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问:我知道你策划出版过非常多的工具书,我特别好奇,出这么多工具书,接触不同领域的职场技能达人,是不是每出一本你就能掌握一种技能呢?
答:其实不是。虽然出书能让我对每个接触到的领域都多多少少懂一点,但我不能在某个领域深钻,否则我就会对这个领域有了自己的见地和立场,容易对作者的观点产生偏见。而不去深究,保有一种“门外汉”的心态,跟书里的专业内容拉开一点点距离,才能更好地履行编辑的职责。
问:那会跟不同的作者学到专业领域之外的东西吗?
答:那是一定的。跟作者一起合作,总有很多让我动容的事。比如说PPT达人孙小小,她很热情,也是狂热的学习者和分享爱好者。她一直在微博上分享各种各样的学习资源,出版《PPT演示之道》之后,她给一些咖啡馆送自己的书,在咖啡馆举办小型分享会,主动为图书的推广做很多努力。写《“图”谋职场》的黄剑峰老师,他写书时用PPT撰稿,书稿里面有一个配图是一个小人在操作机器,黄老师用PowerPoint里的“图形”工具来“画”小人和机器,用各种形状一点一点把这个复杂的场景图拼了出来。
我拿到书稿时看到这幅配图非常惊讶!要知道黄老师是资深职场人,美的集团的高管,写书能这样的用心真的让我很感动。还有写《Excel图表之道》的刘万祥老师,他会为书稿的一个标点符号和编辑来回邮件沟通,纠正很多有关数字、字体、颜色之类的细节,让我更加严谨,去关注细节。我选作者出书,有时候也挺冲动的,很多作者对待自己作品的那份态度,让我觉得要是不给他出书我自己都过意不去。
问:这让我想起你在微博的个人介绍里写“喜欢现在的工作,因为能帮助朋友实现他们的理想”?
答:没错。不光是帮助朋友实现他们的出书理想,有时候也是在作者帮助我把自己的想法实现出来。我接触过一个大学生作者,叫郭俊秀,我找他写书的时候他才刚上大一。有一年他参加了瑞普PPT设计大赛,那一届刚好我被邀请去做评委,我很喜欢他的作品,就在比赛之后尝试联系他出书。联系上他之后,我才知道他还在读大学一年级。我当时正想策划一本如何运用PPT制作电子相册的书,就把大致的想法说给他听,问他能不能写。他答应了下来。
拿到他的书稿后,无论行文、图片或设计,完成得都超乎我的想象,有思想的高度,有全面的内容,也有成体系的设计理念。一个大一的学生能写到这个程度,着实让我惊讶。不仅如此,他在写书的过程中也非常用心。有一章写的是结婚相册的例子,他特地联系当地的婚纱照相馆,要来一些婚纱照当素材。年轻的大学生这样用心地写书,我还挺敬佩的。
受他感染,我拿到书稿后也在板式设计和推广宣传上花了很多心血,找来很多相熟的PPT达人帮他这本《乐享PowerPoint》做推介。作者常常能给我惊喜。很多时候我只是有一个模糊的关于选题的想法,也不成熟,只是以一个编辑的视角把自己想看的书描述出来,作者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把我模糊的想法实现出来,而且实现得比我想象的还要好,这种感觉特别棒。
问:你都是在哪儿找到那么多优质的作者呢?
答:通过书认识潜在的作者,再通过合作过的作者认识新的作者。之前做文档编辑的时候,跟着上司一起出书,开始有机会接触到作者,成为一名图书策划编辑。我们总编引进过一本外国版权的PPT书《演说之禅》。在帮《演说之禅》做推广时,我认识了国内的PPT达人孙小小,就跟小小约了一本书《PPT演示之道》。后来孙小小又给我介绍了视觉思维达人臧贤凯,我和他一起合作出版了大卫·西贝特的《视觉会议》,臧贤凯是译者。
一本好书,让我进入了一个圈子,接触了好多新鲜事物。因为小小是Toaster Master国际演讲俱乐部的成员。我也知道了这个组织。那时也会在网络上看博客来认识作者,在网上闲逛时发现了栖息谷论坛。2008、2009年那会儿论坛人气很旺,我在上面看到了曲智男的一些写思维导图的帖子。后来去深圳参加Toaster Master年会和栖息谷的一个讲座,在栖息谷的讲座上偶遇了曲智男,后来也跟他合作出了书,好像环环相扣似的。
问:慢慢就累积了一个作者圈子?
答:对。2009、2010年的时候我们出版社还举办过很多期Open Party公开分享会,邀请很多知名作者来参会,让读者和作者有机会面对面交流。有的作者是自己创业的CEO,有的作者是企业高管,如果通过其他途径认识,我可能不会和他们那么深入地交流。而正是编辑这样一个身份,让我能够平等自如地和他们对话。对于我的社交圈,也是一种拓展。
问:你合作过那么多作者,根据你的经验,写书会给作者带来什么影响呢?
答:通过写书对知识和经验进行了梳理,有时会影响一个人的职业轨迹。我有一个合作的作者原本是联通的职员,后来出职场工具书被领导知道了,就被调去了联通的培训部。有作者出书后开始接到一些培训的邀约,于是辞去工作做了自由职业者。有作者本职工作本身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就,但出书以后发现了新领域的市场价值,就顺带发展出了第二职业或者单独另设了一家公司。还有一种情况,通过写书认识了志同道合的朋友,于是和朋友一起创业,成为事业上的伙伴。
问:帮那么多人出书,你自己有尝试写书吗?
答:2007年我刚进入出版行业的时候,应聘的是文档编辑的岗位。文档编辑的主要工作其实就是写书,撰写一些计算机技术类书籍基础书稿。我还记得面试有一个题目是给一个指定的软件写介绍的文字。去面试之前觉得我找了很多计算机相关的书籍阅读,熟悉软件介绍的语言,所以不怎么费劲就给写出来了。
顺利地应聘文档编辑后,我参与撰写的第一本计算机图书是一本关于Html/Css/Javerscrip的教程,我负责写其中有关CSS编程语言的章节。那是一本写给入门学习者看的工具书。我参考了市面上很多同类型的书,在当中找了一本写作手法最容易学的当作参考。一边参考别人的写法,一边琢磨自己怎么写。当时刚入行,所以能抱着相对纯粹的读者的心态去写,从自己的角度设想内容要怎么撰写和编排,才更容易被读者看懂。结果书上市后销量很不错,被很多机构当作教材来用,一直卖到现在。
亲身经历过写书之后,我对写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很多问题都有了感性的认识,对我后来跟作者沟通交流很有帮助。
问:最早是怎么想要做一名编辑的?
答:我大学是学计算机专业的。2006年大学毕业前,我在考虑就业时,觉得如果女生去做“程序猿”,天天对着电脑写代码会很头疼。于是就想去计算机相关的公司做文员类的工作。毕业后,我在一家软件公司做了半年文职,机缘巧合看到了电子工业出版社招聘文档编辑的岗位。它是一家计算机图书出版社,看上去好像和自己的背景挺搭的,我就想要去试一试,就这么误打误撞入了行。
问:一做这么多年,所以编辑是你的理想职业吗?
答:做编辑以来确实每天都过得很饱满,但工作做久了难免都有重复的部分,而且也有辛酸的地方,比如出的书卖不出去压货影响业绩之类的。
责任编辑:陈思
答:其实不是。虽然出书能让我对每个接触到的领域都多多少少懂一点,但我不能在某个领域深钻,否则我就会对这个领域有了自己的见地和立场,容易对作者的观点产生偏见。而不去深究,保有一种“门外汉”的心态,跟书里的专业内容拉开一点点距离,才能更好地履行编辑的职责。
问:那会跟不同的作者学到专业领域之外的东西吗?
答:那是一定的。跟作者一起合作,总有很多让我动容的事。比如说PPT达人孙小小,她很热情,也是狂热的学习者和分享爱好者。她一直在微博上分享各种各样的学习资源,出版《PPT演示之道》之后,她给一些咖啡馆送自己的书,在咖啡馆举办小型分享会,主动为图书的推广做很多努力。写《“图”谋职场》的黄剑峰老师,他写书时用PPT撰稿,书稿里面有一个配图是一个小人在操作机器,黄老师用PowerPoint里的“图形”工具来“画”小人和机器,用各种形状一点一点把这个复杂的场景图拼了出来。
我拿到书稿时看到这幅配图非常惊讶!要知道黄老师是资深职场人,美的集团的高管,写书能这样的用心真的让我很感动。还有写《Excel图表之道》的刘万祥老师,他会为书稿的一个标点符号和编辑来回邮件沟通,纠正很多有关数字、字体、颜色之类的细节,让我更加严谨,去关注细节。我选作者出书,有时候也挺冲动的,很多作者对待自己作品的那份态度,让我觉得要是不给他出书我自己都过意不去。
问:这让我想起你在微博的个人介绍里写“喜欢现在的工作,因为能帮助朋友实现他们的理想”?
答:没错。不光是帮助朋友实现他们的出书理想,有时候也是在作者帮助我把自己的想法实现出来。我接触过一个大学生作者,叫郭俊秀,我找他写书的时候他才刚上大一。有一年他参加了瑞普PPT设计大赛,那一届刚好我被邀请去做评委,我很喜欢他的作品,就在比赛之后尝试联系他出书。联系上他之后,我才知道他还在读大学一年级。我当时正想策划一本如何运用PPT制作电子相册的书,就把大致的想法说给他听,问他能不能写。他答应了下来。
拿到他的书稿后,无论行文、图片或设计,完成得都超乎我的想象,有思想的高度,有全面的内容,也有成体系的设计理念。一个大一的学生能写到这个程度,着实让我惊讶。不仅如此,他在写书的过程中也非常用心。有一章写的是结婚相册的例子,他特地联系当地的婚纱照相馆,要来一些婚纱照当素材。年轻的大学生这样用心地写书,我还挺敬佩的。
受他感染,我拿到书稿后也在板式设计和推广宣传上花了很多心血,找来很多相熟的PPT达人帮他这本《乐享PowerPoint》做推介。作者常常能给我惊喜。很多时候我只是有一个模糊的关于选题的想法,也不成熟,只是以一个编辑的视角把自己想看的书描述出来,作者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把我模糊的想法实现出来,而且实现得比我想象的还要好,这种感觉特别棒。
问:你都是在哪儿找到那么多优质的作者呢?
答:通过书认识潜在的作者,再通过合作过的作者认识新的作者。之前做文档编辑的时候,跟着上司一起出书,开始有机会接触到作者,成为一名图书策划编辑。我们总编引进过一本外国版权的PPT书《演说之禅》。在帮《演说之禅》做推广时,我认识了国内的PPT达人孙小小,就跟小小约了一本书《PPT演示之道》。后来孙小小又给我介绍了视觉思维达人臧贤凯,我和他一起合作出版了大卫·西贝特的《视觉会议》,臧贤凯是译者。
一本好书,让我进入了一个圈子,接触了好多新鲜事物。因为小小是Toaster Master国际演讲俱乐部的成员。我也知道了这个组织。那时也会在网络上看博客来认识作者,在网上闲逛时发现了栖息谷论坛。2008、2009年那会儿论坛人气很旺,我在上面看到了曲智男的一些写思维导图的帖子。后来去深圳参加Toaster Master年会和栖息谷的一个讲座,在栖息谷的讲座上偶遇了曲智男,后来也跟他合作出了书,好像环环相扣似的。
问:慢慢就累积了一个作者圈子?
答:对。2009、2010年的时候我们出版社还举办过很多期Open Party公开分享会,邀请很多知名作者来参会,让读者和作者有机会面对面交流。有的作者是自己创业的CEO,有的作者是企业高管,如果通过其他途径认识,我可能不会和他们那么深入地交流。而正是编辑这样一个身份,让我能够平等自如地和他们对话。对于我的社交圈,也是一种拓展。
问:你合作过那么多作者,根据你的经验,写书会给作者带来什么影响呢?
答:通过写书对知识和经验进行了梳理,有时会影响一个人的职业轨迹。我有一个合作的作者原本是联通的职员,后来出职场工具书被领导知道了,就被调去了联通的培训部。有作者出书后开始接到一些培训的邀约,于是辞去工作做了自由职业者。有作者本职工作本身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就,但出书以后发现了新领域的市场价值,就顺带发展出了第二职业或者单独另设了一家公司。还有一种情况,通过写书认识了志同道合的朋友,于是和朋友一起创业,成为事业上的伙伴。
问:帮那么多人出书,你自己有尝试写书吗?
答:2007年我刚进入出版行业的时候,应聘的是文档编辑的岗位。文档编辑的主要工作其实就是写书,撰写一些计算机技术类书籍基础书稿。我还记得面试有一个题目是给一个指定的软件写介绍的文字。去面试之前觉得我找了很多计算机相关的书籍阅读,熟悉软件介绍的语言,所以不怎么费劲就给写出来了。
顺利地应聘文档编辑后,我参与撰写的第一本计算机图书是一本关于Html/Css/Javerscrip的教程,我负责写其中有关CSS编程语言的章节。那是一本写给入门学习者看的工具书。我参考了市面上很多同类型的书,在当中找了一本写作手法最容易学的当作参考。一边参考别人的写法,一边琢磨自己怎么写。当时刚入行,所以能抱着相对纯粹的读者的心态去写,从自己的角度设想内容要怎么撰写和编排,才更容易被读者看懂。结果书上市后销量很不错,被很多机构当作教材来用,一直卖到现在。
亲身经历过写书之后,我对写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很多问题都有了感性的认识,对我后来跟作者沟通交流很有帮助。
问:最早是怎么想要做一名编辑的?
答:我大学是学计算机专业的。2006年大学毕业前,我在考虑就业时,觉得如果女生去做“程序猿”,天天对着电脑写代码会很头疼。于是就想去计算机相关的公司做文员类的工作。毕业后,我在一家软件公司做了半年文职,机缘巧合看到了电子工业出版社招聘文档编辑的岗位。它是一家计算机图书出版社,看上去好像和自己的背景挺搭的,我就想要去试一试,就这么误打误撞入了行。
问:一做这么多年,所以编辑是你的理想职业吗?
答:做编辑以来确实每天都过得很饱满,但工作做久了难免都有重复的部分,而且也有辛酸的地方,比如出的书卖不出去压货影响业绩之类的。
责任编辑:陈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