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给高一学生执讲《南州六月荔枝丹》一课时,出于思维定势,在总结写作特点时,我依旧欣赏并推崇作者贾祖璋在撰写说明文方面用词的“严谨”。可是,这次当我再搬出这一“经典论断”时,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班长杨楠对此提出了异议。
“老师,我觉得贾祖璋用词谈不上严谨。”听了这话,我心里一沉,随口便问:“何以见得?”
“老师,您看‘荔枝大小,通常是直径三四厘米,重十多克到二十多克’这一句,‘十多克’和‘二十多克’都是约数,是不能用‘到’进行连接的。用‘二十克左右’描述通常情况下荔枝的重量,更为准确也更为简练。下文作者对‘重达四五十克’‘重达六十克’的荔枝都作了交代,也足可以说明特殊荔枝的重量。”
你还别说,他说的真有道理。简直是一语中的!平时,我们出于对享誉国内外名家的敬畏,很少对多年来一直占据语文课堂主导地位的名篇佳作提出质疑。作为学生,敢于挑战作为“大家”的权威,敢于质疑作为“学术”权威的老师,本身就精神可嘉,值得鼓励。我没有因为他冒犯了我的“师道尊严”而恼怒,反而非常欣喜地肯定了他的观点。
“言之有理!不错。”在让他坐下的同时,我又因势利导,“那除此之外,课本上还有没有用词不够确切的地方?同学们还有没有新的发现?”
同学们迅速地查找课本,经过短暂的沉默,课代表文孜站了起来。
“老师,还有。”
“‘所谓“膜如紫绡”,是指壳内紧贴壳的内壁的白色薄膜。说它“如紫绡”,是把壳内壁的花纹误作膜的花纹了。’这一句,从定义内涵来看,壳内紧贴壳的内壁的,应该是‘(白色薄)膜’。从句子结构上推断,下文的‘它’应指代上文被释义的词‘膜如紫绡’,如果被释义词是‘膜如紫绡’,将其代入句中,疏漏之处一目了然。因而,“所谓‘膜如紫绡’”,应改为,所谓‘膜’,语意便明确了。”
“不错,分析得有道理。”此时,对于这些初生牛犊我真的需要刮目相看了,后生可畏呀!自己以前备课怎么就忽略了这些细节呢?
“分析得真是太好了!请坐。”这一下,虽然被学生将了一军,但我和同学们的情绪都被调动起来了。只是出于时间考虑,我作了总结性陈述:“看来这些名篇佳作还真存有一些问题,今天同学们敢于向权威挑战的精神也给我上了很好的一课,对我来说也是个不小的触动。是的,我们不能迷信权威,只有不断地向权威挑战,时代才能进步,社会才能发展。不过,我们今天不允许在这个问题上花费太多的时间。大家看这样好不好,课后,同学们可以再找一下我们学过的其他名家的作品,为他们的名篇佳作‘会诊’—下,看看有没有类似的问题。如果有的话,请同学们找出来并说明理由,下一堂课我们交流—下好吗?”
“会诊课”如期举行。没想到,同学们一呼百应,回去后认真阅读了一些名篇佳作,我也经过了精心准备,还真又发现了一些问题。在此选取《南州六月荔枝丹》《风景谈》和《包身工》三篇文章,摘录分析整理如下。
1 因为荔枝不耐贮藏,古代宫廷想吃荔枝,就要派人兼程飞骑从南方运送长安或洛阳,给人民造成许多痛苦。唐明皇为了宠幸杨贵妃,就干过这样的事。(《南州六月荔枝丹》)
“从句意来看,唐明皇‘派人兼程飞骑从南方运送’荔枝,不是‘为了宠幸杨贵妃’,而正是因为宠幸杨贵妃,此举意在取悦于杨贵妃。因而‘为了’应改成‘因为’,或将‘宠幸’改为‘取悦’或‘讨好’更符合文意。”
2 可是更妙的是三五月明之夜,天是那样的蓝,几乎透明似的,月亮离山顶。似乎不过几尺,远看山顶的谷子丛密挺立,宛如人头上的怒发……(《风景谈》)
“怒发冲冠”只是一种夸张的写法,是人们想象中的事。用抽象的“怒发”来比喻具体的“谷子”,不符合比喻的原则,因而不妥。
3 夕阳在山,干坼的黄土正吐出它在一天内所吸收的热,河水汤汤急流,似乎能把浅浅河床中的鹅卵石都冲走了似的。(《风景谈》)
本句有两处值得商榷。一、“正”是进行时态,“吐出”是完成事态,为协调一致,“吐出”可改为“吐着”。二、“汤汤”课后注释为“大水急流的样子”,意思与“急流”相近,可删掉其中之一,显得精练。
4 ……但是试想一想,如果在一个下雨天,你经过一边是黄褐色的浊水,一边是怪石峭壁的崖岸,马蹄很小心地探入泥浆里,有时还不免打了一个跌撞……(《风景谈》)
文中“你经过一边是黄褐色的浊水,一边是怪石峭壁的崖岸”一句,成分残缺。“你”“经过”在句中分别充当主语、谓语,这一点毫无疑问。但下文“一边是黄褐色的浊水,一边是怪石峭壁的崖岸”很明显只是一个修饰成分,不能充当句子宾语。整个句子缺少一个明确的说明对象,即句子的中心语。联系上下文,原句可改为“但是试想一下,如果在一个下雨天,你经过一边是黄褐色的浊水,一边是怪石峭壁的崖岸的山涧……”
5 如果在公园时你一眼瞥见,首先第一会是“这里有一对恋人”……(《风景谈》)
“首先”“第一”意思一样,重复运用显得啰嗦,应去掉其中的一个。
6 太阳光从树叶的空隙落下来,在泥地上,石家具上,一抹一抹的金黄色。(《风景谈》)
我们分析本句的句子成分可以得知:句子的主干是“太阳光……落下来,……金黄色”前半句“太阳光落下来”句意明确,后半句“太阳光”和“金黄色”之间缺乏必要的连接成分,句意不明确。原句可改为“太阳光从树叶的空隙落下来,在泥地上,石家具上,留下一抹一抹的金黄色。”也可以改为“太阳光从树叶的空隙落下来。泥地上,石家具上,一抹一抹的金黄色。”
7 总之,这里有特别的氛围,但并不奇怪。人们来这里,只为恢复工作后的疲劳……(《风景谈》)
“人们来这里,只为恢复工作后的疲劳”一句意为“恢复”“疲劳”,显然有悖情理,可改为“人们来这里,只为在工作疲劳之后得到休息。”
8 织成衣服的一缕缕的纱,编成袜子的一根根的线,穿在身上都是光滑舒适而愉快的。可是从原棉制成这种纱线的过程,就不想穿衣服那样的愉快了。纱厂工人的三大威胁,就是音响、尘埃和湿气。(《包身工》)
短短的一段文字,有两处较为明显的错误。其一,“穿在身上都是光滑舒适而愉快的”应是“衣服”和“袜子”,而这一句的主语却是“纱”和“线”,“衣服”“袜子”作了定语。显然,将未成形的纱和线穿在身上有悖生活情理,句中的定语和中心语应换个位置,原句应改为“一缕缕的纱织成的衣服,一根根的线编成的袜子,穿在身上都是光滑舒适而愉快的”。其二,从短语“纱厂工人的三大威胁”来看,定语“纱厂工人”应是中心语“威胁”的施事者。但联系下文“音响、尘埃和湿气”来看,这“三大威胁”不可能是“纱厂工人”造成的,而应是外界因素对“纱厂工人”的侵害。因此,原句应改为“纱厂工人遭受的三大威胁,就是音响、尘埃和湿气”。
9 这种“文明的惩罚”,有时候会叫你继续到两个小时以上。(《包身工》)
“继续”和“持续”虽都有“不间断”的意思,但“继续”为副词,“持续”为动词,因而原句的“继续”改为“持续”更为恰当。原句可改为:“这种‘文明的惩罚’,有时候会叫你持续两个小时以上。”
如期举行的这堂专门为名篇佳作“会诊”的课,在我的精心指导下,在同学们的认真探索中,我们不仅再次赏析了名篇佳作,而且针对它们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和修正,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看来,我们还真不应该满足于手头现有的资料,躺在故纸堆上做学问,搞教学。墨守成规,必然会落于思维定势的窠臼,束缚自己的创造力。不要迷信权威,敢于向权威挑战,不仅是教师应该培养学生具备的一种能力,而且是教师自身应该具备的一种实力。
(作者单位:山东省招远高级职业学校)
(责任编辑:朱 蒙)
“老师,我觉得贾祖璋用词谈不上严谨。”听了这话,我心里一沉,随口便问:“何以见得?”
“老师,您看‘荔枝大小,通常是直径三四厘米,重十多克到二十多克’这一句,‘十多克’和‘二十多克’都是约数,是不能用‘到’进行连接的。用‘二十克左右’描述通常情况下荔枝的重量,更为准确也更为简练。下文作者对‘重达四五十克’‘重达六十克’的荔枝都作了交代,也足可以说明特殊荔枝的重量。”
你还别说,他说的真有道理。简直是一语中的!平时,我们出于对享誉国内外名家的敬畏,很少对多年来一直占据语文课堂主导地位的名篇佳作提出质疑。作为学生,敢于挑战作为“大家”的权威,敢于质疑作为“学术”权威的老师,本身就精神可嘉,值得鼓励。我没有因为他冒犯了我的“师道尊严”而恼怒,反而非常欣喜地肯定了他的观点。
“言之有理!不错。”在让他坐下的同时,我又因势利导,“那除此之外,课本上还有没有用词不够确切的地方?同学们还有没有新的发现?”
同学们迅速地查找课本,经过短暂的沉默,课代表文孜站了起来。
“老师,还有。”
“‘所谓“膜如紫绡”,是指壳内紧贴壳的内壁的白色薄膜。说它“如紫绡”,是把壳内壁的花纹误作膜的花纹了。’这一句,从定义内涵来看,壳内紧贴壳的内壁的,应该是‘(白色薄)膜’。从句子结构上推断,下文的‘它’应指代上文被释义的词‘膜如紫绡’,如果被释义词是‘膜如紫绡’,将其代入句中,疏漏之处一目了然。因而,“所谓‘膜如紫绡’”,应改为,所谓‘膜’,语意便明确了。”
“不错,分析得有道理。”此时,对于这些初生牛犊我真的需要刮目相看了,后生可畏呀!自己以前备课怎么就忽略了这些细节呢?
“分析得真是太好了!请坐。”这一下,虽然被学生将了一军,但我和同学们的情绪都被调动起来了。只是出于时间考虑,我作了总结性陈述:“看来这些名篇佳作还真存有一些问题,今天同学们敢于向权威挑战的精神也给我上了很好的一课,对我来说也是个不小的触动。是的,我们不能迷信权威,只有不断地向权威挑战,时代才能进步,社会才能发展。不过,我们今天不允许在这个问题上花费太多的时间。大家看这样好不好,课后,同学们可以再找一下我们学过的其他名家的作品,为他们的名篇佳作‘会诊’—下,看看有没有类似的问题。如果有的话,请同学们找出来并说明理由,下一堂课我们交流—下好吗?”
“会诊课”如期举行。没想到,同学们一呼百应,回去后认真阅读了一些名篇佳作,我也经过了精心准备,还真又发现了一些问题。在此选取《南州六月荔枝丹》《风景谈》和《包身工》三篇文章,摘录分析整理如下。
1 因为荔枝不耐贮藏,古代宫廷想吃荔枝,就要派人兼程飞骑从南方运送长安或洛阳,给人民造成许多痛苦。唐明皇为了宠幸杨贵妃,就干过这样的事。(《南州六月荔枝丹》)
“从句意来看,唐明皇‘派人兼程飞骑从南方运送’荔枝,不是‘为了宠幸杨贵妃’,而正是因为宠幸杨贵妃,此举意在取悦于杨贵妃。因而‘为了’应改成‘因为’,或将‘宠幸’改为‘取悦’或‘讨好’更符合文意。”
2 可是更妙的是三五月明之夜,天是那样的蓝,几乎透明似的,月亮离山顶。似乎不过几尺,远看山顶的谷子丛密挺立,宛如人头上的怒发……(《风景谈》)
“怒发冲冠”只是一种夸张的写法,是人们想象中的事。用抽象的“怒发”来比喻具体的“谷子”,不符合比喻的原则,因而不妥。
3 夕阳在山,干坼的黄土正吐出它在一天内所吸收的热,河水汤汤急流,似乎能把浅浅河床中的鹅卵石都冲走了似的。(《风景谈》)
本句有两处值得商榷。一、“正”是进行时态,“吐出”是完成事态,为协调一致,“吐出”可改为“吐着”。二、“汤汤”课后注释为“大水急流的样子”,意思与“急流”相近,可删掉其中之一,显得精练。
4 ……但是试想一想,如果在一个下雨天,你经过一边是黄褐色的浊水,一边是怪石峭壁的崖岸,马蹄很小心地探入泥浆里,有时还不免打了一个跌撞……(《风景谈》)
文中“你经过一边是黄褐色的浊水,一边是怪石峭壁的崖岸”一句,成分残缺。“你”“经过”在句中分别充当主语、谓语,这一点毫无疑问。但下文“一边是黄褐色的浊水,一边是怪石峭壁的崖岸”很明显只是一个修饰成分,不能充当句子宾语。整个句子缺少一个明确的说明对象,即句子的中心语。联系上下文,原句可改为“但是试想一下,如果在一个下雨天,你经过一边是黄褐色的浊水,一边是怪石峭壁的崖岸的山涧……”
5 如果在公园时你一眼瞥见,首先第一会是“这里有一对恋人”……(《风景谈》)
“首先”“第一”意思一样,重复运用显得啰嗦,应去掉其中的一个。
6 太阳光从树叶的空隙落下来,在泥地上,石家具上,一抹一抹的金黄色。(《风景谈》)
我们分析本句的句子成分可以得知:句子的主干是“太阳光……落下来,……金黄色”前半句“太阳光落下来”句意明确,后半句“太阳光”和“金黄色”之间缺乏必要的连接成分,句意不明确。原句可改为“太阳光从树叶的空隙落下来,在泥地上,石家具上,留下一抹一抹的金黄色。”也可以改为“太阳光从树叶的空隙落下来。泥地上,石家具上,一抹一抹的金黄色。”
7 总之,这里有特别的氛围,但并不奇怪。人们来这里,只为恢复工作后的疲劳……(《风景谈》)
“人们来这里,只为恢复工作后的疲劳”一句意为“恢复”“疲劳”,显然有悖情理,可改为“人们来这里,只为在工作疲劳之后得到休息。”
8 织成衣服的一缕缕的纱,编成袜子的一根根的线,穿在身上都是光滑舒适而愉快的。可是从原棉制成这种纱线的过程,就不想穿衣服那样的愉快了。纱厂工人的三大威胁,就是音响、尘埃和湿气。(《包身工》)
短短的一段文字,有两处较为明显的错误。其一,“穿在身上都是光滑舒适而愉快的”应是“衣服”和“袜子”,而这一句的主语却是“纱”和“线”,“衣服”“袜子”作了定语。显然,将未成形的纱和线穿在身上有悖生活情理,句中的定语和中心语应换个位置,原句应改为“一缕缕的纱织成的衣服,一根根的线编成的袜子,穿在身上都是光滑舒适而愉快的”。其二,从短语“纱厂工人的三大威胁”来看,定语“纱厂工人”应是中心语“威胁”的施事者。但联系下文“音响、尘埃和湿气”来看,这“三大威胁”不可能是“纱厂工人”造成的,而应是外界因素对“纱厂工人”的侵害。因此,原句应改为“纱厂工人遭受的三大威胁,就是音响、尘埃和湿气”。
9 这种“文明的惩罚”,有时候会叫你继续到两个小时以上。(《包身工》)
“继续”和“持续”虽都有“不间断”的意思,但“继续”为副词,“持续”为动词,因而原句的“继续”改为“持续”更为恰当。原句可改为:“这种‘文明的惩罚’,有时候会叫你持续两个小时以上。”
如期举行的这堂专门为名篇佳作“会诊”的课,在我的精心指导下,在同学们的认真探索中,我们不仅再次赏析了名篇佳作,而且针对它们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和修正,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看来,我们还真不应该满足于手头现有的资料,躺在故纸堆上做学问,搞教学。墨守成规,必然会落于思维定势的窠臼,束缚自己的创造力。不要迷信权威,敢于向权威挑战,不仅是教师应该培养学生具备的一种能力,而且是教师自身应该具备的一种实力。
(作者单位:山东省招远高级职业学校)
(责任编辑:朱 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