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语文课堂的情感因素

来源 :语文周报·初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kedal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蕴涵着丰富的思想感情,而使学生感受、体验、升华这些感情是实现语文教学目的、提高学生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能力的必由之路。”这就是说,语文课堂要渗透着情感教育。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文本中作者所有的渲染都只为了自己情感表达的需要。在语文课堂上,教师要起桥梁作用,沟通学生与作者之间的情感。因此,语文课的成功与否,要看老师是否倾注激发学生的情感渴望,点燃学生心灵的火花,为学生创造一个温馨、和谐的语文课堂,给学生更多的情感关怀。根据多年的课堂实践,下面略谈一点我的看法。
   一、“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书是情感的天地。多读书的人,即使铁石心肠,也会被书柔化成一泓清水。老师在教学课文之前要对作者的情感作深入的了解。只有了解了作者的写作意图,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达到情感的最高境界。
   比如,在教学毛泽东的《七律·长征》这类激情澎湃的课文时,我们不妨读读《毛泽东诗词》,先让自己体会一代伟人博大的胸襟和无所畏惧的英雄气概,在情感上与作者产生共鸣,然后再去试着引导学生也来感受一下英雄的情感。
   二、创设情境,培养情感
   老师要想让自己变成一个情感丰富的人并不难,难的是如何引导学生走进作者的情感世界中。事实上,老师动情并不代表学生也动了情。这个时候需要的是老师调动最积极的因素来激发学生的情感,因为,人的情感总在一定情境中产生。那么,如何创设情境呢?
   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这方面,“激情导入”非常重要。激情导入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以最短的时间、最快的速度把学生的情感调动起来,与作者在文本中流露的情感形成某种相通之处。
   其次,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头的激情导入并不能唤起学生情感共鸣的全部,要想把学生的情感充分调动起来,最重要的,还需要我们一节课都保持着与作者一样的情感。文章的情感是蕴涵于文字里面的东西,教师的分析代替不了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如教学柯蓝的《飞红滴翠记黄山》时,我深情地说:“同学们,‘峰是云之家,云是峰之衣’,你想想看,这是怎样的一种意境?”当学生沉浸在“意境”的想象中,我动情地阅读“淡淡云雾,澜翻絮涌,烟海千里,使黄山的千条泉流和万道山谷隐现在虚幻之中。云雾的皎洁,云雾的柔美,特别是云雾的飘舞,使黄山呈现出静中有动的美感。”学生产生了阅读的冲动,个个跃跃欲试。所以在阅读过程中,教师要懂得运用煽情的语言来调动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反复地朗读,进行个性化的品悟,才能品味到渗透在文章字里行间的情感。
   三、真心融入,拨动情弦
   语文教育就是一种情感与情感之间的对话。情之最甚者莫过于一个真字。在读《背影》中“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和“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时,我想到一生清贫而离世时两手空空的父亲,心情沉重,读得喉咙哽咽了。老师的真情打动了学生。他们真切地理解了朱自清“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的原因。
   四、关注个性,构建温馨
   在课堂上,你会发现总有个别同学在沉默、发呆,或者在焦急地等待着下课。这是由于他们在以往的实践中被老师、同学有意无意地忽略了,或者是他们有什么担心和忧虑。作为教师,特别是语文教师,要洞察到这一现象。但不可武断地批评他们。因为这正如英国教育家洛克所说的:“每一个人的心灵都像他们的脸一样各不相同,正是他们无时无刻的表现自己的个性,才使得今天这个世界如此多彩。”语文课正是学生个性驰骋的领域,在不同的学习中,所产生的感受、体验、理解必然带有浓重的个性化倾向。这是因为每一个学生的理解与他原有的知识水平、认识能力、生活经验和阅读习惯等密切关联。不同的学生在同一教师的指导下,即使对同一篇课文,也会产生不同的感悟。
其他文献
作为“世界短篇小说三巨匠”之一的契诃夫,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的世界文坛上着实熠熠生辉。他被冠以现实主义小说大师的称号,“按照生活的本来面目描写生活”,便是他著名的现实主义宣言。然而,事实并非完全如此。这位跨世纪作家尽管生活于20世纪的时光十分短暂,但他所运用的象征手法、内心独白,作品中的异化及黑色幽默都与20世纪兴盛的西方现代小说惊人地相似。正如人们从但丁的《神曲》里看到了文艺复兴人文主义的曙
期刊
课堂作为教师教书育人的主阵地,承载着知识的传递、能力的培养、品德的形成等任务。研究课堂的有效教学,应是教育的永恒主题,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就是有效教学——提高课堂实效性。 关于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问题,不言而喻就是:在课堂教学中使学生获得最大发展,接近或达到最理想的效果。在十年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不断地实践并探索着怎样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下面是我在教学工作中的一些做法。    一、设计每一节课的精
期刊
怎样设计导入语和主问题,运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去突破重点和难点,这些都是我们老师在上课前备课时要做的准备。换而言之,是预先设计好了的东西。但是,在课堂上,常常会出现一些意外,也就是非预设性问题常常会不期而遇。   碰到这种意外,我们老师们应该正视它,通过引导、解决问题,拨开学生心头的乌云,让学生们感到有趣、新鲜、生动,从而更加乐于学习。   令人难堪的是,由于教师的时常“越位”,在课堂中往往无法
期刊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这是韩愈对教师这一职业下的一个定义。这个定义一直沿用至今,影响可谓深远。可是,在今天的新课程改革浪潮袭来之时,我们不禁会反问:教师的行业角色就仅仅定位于“解惑者”而已吗?答案不言而喻。教师已不单单只是作为“解惑者”而存在了,时代还赋予了我们太多太多的色彩——“设计者”“引导者”“组织者”“促进者”“研究者”“反思者”等等。那么作为乡镇中学的语文教师,我们怎样才能演绎
期刊
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但因多种因素的影响,语文教学普遍存在着重读写而轻听说、重理解而轻表达的现象。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以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就必须从小加强学生的“说话”训练。如何加强“说话”训练呢?  一、保护表达欲望,让学生“敢”说  有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学生在低年级,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很高,然而,随着学生年级的升高,他们反倒越发不愿发言了。随之而来的是发言时的
期刊
放眼当今的语文教育,不难发现在传统的应试教育影响下,害怕作文是中学生的普遍现象。我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重要的原因还是在教师身上,因为教师没有让学生真正成为写作的主人。作文是学生写出来的,但目前却是老师在不知不觉中“包办代替”而成的。教师既在作文题目上限定,思想内容上规定,也在结构模式上加以确定。针对以上现象,作为中学语文教师,我们应该积极尝试素质教育,大胆进行语文教学改革,采用新课程理念指导我们的写
期刊
一、问题的提出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有效的课堂纪律管理,实际上是在建立有序的课堂规则的过程中实现的。教师面对的是几十个性格各异、活泼好动的孩子。如果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课堂常规,就不可能将这些孩子有序地组织在教学活动中。   二、解决问题   (一)落实课堂常规训练   首先我们要防患于未然,抓好初期工作。在第一节导言课上,就要向学生提出一些行为要求。如专心听讲、不讲废话、善
期刊
写作是人类运用语言文字表达自我、倾诉情感的一种内在需要,是对自我、对生活、对世界的一种碰触、认知和对话,它应该成为每个学生的一种很有兴趣的自发自觉的行为。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主要环节,但“写作文难”是许多初中生的烦恼。怎样才能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呢?我认为在教学中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引导阅读,唤起兴趣   要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能力,首先必须让学生多阅读。古人
期刊
作为语文教师,作文教学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是很多语文教师颇感头痛的难题。那么,如何高效地解决这一难题,就成了每个语文教师的奋斗目标。笔者经过反复思索和实践检验,觉得运用教师的示范力进行作文教学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一、读书示范   即用教师博览群书的文化内涵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领学生进入书香四溢的芳草地,走进美丽的文学殿堂。   古人云:读书破
期刊
刚接手初四五、六班的语文课时,心里很迷茫。除了课代表外,一个学生也不认识。上课提问只能喊几组的几号请回答,自己都听着别扭,感觉和学生很遥远,学生对我也是敬而远之。   两个半月的朝夕相处,师生间的关系日渐亲密,或许他们觉得语文老师并没有想象的那么严肃,活泼点的男生开始和我开玩笑,有的甚至向我提出要求,还要击掌为誓。具体情形如下:   初四的时间比较紧张,大量的诗词背诵都是利用早读和课外时间来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