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课堂中的每个细节都有可能改变一整节课的过程和结果,根据学生和课题内容变换上课的课前组织方式,对整节课可以有意想不到的影响,为了获得更好的效果,做了一些尝试,并与传统的方式进行比较,将其利弊小结出来。
关键词:课前组织;教学方式;节奏;音乐
提高课堂效率,课堂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很重要,特别是课前组织。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课前组织方式,是一节课之首,对一节课的质量有很大影响。很多教师都习惯用“上课”“起立”然后师生问好的形式,这种方式除了是一种体现师生平等礼仪外,更重要的目的是使师生都进入上课的状态。我在实践中观察和思考后,发现还有其他的方式可以用。
一年级学生,在上午第一节、第二节或下午第一节时,大多数都能够很快进入学习状态,不需要这种形式,而且还可以节约一点时间用到教学中的其他环节,如果在上午第四节或下午第二节上课时,学生相对躁动一些,即使用这种师生问好的形式,还是有部分学生难以静下心来,依然是下课时的那种心态的延续。如果遇到学生刚上完体育课,那这种形式的效果几乎是零,学生还在呼呼地冒汗,甚至是停留在上体育课的那种兴奋状态,根本静不下来。还有一种情况,这时候班主任来了,会用严厉的目光或语言要求学生静下来,这时候学生就像老鼠见了猫一样,但往往班主任一走,学生会更吵更闹,就好比一个皮球,拍的力气越大,反弹的力也就越大。上课铃声其实已经是一种强制,教师如果不能根据实际情况而简单地强求学生静下来,那么学生是很难配合的。在下课时或体育课之后情绪的延续就不能很好得到释放,从而难以进入新的课堂教学中。高年级的学生,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相对低年级的要成熟一些,对课堂纪律和自我控制能力比低年级的好一些,但是也有特别的情况,如在夏天,刚上完体育课,教室里既热又臭,在教室外几米远都能感受到热浪扑面,这时如果对学生大声要求他们静下来,效果甚微,就算他们的嘴上不说话,他们还是会通过身体语言表明内心的状态,马上静下来是不可能的,这时候需要一些方法。
我尝试其他不同的方法,有时是带着学生一起拍拍掌,这个方法用在中、低年级的效果比较好,用一些比较简单的节奏拍掌,慢慢地就会有一些学生跟着拍起来,再后来跟的人会越来越多,從而将他们的注意力慢慢吸引过来,但这种方法开始用的时间会稍稍多一些,有时要五六分钟学生才能跟来,要一周左右的时间,学生熟悉了这个方式后才能很快跟进,达到短时间静下来的效果。有时会在课前给学生准备一个与课程内容相关的美术作品欣赏的幻灯片或是一段视屏。还有一种效果非常明显的方式,就是播放一段比较舒缓的音乐,使学生随着乐声静下来,这个方法我在一年级、三年级和六年级进行实践,经过一年的时间后,证明这种方式对于这几个年级段学生效果是比较好的,一小段轻缓的钢琴曲或小提琴曲,音量开始可以大一些,接下来小一些,慢慢的,学生会随着音乐静下来(我自己也是),自然而然进入上课状态,我也利用这个时间看看他们带来的在家里画的画或是上一节课的练习作品,这需要一段时间训练才有效果的,现在上一年级的课,大概用了一两周的时间,学生就慢慢接受了这种静心的方式,到第二学期,效果更显著,可以达到在较短时间让学生的身心都进入上课状态,一小段轻音乐宁静的音符会轻抚学生浮躁的情绪。
有时候也可以根据课程内容来设计这个环节,如有一次,我们要用到毛笔画国画,在画之前一般是要洗笔的,我请学生把笔浸入清水中,让后提出水面,用心去听一听笔上的水滴入水中的声音,我自己甚至闭上眼睛,很是享受地聆听,节奏由快到慢,就好像是听笔说话一样,学生很快就观察到我所做的,跟着模仿做起来,很快教室就安静下来了。现在我们上国画课时经常这样做。
在一些公开课时我也会用师生问好的形式,毕竟是一种礼仪的需要,用的时间短,而且有时候会遇到生疏的学生,如果没有彼此熟悉的阶段,有的学生会对这些他们不熟的课前组织形式感到茫然。
在不同的实际情况下使用不同的形式,多种形式交替更换,可以给学生不同的新鲜感,节约时间,提高效率,以到达更好的课堂效果。
参考文献:
薛瑞萍.心平气和的一年级.长春出版社,2010-09.
(作者单位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大冲松坪学校)
关键词:课前组织;教学方式;节奏;音乐
提高课堂效率,课堂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很重要,特别是课前组织。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课前组织方式,是一节课之首,对一节课的质量有很大影响。很多教师都习惯用“上课”“起立”然后师生问好的形式,这种方式除了是一种体现师生平等礼仪外,更重要的目的是使师生都进入上课的状态。我在实践中观察和思考后,发现还有其他的方式可以用。
一年级学生,在上午第一节、第二节或下午第一节时,大多数都能够很快进入学习状态,不需要这种形式,而且还可以节约一点时间用到教学中的其他环节,如果在上午第四节或下午第二节上课时,学生相对躁动一些,即使用这种师生问好的形式,还是有部分学生难以静下心来,依然是下课时的那种心态的延续。如果遇到学生刚上完体育课,那这种形式的效果几乎是零,学生还在呼呼地冒汗,甚至是停留在上体育课的那种兴奋状态,根本静不下来。还有一种情况,这时候班主任来了,会用严厉的目光或语言要求学生静下来,这时候学生就像老鼠见了猫一样,但往往班主任一走,学生会更吵更闹,就好比一个皮球,拍的力气越大,反弹的力也就越大。上课铃声其实已经是一种强制,教师如果不能根据实际情况而简单地强求学生静下来,那么学生是很难配合的。在下课时或体育课之后情绪的延续就不能很好得到释放,从而难以进入新的课堂教学中。高年级的学生,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相对低年级的要成熟一些,对课堂纪律和自我控制能力比低年级的好一些,但是也有特别的情况,如在夏天,刚上完体育课,教室里既热又臭,在教室外几米远都能感受到热浪扑面,这时如果对学生大声要求他们静下来,效果甚微,就算他们的嘴上不说话,他们还是会通过身体语言表明内心的状态,马上静下来是不可能的,这时候需要一些方法。
我尝试其他不同的方法,有时是带着学生一起拍拍掌,这个方法用在中、低年级的效果比较好,用一些比较简单的节奏拍掌,慢慢地就会有一些学生跟着拍起来,再后来跟的人会越来越多,從而将他们的注意力慢慢吸引过来,但这种方法开始用的时间会稍稍多一些,有时要五六分钟学生才能跟来,要一周左右的时间,学生熟悉了这个方式后才能很快跟进,达到短时间静下来的效果。有时会在课前给学生准备一个与课程内容相关的美术作品欣赏的幻灯片或是一段视屏。还有一种效果非常明显的方式,就是播放一段比较舒缓的音乐,使学生随着乐声静下来,这个方法我在一年级、三年级和六年级进行实践,经过一年的时间后,证明这种方式对于这几个年级段学生效果是比较好的,一小段轻缓的钢琴曲或小提琴曲,音量开始可以大一些,接下来小一些,慢慢的,学生会随着音乐静下来(我自己也是),自然而然进入上课状态,我也利用这个时间看看他们带来的在家里画的画或是上一节课的练习作品,这需要一段时间训练才有效果的,现在上一年级的课,大概用了一两周的时间,学生就慢慢接受了这种静心的方式,到第二学期,效果更显著,可以达到在较短时间让学生的身心都进入上课状态,一小段轻音乐宁静的音符会轻抚学生浮躁的情绪。
有时候也可以根据课程内容来设计这个环节,如有一次,我们要用到毛笔画国画,在画之前一般是要洗笔的,我请学生把笔浸入清水中,让后提出水面,用心去听一听笔上的水滴入水中的声音,我自己甚至闭上眼睛,很是享受地聆听,节奏由快到慢,就好像是听笔说话一样,学生很快就观察到我所做的,跟着模仿做起来,很快教室就安静下来了。现在我们上国画课时经常这样做。
在一些公开课时我也会用师生问好的形式,毕竟是一种礼仪的需要,用的时间短,而且有时候会遇到生疏的学生,如果没有彼此熟悉的阶段,有的学生会对这些他们不熟的课前组织形式感到茫然。
在不同的实际情况下使用不同的形式,多种形式交替更换,可以给学生不同的新鲜感,节约时间,提高效率,以到达更好的课堂效果。
参考文献:
薛瑞萍.心平气和的一年级.长春出版社,2010-09.
(作者单位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大冲松坪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