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乔哈里窗;心理辅导课;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441【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5-6009(2020)40-0072-04
【作者简介】刘鹏志,浙江省温州中学(浙江温州,325014)教师,高级教师。
心理学家埃里克森认为,青少年时期主要的心理社会危机是同一性对角色混乱。在这一过程中必然要涉及个体的过去、现在和将来这一发展的时间维度。而自我同一性的确立就意味着个体对自身有充分的了解,能够将自我的过去、现在和将来整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确立自己的理想与价值观念,并对未来的发展作出自己的思考。因此,对高一学生来说,认识自我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议题。对自我的认识包括很多方面,“乔哈里窗”可以将过去的我、现在的我和未来的我进行整合,有利于学生更加全面地认識自己。
一、热身活动———照镜子
游戏规则:两人一组,面对面站好,A扮演人,B扮演镜子。A做出各种表情和动作,B需要像镜子一样“反射”A的表情和动作。一分钟后互换角色。
教师:这个游戏对你有什么启发?
学生:你怎么对待别人,别人就会怎么对待你,你的人际关系就是你的一面镜子。
教师:游戏中,大家有没有发现自己身体的某些部分,他人可以看到,但是我们自己却看不到。有哪些部分呢?
学生:背部、头部。
教师:还有些部分他人看不到,但是我们自己可以看到,如裹在衣服里的某些部位。还有些部分他人看不到,我们自己也看不到,如内脏器官。按照类似的分法,心理学有个理论把“自我”分成四个部分。今天,我们就聊聊这个话题———“我的乔哈里窗”。
设计意图:通过热身活动“照镜子”拉近学生之间的距离,活跃课堂气氛。并且启发学生思考照镜子游戏,水到渠成地引出“乔哈里窗”。
二、绘制乔哈里窗
PPT呈现乔哈里窗:他人知道并且自己知道的部分,称为公开区;他人知道但自己不知道的部分,称为盲目区;自己知道但他人不知道的部分,称为隐秘区;自己不知道并且他人也不知道的部分,称为未知区。
教师:这就是乔哈里窗。在实际生活中,这四个区域大小并不相同。为了更好地表示它们之间的大小关系,我用圆形来呈现乔哈里窗。现在请大家以图1为例来画自己的乔哈里窗,并为每个区域标注所占比例。你还可以按照自己的理解,将不同的区域涂成不同的颜色。
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绘制自己的乔哈里窗,并涂上颜色。
设计意图:通过对乔哈里窗的讲解,让学生理解公开区、盲目区、隐秘区和未知区的含义。通过绘制自己的乔哈里窗,了解自己四个区域的大小比例,对自己的乔哈里窗形成初步的印象。
三、分享乔哈里窗
教师:现在请同学分享自己的乔哈里窗,分享时展示各区域的大小,讲讲为什么涂成这样的颜色,分区的大小对你的个性和性格产生怎样的影响。
学生1:首先是最大的隐秘区,占比52.5%。我把它涂成了红色,红色是警戒色,意味着没有我的允许,别人不能轻易触碰。其次是未知区,占比是25.0%。我把它涂成了绿色,就像一片郁郁葱葱的原始森林,等待着他人和自己的开发。再次是公开区,占比12.5%。我把它涂成了黄色,黄色代表着收获的季节、成熟的季节,我在众人面前表现的是自己比较成熟的一部分。最后是最小的盲目区。我比较喜欢思考,对自己比较了解,所以盲目区比较小。盲目区涂成了蓝色,像海洋一样深不可测,也代表了我的困惑。总的来讲,公开区偏小,我是一个性格比较内向的人。
学生2:和刚才那位同学不一样,我的公开区是最大的,占比40.0%。我把它涂成了淡蓝色,象征着我的心胸像天空一样开阔。隐秘区和未知区一样大,都是25.0%。未知区涂成了红色,我对自己的未知区充满了好奇。隐秘区涂成了橘黄色,那里保留了很多少女的秘密。最小的是盲目区,我还是比较喜欢听取别人对我的看法的。我的公开区比较大,在生活中我是一个乐观开朗的人,比较善于和人沟通。
教师:感谢分享。两位同学的乔哈里窗都非常具有代表性,那么心理学家是如何看待乔哈里窗的呢?心理学家认为,公开区相对比较大的人,一般来说意味着他会给人一种善于交往、非常随和的感觉,容易赢得信任,容易开展合作与沟通。那么,如何让自己的公开区变大呢?
学生:让一部分盲目区变成公开区;隐秘区也可以部分变成公开区,未知区也可以。
教师:对。圆形的面积是恒定的,如果公开区要变大,或者隐秘区变小,或者盲目区变小,或者未知区变小。当然两个或者三个区域同时变小也是可以的。
设计意图:通过分享自己的乔哈里窗,让学生意识到每个人的乔哈里窗都是不一样的,分区大小不同也会影响人的性格和个性。
四、畅谈乔哈里窗
PPT出示:如何让部分隐秘区成为公开区?这个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如何让部分盲目区成为公开区?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学生分组讨论并分享。
学生1:因为隐秘区是自己知道但别人不知道的部分,因此需要向别人敞开心扉,把自己的秘密或者隐私讲出来。我们小组认为在这个过程中首先要谦虚,如果讲的都是自己比较好的一面,可能有吹牛的嫌疑,甚至会引起别人的反感。其次,也不能都讲自己比较差的一面,这样给人感觉比较消极,可能会让人瞧不起自己。
教师:这个过程在心理学上有个专有名词,叫“自我开放”,是指把自己个人的有关信息讲出来,使别人知道这样一个过程。你们组的意见是自我开放需要策略,既不能只讲好的一面,也不能只讲差的一面,向他人呈现一个真实的自我。其他组的看法呢? 学生2:我们小组认为自我开放要适度,将过于隐私的话题讲出来,一个方面可能让人对你的印象变差,另外一个方面也有可能让自己受到伤害。另外,自我开放也要因人而异,不同的亲密程度对应的自我开放程度也是不一样的。就像我们有些信息可以透露给好朋友,但是不可能透露给陌生人。
教师:这个小组的思考非常深入,他们认为自我开放要掌握好度,否则可能让自己受到伤害。并且自我开放也有个体差异,面对不同的对象,自我开放的程度也是不一样的。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观察到,当一个人向另一个人做出一定的自我开放时,常常引发另外一人做出相同水平的自我开放,随着这一过程的进行,双方的关系变得愈来愈密切。如果一方的自我开放未能引起另一人的自我开放,前一方的自我开放趋于受抑制。阿尔特曼和泰勒称这一规律为自我开放的“互报规则”。所以,如果你的朋友经常向你分享有关自己的私密话题,而你却守口如瓶时,你的朋友可能会远离你而去。关于第一个问题我们就讨论到此为止,第二个问题你们有什么想说的?
学生3:盲目区是他人知道但自己不知道的部分,如果想变成公开区,那么就要从他人那里了解对自己的看法。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认为要从多人那里了解对自己的看法,如果仅仅是一个人的话,他所讲的可能是片面的。另外,在听取别人对自己的看法时,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万一他讲的是你不好的方面,你要能承受住。
教师:这是一个听取反馈的过程,要多听他人的反馈,而且要有包容他人的心理准备。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其他小组呢?
学生4:我认为公开区不一定要变大,虽然我的公开区并不大,但我觉得自己挺好的,挺快乐的。
教师:感谢这位同学提出不同的意见,四个区域的大小都是相对而言的,也并不是公开区越大越好,关键是四个区域相互和谐,最重要的是接纳真实的自己。
设计意图:通过对两个问题的讨论和分享,让学生掌握扩大开放区的方法和策略,并且明白公开区的大小要适度,并不是越大越好。
五、展望乔哈里窗
教师:前面我们主要讨论的是三个区域的关系,接下来思考一下如何探索自己的未知区。
学生1:多读书,通过读书发现未知的自己;还可以做做心理测试,现在的心理测试种类繁多,可以帮助我们从不同的角度了解自己。
学生2:多看电影,电影中不同的角色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再一个就是自省,通过自省也可以发现新的自我。
学生3:多行动,多尝试各种不同的事情,从中发现自己的潛力。
学生4:还要多跟人交往。在和不同的人互动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特长。
设计意图:通过对“如何探索自己的未知区”这一问题的思考,让学生了解一些探索未知区的方法,为将来更好地认识自己打下基础。
教师:感谢各位的分享,大家提出了很多关于探索自己未知区的方法和途径,让我们明白如何去探索未知的自己。最后,送给大家一句话:每个人都有许多未经发现的品性,能够像哥伦布那样探索自己“灵魂绿洲”的人,是有福气的。希望我们在座的每一位同学都能做探索自己“灵魂绿洲”的人!
乔哈里窗理论是一个大家所熟知的有关自我意识的理论模型,如何以它为基础设计一节既生动有趣又有深度的心理辅导课?经过几次修改,确定按照热身活动、绘制乔哈里窗、分享乔哈里窗、畅谈乔哈里窗、展望乔哈里窗、总结六个步骤展开。
上课的过程中,环节设计比较清晰,课堂节奏流畅,有种水到渠成的感觉。热身活动一下子拉近了大家的距离,整节课气氛活跃。问题的设置也让学生有话可说,学生真诚的分享推动本节课达到了高潮。美中不足的是部分学生还很想分享自己的观点,由于时间关系,笔者不得不在自己总结后结束本节课。
本节课有三个亮点:
第一个亮点就是整节课的设计思路清晰,环环相扣,紧紧围绕“乔哈里窗”展开。从“热身活动”开始,“照镜子”这个小游戏不但活跃了课堂气氛,拉近了学生之间的关系,而且通过引导直接导出乔哈里窗,非常流畅。后面几个活动更是以“乔哈里窗模型”依次展开,先绘制,后分享,再畅谈,课程内容越来越深入。
第二个亮点就是“绘制乔哈里窗”环节,刘老师能够打破思维定势,将方形的乔哈里窗用圆形的饼状图来表示,这样使四个区域之间的关系更加清晰。通过涂色过程,让学生赋予情感和意义,所以学生在分享的时候有话说,而且讲得非常有诗意,有哲理。
第三个亮点就是问题的设置。心理辅导课中非常讲究问题的设置,设置得好,学生就会愿意说,有话说;反之,学生就不愿说,或者说空话、套话、假话。“畅谈乔哈里窗”这个环节中的两个问题设置得非常好,所以后面的学生讨论也就非常深入了。
(点评嘉宾:盖笑松,东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院长,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吉林省心理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
【中图分类号】G441【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5-6009(2020)40-0072-04
【作者简介】刘鹏志,浙江省温州中学(浙江温州,325014)教师,高级教师。
【设计理念】
心理学家埃里克森认为,青少年时期主要的心理社会危机是同一性对角色混乱。在这一过程中必然要涉及个体的过去、现在和将来这一发展的时间维度。而自我同一性的确立就意味着个体对自身有充分的了解,能够将自我的过去、现在和将来整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确立自己的理想与价值观念,并对未来的发展作出自己的思考。因此,对高一学生来说,认识自我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议题。对自我的认识包括很多方面,“乔哈里窗”可以将过去的我、现在的我和未来的我进行整合,有利于学生更加全面地认識自己。
【活动过程】
一、热身活动———照镜子
游戏规则:两人一组,面对面站好,A扮演人,B扮演镜子。A做出各种表情和动作,B需要像镜子一样“反射”A的表情和动作。一分钟后互换角色。
教师:这个游戏对你有什么启发?
学生:你怎么对待别人,别人就会怎么对待你,你的人际关系就是你的一面镜子。
教师:游戏中,大家有没有发现自己身体的某些部分,他人可以看到,但是我们自己却看不到。有哪些部分呢?
学生:背部、头部。
教师:还有些部分他人看不到,但是我们自己可以看到,如裹在衣服里的某些部位。还有些部分他人看不到,我们自己也看不到,如内脏器官。按照类似的分法,心理学有个理论把“自我”分成四个部分。今天,我们就聊聊这个话题———“我的乔哈里窗”。
设计意图:通过热身活动“照镜子”拉近学生之间的距离,活跃课堂气氛。并且启发学生思考照镜子游戏,水到渠成地引出“乔哈里窗”。
二、绘制乔哈里窗
PPT呈现乔哈里窗:他人知道并且自己知道的部分,称为公开区;他人知道但自己不知道的部分,称为盲目区;自己知道但他人不知道的部分,称为隐秘区;自己不知道并且他人也不知道的部分,称为未知区。
教师:这就是乔哈里窗。在实际生活中,这四个区域大小并不相同。为了更好地表示它们之间的大小关系,我用圆形来呈现乔哈里窗。现在请大家以图1为例来画自己的乔哈里窗,并为每个区域标注所占比例。你还可以按照自己的理解,将不同的区域涂成不同的颜色。
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绘制自己的乔哈里窗,并涂上颜色。
设计意图:通过对乔哈里窗的讲解,让学生理解公开区、盲目区、隐秘区和未知区的含义。通过绘制自己的乔哈里窗,了解自己四个区域的大小比例,对自己的乔哈里窗形成初步的印象。
三、分享乔哈里窗
教师:现在请同学分享自己的乔哈里窗,分享时展示各区域的大小,讲讲为什么涂成这样的颜色,分区的大小对你的个性和性格产生怎样的影响。
学生1:首先是最大的隐秘区,占比52.5%。我把它涂成了红色,红色是警戒色,意味着没有我的允许,别人不能轻易触碰。其次是未知区,占比是25.0%。我把它涂成了绿色,就像一片郁郁葱葱的原始森林,等待着他人和自己的开发。再次是公开区,占比12.5%。我把它涂成了黄色,黄色代表着收获的季节、成熟的季节,我在众人面前表现的是自己比较成熟的一部分。最后是最小的盲目区。我比较喜欢思考,对自己比较了解,所以盲目区比较小。盲目区涂成了蓝色,像海洋一样深不可测,也代表了我的困惑。总的来讲,公开区偏小,我是一个性格比较内向的人。
学生2:和刚才那位同学不一样,我的公开区是最大的,占比40.0%。我把它涂成了淡蓝色,象征着我的心胸像天空一样开阔。隐秘区和未知区一样大,都是25.0%。未知区涂成了红色,我对自己的未知区充满了好奇。隐秘区涂成了橘黄色,那里保留了很多少女的秘密。最小的是盲目区,我还是比较喜欢听取别人对我的看法的。我的公开区比较大,在生活中我是一个乐观开朗的人,比较善于和人沟通。
教师:感谢分享。两位同学的乔哈里窗都非常具有代表性,那么心理学家是如何看待乔哈里窗的呢?心理学家认为,公开区相对比较大的人,一般来说意味着他会给人一种善于交往、非常随和的感觉,容易赢得信任,容易开展合作与沟通。那么,如何让自己的公开区变大呢?
学生:让一部分盲目区变成公开区;隐秘区也可以部分变成公开区,未知区也可以。
教师:对。圆形的面积是恒定的,如果公开区要变大,或者隐秘区变小,或者盲目区变小,或者未知区变小。当然两个或者三个区域同时变小也是可以的。
设计意图:通过分享自己的乔哈里窗,让学生意识到每个人的乔哈里窗都是不一样的,分区大小不同也会影响人的性格和个性。
四、畅谈乔哈里窗
PPT出示:如何让部分隐秘区成为公开区?这个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如何让部分盲目区成为公开区?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学生分组讨论并分享。
学生1:因为隐秘区是自己知道但别人不知道的部分,因此需要向别人敞开心扉,把自己的秘密或者隐私讲出来。我们小组认为在这个过程中首先要谦虚,如果讲的都是自己比较好的一面,可能有吹牛的嫌疑,甚至会引起别人的反感。其次,也不能都讲自己比较差的一面,这样给人感觉比较消极,可能会让人瞧不起自己。
教师:这个过程在心理学上有个专有名词,叫“自我开放”,是指把自己个人的有关信息讲出来,使别人知道这样一个过程。你们组的意见是自我开放需要策略,既不能只讲好的一面,也不能只讲差的一面,向他人呈现一个真实的自我。其他组的看法呢? 学生2:我们小组认为自我开放要适度,将过于隐私的话题讲出来,一个方面可能让人对你的印象变差,另外一个方面也有可能让自己受到伤害。另外,自我开放也要因人而异,不同的亲密程度对应的自我开放程度也是不一样的。就像我们有些信息可以透露给好朋友,但是不可能透露给陌生人。
教师:这个小组的思考非常深入,他们认为自我开放要掌握好度,否则可能让自己受到伤害。并且自我开放也有个体差异,面对不同的对象,自我开放的程度也是不一样的。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观察到,当一个人向另一个人做出一定的自我开放时,常常引发另外一人做出相同水平的自我开放,随着这一过程的进行,双方的关系变得愈来愈密切。如果一方的自我开放未能引起另一人的自我开放,前一方的自我开放趋于受抑制。阿尔特曼和泰勒称这一规律为自我开放的“互报规则”。所以,如果你的朋友经常向你分享有关自己的私密话题,而你却守口如瓶时,你的朋友可能会远离你而去。关于第一个问题我们就讨论到此为止,第二个问题你们有什么想说的?
学生3:盲目区是他人知道但自己不知道的部分,如果想变成公开区,那么就要从他人那里了解对自己的看法。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认为要从多人那里了解对自己的看法,如果仅仅是一个人的话,他所讲的可能是片面的。另外,在听取别人对自己的看法时,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万一他讲的是你不好的方面,你要能承受住。
教师:这是一个听取反馈的过程,要多听他人的反馈,而且要有包容他人的心理准备。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其他小组呢?
学生4:我认为公开区不一定要变大,虽然我的公开区并不大,但我觉得自己挺好的,挺快乐的。
教师:感谢这位同学提出不同的意见,四个区域的大小都是相对而言的,也并不是公开区越大越好,关键是四个区域相互和谐,最重要的是接纳真实的自己。
设计意图:通过对两个问题的讨论和分享,让学生掌握扩大开放区的方法和策略,并且明白公开区的大小要适度,并不是越大越好。
五、展望乔哈里窗
教师:前面我们主要讨论的是三个区域的关系,接下来思考一下如何探索自己的未知区。
学生1:多读书,通过读书发现未知的自己;还可以做做心理测试,现在的心理测试种类繁多,可以帮助我们从不同的角度了解自己。
学生2:多看电影,电影中不同的角色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再一个就是自省,通过自省也可以发现新的自我。
学生3:多行动,多尝试各种不同的事情,从中发现自己的潛力。
学生4:还要多跟人交往。在和不同的人互动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特长。
设计意图:通过对“如何探索自己的未知区”这一问题的思考,让学生了解一些探索未知区的方法,为将来更好地认识自己打下基础。
六、总结
教师:感谢各位的分享,大家提出了很多关于探索自己未知区的方法和途径,让我们明白如何去探索未知的自己。最后,送给大家一句话:每个人都有许多未经发现的品性,能够像哥伦布那样探索自己“灵魂绿洲”的人,是有福气的。希望我们在座的每一位同学都能做探索自己“灵魂绿洲”的人!
【教学反思】
乔哈里窗理论是一个大家所熟知的有关自我意识的理论模型,如何以它为基础设计一节既生动有趣又有深度的心理辅导课?经过几次修改,确定按照热身活动、绘制乔哈里窗、分享乔哈里窗、畅谈乔哈里窗、展望乔哈里窗、总结六个步骤展开。
上课的过程中,环节设计比较清晰,课堂节奏流畅,有种水到渠成的感觉。热身活动一下子拉近了大家的距离,整节课气氛活跃。问题的设置也让学生有话可说,学生真诚的分享推动本节课达到了高潮。美中不足的是部分学生还很想分享自己的观点,由于时间关系,笔者不得不在自己总结后结束本节课。
【点评】
本节课有三个亮点:
第一个亮点就是整节课的设计思路清晰,环环相扣,紧紧围绕“乔哈里窗”展开。从“热身活动”开始,“照镜子”这个小游戏不但活跃了课堂气氛,拉近了学生之间的关系,而且通过引导直接导出乔哈里窗,非常流畅。后面几个活动更是以“乔哈里窗模型”依次展开,先绘制,后分享,再畅谈,课程内容越来越深入。
第二个亮点就是“绘制乔哈里窗”环节,刘老师能够打破思维定势,将方形的乔哈里窗用圆形的饼状图来表示,这样使四个区域之间的关系更加清晰。通过涂色过程,让学生赋予情感和意义,所以学生在分享的时候有话说,而且讲得非常有诗意,有哲理。
第三个亮点就是问题的设置。心理辅导课中非常讲究问题的设置,设置得好,学生就会愿意说,有话说;反之,学生就不愿说,或者说空话、套话、假话。“畅谈乔哈里窗”这个环节中的两个问题设置得非常好,所以后面的学生讨论也就非常深入了。
(点评嘉宾:盖笑松,东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院长,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吉林省心理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