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三环杂环化合物电子结构和性质的DFT研究

来源 :计算机与应用化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j10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杂化的DFT理论,研究了6种典型三环稠杂环化合物的几何结构、电子密度拓朴结构、NICS以及HOMO-LUMO能级差、电子亲和势和电离能等性质.研究表明,6种三环化合物均为平面结构,分子体系中所有化学键都具有π键特征,环平面上存在较强的共轭作用.这6种化合物具有较小的HOMO-LUMO能级分离值(2.22 eV~3.71 eV),较大的电子亲和势和较大的电离能.因此,在导电聚合物分子设计中,三环杂环化合物可作为良好的电子受体引入共轭聚合物分子.三环杂环化合物结构单元的引入将有利于加强体系π电子的离域,降低聚合物的能隙和增加聚合物体系还原掺杂态的稳定性.
其他文献
Objective:The experiment aims to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 of Tamoxifen and the combination of Tamoxifen and Cisplatin (DDP) on the growth of human lung adenoca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同时测定穿心莲内酯磺化物中穿心莲内酯磺化物E、穿心莲内酯磺化物F含量。方法:色谱柱:Shimadzu Shim-pack XR-ODSⅢ(2.0 m×75 mm,1.6μm);
目的:考察枸橼酸铋钾的分子组成。方法:采用容量法测定铋含量,原子吸收法测定钾的含量,离子色谱法测定枸橼酸根的含量,核磁共振氢谱进行结构推测;采用X-衍射试验和电子显微镜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甘露六烟酯的含量及其有关物质。方法:色谱柱为Agilent Extend-C18(250 mm×4.6 mm,5μm),以0.01 mol·L-1的醋酸铵水溶液-甲醇(40∶60)为流动相
目的: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交沙霉素原料及交沙霉素片中的有关物质进行分析。方法:采用Ultimate-AQ-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A为0.2 mol·L-1四丁基硫酸氢
1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系统和技术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是一种依靠光的相干性来获取人体器官断层图像的成像方式。1990年发明OCT后,即于1991年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后肺组织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将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 A组)、单纯缺血再灌注组( B组)和丹参酮ⅡA磺酸钠组(C组)。采用常
目的:确定红果槲寄生[Viscum coloratum(Kom.)Nakai f.Rubroaurantiacum Kitag,VCR]的抗肿瘤有效部位。方法:以S180实体瘤小鼠作为动物模型,以抑瘤率为考察指标,对红果槲寄生
文章通过对 OracIe 数据库的系统结构和工作原理和对数据库系统的设计和调整的阐述,总结了针对一般的数据库在进行 OracIe 数据库优化时的方法。
引入了拓扑覆盖的概念,并结合最小描述元对有限论域上的拓扑覆盖加于研究,得出了拓扑覆盖的最简覆盖和基与最小描述元之间的关系.介绍了在基于有限论域U上的覆盖,构造U上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