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新的经济形势及教育行业发展状态下,职业院校应面对市场,针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改革创新,大胆采用小组学习法、导师制、行为引导法等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才能提高教学成果,使学生成功成才,使职业院校走上快速发展的良性轨道,为中国的职业教育探索出新的道路,为国家的建设培养出更多的合格人才。
【关键词】高职 专业教学 问题 改革 建议
【中图分类号】G712.4;TH-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9-0107-02
引言
市场经济下我国工业化进程加快,机电专业在当前的工业领域中地位日趋重要,作为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高职院校,如何提升人才培养的高职机电专业教学质量,增强高职学生适应未来形势发展的职业能力,是学校发展的当务之急,也是当前国家对于职业教育发展的根本要求。因此,机电类专业技能课程的建设,需要紧跟时代步伐,改革传统的落伍观念,打破不合理的办学模式,努力提高教学成效,使学生能够尽快适应未来岗位要求,为现代制造业输送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一、高职机电专业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
1.重理论轻实践。
机电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目前大多数高职学校仍以课堂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从属于理论教学,且学时少、分量轻。部分老师的教学观念落后,还是使用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学生对那些“枯燥无味”的理论知识不感兴趣,学习效果自然不理想。
2.教学内容不适应新形势。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新的知识不断增加,机电专业存在课程设置过多的问题,且有不同课程内容重复的现象,使学生难以把握。另外,由于高职生底子薄、水平差异大,在教学当中基础好的学生感觉教学内容太简单,而基础差的学生感觉教学内容太难,没有学习的信心,从而造成教师在教学上手忙脚乱,故此失彼,学生难以兼顾,教学进程不和谐的局面。
二、提高高职机电教学成效的策略
1.教师改变自身的教学思路和方法。
传统的“满堂灌”的教授方法枯燥无味,尤其是在偏重实践的机电专业效果更差。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引起或者借鉴更有新意的且适合机电专业的教学方法。
(1)行为引导教学法。
该方法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从机电教学知识的某一任务出发,在任务操作中正确引导学生完成任务,以此来达到机电教学目的,利用这种方式,能够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让学生懂得如何运用机电教学理论知识来解决实际生活及工作中的问题。行为引导教学法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在旁引导,但并不是完全放任自流。在机电教学开展之前应结合机电教学知识制定合理的教学任务,让学生在共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机电理论知识。
任何事物都是在不断创新中发展起来的,机电教学也不例外,教学方法直接关系着教学效果,因此在机电教学实践中一定要结合教学实际情况,对行为引导教学法做出适当的调整与创新,使机电教学始终保持其独特之处,这样一来就可以渐渐激发学生对机电学科的兴趣。
(2)小组学习法。
学生采用小组学习这种新颖的方式,加强互相之间的合作。因为每个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是不一样的,所以在进行小组学习的时候,每位学生都可以发挥自己的优点来帮助小组解决问题,从而帮助小组更好地完成任务。例如,在绘制某些零件的三视图时,学生就可以分工合作,比如 A 同学描绘主视图,B 同学描绘左视图,C同学描绘俯视图。通过这样的分工合作,可以加快任务完成速度,还可以确保任务完成的质量,并且在互相检查与交流中共同提高。为了提高小组学习的效率,老师在进行分组时要根据学生的成绩合理分组,每个小组都应该有学习成绩好的和学习成绩差的学生,这样才能互相帮扶共同提高。
2.在学校层面上建立科学系统的实践教学体系。
高职机电专业对技术应用的要求较高,突出实践性课程教学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特色,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成为教学模式的主导思想,实践能力的培养应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实践教学模式,要从学生需求、社会需求的角度入手,进行技能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以项目形式体现其教学内容。通过循序渐进的技能学习与应用,加深学生对理论的认识。通过校企合作充分发挥企业和院校的培养优势,扬长避短,科学合理地选择和安排教学内容和进度,避免闭门造车,使学生在校内进行理论教学和基础技能训练,在企业实地进行岗位综合能力培训和实践,学校对教学质量进行过程监控,企业对人才质量进行目标评价,明确校企分工合作双方的职责、权利和义务,双方共同制定培训大纲、计划和培训课程,实现设备设施技术信息与人才资源的共享,把职业能力的培养贯穿始终。
三、结语
总之,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在目前的环境下对职业教育提出更高要求,高职机电专业的改革与发展是职业技能教学的重中之重。因此,只有通过不断改革与创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体系与教学评价,在教学中注重提高学生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形成课程知识与实践的贯通,才能全方位的提高实践教学的有效性,为社会输送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合格技术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高职 专业教学 问题 改革 建议
【中图分类号】G712.4;TH-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9-0107-02
引言
市场经济下我国工业化进程加快,机电专业在当前的工业领域中地位日趋重要,作为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高职院校,如何提升人才培养的高职机电专业教学质量,增强高职学生适应未来形势发展的职业能力,是学校发展的当务之急,也是当前国家对于职业教育发展的根本要求。因此,机电类专业技能课程的建设,需要紧跟时代步伐,改革传统的落伍观念,打破不合理的办学模式,努力提高教学成效,使学生能够尽快适应未来岗位要求,为现代制造业输送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一、高职机电专业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
1.重理论轻实践。
机电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目前大多数高职学校仍以课堂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从属于理论教学,且学时少、分量轻。部分老师的教学观念落后,还是使用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学生对那些“枯燥无味”的理论知识不感兴趣,学习效果自然不理想。
2.教学内容不适应新形势。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新的知识不断增加,机电专业存在课程设置过多的问题,且有不同课程内容重复的现象,使学生难以把握。另外,由于高职生底子薄、水平差异大,在教学当中基础好的学生感觉教学内容太简单,而基础差的学生感觉教学内容太难,没有学习的信心,从而造成教师在教学上手忙脚乱,故此失彼,学生难以兼顾,教学进程不和谐的局面。
二、提高高职机电教学成效的策略
1.教师改变自身的教学思路和方法。
传统的“满堂灌”的教授方法枯燥无味,尤其是在偏重实践的机电专业效果更差。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引起或者借鉴更有新意的且适合机电专业的教学方法。
(1)行为引导教学法。
该方法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从机电教学知识的某一任务出发,在任务操作中正确引导学生完成任务,以此来达到机电教学目的,利用这种方式,能够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让学生懂得如何运用机电教学理论知识来解决实际生活及工作中的问题。行为引导教学法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在旁引导,但并不是完全放任自流。在机电教学开展之前应结合机电教学知识制定合理的教学任务,让学生在共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机电理论知识。
任何事物都是在不断创新中发展起来的,机电教学也不例外,教学方法直接关系着教学效果,因此在机电教学实践中一定要结合教学实际情况,对行为引导教学法做出适当的调整与创新,使机电教学始终保持其独特之处,这样一来就可以渐渐激发学生对机电学科的兴趣。
(2)小组学习法。
学生采用小组学习这种新颖的方式,加强互相之间的合作。因为每个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是不一样的,所以在进行小组学习的时候,每位学生都可以发挥自己的优点来帮助小组解决问题,从而帮助小组更好地完成任务。例如,在绘制某些零件的三视图时,学生就可以分工合作,比如 A 同学描绘主视图,B 同学描绘左视图,C同学描绘俯视图。通过这样的分工合作,可以加快任务完成速度,还可以确保任务完成的质量,并且在互相检查与交流中共同提高。为了提高小组学习的效率,老师在进行分组时要根据学生的成绩合理分组,每个小组都应该有学习成绩好的和学习成绩差的学生,这样才能互相帮扶共同提高。
2.在学校层面上建立科学系统的实践教学体系。
高职机电专业对技术应用的要求较高,突出实践性课程教学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特色,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成为教学模式的主导思想,实践能力的培养应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实践教学模式,要从学生需求、社会需求的角度入手,进行技能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以项目形式体现其教学内容。通过循序渐进的技能学习与应用,加深学生对理论的认识。通过校企合作充分发挥企业和院校的培养优势,扬长避短,科学合理地选择和安排教学内容和进度,避免闭门造车,使学生在校内进行理论教学和基础技能训练,在企业实地进行岗位综合能力培训和实践,学校对教学质量进行过程监控,企业对人才质量进行目标评价,明确校企分工合作双方的职责、权利和义务,双方共同制定培训大纲、计划和培训课程,实现设备设施技术信息与人才资源的共享,把职业能力的培养贯穿始终。
三、结语
总之,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在目前的环境下对职业教育提出更高要求,高职机电专业的改革与发展是职业技能教学的重中之重。因此,只有通过不断改革与创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体系与教学评价,在教学中注重提高学生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形成课程知识与实践的贯通,才能全方位的提高实践教学的有效性,为社会输送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合格技术应用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