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财富概念:前苏联解体后的经济大滑坡却让中国人从边境贸易中捞到了好处。
风险系数:运气好风险为0,运气不好即为100%。
机遇保质期:3年
致富把握率:先行者为100%。
90年代初期,中国人的致富欲望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峰,四处搜寻致富机会,突然他们发现,由于前苏联的解体之前和以后,日常生活物资一直紧缺,而且物价疯涨。由此,使不少中国人成就了拥有一个"聚宝盆"的梦想。
2002年的春节前夕,已经43岁的符文凯回国了,这一次回来后,他不打算再回到那个让他既疯狂过又沮丧过的莫斯科。
在莫斯科提到符文凯的名字没有多少人知道,但是在那里的华人圈中流传过一个这样的故事:一个北京的倒爷在1991年底加入第一批国际倒爷行列,半年时间便从一个月收入仅有100多元的机关干部变成了月进2万多美元的富翁,并且使得不少人踏着他的脚印跟到了莫斯科。这个故事说的就是符文凯。
不过,现在的符文凯可不是衣锦还乡。莫斯科在1年的时间内将他造就成一个百万富翁,也在一夜间使他尝到了破产的滋味。
90年代初期,前苏联几乎在一夜之间从一个超级大国沦为第三世界,那年符文凯是北京一文化单位的干部,大学毕业后,从每月50多元工资熬到了1991年时,月收入也没超过200元。原本他对于这份安稳的工作没有太多的怨言,直到那年一次同学聚会上碰到了在大学时和他关系较好的军子,军子是属于那种不太安份的人。聚会后,符文凯与军子又买了一箱啤酒在安定门外一条小马路边儿上聊了半宿。军子告诉符文凯他正在往俄罗斯倒腾生活用品之类的货物,一个来回至少可以赚回5倍的钱,只跑了3趟就已经赚下了4万多元钱。
符文凯一听傻了?能有这么好赚钱的事情?他不敢相信。两个月后,军子又跑了一个来回后回到了北京,他找到符文凯并告诉他说现在已经积攒了点钱,想做些大点的买卖,而现在往俄罗斯倒腾羽绒服的利相当的高。符文凯的姐姐是北京一羽绒服厂销售科的,他想通过符文凯帮忙进一批过时积压的羽绒服。两人商量好,由军子掏本钱,符文凯负责找路子进货,一起去俄罗斯,赚到的钱,符文凯拿两成。当天,符文凯回家后琢磨了半宿,最后下决心,与其在这个单位里耗着,不如闯一闯。第二天一大早,他跑到单位,以家中有事为由请了两个月的假。中午就直奔顺义的姐姐家,当天下午和姐姐商量好将其厂中积压的羽绒服以23元一件的价格买下4000件。之后,前后大约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办妥所有手续,符文凯与军子出发了。
他们先去了圣彼得堡,在那里只卖了600多件就已经将9.2万元的本钱赚了回来。一个星期后,军子告诉符文凯在莫斯科生意更好做。于是他们转往了莫斯科。符文凯还记得,那是在蒙蒙的细雨中,他们从圣彼得堡登上飞往莫斯科的飞机。上飞机前,一个中国人对他们说,俄航的名声不佳,因为,俄航的名字谐音是英文的海上漂浮。不过,他们却没有太在意。
符文凯常听人说,"没有到过圣彼得堡,就没有到过俄国,而没有到过莫斯科,就没有到过苏联"。莫斯科的人口是圣彼得堡的一倍,有900多万,城市规划很糟糕,斯大林时代多层蛋糕式的建筑群蛮横地遮住古老教堂的拱顶。但是,莫斯科的马路平坦干净,民居、商店看上去也鲜亮一些,甚至自来水都较圣彼得堡处理得好,由此可见当局的厚此薄彼。
当年苏联解体,国营资产按人头分,分给每人一份公司股权认购证。可有权势的政府官员变戏法似地控制了俄国的经济命脉,使老百姓手中的认购证沦为一张废纸。随之而来的经济大危机使金融信用破产,存进的美元根本取不出来,若取也是按贬值前的卢布折算成的汇率付给卢布。倾刻间,许多人一生的积蓄化为乌有。至今,人们仍不相信卢布,不相信银行。据说,俄罗斯人都想方设法地把卢布换成美元藏在家里。在50年代1个旧卢布等于2美元,而今是30新卢布换1美元,而新卢布相当于1000旧卢布。十几年前,10000卢布可买两辆"拉达"汽车。而今天,1斤西红柿是三十几卢布,一个花篮要300卢布,可俄国人月收入才一到两千卢布。
生活在这种状况下的俄国人,失去了安全感,每天的任务似乎就是抢购各种物资,使得一时间衣食住行的商品价格连续翻番。
符文凯的这批货全部售出仅用了13天的时间,刨除军子的10万元投资,还净赚114万元。一个月的时间,符文凯就赚到了22.8万元。很长一段时间,他都不太敢相信这是真的。随后的半年里,两人又合作着跑了三个来回,这期间,符文凯的单位一次次催他回去上班,他理都不理。半年的时间里,符文凯已经赚到了140多万元人民币。
不幸的是,半年后的一天,军子外出时丧生在莫斯科疯狂的车轮下。之后,符文凯将军子的骨灰和他的600多万元送回北京后,便去原单位办了辞职手续,开始自己经营。1992年之后,"国际倒爷"大批奔向莫斯科,竞争越来越激烈。但是符文凯由于杀入得比较早,加之在1992年之前他已经积累下了比较雄厚的资金,因此,虽然利润渐渐的在缩小,到1998年时,他的个人资产也达到了500多万元。
从90年代中期,俄罗斯对于外国人逐渐表示不满,经常会给出一些"外宾待遇",在莫斯科的街道上行走,外国人必须随身携带证件,否则随时有可能被罚款或拘留。而外国人的货被查抄、被没收也不是什么新鲜事儿。既然生意没有以前好做了,符文凯开始动了回国的念头。然而,他还是迟了一步。
他原打算在莫斯科再做一笔,就可以衣锦还乡了。于是将自己的500多万元全部购置了大批的皮货。1998年12月的一天清晨,莫斯科的武装警察突然包围当地最大的主要是由大陆华人经营的皮货市场,没收了当时市场上价值几千万美元的货物,符文凯的全部身家就在其中。
1998年的圣诞夜,当莫斯科的大街小巷充满节日气氛时,符文凯是与莫斯科街头的酒鬼一起度过的。这也是他在莫斯科过的最为凄惨的节日。这天晚上他突然想到当初从圣彼得堡到莫斯科乘坐的俄航--海上漂浮。
这一次查封,改变了许多在俄华人的命运,有人从此倾家荡产,永不敢还乡。这一次查封却未能阻挡后来的寻梦人,你若看到位于莫斯科郊外的集装箱市场,那无限的商机,那经营日用品的暴利,任谁都会动心。
符文凯在朋友的帮助下,在这个集装箱市场里暂时找到了维持生计的工作。来到这被称为集装箱市场的大空场,眼前是一排排的望不到边的集装箱。一个集装箱就是一个商店,集装箱大门是店门,集装箱里面是店面兼仓库。这里卖的多是中国大陆的服装,鞋帽和日用品,不说别的,光是卖方便面一个月就可能赚上上万美元!苏俄的轻工业历来不行,而现在的大商店里全是莫斯科人买不起的欧美名牌。夏天来了,爱美的莫斯科姑娘想穿件式样新颖的连衣裙,到集装箱市场去,漂亮的连衣裙才两个美金。该开学了,小孩子要买双新皮鞋,到集装箱市场去,式样时髦的鞋才5美元。那么多的人围着一个摊位,货主愁得是不够分的货。那么多大货车停在路边,一转眼的工夫,这些物美价廉的中国货就流遍了俄罗斯大大小小的货栈。
现在,坐在北京家中的符文凯说,暴利必有巨大的风险,那儿没有章法的税收和海关,不按牌理出牌的俄国军警会时不时给你个"外宾待遇"。好在此地还是全民腐败的初级阶段。请一顿饭,给个三五百卢布就能换来暂时的平安。这里的人都知道,被交通警抓住了,可以公了也可以私了。要公了呢,扣你的驾照,还要上法庭交款,一耽误就是几天。私了呢,三五十卢布--不过一瓶伏特加酒钱,但这钱需要您亲自搁在警车坐位上,因为在当前推行的"干净的手"的运动中,警察最好是不要"碰"行贿者的钞票。
厌倦了莫斯科的符文凯说,当坐在归程的车里,望着车外匆匆赶路的人群,拼力挤出一条缝隙的各色车辆,忽然忆起多年前看过的一部名为《莫斯科不相信眼泪》的影片,依稀记得那是一个卑微的外省女子在莫斯科寻梦的故事。如多数大都市一样,无论对外宾还是对外省人,莫斯科是一个冰冷无情的地方,是无法被眼泪所打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