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习主席在2015年3月8日参加广西代表团审议《政府工作報告》时说:“扶贫先扶智,绝不能让贫困家庭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坚决阻止贫困代际传递。”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教育扶贫是实施精准扶贫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在新常态下国家实施的高校学生精准扶贫应该是能培养学生自信、自立、自强、勤劳、勤奋、勤勉的优良品质,培养学生们创新创业精神,同时国家的精准扶贫战略在实现上也需要当代大学生的不懈努力。完成这些目标的主要途径之一便是通过高校合理的第二课堂育人机制。
关键词:精准扶贫;贫困大学生;第二课堂
前言:
知识贫瘠是导致贫困的一个重要诱因。人才培养是高校的重要职能,精准扶贫的支撑在人才。同时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为贫困家庭培养一个人才,相当于为这个贫困家庭脱贫致富播下了希望种子,立起了强大支柱。来自农村的大学生需要高校的教育和培养,才能在掌握一定技术技能的基础上有效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并让自身彻底摆脱贫。
高等教育可以划分为第一课堂教育和第二课堂教育,第二课堂作为第一课堂的延续和补充,发挥着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创新思维、提高动手实践能力等重要作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载体,是培养学生素质的主要阵地,作为高校教育系统的一个子系统,第二课堂在教学中具有第一课堂不可替代的优势。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全国学联在《关于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意见》中说:广泛开展校园科技文化活动、社会实践以及其他有益于学生素质提高的第二课堂活动,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必要的训练及帮助。
习主席在2015年3月8日参加广西代表团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说:“扶贫先扶智,绝不能让贫困家庭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坚决阻止贫困代际传递。”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教育扶贫是实施精准扶贫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在新常态下国家实施的高校学生精准扶贫应该是能培养学生自信、自立、自强、勤劳、勤奋、勤勉的优良品质,培养学生们创新创业精神的,同时,国家的精准扶贫战略在实现上也需要当代大学生的不懈努力。完成这些目标的主要途径之一便是通过高校合理的第二课堂育人机制。
一:降低“经济门槛”,提高贫困大学生参与第二课堂积极性
调查发现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农村生源学生相比较城镇生源学生在经济条件上差距较大,较高“经济门槛”也影响了部分贫困学生参与第二课堂的积极性,因此高校在建立第二课堂项目库的时候,要将经济原因考虑进去。同时高校在资助工作中,建议将一部分经费投入到第二课堂建设当中,提高同学们参与第二课堂的积极性。
二:降低“时间门槛”,提高贫困大学生参与第二课堂积极性
学生对参与第二课堂有强烈的需求意识,但大学生承受学业较重,特别是工科学院学生繁重的课程影响参与的程度。因此城镇生源学生和农村生源学生均把“时间不足”作为影响他们参与第二课堂的主要因素。同时这也反映了应试教育的传统观念影响仍然较深,大多数学生在学习压力较大的情况下,对第二课堂活动选择了一种浅尝辄止的折中措施,所以偶尔参加与几乎不参加第二课堂活动的同学也占了一定的比例。所以高校在课程设置的时候要充分考虑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课程,合理安排。
三:加强宣传力度,普及第二课堂项目
通过调查发现传统的宣传方式例如,班级通知,海报传单宣传,仍然是同学们获取第二课堂信息的重要途径,尽管新媒体在学生中已经广泛的使用,例如QQ,微博,微信等。更多的学生运用这些新媒体资源作为娱乐的工具。因此要加强第二课堂项目的线上宣传,让广大同学对学校开展的第二课堂有更加深刻的认识,搭建更多平台和渠道。
四:以学生为本,不断创新第二课堂的内容和形式,提高大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根据调查发现同学们对学校开设第二课堂有一定程度的不满意,这对我校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学生素质教育是涉及学校教学、科研、学生管理以及思想政治工作等方方面面的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各方面的大力协同、密切配合。充分发挥课外活动指导中心的指导和协调作用,整合第二课堂的组织和资源,构筑规范协调的学生课外活动工作体系。以学生为本,不断创新第二课堂的内容和形式,提高大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共青团中央近期推出了“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目标就是创新第二课堂的内容和形式,提高大学生参与第二课堂的积极性。
大学阶段是一个人走向成熟的黄金时期,也是成才的关键期。当今社会对人才的素质提出了多样化的要求,面对社会的需求和竞争压力,需要我们加强对第二课堂活动的指导和支持,为培养综合素质的人才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李婧,苏淼.构建高校第二课堂人才培养体系的探索.教育时空 [J]2013.157
[2]邓力,余传祥,刘和平,郑群英,候志强.结合第二课堂培养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人才培养改革[J]2012(23):11-12
[3]王官发,孙雨萌.基于精准扶贫下贫困大学生管理教育模式的探讨以贵州大学科技学院为例.资源建设[J]2011 (11):165
作者简介:汤博,男,1987年2月,重庆人,汉族,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关键词:精准扶贫;贫困大学生;第二课堂
前言:
知识贫瘠是导致贫困的一个重要诱因。人才培养是高校的重要职能,精准扶贫的支撑在人才。同时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为贫困家庭培养一个人才,相当于为这个贫困家庭脱贫致富播下了希望种子,立起了强大支柱。来自农村的大学生需要高校的教育和培养,才能在掌握一定技术技能的基础上有效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并让自身彻底摆脱贫。
高等教育可以划分为第一课堂教育和第二课堂教育,第二课堂作为第一课堂的延续和补充,发挥着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创新思维、提高动手实践能力等重要作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载体,是培养学生素质的主要阵地,作为高校教育系统的一个子系统,第二课堂在教学中具有第一课堂不可替代的优势。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全国学联在《关于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意见》中说:广泛开展校园科技文化活动、社会实践以及其他有益于学生素质提高的第二课堂活动,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必要的训练及帮助。
习主席在2015年3月8日参加广西代表团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说:“扶贫先扶智,绝不能让贫困家庭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坚决阻止贫困代际传递。”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教育扶贫是实施精准扶贫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在新常态下国家实施的高校学生精准扶贫应该是能培养学生自信、自立、自强、勤劳、勤奋、勤勉的优良品质,培养学生们创新创业精神的,同时,国家的精准扶贫战略在实现上也需要当代大学生的不懈努力。完成这些目标的主要途径之一便是通过高校合理的第二课堂育人机制。
一:降低“经济门槛”,提高贫困大学生参与第二课堂积极性
调查发现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农村生源学生相比较城镇生源学生在经济条件上差距较大,较高“经济门槛”也影响了部分贫困学生参与第二课堂的积极性,因此高校在建立第二课堂项目库的时候,要将经济原因考虑进去。同时高校在资助工作中,建议将一部分经费投入到第二课堂建设当中,提高同学们参与第二课堂的积极性。
二:降低“时间门槛”,提高贫困大学生参与第二课堂积极性
学生对参与第二课堂有强烈的需求意识,但大学生承受学业较重,特别是工科学院学生繁重的课程影响参与的程度。因此城镇生源学生和农村生源学生均把“时间不足”作为影响他们参与第二课堂的主要因素。同时这也反映了应试教育的传统观念影响仍然较深,大多数学生在学习压力较大的情况下,对第二课堂活动选择了一种浅尝辄止的折中措施,所以偶尔参加与几乎不参加第二课堂活动的同学也占了一定的比例。所以高校在课程设置的时候要充分考虑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课程,合理安排。
三:加强宣传力度,普及第二课堂项目
通过调查发现传统的宣传方式例如,班级通知,海报传单宣传,仍然是同学们获取第二课堂信息的重要途径,尽管新媒体在学生中已经广泛的使用,例如QQ,微博,微信等。更多的学生运用这些新媒体资源作为娱乐的工具。因此要加强第二课堂项目的线上宣传,让广大同学对学校开展的第二课堂有更加深刻的认识,搭建更多平台和渠道。
四:以学生为本,不断创新第二课堂的内容和形式,提高大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根据调查发现同学们对学校开设第二课堂有一定程度的不满意,这对我校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学生素质教育是涉及学校教学、科研、学生管理以及思想政治工作等方方面面的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各方面的大力协同、密切配合。充分发挥课外活动指导中心的指导和协调作用,整合第二课堂的组织和资源,构筑规范协调的学生课外活动工作体系。以学生为本,不断创新第二课堂的内容和形式,提高大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共青团中央近期推出了“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目标就是创新第二课堂的内容和形式,提高大学生参与第二课堂的积极性。
大学阶段是一个人走向成熟的黄金时期,也是成才的关键期。当今社会对人才的素质提出了多样化的要求,面对社会的需求和竞争压力,需要我们加强对第二课堂活动的指导和支持,为培养综合素质的人才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李婧,苏淼.构建高校第二课堂人才培养体系的探索.教育时空 [J]2013.157
[2]邓力,余传祥,刘和平,郑群英,候志强.结合第二课堂培养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人才培养改革[J]2012(23):11-12
[3]王官发,孙雨萌.基于精准扶贫下贫困大学生管理教育模式的探讨以贵州大学科技学院为例.资源建设[J]2011 (11):165
作者简介:汤博,男,1987年2月,重庆人,汉族,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