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互联网 教育”时代的背景下,教学技术的升级使美术课堂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实现“线上—课堂—线下”(课外与课内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何方式学习都能得到持续性的个性化的发展。基于此,笔者在平时的社团活动课程中,结合学生生活和学习的需要,以番禺美食为导向,以主题单元课程的形式开发与实施课程。通过“电子书包”平台和课堂相结合,根据教学内容和目标,笔者设置了一系列学习任务清单,通过手绘美食思维导图、美食瓷盘画、美食点心轻粘土制作,设计美食明信片和美食地图等艺术形式来表达自己对番禺美食的了解与体验,宣扬“味在番禺”美食品牌。
【关键词】主题式单元课程;电子书包;个性化学习
一、课程背景
由于美术学科在学校课程安排上的特殊性:现行制度下,一周只有一节美术课,一节美术课只能解决一到两个知识点,很难拓展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更谈不上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美术知识解决问题,提高审美情趣。基于此,本课程根据《课程标准》,结合学生生活和学习的需要,以番禺美食为导向,利用“电子书包”等新技术以单元课程的形式开发与实施课程。
二、课程目标
(一)通过研学,了解广州市番禺区源远流长的饮食文化及本土饮食特色。
(二)通过手绘美食思维导图、美食瓷盘画、美食点心轻粘土制作,设计美食明信片和美食地图等艺术形式来表達自己对番禺美食的了解与体验,宣扬“味在番禺”美食品牌。
(三)通过参与调查与探究,进一步深挖弘扬番禺饮食文化,激发学生对家乡文化的热爱之情。
(四)培养学生借鉴与继承的美术创作能力和传达情感、交流合作、信息技术等综合素质。
三、课程内容架构
基于广州市番禺区地方特色饮食文化,设计开发美术主题单元课程《寻味番禺》,其框架设计如下:
四、实施过程(做法)
(一)线上讨论促认知
教师收集好相关的资料和视频,制作好相关课程的微课,提供学习任务清单给学生自主研学和互助研学。“电子书包”平台上设置了各个主题讨论,包括番禺十大名菜、番禺十大名点、沙湾私房菜、钟村美食等。学生们在平台上展开了积极的讨论,对番禺区的美食有了一个全方位的了解。
(二)线下协作同建构
学生分组分工合作,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示范指导为辅,合作完成思维导图、瓷盘画、轻粘土点心,美食明信片、美食地图的初步制作、利用课余时间外出实地考察等,找出共性,互相分享,实现融合。
(三)课堂研学齐反馈
对于研学过程中学生遇到的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教师利用课堂再进一步对学生进行知识点的讲解和方法的指导。主要采用“电子书包”互动评论平台,多媒体课件,以学生自述作品的形式,把知识从作品中抽取提炼,使学生对所学内容充分感知,活跃学生的思维,整理、融合知识。
(四)研学成果共分享
在课堂上,学生利用“电子书包”平台上的实时拍照功能上传自己的作品,教师和其他学生可以即时看到作品的完成情况,给予修改建议、评论、点赞等互动行为;在课下,学生可以继续修改作品,随时更新作品,同时也可以通过投票等功能选出最佳作品。
五、课程实施成效
(一) 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互联网 ”教育背景下,大单元主题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很好地拓展了学生研究性学习的深度和广度,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合作性学习,充分挖掘和学习地方特色资源。在课程创新融合过程中,学生提升了沟通合作、语言表达、搜集整理信息以及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美术学科核心素养和信息技术能力等综合素养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二)促进教师课程意识和教材开发能力,在美术学科信息化教学方面起到良好的示范引领作用
教师通过挖掘整合地方特色资源,结合教学实践,形成富有番禺区地方特色的校本课程《寻味番禺》,其中,《茶楼的风味》《番禺美食明信片设计》《手绘美食地图》入编番禺区地方特色教材。教师的课程意识、教材开发能力、教育创新能力有了明显的提升。
在美术学科信息化教学方面,教师参与了首届易美课堂“互联网 美育”交流活动,开展市级公开课,利用互联网加强地区之间的教学活动,提升教师教学理念和水平,实现教育资源优势互补,在“互联网 教育”助力美育改革工作方面做出积极的实践。
(三)突破时空局限,打造个性化美术课堂,赋予美术课堂“新”的含义
利用“电子书包”等新技术,打破了传统美术课堂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大大提高了课堂的效率及照顾到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实现了教与学的同步,共性学习和个性学习的同步。
[本文系广州市番禺区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学科核心素养下中学美术课堂与新技术融合的策略研究”(课题编号:2019-ZX169)]
参考文献:
[1]谢幼如,邱艺.走进智慧课堂[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
[2]尹少淳.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前世今生”[N].中国美术报,2018.
[3]徐韧刚.目标导向的初中美术单元化探究性学习的教学研究[M].上海教育出版社,2017.
[4]方霞.基于核心素养与信息技术环境的美术教学情境创设探究[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123(3):125-126.
[5]钟尚联.浅探信息技术与美术教学的整合[J].教育信息技术,2007(6):19-20.
责任编辑
【关键词】主题式单元课程;电子书包;个性化学习
一、课程背景
由于美术学科在学校课程安排上的特殊性:现行制度下,一周只有一节美术课,一节美术课只能解决一到两个知识点,很难拓展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更谈不上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美术知识解决问题,提高审美情趣。基于此,本课程根据《课程标准》,结合学生生活和学习的需要,以番禺美食为导向,利用“电子书包”等新技术以单元课程的形式开发与实施课程。
二、课程目标
(一)通过研学,了解广州市番禺区源远流长的饮食文化及本土饮食特色。
(二)通过手绘美食思维导图、美食瓷盘画、美食点心轻粘土制作,设计美食明信片和美食地图等艺术形式来表達自己对番禺美食的了解与体验,宣扬“味在番禺”美食品牌。
(三)通过参与调查与探究,进一步深挖弘扬番禺饮食文化,激发学生对家乡文化的热爱之情。
(四)培养学生借鉴与继承的美术创作能力和传达情感、交流合作、信息技术等综合素质。
三、课程内容架构
基于广州市番禺区地方特色饮食文化,设计开发美术主题单元课程《寻味番禺》,其框架设计如下:
四、实施过程(做法)
(一)线上讨论促认知
教师收集好相关的资料和视频,制作好相关课程的微课,提供学习任务清单给学生自主研学和互助研学。“电子书包”平台上设置了各个主题讨论,包括番禺十大名菜、番禺十大名点、沙湾私房菜、钟村美食等。学生们在平台上展开了积极的讨论,对番禺区的美食有了一个全方位的了解。
(二)线下协作同建构
学生分组分工合作,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示范指导为辅,合作完成思维导图、瓷盘画、轻粘土点心,美食明信片、美食地图的初步制作、利用课余时间外出实地考察等,找出共性,互相分享,实现融合。
(三)课堂研学齐反馈
对于研学过程中学生遇到的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教师利用课堂再进一步对学生进行知识点的讲解和方法的指导。主要采用“电子书包”互动评论平台,多媒体课件,以学生自述作品的形式,把知识从作品中抽取提炼,使学生对所学内容充分感知,活跃学生的思维,整理、融合知识。
(四)研学成果共分享
在课堂上,学生利用“电子书包”平台上的实时拍照功能上传自己的作品,教师和其他学生可以即时看到作品的完成情况,给予修改建议、评论、点赞等互动行为;在课下,学生可以继续修改作品,随时更新作品,同时也可以通过投票等功能选出最佳作品。
五、课程实施成效
(一) 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互联网 ”教育背景下,大单元主题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很好地拓展了学生研究性学习的深度和广度,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合作性学习,充分挖掘和学习地方特色资源。在课程创新融合过程中,学生提升了沟通合作、语言表达、搜集整理信息以及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美术学科核心素养和信息技术能力等综合素养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二)促进教师课程意识和教材开发能力,在美术学科信息化教学方面起到良好的示范引领作用
教师通过挖掘整合地方特色资源,结合教学实践,形成富有番禺区地方特色的校本课程《寻味番禺》,其中,《茶楼的风味》《番禺美食明信片设计》《手绘美食地图》入编番禺区地方特色教材。教师的课程意识、教材开发能力、教育创新能力有了明显的提升。
在美术学科信息化教学方面,教师参与了首届易美课堂“互联网 美育”交流活动,开展市级公开课,利用互联网加强地区之间的教学活动,提升教师教学理念和水平,实现教育资源优势互补,在“互联网 教育”助力美育改革工作方面做出积极的实践。
(三)突破时空局限,打造个性化美术课堂,赋予美术课堂“新”的含义
利用“电子书包”等新技术,打破了传统美术课堂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大大提高了课堂的效率及照顾到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实现了教与学的同步,共性学习和个性学习的同步。
[本文系广州市番禺区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学科核心素养下中学美术课堂与新技术融合的策略研究”(课题编号:2019-ZX169)]
参考文献:
[1]谢幼如,邱艺.走进智慧课堂[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
[2]尹少淳.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前世今生”[N].中国美术报,2018.
[3]徐韧刚.目标导向的初中美术单元化探究性学习的教学研究[M].上海教育出版社,2017.
[4]方霞.基于核心素养与信息技术环境的美术教学情境创设探究[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123(3):125-126.
[5]钟尚联.浅探信息技术与美术教学的整合[J].教育信息技术,2007(6):19-20.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