?
当下,那种令人不得喘息你追我赶的匆忙,那种不等成熟便采摘一切果实的急躁,使静心读书的优雅丧失殆尽,使得教书不读书成为见怪不怪。
叩问“写”——
课堂上,真的能够写出规范漂亮的板书示范于学生?真的能够跳出“光说不练”的怪圈写出有自由强健灵魂的“下水文”,让学生只要看它一眼,就长出了一条腿或一张翅膀?
如是叩问“听、说、读、写”,每一天,每节课,真的能做到位吗?如果自我放逐“自宫”了这些技能,每天行走课堂,不就成了整天混在后宫的太监,虽有机会却无能力——既不能给学生良好的示范,又不能给学生播下美的种子。这岂不是一种“技能腐败”?
二、停下来,想一想,课堂上是否有“时间腐败”
【案例】
“我家有一个大花园,这花园里蜜蜂、蝴蝶、蜻蜓、蚂蚱,样样都有。蝴蝶有白蝴蝶、黄蝴蝶。这种蝴蝶小,不太好看。好看的是大红蝴蝶,满身带着金粉。蜻蜓是金的,蚂蚱是绿的。蜜蜂则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乎乎,圆滚滚,就像一个小毛球,停在上面一动不动了。”
这是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祖父的园子》的第1自然段。一位老师的教学如下:
师:花园里有什么?
生:花园里蜜蜂、蝴蝶、蜻蜓、蚂蚱,样样都有。
师:蝴蝶是什么颜色的?
生:蝴蝶有白蝴蝶、黄蝴蝶。
师:对。什么蝴蝶最好看?
生:好看的是大红蝴蝶。
师:大红蝴蝶为什么好看?
生:满身带着金粉。
师:蜻蜓是什么颜色的?
生:蜻蜓是金的。
师:蚂蚱呢?
生:蚂蚱是绿的。
师:蜜蜂怎样飞的?
生:蜜蜂嗡嗡地飞。
师:蜜蜂像什么?
生:胖乎乎,圆滚滚,就像一个小毛球。
教材文本仅仅五句话,执教老师却喋喋不休地问了八个问题。
这些把课文中的陈述句改为疑问句的“问题”是“伪问题”,一问一答的口舌游戏是“假对话”。
“伪问题”、“假对话”的教学过程看似紧凑、热闹,实则是文本内容的平移、复现,老师不需要情趣激发与思维碰撞,不需要潜能开发与智慧开启,学生不需要过脑与思辨,不需要用心与动情,自然不会有人文情怀的积淀与生命质量的增值。
姑且不谈如是教学是高效还是低效,仅从课堂上无端空耗学生的时间而论,就是一种“时间腐败”。
三、停下来,想一想,课堂上是否有“语言腐败”
1不允许有“第二种”声音。
【课上】
某老师教学《普罗米修斯盗火》片段——
师:在埃斯库罗斯笔下《普罗米修斯》是一出悲剧。请把答案记在书上。
(乖学生在记录,唯有另类的学生甲咬着笔杆,按兵不动。)
师:为什么不动笔?
生甲:说《普罗米修斯》是一出悲剧,为什么?
师:不要问为什么,考试只要记住“是什么”。
(学生甲右手转动笔杆,看着老师,依然没有记录。)
师:成心作对是吧,不记就站到后面去!
生甲:我可以说说自己的想法吗?
师:哪有时间!不要打岔!我还要接着讲呢!
……
【课后】
我约学生甲聊天,对话大致如下:
师:你对《普罗米修斯》是一出悲剧,有异议?
生:嗯,是的。
师:能否听听你的见解?
生:在希腊神话中,人类是普罗米修斯创造的。他充当了人类的老师,凡是对人有用的,能够使人类满意和幸福的,他都教给人类。但最高的天神宙斯却要求人类敬奉他,让人类必须拿出最好的东西献给他。普罗米修斯作为人类的辩护师触犯了宙斯。作为对他的惩罚,宙斯拒绝给予人类为了完成他们的文明所需要的最后的物品——火。但普罗米修斯却想到了个办法,用一根长长的茴香枝,在烈焰熊熊的太阳车经过时,偷到了火种并带给了人类。宙斯把普罗米修斯绑在陡峭的悬崖上,笔直地吊在那里,永远不能入睡,疲惫的双膝也不能弯曲,因为他的双手、胳膊、肩膀和两条腿都被铁链牢牢地缚住,起伏的胸脯上还钉着一颗金刚石的钉子。他忍受着饥渴、炎热、寒冷以及风吹雨淋,除此之外,宙斯还派他的神鹰每天去啄食被缚者的肝脏。但被吃掉的肝脏随即又会长出来。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普罗米修斯为了人类的幸福,长期地忍受着难以描述的痛苦和折磨。 师:这难道不是悲剧?
生:基辛格说过:“我相信一个人的悲剧是他花费了巨大的努力仍未得到他所想要的。然而,我相信更大的悲剧是他最终获得了他要的但却发现他并不想要它。”普罗米修斯如愿以偿把火种送给了人类,怎能说是悲剧?
【反思】
动辄施以考试为恫吓手段的淫威,强植标准“答案”于学生,消弭第二种声音。课堂上的这种语言腐败使得新课标所倡导的“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成为天方夜谭。
2控制思想的表达
【案例】
一
2003年《中国教育报》刊登了一篇短文:
“我”回农村老家时,特地去看望年迈的启蒙老师,在老师的桌上,不经意翻到一篇小学三年级学生的作文:
阿爹还没有走的时候,他对我说你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长大做个科学家。阿妈却要我长大后做个公安,说这样就啥都不怕了。我不想当科学家,也不想当公安。我的理想是变成一条狗,天天夜里守在家门口。因为妈妈胆小,怕鬼,我也怕;阿妈说狗不怕鬼,所以我要做一条狗。这样,妈和我就什么都不怕了。
“我”看到,老师在上面打了一个大大的红叉。
二
一位日本的小学校长在一个新年联谊会上问小孩们:“新年都梦想了什么?”
有个男孩子说:“将来当宇航员。”
校长说:“好,别放弃梦想。”
接下来,有个女孩子说:“将来当明星。”
校长说:“好,别放弃梦想。”
这时,有个男孩子站出来说:“我将来要变成一只猫。”
校长说:“好,别放弃梦想。”
无论其中的回答有多么奇异,这位校长当场都以坚定的眼神与语气予以肯定和鼓励!
三
这是一位美国孩子的《人生理想》——图文并茂:
【思绪】
“我要做一条狗。这样,妈和我就什么都不怕了。”“我将来要变成一只猫。”“我要做个普通人:上学,工作,挣钱,娶妻,生子,退休,死亡……”
时空不同,孩子不同,梦也不同,但其“童言、童真、童趣”相同。这不正是新课标所倡导的“让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
一些怀揣专制思维的教学,总是试图控制孩子的思想,虽不能派遣警察进驻孩子的大脑,但极力控制孩子自由表达。语言因此被消毒,被驯化。一些词被妖魔化,另一些词被扎上蝴蝶结,一些词被灌入硫酸,另一些词则被喷上了香水。多年的教育之后,一提起“我的理想”,就想到了“作家、画家、科学家”;一说到“卖火柴的小女孩”,就想到了“黑暗的丹麦”;一说到“资本主义”,就想到“人吃人”……以条件反射代替思考,使每一个词语在展开其内容之前散发出某种“气味”,正是一种语言腐败。
西谚云:没有一滴雨会认为自己造成了洪灾。当一个恶行的链条足够漫长,长到处在这个链条每一个环节的人都看不到这个链条的全貌时,这个链条上的每一个人似乎都有理由觉得自己无辜。如果是这样,不更需要“停下来,想一想”吗?
作者单位
深圳市福田区教研中心
◇责任编辑:刘岭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