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国学教育对于中小学生来说,意义重大。其教育教学一定要注重方式方法。国学教师要由国学素养的教师担任,中小学可以通过分工、合作以及短期培训来初步解决国学教师短缺的问题。国学课堂的教学目标是文化传承,其教法一般应运用诵读法、讲解法、讨论法、表演法等各种有效方法。
关键词:国学课堂 文化传承 教法
随着“国学热”的持续升温,以及政府层面对传统文化的日益重视,国学进入中小学已是不争的事实。现在,很多中小学都在尝试着建设自己的国学课堂,探索适合自己的教育方法。在教法上存在一些误区,这些误区表现在——表层化、狭窄化:理解肤浅,没有包容、开放胸怀;书面化、娱乐化,简单化。神圣化、复古化等。结合我们农村中小学,国学教育应采用下面一些切实可行的方式方法。
一.诵读法
我们的传统国学经典的语言符号多是文言文,它在文法上有自己的特色,如简洁,有一定的行文韵律,讲究对仗、并举,追求齐整等等,容易上口诵读,所以诵读法是国学课堂教学中一种很重要的教学方法。而且,少年儿童有较强的记忆与模仿能力,而理解与逻辑思维能力还较弱,所以要在少年儿童时期练就诵读、背记等“童子功”。
在国学课堂中开展诵读教学要注意以下事项:
(1)教师要进行示范,要教诵读的方法,如断句、划分节奏、打拍子读,甚至更高要求的吟诵方法。
(2)开始要求要严,要求学生做到眼到、口到与心到,边诵读便理解、体味。
(3)开始可以慢些,要求学生要吐字分明、清晰,待学生训练一段时间后,可以逐渐加快诵读的速度。
(4)要進行目的不同的、多层次的诵读,如初见原文的熟悉性诵读、教师讲解后的理解性诵读、学生有了一定感悟后的吟诵乃至背诵,反复诵读以形成牢固的记忆,就自然内化为学生的一种文化血脉。
对于少年儿童学习国学来说,特别强调多读多背。尽管有些国学经典在内容方面的深奥,但只要思想是正确的,形式是美的,便于记诵,也可以先让学生背记下来。在国学经典的学习中,“积累大于理解”有时候是可以成立的,像陶渊明那样“好读书不求甚解”——只管像牛吃草那样先吃下去(记住),待日后慢慢反刍,自然内化为一种文化养分。有了一定量的积累,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就打下中华传统文化的根基。
但在读、背时,要注意激发学生兴趣,要注意读、背的方法指导,切不可机械式的死记硬背。徐梓先生说:“单纯地让儿童死记硬背,全然忽视理解,而且又不提供合适的背诵材料(比如句子短小、形式整齐、读起来朗朗上口、听起来铿锵悦耳、儿童喜闻乐道的蒙书、唐诗和宋词),严重败坏了孩了学习的兴趣。”这是教师在进行国学教学时特别需要注意的。
二.讲解法
国学经典的语言符号大多是文言文,而且内容深奥,因此教师的讲解就非常重要。但这种讲解,要与语文课上语文老师给学生讲解文言文的讲解法区别开来。语文课上的文言文讲解比较注重语言知识的学习,“这种以古典语言学习为中心的经典教育在教育实践中往往因解决语言学习上的障碍的需要,把语言的学习同思想的训练和文化的积淀割裂开来,执著于训话考据,而忽视了义理与文化上的观照与省察。”而国学课堂中的教师讲解,其立足点是进行文化传承,因此文言文知识不是教学的重点,学生只要弄通文意即可。所以,教师的讲解要:
(1)只讲重点、疑难的地方,一般不做全文贯通式讲解,能少讲就不多讲。
(2)要讲准确,但不要讲得太深,要多给学生自己思考、体悟的空间。在“如何教授国学”的问题上,关于讲得准确,著名的教育学家黄济先生有如下论述:“……(二)要回归原著和原意,不要任意发挥和臆测。‘我注六经,六经注我’,是讲授国学的禁忌。教授国学常常会遇到对古文释义和解读的难题,出现见仁见智的问题,从古至今,不乏实例。为此,就需要力求回归原意,从多方而去寻求根据,从作者的整体思想去求得解答。”如何把语意讲准确,的确需要我们的国学教师花些硬功夫、苦功夫。
(3)考虑到学生的接受问题,教师的讲尽量与学生的读结合起来,不要一味地讲,或者一味地读,“读讲结合”是提高学生兴趣、不容易倦怠的好办法。
(4)教师要尽量讲得有趣味,讲的过程中穿插一些“国学故事”就是好办法。如:某老师讲解《笠翁对韵》中的“举杯邀月饮,骑马踏花归”,就讲李白诗歌及宋徽宗考画院画家的故事来进行说明,学生都听得津津有味。当然,这些故事的选择,不仅要考虑趣味性,更要考虑内容的契合性,以及对文化传承的益处。
三.讨论法
因国学的文化特性,以及它与今天时代的差异性,所以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讨论一些问题以明辨是非、深刻领悟,就是非常有必要的了。这样的讨论,也能够凸显学生学习的主体性,符合今天教育的发展潮流。需要注意的是,在组织学生开展讨论时,一要设置真正有讨论价值的问题,二要注意古今结合,与当代社会、现实生活密切联系起来。如台湾《国学基本教材》中,在《论语》“言行篇”后,让学生讨论的问题是:“现代社会讲究自我推销,这和孔子要求的‘讷言敏行’是否矛盾?”在《孟子》“存理克欲”篇之后,提出的问题是:“孟子主张养心寡欲,但发展经济必须刺激消费,如何在寡欲与刺激消费之间取得平衡呢?”这两个问题,都很有深度,能够刺激学生对《论语》《孟子》中的相关内容进行深入地辨析与思考,有助于他们把这些国学经典与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密切联系起来。在学习孟子《鱼我所欲也》:“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时,提出问题学生:“为什么只把鱼和熊掌作为选择对象”,学生定会讨论,在讨论中老师可以适当延伸知识广度与深度,让学生知道在远古时代,由于生命的脆弱,就认为多子多福,鱼和蛙因产子很多,很受人们崇拜,而熊掌是一种极难得到的东西,所以二者在这种意义上是很难取舍的。此时学生不光是学会讨论,还在讨论中学到更多的知识。这是真正学习国学的方法,也是国学的生命力之所在。
四.表演法
表演法是把深奥的国学内容,让学生以故事表演的形式进行学习。陈鹤琴先生曾说:“经书的文字古奥,叙事说理,多偏于政治道德方面。幼年儿童不易明白。只好选择其适合儿童心理之记述,改编作故事或戏剧的体裁,教他们阅读,教他们表演,他们自然就能明白了解,兴趣浓厚。”表演法尤其适合国学内容呈现为故事,或者有故事能够恰当地表现它的时候。这里就不做更多的拓展,由老师根据学生实际以及国学内容来开展。
五.举例拓展法
对于国学经典中的某一不易理解的观念,可适当举例拓展,例子可历史可文学哲学,可古可今,可中可外,但要“切合”,并有一定的分析。如《论语·为政》:“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可联系学生身边的例子,如班级干部的选举与任用,以使他们明白在管理工作中要选贤任能的道理。
六.由字入理法
中国传统教育是“以小学通经学”,小学的功夫就是文字学、训诂学、音韵学,在传统国学中居于举足轻重的基础性地位。清代《四库全书》经部之下分易、书、诗、礼、春秋、孝经、五经总义、四书、乐、小学十类,小学入经部足见其地位。中国古人极为重视小学的训练,“欲通经史子集之学,必先通‘小学’。不通‘小学’,则不通‘经学’。”近世国学大师章太炎在《国学概论》中说:“所以研究国学,无论读古书或治文学、哲学,通小学都是一件紧要的事。”每一个汉字,都蕴含有丰富的文化信息,若教师在国学课堂上能够利用中国古人的教学、治学经验,由字入手,从字的形、音、义出发,引出其隐含的文化信息,这很能够吸引学生,可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当然,国学课堂的教法还有很多,或者是上述教法的综合,我们应该更多的在实践中去总结,找寻。
(作者单位:甘肃省会宁县杨崖镇双岘小学)
关键词:国学课堂 文化传承 教法
随着“国学热”的持续升温,以及政府层面对传统文化的日益重视,国学进入中小学已是不争的事实。现在,很多中小学都在尝试着建设自己的国学课堂,探索适合自己的教育方法。在教法上存在一些误区,这些误区表现在——表层化、狭窄化:理解肤浅,没有包容、开放胸怀;书面化、娱乐化,简单化。神圣化、复古化等。结合我们农村中小学,国学教育应采用下面一些切实可行的方式方法。
一.诵读法
我们的传统国学经典的语言符号多是文言文,它在文法上有自己的特色,如简洁,有一定的行文韵律,讲究对仗、并举,追求齐整等等,容易上口诵读,所以诵读法是国学课堂教学中一种很重要的教学方法。而且,少年儿童有较强的记忆与模仿能力,而理解与逻辑思维能力还较弱,所以要在少年儿童时期练就诵读、背记等“童子功”。
在国学课堂中开展诵读教学要注意以下事项:
(1)教师要进行示范,要教诵读的方法,如断句、划分节奏、打拍子读,甚至更高要求的吟诵方法。
(2)开始要求要严,要求学生做到眼到、口到与心到,边诵读便理解、体味。
(3)开始可以慢些,要求学生要吐字分明、清晰,待学生训练一段时间后,可以逐渐加快诵读的速度。
(4)要進行目的不同的、多层次的诵读,如初见原文的熟悉性诵读、教师讲解后的理解性诵读、学生有了一定感悟后的吟诵乃至背诵,反复诵读以形成牢固的记忆,就自然内化为学生的一种文化血脉。
对于少年儿童学习国学来说,特别强调多读多背。尽管有些国学经典在内容方面的深奥,但只要思想是正确的,形式是美的,便于记诵,也可以先让学生背记下来。在国学经典的学习中,“积累大于理解”有时候是可以成立的,像陶渊明那样“好读书不求甚解”——只管像牛吃草那样先吃下去(记住),待日后慢慢反刍,自然内化为一种文化养分。有了一定量的积累,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就打下中华传统文化的根基。
但在读、背时,要注意激发学生兴趣,要注意读、背的方法指导,切不可机械式的死记硬背。徐梓先生说:“单纯地让儿童死记硬背,全然忽视理解,而且又不提供合适的背诵材料(比如句子短小、形式整齐、读起来朗朗上口、听起来铿锵悦耳、儿童喜闻乐道的蒙书、唐诗和宋词),严重败坏了孩了学习的兴趣。”这是教师在进行国学教学时特别需要注意的。
二.讲解法
国学经典的语言符号大多是文言文,而且内容深奥,因此教师的讲解就非常重要。但这种讲解,要与语文课上语文老师给学生讲解文言文的讲解法区别开来。语文课上的文言文讲解比较注重语言知识的学习,“这种以古典语言学习为中心的经典教育在教育实践中往往因解决语言学习上的障碍的需要,把语言的学习同思想的训练和文化的积淀割裂开来,执著于训话考据,而忽视了义理与文化上的观照与省察。”而国学课堂中的教师讲解,其立足点是进行文化传承,因此文言文知识不是教学的重点,学生只要弄通文意即可。所以,教师的讲解要:
(1)只讲重点、疑难的地方,一般不做全文贯通式讲解,能少讲就不多讲。
(2)要讲准确,但不要讲得太深,要多给学生自己思考、体悟的空间。在“如何教授国学”的问题上,关于讲得准确,著名的教育学家黄济先生有如下论述:“……(二)要回归原著和原意,不要任意发挥和臆测。‘我注六经,六经注我’,是讲授国学的禁忌。教授国学常常会遇到对古文释义和解读的难题,出现见仁见智的问题,从古至今,不乏实例。为此,就需要力求回归原意,从多方而去寻求根据,从作者的整体思想去求得解答。”如何把语意讲准确,的确需要我们的国学教师花些硬功夫、苦功夫。
(3)考虑到学生的接受问题,教师的讲尽量与学生的读结合起来,不要一味地讲,或者一味地读,“读讲结合”是提高学生兴趣、不容易倦怠的好办法。
(4)教师要尽量讲得有趣味,讲的过程中穿插一些“国学故事”就是好办法。如:某老师讲解《笠翁对韵》中的“举杯邀月饮,骑马踏花归”,就讲李白诗歌及宋徽宗考画院画家的故事来进行说明,学生都听得津津有味。当然,这些故事的选择,不仅要考虑趣味性,更要考虑内容的契合性,以及对文化传承的益处。
三.讨论法
因国学的文化特性,以及它与今天时代的差异性,所以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讨论一些问题以明辨是非、深刻领悟,就是非常有必要的了。这样的讨论,也能够凸显学生学习的主体性,符合今天教育的发展潮流。需要注意的是,在组织学生开展讨论时,一要设置真正有讨论价值的问题,二要注意古今结合,与当代社会、现实生活密切联系起来。如台湾《国学基本教材》中,在《论语》“言行篇”后,让学生讨论的问题是:“现代社会讲究自我推销,这和孔子要求的‘讷言敏行’是否矛盾?”在《孟子》“存理克欲”篇之后,提出的问题是:“孟子主张养心寡欲,但发展经济必须刺激消费,如何在寡欲与刺激消费之间取得平衡呢?”这两个问题,都很有深度,能够刺激学生对《论语》《孟子》中的相关内容进行深入地辨析与思考,有助于他们把这些国学经典与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密切联系起来。在学习孟子《鱼我所欲也》:“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时,提出问题学生:“为什么只把鱼和熊掌作为选择对象”,学生定会讨论,在讨论中老师可以适当延伸知识广度与深度,让学生知道在远古时代,由于生命的脆弱,就认为多子多福,鱼和蛙因产子很多,很受人们崇拜,而熊掌是一种极难得到的东西,所以二者在这种意义上是很难取舍的。此时学生不光是学会讨论,还在讨论中学到更多的知识。这是真正学习国学的方法,也是国学的生命力之所在。
四.表演法
表演法是把深奥的国学内容,让学生以故事表演的形式进行学习。陈鹤琴先生曾说:“经书的文字古奥,叙事说理,多偏于政治道德方面。幼年儿童不易明白。只好选择其适合儿童心理之记述,改编作故事或戏剧的体裁,教他们阅读,教他们表演,他们自然就能明白了解,兴趣浓厚。”表演法尤其适合国学内容呈现为故事,或者有故事能够恰当地表现它的时候。这里就不做更多的拓展,由老师根据学生实际以及国学内容来开展。
五.举例拓展法
对于国学经典中的某一不易理解的观念,可适当举例拓展,例子可历史可文学哲学,可古可今,可中可外,但要“切合”,并有一定的分析。如《论语·为政》:“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可联系学生身边的例子,如班级干部的选举与任用,以使他们明白在管理工作中要选贤任能的道理。
六.由字入理法
中国传统教育是“以小学通经学”,小学的功夫就是文字学、训诂学、音韵学,在传统国学中居于举足轻重的基础性地位。清代《四库全书》经部之下分易、书、诗、礼、春秋、孝经、五经总义、四书、乐、小学十类,小学入经部足见其地位。中国古人极为重视小学的训练,“欲通经史子集之学,必先通‘小学’。不通‘小学’,则不通‘经学’。”近世国学大师章太炎在《国学概论》中说:“所以研究国学,无论读古书或治文学、哲学,通小学都是一件紧要的事。”每一个汉字,都蕴含有丰富的文化信息,若教师在国学课堂上能够利用中国古人的教学、治学经验,由字入手,从字的形、音、义出发,引出其隐含的文化信息,这很能够吸引学生,可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当然,国学课堂的教法还有很多,或者是上述教法的综合,我们应该更多的在实践中去总结,找寻。
(作者单位:甘肃省会宁县杨崖镇双岘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