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郎山东麓,四川省天全县。
由四川盆地向青藏高原过渡的特殊地理方位,孕育着丰富的生态资源。作为长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天全县以建设生态经济强县为目标,立足实际,聚力国家主体生态功能区建设,依托特色资源,打造特色园区,培育骨干企业,发展特色产业,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走出了一条绿而美、绿变金,把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山区县绿色发展道路。
释放“山”的潜力,激发“水”的活力,天全县从后发到领跑。近三年,曾经位居雅安8区县倒数的天全县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四川全省、雅安全市的整体水平,经济社会发展综合排位始终保持在雅安第一方阵——生态经济强县建设已然成效显著。
冷水鱼抢占世界市场
2021年7月初,记者跟随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专家调研组前往天全县。沿途山峦叠翠、河流交织,本应闷热的暑气被淅沥的小雨消解,吹来的阵阵凉风裹挟着泥土的芬芳。从县城沿思经河行约10公里,便抵达了天全县水产现代农业园区。
沿着步道,200余个直径20米的圆形养殖池依次排开,一眼望不到尽头;泛着涟漪的水面下,隐约可见肥美的鱼群。这便是天全县生态农业的两大主导产业之一——冷水鱼产业的核心区,经营主体为天全润兆鲟业有限公司。
正是这片经营不足10年的一方天地,竟产出了四川省90%以上的鱼子酱。
负责人马翼说,公司主业是鲟鱼养殖,鱼子酱是其主要产品。养殖基地一期于2013年建成,鱼子酱加工厂于2017年建成并于次年投产。2020年,基地启动二期扩建,目前已建成规模化标准化流水池精养面积6万余平方米,养殖容量可达300万公斤。
走进润兆鲟业的产品展示大厅,包装精美的鱼子酱按颜色和种类进行了产品细化,小小一盒已然价值不菲。据悉,目前全球鱼子酱5家主要供应企业中,润兆鲟业的产量居全省第一、全国第二、全球第三。
如此大的规模产量是如何实现的?天全县农业农村局负责人告诉记者,养殖基地采用直径15米的圆形养殖池,每平方米养殖容量达50公斤,是常规养殖的30倍以上。而鲟鱼作为冷水性鱼,对水质水温要求高,基地直接利用天全县达到饮用水标准的思经河水,保证了养殖过程不间断。
在市场推广上,公司和政府通过北美波士顿水产展、布鲁塞尔全球水产博览会、西班牙维哥展等国际大型专业会展,为天全鱼子酱打开知名度。为建设“水润天全·中国川鱼”区域品牌,政府支持企业开展国际合作,先后邀请国际星级厨师团10余批次参观体验,不断扩大品牌影响力。建成的四川省最大冷水鱼加工中心和全套生产线采用全球最先进的设备和技术,符合欧盟EU及美国FDA出口标准。如今,产品远销美国、法国、德国、阿联酋等22个国家和地区,出口创汇600万美元以上。
2020年,天全县鱼子酱产量达24.1吨,比2019年增加3.1吨;商品鱼750吨、鱼产品100噸,同比均翻番,整个水产园区冷水鱼养殖、加工总产值可达 6250万元。高端鱼子酱为天全县打造“川鱼”第一特色品牌积累了雄厚的底气。
在支持大企业引领产业发展同时,天全县积极做好服务,力求行政推动不放松。早在2016年,天全县即制定了养殖水域滩涂规划方案,并在实施过程中对新建鱼池及土地流转等给予分类奖励,每年设立2000万元以上专项奖补资金。2018年,《天全县乡村振兴规划——省级现代农业园区专项规划(2018年至2020年)》把发展冷水鱼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2019年,天全县进一步编制了“全县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推进方案”“冷水鱼现代农业园区建设规划”和“竹海渔乡总体规划”方案,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推动产业加快发展。
如今,天全县不仅有鱼子酱品牌,还建立了“二郎山冷水鱼”区域公用品牌,鲟鱼、虹鳟、雅鱼、黄河裸裂尻等名优冷水性鱼类实现了鱼苗产业的大规模发展。在园区建设上,也已构建起集冷水鱼繁育、养殖、加工、休闲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发展格局。
统计数据显示,在冷水鱼产业辐射带动下,全县有1600余家农户通过股金、薪金、租金 “三金”获益,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88万元,高于全县农民人均水平28.7%。
“养殖池排出的水,可直接用于灌溉,这才能从源头上、根本上保证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产能和规模迅速发展的同时,天全县也不忘把生态保障落地,高标准要求养殖尾水收集处理。仅润兆鲟业便投入150万元,建设了10000平方米的尾水处理池,最大程度降低养殖废水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环保工业“笔耕不辍”
作为四川西部山区县,天全县工业经济在雅安全市8个县(区)中总量排名靠后,工业增速一度位居全市倒数第二。
面临在全市、全省发展大局中失语、失声、失重的危机,天全县自2018年以来着力培育绿色工业,形成了具有市场竞争力和区域影响力的新兴产业集群,先进新材料、特色农产品加工、装备制造竞相发展。
2020年9月底,位于天全县的雅安安山钢铁公司成功入围四川民营企业百强,转型发展取得了不俗成果。作为在天全县发展20余年的企业,安山钢铁实现了从几乎倒闭到逆势发展、从小作坊到大企业,从“傻大黑粗”到绿色智能的蜕变。
记者走进生产车间,机器轰鸣声不断,只见生产线各个工段的工人沉着地开展着各项工作,熟练地操作各类机械。一条条生产线呈现出忙碌的景象,生产、加工、包装等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近年来,在天全县委、县政府的引导下,安山钢铁不断进行技术改革,绿色载能高速轧钢线材生产线项目的投产将实现低能耗、环保超低排放、智能制造和绿色制造的目标,预计2021年将实现“双百亿”产值,工业总产值将突破120亿元以上,年缴税3亿元,新增就业500余人。
另一方面,天全县于2021年初与四川晟鑫新材料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签约的玄武岩石材加工产业园项目,将成为天全绿色工业的新增长点。
玄武岩产业是四川省委、省政府确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其绿色、环保的特点,既符合国家、省、市的发展规划,又符合天全县的产业结构调整。县长郑胡勇表示,玄武岩石材加工项目作为新型建材产业链项目之一,是天全县打造新型建材百亿产业园的重要支撑,是项目建设的又一重大成果,必将为天全县的绿色发展、特色发展、转型发展注入蓬勃生机与活力,为天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增添新动能。
发展环境不优、特色不明显、吸引力不够,已是多年来天全县委、县政府致力攻克的难点和痛点。
在始阳工业园区,天全县探索工业园区土地资源空间拓展,创造性地采取多平台模式,依据当地丘陵地势特点,以道路串联一、二、三平台。此举既大幅增加工业用地,又能有效控制成本,同时为工业项目落地提供交通便捷、建设便利、成本优化的建设用地,让正在洽谈的企业吃下项目签约的“定心丸”,让已签约的项目落地快、建设快、早开工。
为了淘汰落后产能,让有限的土地资源得到最优化的利用,天全关停“散乱污”企业51家,清理处置“僵尸企业”7家,盘活土地资源。同时,强化“亩均论英雄”发展理念,要求新入园工业企业亩均税收达到20万元以上。
2018年到2021年,工业园区建成面积由5300亩扩大到8600亩,入园企业由49户增加到71户,营业收入由43亿元增长到80亿元,工业增加值增速连续多年保持雅安全市领先。
物流产业应势而生
占川藏咽喉之势,便要发挥桥头堡之功能。位于天全县始阳镇的川藏物流(旅游)产业园项目可谓万事俱备。
据悉,川藏物流(旅游)产业园项目是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贯彻执行四川省委、省政府“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发展要求,依托天全县川藏铁路、雅叶高速、国道318线交会的交通区位优势,坚持高起点定位谋划、高标准推进建设、高效率招商运营所建设的川藏物流第一站、服务康藏第一园,打造公铁联运综合型物流基地。
作为四川省2019年重点开工项目、2020年重点续建项目、四川省人民政府口岸与物流办规划建设重点物流项目和成都平原经济区协同发展2019年十大标志性重大项目,川藏物流(旅游)产业园项目第一期占地约1200亩,总建筑面积约70.5万平方米,总投资额超过30亿元。目前已完成18000平方米仓储用房、4500平方米汽修汽配厂房、智慧物流中心、招商中心的主体施工及粮食和冷链物流中心建设,并陆续投入使用。正在推进13000平方米汽修汽配厂房、7500平方米汽贸城等二期工程建设。
园区副总经理贺栋说:“在川藏铁路没有建成之前,整个物流是比较薄弱的,也不具备公铁联营的条件。我们就把重点放在了怎么围绕川藏铁路建设带来的商机上,引进了大量的商贸企业入驻园区,为汽车的整车销售、贸易提供市场的需求支撑,再建造一个在雅安的中外汽贸城。整个全业态从整车销售、配件销售、维修、检测、上户到汽车金融、汽车保险、汽车报废、车检,在园区都能一站式解决,对服务川藏铁路建设和带动本地经济将起到重要作用。”
因此,园区前期规划以汽贸汽修为主要业态,全力打造川藏铁路建设期间保障基地;待川藏铁路建设完成,具备通车条件后,建成后的川藏物流(旅游)产业园项目将成为对藏战略物资、应急保供、生产生活等物资集散地,和“最美318”川藏自驾游大本营。
自川藏物流(旅游)产业园项目启动以来,天全县严格执行“边建设、边招商”的战略,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工作——积极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与四川能投、雅投集团、上汽红巖、中国重汽等大型国企签署经营合作协议,与宏运物流等50余家物流企业、汽修汽配商家签署入园经营协议,正与中国邮政、三一重工、京东、陕汽、东风、徐工、柳工等知名企业洽谈合作事宜。同时,积极搭建“西进”通道,与昌都市签署合作协议,建设川藏物流园西藏中心;拟在康定市新都桥镇建设川藏物流园甘孜中心;深度融入涉藏州县发展,充分发挥“第一园”作用。
为保障川藏物流(旅游)产业园项目顺利运营,天全县还规划配套建设乐坝快速通道、丹凤山大桥、物流规划大桥等基础设施,助推园区发展。其中,投资1.2亿元的丹凤山大桥业已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