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4-0183-01
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强调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活动,即由学生亲身参与、亲身尝试,使他们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培养学生实事求是、认真细致、追求新知的科学态度以及热爱家乡、热爱社会的情感。实践证明: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的人往往勤于探究、钻研,并勇于创新。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研究问题的兴趣和探究的欲望,就会积极的投身于科学探究活动之中。如何引发情感,激起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欲望呢?下面谈谈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做法:
一、营造探究氛围
小学生作为科学课程学习的主体,在面对纷繁复杂的科学世界时,会产生无比激情和盎然兴趣。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意愿,以开放的观念和心态,为学生营造一个民主、和谐、宽松、融洽的探究氛围。这样将会增强学生的探究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究、乐于交流自己的想法和发表不同的意见以及注意倾听别人的看法,有利于学生探究活动的顺利进行。如在教《植物怎样生存》一课中“植物的养料从哪里来?”在学生经历了猜测、实验(这里的实验是查阅资料,即:海尔蒙实验和科学家的研究结果)、得出结论,在最后的表达与交流中,教师给学生创设了良好的交流氛围: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十多人一个小组),教师融入其中。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就没有了精神负担,气氛也活跃了,能说真话,说实话,大胆地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在讨论交流中,学生为了证明自己的想法和观点是正确的,又不断地实验、查阅资料,找出自己有力的证据。这样,促进了学生不断的探究。又如教《比较水的多少》一课,授课开始,老师将设计好的三瓶水出示给学生,带着一脸沮丧的神情跟学生说:“课前,老师观察了好久,也不知道哪个瓶子里装的水多,现在想请大家帮帮老师,好吗?”学生看到老师这个样子,心想:就这么难吗,在心里产生了疑惑。学生被老师自然而然的“牵”进了研究问题的情境中。待一观察,不难呀,一看就知道了。于是就有同学迫不及待的喊出了自己的结果。“1号瓶子里的水多。”但又有同学认为;不对呀,应该是2号瓶子里的水多呀;还有同学认为:应该是3号瓶子里的水多呀。在学生中产生矛盾,出现了争执,投身探究、想探个明白的欲望一下子高涨起来。
二、巧妙设计问题
教育论指出: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是问题。没有问题,就难以诱发和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即使有问题,也未必能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巧妙的设计问题、制造矛盾,以达到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的目的。如教《淀粉的踪迹》一课,教师要求学生用消过毒(碘酒)的手去捡数米饭,学生数呀数,问题出现了,米饭不干净了,手也变脏了,是谁弄脏的呢?又如何解决这个疑问呢?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弄清了这个问题。这样既产生了良好的实验效果,又使学生获得了成功的喜悦,激发了他们强烈的探究兴趣。又如教《怎样加快溶解》一课,上课了,老师对同学们说:“有一位同学买了一粒水果糖,刚放进口中,不巧上课铃声响了,这位同学又很想把糖吃完,你能给他帮帮忙吗?”老师话音刚落,就有同学急切地说道:“赶快用牙咬。”“用舌头搅。”甚至有同学说:“干脆吞下去算了。”学生的情绪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产生了极强的探究欲望。
三、精心准备材料
好动、爱摆弄是小学生的天性。提供一些材料让学生去做,虽然体现了学生亲自动手的理念,但并非真正的科学探究,科学探究强调动手,更强调动脑。因此,精心准备有结构的材料,更有利于学生兴致勃勃地投身探究活动之中,完成探究的全过程。如教《马铃薯在水中是沉还是浮》一课,由于提供了这样的三种材料:两个同样大小的烧杯、两个水槽(里面装有颜色数量一样的液体)、两个一大一小的马铃薯,加之教师的引导,使学生产生了想迫切搞明白是沉还是浮的欲望。又如前面谈到的,《比较水的多少》一课,由于材料的精心准备,引起了学生的猜测,产生矛盾,出现争执,为促使学生因急于了解事实的真相,而投身探究活动,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四、奉还探究空间
教室这个狭窄的空间往往会束缚学生的手脚,教室外才是孩子们学科学用科学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面对这纷繁复杂的生活世界,他们会产生探秘的激情和探究兴趣。所以教师必须以开放的观念和心态,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和谐、民主、融洽的学习和探究环境,引领他们到校园、家庭、社会、大自然中去学科学用科学。如教《植物》一单元时,带领学生到校园去观察、去探究,他们特别兴奋,都积极参与探究。又如上完《我来造一张纸》一课后,带领学生到造纸厂去考查,学生对他们的解说不满足,硬拉着工人师傅问这问那,问得工人师傅无法回答。探究活动往往不是一节课所能完成的,也并不是一节课上完了探究活动就结束了。因此,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在课后开展后续研究。如上完《热胀冷缩》一课后,在临近下课时老师做了这样一个实验:在一个盛有小半瓶红水的烧瓶口上,盖上一个带玻璃管(下端插入水中,上端拉尖变细)的橡皮塞,再将开水浇在烧瓶上,形成喷泉。完后,学生极其兴奋,迫切想探明原因。这时老师问学生:“回家后,有没有兴趣研究这是为什么呀?”齐答:“有” 。学生响亮的回答就是一个有力的证明。
总之,学生有了科学探究的欲望,亲身经历科学探究活动,就会成为必然。因此,身为探究活动的引导者——教师,本身应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要认真研究、深入地探讨,全身心地投入到开发、呵护与利用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之中去,积极的引导,最大限度地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和探究欲望。这样才能有效地将学生引入探究环境,积极地投入科学探究,亲身体验科学发现、科学探究、科学创造的过程,从而领悟科学的真谛。
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强调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活动,即由学生亲身参与、亲身尝试,使他们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培养学生实事求是、认真细致、追求新知的科学态度以及热爱家乡、热爱社会的情感。实践证明: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的人往往勤于探究、钻研,并勇于创新。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研究问题的兴趣和探究的欲望,就会积极的投身于科学探究活动之中。如何引发情感,激起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欲望呢?下面谈谈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做法:
一、营造探究氛围
小学生作为科学课程学习的主体,在面对纷繁复杂的科学世界时,会产生无比激情和盎然兴趣。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意愿,以开放的观念和心态,为学生营造一个民主、和谐、宽松、融洽的探究氛围。这样将会增强学生的探究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究、乐于交流自己的想法和发表不同的意见以及注意倾听别人的看法,有利于学生探究活动的顺利进行。如在教《植物怎样生存》一课中“植物的养料从哪里来?”在学生经历了猜测、实验(这里的实验是查阅资料,即:海尔蒙实验和科学家的研究结果)、得出结论,在最后的表达与交流中,教师给学生创设了良好的交流氛围: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十多人一个小组),教师融入其中。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就没有了精神负担,气氛也活跃了,能说真话,说实话,大胆地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在讨论交流中,学生为了证明自己的想法和观点是正确的,又不断地实验、查阅资料,找出自己有力的证据。这样,促进了学生不断的探究。又如教《比较水的多少》一课,授课开始,老师将设计好的三瓶水出示给学生,带着一脸沮丧的神情跟学生说:“课前,老师观察了好久,也不知道哪个瓶子里装的水多,现在想请大家帮帮老师,好吗?”学生看到老师这个样子,心想:就这么难吗,在心里产生了疑惑。学生被老师自然而然的“牵”进了研究问题的情境中。待一观察,不难呀,一看就知道了。于是就有同学迫不及待的喊出了自己的结果。“1号瓶子里的水多。”但又有同学认为;不对呀,应该是2号瓶子里的水多呀;还有同学认为:应该是3号瓶子里的水多呀。在学生中产生矛盾,出现了争执,投身探究、想探个明白的欲望一下子高涨起来。
二、巧妙设计问题
教育论指出: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是问题。没有问题,就难以诱发和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即使有问题,也未必能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巧妙的设计问题、制造矛盾,以达到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的目的。如教《淀粉的踪迹》一课,教师要求学生用消过毒(碘酒)的手去捡数米饭,学生数呀数,问题出现了,米饭不干净了,手也变脏了,是谁弄脏的呢?又如何解决这个疑问呢?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弄清了这个问题。这样既产生了良好的实验效果,又使学生获得了成功的喜悦,激发了他们强烈的探究兴趣。又如教《怎样加快溶解》一课,上课了,老师对同学们说:“有一位同学买了一粒水果糖,刚放进口中,不巧上课铃声响了,这位同学又很想把糖吃完,你能给他帮帮忙吗?”老师话音刚落,就有同学急切地说道:“赶快用牙咬。”“用舌头搅。”甚至有同学说:“干脆吞下去算了。”学生的情绪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产生了极强的探究欲望。
三、精心准备材料
好动、爱摆弄是小学生的天性。提供一些材料让学生去做,虽然体现了学生亲自动手的理念,但并非真正的科学探究,科学探究强调动手,更强调动脑。因此,精心准备有结构的材料,更有利于学生兴致勃勃地投身探究活动之中,完成探究的全过程。如教《马铃薯在水中是沉还是浮》一课,由于提供了这样的三种材料:两个同样大小的烧杯、两个水槽(里面装有颜色数量一样的液体)、两个一大一小的马铃薯,加之教师的引导,使学生产生了想迫切搞明白是沉还是浮的欲望。又如前面谈到的,《比较水的多少》一课,由于材料的精心准备,引起了学生的猜测,产生矛盾,出现争执,为促使学生因急于了解事实的真相,而投身探究活动,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四、奉还探究空间
教室这个狭窄的空间往往会束缚学生的手脚,教室外才是孩子们学科学用科学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面对这纷繁复杂的生活世界,他们会产生探秘的激情和探究兴趣。所以教师必须以开放的观念和心态,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和谐、民主、融洽的学习和探究环境,引领他们到校园、家庭、社会、大自然中去学科学用科学。如教《植物》一单元时,带领学生到校园去观察、去探究,他们特别兴奋,都积极参与探究。又如上完《我来造一张纸》一课后,带领学生到造纸厂去考查,学生对他们的解说不满足,硬拉着工人师傅问这问那,问得工人师傅无法回答。探究活动往往不是一节课所能完成的,也并不是一节课上完了探究活动就结束了。因此,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在课后开展后续研究。如上完《热胀冷缩》一课后,在临近下课时老师做了这样一个实验:在一个盛有小半瓶红水的烧瓶口上,盖上一个带玻璃管(下端插入水中,上端拉尖变细)的橡皮塞,再将开水浇在烧瓶上,形成喷泉。完后,学生极其兴奋,迫切想探明原因。这时老师问学生:“回家后,有没有兴趣研究这是为什么呀?”齐答:“有” 。学生响亮的回答就是一个有力的证明。
总之,学生有了科学探究的欲望,亲身经历科学探究活动,就会成为必然。因此,身为探究活动的引导者——教师,本身应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要认真研究、深入地探讨,全身心地投入到开发、呵护与利用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之中去,积极的引导,最大限度地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和探究欲望。这样才能有效地将学生引入探究环境,积极地投入科学探究,亲身体验科学发现、科学探究、科学创造的过程,从而领悟科学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