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作文是对小学生语文程度高低的总体体现,它是小学语文学习中的重点,也是难点。小学作文花费了教师、学生的许多时间和精力,但“教师难教,学生难写”的状况却一直没从根本上得到改变,究其原因主要是小学生作文的兴趣没有被激发出来。那么,应该如何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呢?
一.积累素材
俗语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就是说没有材料,即使是再能干的炊妇,也无法做出可口的饭菜。所以学生要想写好作文,必须要有丰富的材料积累。那应该通过怎样的途径积累素材,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1.从现实生活中积累素材
《语文课程标准》在着力强调学生习作兴趣时,还提供了调动学生习作兴趣的方向——突出主体体验。学生的生活体验、感受深了,才会“乐于表达”。然而,从当前学生习作现状看,学生缺少生活体验,学校与家、家与学校两点一线。他们似乎看不到今天的太阳与昨天有什么不同。作为教师,有必要让清新的空气吹进我们的教学,让我们的教学走进广阔的空间。春天,万物复苏,百花盛开时,我们可带学生到山间、田野去感受一下春天的气息,大自然的美丽;秋天,大地一片金黄,果实累累时,我们可带学生到田间、果园里去感受秋天的绚丽多彩,与农民伯伯分享丰收的喜悦。我们也可抽出时间,领着学生到商场、市场去逛一逛,让学生在这司空见惯的地方,用自己的眼睛去搜寻未曾发现的现象,观察人们的表情、动作、神态。学生有了感受与体验,才会提起习作兴趣,打开话匣子。记得我指导学生写一处景物,为了让学生写得真切,亲自带学生到果园玩,让学生看看果形、闻闻果香,尝尝果味,嬉戏一番……学生像快乐的小鸟,尽情感受果园的魅力。回来后,让学生写作文。结果,学生写出的作文生动、具体,情真意切。
另外还需关注热点、焦点
联系人们所关心的热点、焦点进行作文指导,容易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热点、焦点、亲生经历,写起来都会得心应手,而且文章内容新颖充实。如观看奥运开幕式,闭幕式,国庆庆典,并描写其中精彩难忘的场面,关注新闻中关于钓鱼岛的报道,并查找相关资料,谈谈自己对此事件的看法,自己的还可以抓住学生兴趣点指导作文,如有一段时间学生很喜欢玩陀螺,还开展各种转陀螺比赛,这时引导他们将玩的过程写下来,学生就会言之有物了。当陀螺被“打入冷宫”,溜溜球成为他们的新宠时“溜溜球”自然又成了写作的新话题了。
2.从书本中积累素材
书本中的知识紧密联系着实际生活,怎样积累书本的素材呢?”我的做法是:重阅读课教学,拓宽阅读面,增大训练量。每周两堂阅读课单独开设,读的内容由课内延伸到课外,实行专题阅读和自由阅读相结合,教师作适当的点拨。专题阅读,即读老师推荐的精品和帮助学生选定的材料;自由阅读,读学生搜集或征订的有益书刊,要求每生都要做好摘记、批注。认真细读一遍后,分析、思考如下问題:1.它写的是什么事?主旨或中心思想是什么?2.它是怎么组织材料的?3.自己应学习它的哪些长处?有什么不足?然后以周记形式写出阅读感受。另外我们还设立了图书角,图书由专人负责保管借阅。这样就使学生在广泛的阅读中积累了素材,又培养了能力,收到了以读促写之功效。
二、改革评价方法,激发作文兴趣
为了能有效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提高写作兴趣与能力,应对传统作文评价方式进行改革。我们在教学中,对那些暂时不能得到高分的作文,应先指出文中的成功之处,帮学生树立信心,再把需要修改的地方告诉学生,教师根据学生修改后的作文再行评价打分。对一篇作文不但要延时评价,还要多次评价。一篇作文一个分数,这就把学生每次的习作水平看成了一个不变的“常数”,客观上也就抹杀了他们进步的可能,我们在评价学生的作文时,实行一篇多练,每练一次进步一点,就加一次分。这样将传统的“孤立、静态”习作行为转变成过程性、动态作文。既给学生机会,又能调动兴趣。评价作文不仅是教师的事,学生也应参与进来。学生通过自我评价可以了解自己的进步,发现存在的问题,及时纠正失误,养成自我修改文章的良好习惯。我们让学生参与作文评价的做法是首先让学生大体了解并逐步掌握作文评价的标准,如文章的详略、主题、开头、结尾等一般要求,其次,组织学生进行自评互评,最后学生根据自己的评价选出优秀作品。总之,“让学生成为作文的主人”,改革作文评价方法势在必行。三、多媒体再现生活情境,诱发写作兴趣多媒体应用于作文教学,可以把现实生活中的情、景、事、物搬进课堂,创设良好的写作情境,诱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有利于学生的创作发挥和思维拓展,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完成习作。为了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受,在作文教学时,我借助多媒体手段给学生以直观的声音、影像:群星璀璨的星空,汹涌澎湃的大海,巍峨挺拔的群山,飞流直下的瀑布,广袤的大地,肥沃的田野……让学生有心弛神往之感,从而唤起学生倾诉的欲望和无穷的想象,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如:在指导学生写《我喜欢的小动物》时,为了改变学生在选材上的枯燥和单一,我组织学生观看《动物世界》,并选定与写作有关的画面让学生反复细致观察。因此,不少的学生从画面中找到了自己所喜爱的动物,并从外形特点到生活习性上,都写得栩栩如生,活灵活现。总之,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只要我们勇于探索、勇于实践,总能找到一条适合自己培养学生写作兴趣的路,把作文教学搞得既有“声”又有“色”,富有“韵”又“味”。
一.积累素材
俗语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就是说没有材料,即使是再能干的炊妇,也无法做出可口的饭菜。所以学生要想写好作文,必须要有丰富的材料积累。那应该通过怎样的途径积累素材,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1.从现实生活中积累素材
《语文课程标准》在着力强调学生习作兴趣时,还提供了调动学生习作兴趣的方向——突出主体体验。学生的生活体验、感受深了,才会“乐于表达”。然而,从当前学生习作现状看,学生缺少生活体验,学校与家、家与学校两点一线。他们似乎看不到今天的太阳与昨天有什么不同。作为教师,有必要让清新的空气吹进我们的教学,让我们的教学走进广阔的空间。春天,万物复苏,百花盛开时,我们可带学生到山间、田野去感受一下春天的气息,大自然的美丽;秋天,大地一片金黄,果实累累时,我们可带学生到田间、果园里去感受秋天的绚丽多彩,与农民伯伯分享丰收的喜悦。我们也可抽出时间,领着学生到商场、市场去逛一逛,让学生在这司空见惯的地方,用自己的眼睛去搜寻未曾发现的现象,观察人们的表情、动作、神态。学生有了感受与体验,才会提起习作兴趣,打开话匣子。记得我指导学生写一处景物,为了让学生写得真切,亲自带学生到果园玩,让学生看看果形、闻闻果香,尝尝果味,嬉戏一番……学生像快乐的小鸟,尽情感受果园的魅力。回来后,让学生写作文。结果,学生写出的作文生动、具体,情真意切。
另外还需关注热点、焦点
联系人们所关心的热点、焦点进行作文指导,容易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热点、焦点、亲生经历,写起来都会得心应手,而且文章内容新颖充实。如观看奥运开幕式,闭幕式,国庆庆典,并描写其中精彩难忘的场面,关注新闻中关于钓鱼岛的报道,并查找相关资料,谈谈自己对此事件的看法,自己的还可以抓住学生兴趣点指导作文,如有一段时间学生很喜欢玩陀螺,还开展各种转陀螺比赛,这时引导他们将玩的过程写下来,学生就会言之有物了。当陀螺被“打入冷宫”,溜溜球成为他们的新宠时“溜溜球”自然又成了写作的新话题了。
2.从书本中积累素材
书本中的知识紧密联系着实际生活,怎样积累书本的素材呢?”我的做法是:重阅读课教学,拓宽阅读面,增大训练量。每周两堂阅读课单独开设,读的内容由课内延伸到课外,实行专题阅读和自由阅读相结合,教师作适当的点拨。专题阅读,即读老师推荐的精品和帮助学生选定的材料;自由阅读,读学生搜集或征订的有益书刊,要求每生都要做好摘记、批注。认真细读一遍后,分析、思考如下问題:1.它写的是什么事?主旨或中心思想是什么?2.它是怎么组织材料的?3.自己应学习它的哪些长处?有什么不足?然后以周记形式写出阅读感受。另外我们还设立了图书角,图书由专人负责保管借阅。这样就使学生在广泛的阅读中积累了素材,又培养了能力,收到了以读促写之功效。
二、改革评价方法,激发作文兴趣
为了能有效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提高写作兴趣与能力,应对传统作文评价方式进行改革。我们在教学中,对那些暂时不能得到高分的作文,应先指出文中的成功之处,帮学生树立信心,再把需要修改的地方告诉学生,教师根据学生修改后的作文再行评价打分。对一篇作文不但要延时评价,还要多次评价。一篇作文一个分数,这就把学生每次的习作水平看成了一个不变的“常数”,客观上也就抹杀了他们进步的可能,我们在评价学生的作文时,实行一篇多练,每练一次进步一点,就加一次分。这样将传统的“孤立、静态”习作行为转变成过程性、动态作文。既给学生机会,又能调动兴趣。评价作文不仅是教师的事,学生也应参与进来。学生通过自我评价可以了解自己的进步,发现存在的问题,及时纠正失误,养成自我修改文章的良好习惯。我们让学生参与作文评价的做法是首先让学生大体了解并逐步掌握作文评价的标准,如文章的详略、主题、开头、结尾等一般要求,其次,组织学生进行自评互评,最后学生根据自己的评价选出优秀作品。总之,“让学生成为作文的主人”,改革作文评价方法势在必行。三、多媒体再现生活情境,诱发写作兴趣多媒体应用于作文教学,可以把现实生活中的情、景、事、物搬进课堂,创设良好的写作情境,诱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有利于学生的创作发挥和思维拓展,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完成习作。为了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受,在作文教学时,我借助多媒体手段给学生以直观的声音、影像:群星璀璨的星空,汹涌澎湃的大海,巍峨挺拔的群山,飞流直下的瀑布,广袤的大地,肥沃的田野……让学生有心弛神往之感,从而唤起学生倾诉的欲望和无穷的想象,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如:在指导学生写《我喜欢的小动物》时,为了改变学生在选材上的枯燥和单一,我组织学生观看《动物世界》,并选定与写作有关的画面让学生反复细致观察。因此,不少的学生从画面中找到了自己所喜爱的动物,并从外形特点到生活习性上,都写得栩栩如生,活灵活现。总之,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只要我们勇于探索、勇于实践,总能找到一条适合自己培养学生写作兴趣的路,把作文教学搞得既有“声”又有“色”,富有“韵”又“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