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佛克马的文学接受研究以研究“接受文献”为主,由于他坚持实证方法的使用,在文学接受研究历时中,他极力避免姚斯不与阐释学划清界限的做法,提倡对接受文献进行观察、整理和分析,构建出过往的文学交流模式。在跨文化的共时接受研究中,他更关注的是文化差异对文学接受造成的影响,以及文学跨文化交流对文化的反作用。
关键词:佛克马;文学接受;文学符码
一、文学接受的历时研究
从文学接受的角度出发,佛克马关注的是文学作品在接受过程中所反映出的文化和思想的差异,以及审美体验产生的条件。尽管每个读者在文学上都有个人的偏好,但个人的喜好又与其他人的喜好有着某些共同之处,某一代读者,或某一特定区域的读者会有某种共同的价值观念。
在佛克马看,对于读者阅读反应的研究在文学研究中至关重要。首先,这种研究不但会得出阅读群体和构成的相关数字,而且还可知道哪些新出现的形式技巧或主题被读者所接受或舍弃。其次,通过研究接受文献,我们可以获知某一文本的文学性的历时变化,文学性产生的原因会由于阅读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变化。最后,接受文献通常包含评价性判断,某些文学批评家会根据他们的判断标准断定文本的好坏。但是,佛克马却认为各种不同的判断都具有相同的价值,不能假定我们的判断就优于别人的。接受史的研究并不能使我们获得最终的、对文本的充分阐释,而只能帮助我们解释审美体验的规范。在理想状态下,接受史是开放式的,为每个想了解发送者的信息的读者都提供了同等的机会。如佛克马所言,接受研究的目的是探究文学传播的过程及其中的审美规范,他以“接受文献”作为对文学传播进行分析研究的工具,重点研究接受史的研究。
佛克马的文学接受历时性研究与德国接受美学的代表理论家姚斯的文学作品接受史的过程。佛克马的文学接受历时性研究与德国接受美学的代表理论家姚斯的接受美学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姚斯极力排除了文学的“不确定性”是个人因素的作用造成的,他认为不确定性是历史集体因素的作用造成的。他一方面承认了以不确定性行为的特点的开放性结构可能引发读者进行不断的阐释,但是他又坚持问题与解答赖以产生的历史条件限制了纯粹主观武断地阐释。认为在文学接受中虽然每个读者对于文学作品都有自己的见解,是文学作为交流的产物,在同一时代或同一地域的读者都有某种共同的价值观念。他的这种观点与姚斯的观点有一定的相似之处。
二、跨文化的接受共时研究
佛克马强调比较文学的核心问题就是要知道文学交往是如何在不同的文化间发生和进行的。他认为当一种文化接受另一种文化时,两个文化的文化知识和文化成规的差异便凸显出来了。所谓的“成规”,指的是某一文化群体为解决某一协调性问题经过持续不断的冲突、争辩、渗透、融合,最终达成的或短或长、或隐或明、具有约定俗成性的协议和准则。正是当我们违背文化成规时就对它有了意识;正是在接受文学作品过程中出现批评上的争议,才让我们辨别出了不同的文化成规体系以及支持文化成规的群体。西方具有一套自己的审美经验的文化成规。但是,佛克马怀疑这种审美经验是否也适用于欧洲之外的其他文化体系。因为我们需要认识到不同文化对这套成规的接受是不同的。另外,在一种文化中,人们因为对这套成规使用的时间、地点和场合不同而对其有着不同的看法。最重要的是审美成规在不同的文化成规体系等级体系所占的位置不同。例如中国读者读赵树理的小说《小二黑结婚》,大多不会认为三仙姑是正面人物,也不会觉得区干部对她的批评训斥有何不妥。但是一些美国学生在阅读这部作品时,却认为三仙姑是值得同情的。她虽已不年轻,却依然热爱生活,爱交男朋友,不愿做活着和死了差不多的“节妇”。她装神弄鬼无非是别无出路的心理被扭曲后的变态反映。通过研究读者的反应,发现那些建立在美国文化传统基础上的审美成规,直接影響了他们对任何一部域外作品的接受活动,并形成带有明显异域文化色彩的接受反应。
在接受研究框架内,佛克马关心的问题之一是作为接受一方的文化如何由于自身历史和文化改变外来的文学思潮或者用自己的话来说的文学符码(Literary Code)。关于符码定义,佛克马从文学研究的角度出发,将“符码”定义为“调节文本构造的成规系统”。佛克马承认文化传统之间是具有根本差异的,反对用西方的文化标准来套用东方的文化传统。中国读者读元曲《赵氏孤儿》,普遍发现的是忠奸之间的矛盾斗争和善恶有报的因果报应思想。但是,法国著名启蒙主义思想家伏尔泰在阅读了《中国通志》的马若瑟的译文之后,不仅拍案称奇,认为是“杰作”,而且根据自己的接受理解,把它改写成《中国孤儿》。改变原作忠奸斗争的主题、暴力复仇的结局和搜孤救孤的矛盾,用来表现了自己的审美价值取向,即文明对野蛮的胜利、张扬道德与理性,以突出18世纪欧洲需要理性的时代精神。伏尔泰这种完全不同的反应,源于异域读者心中不同接受屏幕的需求。深入研究这些反应,不难发现那些建立在法国传统文化上的审美原则和时代氛围,早已潜移默化地进入接受者的内心世界,已成为一种观念,它会影响读者对任何域外作品的接受理解。
参考文献:
[1]曹顺庆.比较文学[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
[2][荷]杜威·佛克马.张晓茜译.东方和西方化的多元化标准[J].中外文化与文论,1996,(1):94-96.
[3]王蕾.佛克马研究[D].成都:四川大学,2009.
作者简介:张丹(1992—),女,汉族,河北衡水人,硕士研究生在读,主要研究方向:比较文学。
关键词:佛克马;文学接受;文学符码
一、文学接受的历时研究
从文学接受的角度出发,佛克马关注的是文学作品在接受过程中所反映出的文化和思想的差异,以及审美体验产生的条件。尽管每个读者在文学上都有个人的偏好,但个人的喜好又与其他人的喜好有着某些共同之处,某一代读者,或某一特定区域的读者会有某种共同的价值观念。
在佛克马看,对于读者阅读反应的研究在文学研究中至关重要。首先,这种研究不但会得出阅读群体和构成的相关数字,而且还可知道哪些新出现的形式技巧或主题被读者所接受或舍弃。其次,通过研究接受文献,我们可以获知某一文本的文学性的历时变化,文学性产生的原因会由于阅读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变化。最后,接受文献通常包含评价性判断,某些文学批评家会根据他们的判断标准断定文本的好坏。但是,佛克马却认为各种不同的判断都具有相同的价值,不能假定我们的判断就优于别人的。接受史的研究并不能使我们获得最终的、对文本的充分阐释,而只能帮助我们解释审美体验的规范。在理想状态下,接受史是开放式的,为每个想了解发送者的信息的读者都提供了同等的机会。如佛克马所言,接受研究的目的是探究文学传播的过程及其中的审美规范,他以“接受文献”作为对文学传播进行分析研究的工具,重点研究接受史的研究。
佛克马的文学接受历时性研究与德国接受美学的代表理论家姚斯的文学作品接受史的过程。佛克马的文学接受历时性研究与德国接受美学的代表理论家姚斯的接受美学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姚斯极力排除了文学的“不确定性”是个人因素的作用造成的,他认为不确定性是历史集体因素的作用造成的。他一方面承认了以不确定性行为的特点的开放性结构可能引发读者进行不断的阐释,但是他又坚持问题与解答赖以产生的历史条件限制了纯粹主观武断地阐释。认为在文学接受中虽然每个读者对于文学作品都有自己的见解,是文学作为交流的产物,在同一时代或同一地域的读者都有某种共同的价值观念。他的这种观点与姚斯的观点有一定的相似之处。
二、跨文化的接受共时研究
佛克马强调比较文学的核心问题就是要知道文学交往是如何在不同的文化间发生和进行的。他认为当一种文化接受另一种文化时,两个文化的文化知识和文化成规的差异便凸显出来了。所谓的“成规”,指的是某一文化群体为解决某一协调性问题经过持续不断的冲突、争辩、渗透、融合,最终达成的或短或长、或隐或明、具有约定俗成性的协议和准则。正是当我们违背文化成规时就对它有了意识;正是在接受文学作品过程中出现批评上的争议,才让我们辨别出了不同的文化成规体系以及支持文化成规的群体。西方具有一套自己的审美经验的文化成规。但是,佛克马怀疑这种审美经验是否也适用于欧洲之外的其他文化体系。因为我们需要认识到不同文化对这套成规的接受是不同的。另外,在一种文化中,人们因为对这套成规使用的时间、地点和场合不同而对其有着不同的看法。最重要的是审美成规在不同的文化成规体系等级体系所占的位置不同。例如中国读者读赵树理的小说《小二黑结婚》,大多不会认为三仙姑是正面人物,也不会觉得区干部对她的批评训斥有何不妥。但是一些美国学生在阅读这部作品时,却认为三仙姑是值得同情的。她虽已不年轻,却依然热爱生活,爱交男朋友,不愿做活着和死了差不多的“节妇”。她装神弄鬼无非是别无出路的心理被扭曲后的变态反映。通过研究读者的反应,发现那些建立在美国文化传统基础上的审美成规,直接影響了他们对任何一部域外作品的接受活动,并形成带有明显异域文化色彩的接受反应。
在接受研究框架内,佛克马关心的问题之一是作为接受一方的文化如何由于自身历史和文化改变外来的文学思潮或者用自己的话来说的文学符码(Literary Code)。关于符码定义,佛克马从文学研究的角度出发,将“符码”定义为“调节文本构造的成规系统”。佛克马承认文化传统之间是具有根本差异的,反对用西方的文化标准来套用东方的文化传统。中国读者读元曲《赵氏孤儿》,普遍发现的是忠奸之间的矛盾斗争和善恶有报的因果报应思想。但是,法国著名启蒙主义思想家伏尔泰在阅读了《中国通志》的马若瑟的译文之后,不仅拍案称奇,认为是“杰作”,而且根据自己的接受理解,把它改写成《中国孤儿》。改变原作忠奸斗争的主题、暴力复仇的结局和搜孤救孤的矛盾,用来表现了自己的审美价值取向,即文明对野蛮的胜利、张扬道德与理性,以突出18世纪欧洲需要理性的时代精神。伏尔泰这种完全不同的反应,源于异域读者心中不同接受屏幕的需求。深入研究这些反应,不难发现那些建立在法国传统文化上的审美原则和时代氛围,早已潜移默化地进入接受者的内心世界,已成为一种观念,它会影响读者对任何域外作品的接受理解。
参考文献:
[1]曹顺庆.比较文学[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
[2][荷]杜威·佛克马.张晓茜译.东方和西方化的多元化标准[J].中外文化与文论,1996,(1):94-96.
[3]王蕾.佛克马研究[D].成都:四川大学,2009.
作者简介:张丹(1992—),女,汉族,河北衡水人,硕士研究生在读,主要研究方向:比较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