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李白是中国集酒文化之大成者,在李白的生命中,酒是不可或缺的,酒是李白心灵的慰藉,酒是李白诗作的源泉与动力。缺乏美酒的滋润,李白的诗便显得有些单薄与苍白无力。离开了酒的李白不是完整的李白;而离开了李白,酒也就少了许多文化内涵。因此在很大程度上,二者已经合而为一密不可分了。李白的出现,把酒文化提高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他在继承历代酒文化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大量实践,以开元以来的经济繁荣作为背景,以诗歌作为表现方式,创造出了具有盛唐气象的新一代酒文化。
【关键词】李白 诗歌 酒文化
在中国历代文学作品中,可以说有两种液体促成了佳作的流传,一是酒,一是泪。倘论及李白,则不能不提到酒。离开了酒的李白不是完整的李白;而离开了李白,酒也就少了许多文化内涵。因此在很大程度上,二者已经合而为一密不可分了。
酒在中国,应该是早于文字的诞生而诞生的,甲骨文中已有酒字,而以酉作为偏旁的字差不多都与酒有关,诸如醉醒酗酩醅等不胜枚举。形形色色与酒有关的语言文字,与酒有关的人物和事件汇在一起,便形成了中国独特的酒文化。
如果要把酒文化约略地梳理一下,我们可以很容易地在诗经楚词诸子散文以及汉魏乐府中找到很多例子,可以说从屈原以降的诗人如曹操、曹植、刘伶、阮藉、嵇康、陶渊明等,无不与酒结缘,除了屈原“世人皆醉我独醒”外,其余诗人都是一醉方休。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何以解忧,惟有杜康。”曹植“归来宴平乐,斗酒斗十千”。刘伶等竹林七贤更是不可一日无酒,王羲之则有兰亭集曲觞流水一觞一咏之逸兴,陶渊明的饮酒已到了“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的境界。更有“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制指杏花村”等名诗佳句,可以豪不夸张地说,酒这一独特的载体,传达了无尽的情感。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以酒带话,酒话寻知音;以酒品人,酒品皆人品。
李白的出现,把酒文化提高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他在继承历代酒文化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大量实践,以开元以来的经济繁荣作为背景,以诗歌作为表现方式,创造出了具有盛唐气象的新一代酒文化。说李白是中国集酒文化之大成者,并不过分。
诗仙李白更是酒仙,酒圣。在他的生命中,酒是不可或缺的,因为酒是李白心灵的慰藉,酒是李白诗作的源泉与动力。缺乏美酒的滋润,李白的诗便显得有些单薄与苍白无力。后人这样说道:“李白酒杯一端,文思如泉涌,一口下肚,运笔如有神。”台湾诗人余光中对李白的描述准确、精彩: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三分啸成剑气,秀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用他自己的诗句来说:“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啸傲凌沧州。”李白的诗断不可离开酒,诗中的酒也离不开李白本人,即诗外的酒和诗中的酒已浑然融为一体,酒既成就了李白,也辉煌了唐诗。
李白一生嗜酒,与酒结下了不解之缘。当时杜甫在《饮中八仙歌》中,极其传神地描绘了李白,“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酒后的李白豪气纵横,狂放不羁,桀骜不驯,傲视王侯。这样的李白焕发着美的理想光辉,令人仰慕!为了称颂和怀念这位伟大的诗人,古时的酒店里,都挂着“太白遗风”、“太白世家”的招牌,此风流传到近代。
李白的酒文化之代表作,首推《将进酒》,这简直就是一篇酒文化的宣言。请听:“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何等痛快淋漓豪迈奔放。难得的是,李白在这里根本不把古来圣贤当回事,而极力推重“饮者”。为了饮酒,五花马千金裘都可以用来换美酒,其对于酒之魅力的诠释,确已登峰造极,小饮之徒岂能望其项背也。
李白的酒瘾是很大的。如:“三百六十日,日日醉如泥。”“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饮三百杯。”“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这些数字虽不免有夸张之嫌,但李白的嗜酒成性却也是事实。
李白为何经常喝醉就酒呢?其中一个原因是借酒消愁。
李白二十五、六岁出蜀,曾漫游各地,天宝初年,贺知章敬仰其文才,推荐给唐玄宗,后司职翰林,作为侍从草拟公文。他在长安供奉翰林,虽说不上是春风得意,却也是洒脱无拘,“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挥。”、“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酣饮放歌,陶醉于一种无拘无束,心怡飘然的风味中,将人世间的机诈之心,一扫而空。在酒的世界里,李白可尽情地游乐欢快,豪迈奔放,不受任何束缚,不向任何势力低头。“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这是何等自在逍遥,李白的诗似一壶壶醇厚芳香的佳酿,多么沁人心脾啊!但好景不长,不足两年,因怃杨贵妃被谗言而辞官离京。途中李白彷徨苦闷,乘着酒意,一篇传诵甚广的力作《月下独酌》便应运而生。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诗人独自在外,于月色满地的花丛中,摆下一壶好酒,邀月对影,结伴成三人,时而同饮,时而欢歌,载歌载舞,宛如友人聚会放歌畅饮,不亦乐乎。与月光、影子成群同饮共舞,这,当然是诗人的一种幻觉而已,或许李白喝了不少酒而酩酊大醉,开始梦游了吧。然而,李白当时毕竟是“暂伴月将影”,而非“行乐及春”、“永结无情”,因此,诗中字里行间显露其“借酒浇愁”、“抽刀断水”的伤感之情。
李白醉酒的另一个原因是借酒书豪情。
李白出生于何处?历史遗留下的记载极少,至今仍存有争议。一说在西蜀,因为他曾两次出川,另说在西域,现存记载李白祖籍在吉尔吉斯坦共和国。不过,我倒更倾向于后者的观点,因为,西域人性格粗旷,饮酒一向豪爽。
李白从小抱有“辅弼天下”的志向,但一直不得志,于是,产生了不可抑制的愤激之情,面对“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的美酒佳肴,竟萌发“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之情。李白能喝酒“斗十千”,也许,这有些夸大其词,或许古代酒杯尚浅,所乘之酒甚少。但能饮“斗十千”者,想必也是海量了。当李白遭受了一连串挫折之后,回望曾经所走过之路,个人抱负仍无着落,才华不得舒展,因而“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但李白并未因此而放弃了远大的政治抱负,对人生前途豁达仍溢于言表。李白与鲍照的一味悲愤绝然不同,李白始终坚信自己必然会有远大前程,像宗悫那样“乘长风破万里浪”,总有一天会施展其建功立业的政治抱负。但命运似乎偏偏同他开了个大玩笑,一生终不得志。
李白曾一度抵长安,争取政治出路,但失意而归,安史之乱,辅佐永王璘而受牵累,流放于夜郎,中途遇赦东归,晚年流落江南一带。倘若李白仕途一帆风顺,实现其政治抱负,他还能否拥有那份天生与之俱来的浪漫情怀?我也怀疑,是否还能欣赏到李白曾留下的那一首首脍炙人口的不朽诗篇?
李白的一生,是浪漫的一生,富于诗意的一生;是流离失意的一生,却又是曲折离奇的一生。李白一生与酒结下了不解之缘。“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于是,李白乘上一叶轻舟,把酒问月,浪游采石江中。夜,已深了;人,已醉了;歌,已终了;泪,已尽了;酒,已干了;李白的生命也到最后一刻了。此时,皓月当空,映在水波不兴的江中,好象一轮白玉盘;清风徐来,“水影弄月色”(《金陵江上遇蓬隐者》),又散作万点银光。多么美丽!多少光明!多么诱人!“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唐温如《题龙阳县青草湖》)李白醉倚在船舷上伸出了双手,向着一片银色的光辉扑去……于是,他化成了皎皎的明月,永远照耀在中华大地上。
作者单位:辽宁鞍山市矿山高中。
【关键词】李白 诗歌 酒文化
在中国历代文学作品中,可以说有两种液体促成了佳作的流传,一是酒,一是泪。倘论及李白,则不能不提到酒。离开了酒的李白不是完整的李白;而离开了李白,酒也就少了许多文化内涵。因此在很大程度上,二者已经合而为一密不可分了。
酒在中国,应该是早于文字的诞生而诞生的,甲骨文中已有酒字,而以酉作为偏旁的字差不多都与酒有关,诸如醉醒酗酩醅等不胜枚举。形形色色与酒有关的语言文字,与酒有关的人物和事件汇在一起,便形成了中国独特的酒文化。
如果要把酒文化约略地梳理一下,我们可以很容易地在诗经楚词诸子散文以及汉魏乐府中找到很多例子,可以说从屈原以降的诗人如曹操、曹植、刘伶、阮藉、嵇康、陶渊明等,无不与酒结缘,除了屈原“世人皆醉我独醒”外,其余诗人都是一醉方休。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何以解忧,惟有杜康。”曹植“归来宴平乐,斗酒斗十千”。刘伶等竹林七贤更是不可一日无酒,王羲之则有兰亭集曲觞流水一觞一咏之逸兴,陶渊明的饮酒已到了“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的境界。更有“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制指杏花村”等名诗佳句,可以豪不夸张地说,酒这一独特的载体,传达了无尽的情感。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以酒带话,酒话寻知音;以酒品人,酒品皆人品。
李白的出现,把酒文化提高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他在继承历代酒文化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大量实践,以开元以来的经济繁荣作为背景,以诗歌作为表现方式,创造出了具有盛唐气象的新一代酒文化。说李白是中国集酒文化之大成者,并不过分。
诗仙李白更是酒仙,酒圣。在他的生命中,酒是不可或缺的,因为酒是李白心灵的慰藉,酒是李白诗作的源泉与动力。缺乏美酒的滋润,李白的诗便显得有些单薄与苍白无力。后人这样说道:“李白酒杯一端,文思如泉涌,一口下肚,运笔如有神。”台湾诗人余光中对李白的描述准确、精彩: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三分啸成剑气,秀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用他自己的诗句来说:“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啸傲凌沧州。”李白的诗断不可离开酒,诗中的酒也离不开李白本人,即诗外的酒和诗中的酒已浑然融为一体,酒既成就了李白,也辉煌了唐诗。
李白一生嗜酒,与酒结下了不解之缘。当时杜甫在《饮中八仙歌》中,极其传神地描绘了李白,“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酒后的李白豪气纵横,狂放不羁,桀骜不驯,傲视王侯。这样的李白焕发着美的理想光辉,令人仰慕!为了称颂和怀念这位伟大的诗人,古时的酒店里,都挂着“太白遗风”、“太白世家”的招牌,此风流传到近代。
李白的酒文化之代表作,首推《将进酒》,这简直就是一篇酒文化的宣言。请听:“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何等痛快淋漓豪迈奔放。难得的是,李白在这里根本不把古来圣贤当回事,而极力推重“饮者”。为了饮酒,五花马千金裘都可以用来换美酒,其对于酒之魅力的诠释,确已登峰造极,小饮之徒岂能望其项背也。
李白的酒瘾是很大的。如:“三百六十日,日日醉如泥。”“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饮三百杯。”“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这些数字虽不免有夸张之嫌,但李白的嗜酒成性却也是事实。
李白为何经常喝醉就酒呢?其中一个原因是借酒消愁。
李白二十五、六岁出蜀,曾漫游各地,天宝初年,贺知章敬仰其文才,推荐给唐玄宗,后司职翰林,作为侍从草拟公文。他在长安供奉翰林,虽说不上是春风得意,却也是洒脱无拘,“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挥。”、“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酣饮放歌,陶醉于一种无拘无束,心怡飘然的风味中,将人世间的机诈之心,一扫而空。在酒的世界里,李白可尽情地游乐欢快,豪迈奔放,不受任何束缚,不向任何势力低头。“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这是何等自在逍遥,李白的诗似一壶壶醇厚芳香的佳酿,多么沁人心脾啊!但好景不长,不足两年,因怃杨贵妃被谗言而辞官离京。途中李白彷徨苦闷,乘着酒意,一篇传诵甚广的力作《月下独酌》便应运而生。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诗人独自在外,于月色满地的花丛中,摆下一壶好酒,邀月对影,结伴成三人,时而同饮,时而欢歌,载歌载舞,宛如友人聚会放歌畅饮,不亦乐乎。与月光、影子成群同饮共舞,这,当然是诗人的一种幻觉而已,或许李白喝了不少酒而酩酊大醉,开始梦游了吧。然而,李白当时毕竟是“暂伴月将影”,而非“行乐及春”、“永结无情”,因此,诗中字里行间显露其“借酒浇愁”、“抽刀断水”的伤感之情。
李白醉酒的另一个原因是借酒书豪情。
李白出生于何处?历史遗留下的记载极少,至今仍存有争议。一说在西蜀,因为他曾两次出川,另说在西域,现存记载李白祖籍在吉尔吉斯坦共和国。不过,我倒更倾向于后者的观点,因为,西域人性格粗旷,饮酒一向豪爽。
李白从小抱有“辅弼天下”的志向,但一直不得志,于是,产生了不可抑制的愤激之情,面对“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的美酒佳肴,竟萌发“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之情。李白能喝酒“斗十千”,也许,这有些夸大其词,或许古代酒杯尚浅,所乘之酒甚少。但能饮“斗十千”者,想必也是海量了。当李白遭受了一连串挫折之后,回望曾经所走过之路,个人抱负仍无着落,才华不得舒展,因而“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但李白并未因此而放弃了远大的政治抱负,对人生前途豁达仍溢于言表。李白与鲍照的一味悲愤绝然不同,李白始终坚信自己必然会有远大前程,像宗悫那样“乘长风破万里浪”,总有一天会施展其建功立业的政治抱负。但命运似乎偏偏同他开了个大玩笑,一生终不得志。
李白曾一度抵长安,争取政治出路,但失意而归,安史之乱,辅佐永王璘而受牵累,流放于夜郎,中途遇赦东归,晚年流落江南一带。倘若李白仕途一帆风顺,实现其政治抱负,他还能否拥有那份天生与之俱来的浪漫情怀?我也怀疑,是否还能欣赏到李白曾留下的那一首首脍炙人口的不朽诗篇?
李白的一生,是浪漫的一生,富于诗意的一生;是流离失意的一生,却又是曲折离奇的一生。李白一生与酒结下了不解之缘。“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于是,李白乘上一叶轻舟,把酒问月,浪游采石江中。夜,已深了;人,已醉了;歌,已终了;泪,已尽了;酒,已干了;李白的生命也到最后一刻了。此时,皓月当空,映在水波不兴的江中,好象一轮白玉盘;清风徐来,“水影弄月色”(《金陵江上遇蓬隐者》),又散作万点银光。多么美丽!多少光明!多么诱人!“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唐温如《题龙阳县青草湖》)李白醉倚在船舷上伸出了双手,向着一片银色的光辉扑去……于是,他化成了皎皎的明月,永远照耀在中华大地上。
作者单位:辽宁鞍山市矿山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