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张翎,作为一名早年生活在国内后移居海外的作家,她的目光一直在“故乡”与“他乡”的两极穿梭探寻,大洋两岸的双重生活经验,使她的小说形成一种别样的时空交错的叙事结构,探寻着异质文化从冲突到融合过程中呈现出繁复多样的形态与可能,谱写着寻找与回归的乐章。
关键词:张翎 时空交错 双向寻找
“伟大作品,必须是经过博大精深的构思后的产品”a。在张翎的前两部长篇小说《望月》和《交错的彼岸》问世后不久,就有评论家称她是“海外女作家中少有的擅长小说结构的高手”b。
海外的生活阅历使张翎经历了双重的时空体验,在创作中她把自己那份不安于现状、渴望行走他乡的心安在了小说人物身上,无论是早期的《望月》《邮购新娘》《交错的彼岸》,还是后来发表的《余震》 《金山》以及《流年物语》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便是时空交错的叙事结构,即小说在谋篇布局时采用双重时间、空间结构,将不同的时间、空间交叠在一起展开行文。从时间角度来看,几乎张翎的每一部小说都不以时间的线性发展为序,而是现在时间与过去时间穿插,在穿插中现在的生活与过去的故事同时向前推进,造成顺叙中有倒叙、倒叙中有顺叙的结构特点。从空间角度来看,小说的空间背景便是在东西世界两座不同的城市间置换,上演着一出出精彩的“双城记”,时而置身于潺潺流水的故乡藻溪,时而徘徊于充满异域风情的巴克维尔小镇;时而置身于东方大都市上海,时而又穿梭在西方大都市多伦多……中国的城市多与过去的故事连接,西方的城市则与当下人物的活动连接。“把中国的故事和外国的故事天衣无缝地缀连在一起”c。
《交错的彼岸》是由记者马姬对多伦多一个黄姓女子失踪案的调查牵扯出两个家族的故事。一条写以黄蕙宁为中心的中国南方金氏家族的历史,另一条线则写美国加州酿酒业大亨汉福雷家族的故事……纽带是两个家族的爱情。作者将现实与历史、国内与国外、小说人物的青涩初恋与海外情缘、父辈的婚恋错位与后辈的姻缘纠葛联系起来,实现了故事与故事、人物与人物在时空上的遥相呼应。这一头连的是她所生活的加拿大的现时态生活,另一头却又牵着翻越千山万水才慢悠悠飘落到的诗意家乡,巧妙地让我们透过表面的“混乱”看到一个实则条理清晰的叙事脉络。
《金山》依然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建构小说的叙事框架,整体故事时间上围绕两条线索:一是采用顺叙的方式讲述方得法家族四代的百年金山移民史,二是采用倒叙的方式通过方氏家族第五代子嗣艾米和欧阳在碉楼对方家历史进行追溯。空间上在两个地理位置相距万里的意象间来回穿插跳跃,一个是碉楼,实指广东开平和安乡自勉村;一个是金山,实指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省(卑诗省)咸水埠。借方家五代人的故事将中国广东开平的一个小村庄与万里之外的加拿大联系在一起,呈现一幅跨越太平洋两岸的百年移民史。
杨义在《中国叙事学》一书中说:“一篇叙事作品的结构,由于它以复杂的形态组合着多种叙事部分或叙事单元,因而它往往是这篇作品的最大隐义之所在。它超越了具体的文字,而在文字所表述的叙事单元之间或叙事单元之外,蕴藏着作者对于世界、人生以及艺术的理解。” d可见小说的叙述结构不仅能很好地实现了作者的创作意图,也蕴藏着作者对于世界、人生以及艺术的理解。张翎的国内外双重人生经历使得她在一次访谈中说:“可能跟我的人生阅历很有关系,因为我人生的前半部分是在中国度过的,人生的后半部分是在北美度过的;相对来说,这两半都是我的一生没有办法可以忽略的部分,哪一部分也都是割舍不下的。”e在张翎看来,中西经历对她来说同等重要,不可割舍,原乡与异乡、物质与精神以及人在这一对关系中的能动性选择,形诸笔端的就是在历史与当下、中国与北美之间书写移民离散群体情感历程与身份认同,在原乡与异乡撕扯中“寻找”文化之根和精神之源。这种“寻找”在《金山》中表现为金山与碉楼这两个空间意象的交错,金山是实现淘金梦之所在地,是寻找金钱、积攒财富之地,而碉楼则是华工安家立业的精神故乡。从原乡到异乡寻找物质财富,而在异乡又期盼回归原乡构建精神家园,作者似乎一直在营造一种“出走—归来—再出走”的模式,昭示着每一个漂泊者的心路历程,即在异乡感受到挫折、不得不再次回到原乡寻找慰藉,之后再次离开原乡、重新踏上寻梦之路,从中力求寻找两者之间共同的东西。
从原乡到异乡地域景观的摹写不仅仅是实体空间的转换,更是作家强烈主观感情的投射,因此,具有丰富的文化意蕴、伦理秩序和审美价值。张翎自己也曾坦然表示过“:我一直在写,或者说要写的是一种状态,即‘寻找’。我的场景有时在藻溪,有时在温州,有时在多伦多,有时在加州,就是说一个人的精神永远‘在路上’,是寻找一种理想的精神家园的状况。”f这种跨越种族、时空的寻找,探寻的是人生理想的栖居家园,体现的是对精神世界形而上的追问与关怀。
这种“寻找”可以是东方人到西方寻找,小说《邮购新娘》中的女主人公江涓涓为了寻找自己的服装设计梦,从温州輾转到上海,之后又以“新娘”的身份被“邮购”到在多伦多开咖啡馆的老板林颉明身边,却未成为故事中的新娘。江涓涓与富有挑逗性和进攻性的混血女人塔米相比,她的爱情观是中国传统迂回婉转、深沉含蓄型的,像小鸟一样期待男人的呵护。而林颉明在“未婚妻”江涓涓以“邮购新娘”身份到达加拿大时,已在西方这块土地上生活十多年,异域文化熏染使其选择伴侣的标准已经不是中国传统中的温柔恭顺、相夫教子型的,和温婉细腻的江涓涓相比,他更想要一个像塔米那样幽默风趣、直来直往的妻子,所以他和江涓涓的爱情只能刚开始就戛然而止。而江涓涓虽然还只是一位刚踏进异国的华人,尽管来多伦多不到半年,思想上的交错、文化上的落差让她一时还无法完全立足,但江涓涓没有放弃寻找,无论在异国他乡多么艰难,在江涓涓看来,温州是心灵的港湾,港湾只是暂时停泊,多伦多才是实现梦想的地方。
《交错的彼岸》延续了“寻找”的主题。黄蕙宁、黄萱宁姐妹从温州到加拿大多伦多寻找另一种生活,姐妹俩身处本土与异质文化撕扯的旋涡中,感觉如同雾里看花,不敢确定前方是否有花,也不敢确定雾有多深。经历一场情感纠葛后,迷茫的蕙宁独自回到故乡,这种行为不是一种逃避目前生活困境的消极举动,而是渴望在母体文化中寻求心理慰藉和精神支撑的积极求索。与蕙宁相比,妹妹萱宁则在多伦多站稳脚跟,让人们看到了成功融入异质文化中的希望。小说既表达了姐妹俩渴望尽快融入居住国主流文化的潜在意识,也体现了她们重新考量和寻找自己的文化身份,以获得自我存在的价值与意义。 这种寻找也可以是西方人到东方寻找,在这里,西方人把追寻的脚步走在了中国的土地上,对中国的文化和精神充满了崇敬之情,他们不仅是追寻的使者、文化交流的使者,更是一种寻找自我、寻找理想精神家园的探索者。《望月》中的美国人牙口少年时读了史沫特莱和斯诺的关于那片黄土地的书后,黄土地就拴在了他的梦想里;青年时,这种梦想的呼唤越来越清晰,越来越浓烈,他寄去的跨越大洋的一封信使他成为尼克松总统访华后第一批到中国留学的西方人士。同样 《交错的彼岸》 中彼得读了 《西行漫记》 之后,他发出了这样的声音:“那个叫毛泽东的人虽然不信神,却在大大地行着福音书上的话。”g他对黄土地的热烈情感使他逃离“越战”远赴中国,在中国的大地上亲自体验中国的革命,还爱上了中国姑娘并与之结合。这其实就是一种西方人在追寻理想生活过程中对东方文化的认同,既唤起了对中国、中华民族文化和历史的多重想象和重新审视,又暗合中国文化的开放性、包容性和与世界平等对话的可能性,预示了全球化进程中和平崛起的中国应有的胸襟抱负与文化自信。
因此,我们看到时空交错绝不仅仅是简单的建构小说的方式,更是作家个人精神价值和人生取向的一种投射。置身于西方文明与东方文明相互纠缠和交织的生存环境中,张翎小说中的人物既不属于江南梅雨的柔婉温情,又不属于北美大陆的粗犷外露。出走与归来、舍弃与继承,他们或在文化的撕扯中龃龉前行,或在文化的交流中妥协接纳,但他们却能够从身份认同的感性傾诉中跳脱开来,冷静清醒地看待身为“他者”在异质文化冲突中所无法摆脱的“落地”之殇,理性地思考“割不断”与“融不下”的两难境地,凸显一种跨文化的视野。张翎正是在对这个时空整体进行建构的过程中融入了自己跨越民族、国家的独特生存体验,“时空”在这里已经演变成了一种价值反映体系,并且通过作者的叙事参与到文本意义的生成中来,有效放大了其小说的叙事格局。
2002年,张翎在旧金山举行的“开花结果在海外——海外华人文学国际研讨会”的“作家论坛”中就提出,她的海外华文写作一直致力于“寻找跨越文化、种族、地域的人类共性”书写。而这种在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冲突中产生的“人类共性”,只能从跨越国家、地域界限的空间位置、历时延展上共时考量的时间角度和混合交错的移民文化视角中寻得。这种叙事结构不仅使读者能够在繁复的线索中逃脱现时空的禁锢,全方位、多角度冷静地思考东方与西方的关系,还能使读者解读出作者这种互为彼岸的双向寻找,是在全球化背景下追求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诗意表达。
a 李欧梵:《伟大作品的条件——谈文学创作上的“构思”》,《中西文学的徊想》,台北远景出版事业公司1987年版,第65页。
b 陈瑞琳:《风雨故人,交错彼岸——论张翎的长篇新作〈交错的彼岸〉》,《华文文学》2001年第3期。
c 张翎: 《交错的彼岸》,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页。
d 杨义: 《中国叙事学》,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3页。
e 优酷视频:张翎和蔡素芬笔下的女性,http://v.youku. com/v_show/id_XNDI1OTc0NTE2.html
f 南航: 《十年积累的喷发——张翎访谈录》,《文化交流》2007年第4期。
g 张翎: 《交错的彼岸》,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21页。
作 者: 沈晓梅,文学硕士,中国计量大学现代科技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
编 辑: 张晴 E-mail: zqmz0601@163.com
关键词:张翎 时空交错 双向寻找
“伟大作品,必须是经过博大精深的构思后的产品”a。在张翎的前两部长篇小说《望月》和《交错的彼岸》问世后不久,就有评论家称她是“海外女作家中少有的擅长小说结构的高手”b。
海外的生活阅历使张翎经历了双重的时空体验,在创作中她把自己那份不安于现状、渴望行走他乡的心安在了小说人物身上,无论是早期的《望月》《邮购新娘》《交错的彼岸》,还是后来发表的《余震》 《金山》以及《流年物语》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便是时空交错的叙事结构,即小说在谋篇布局时采用双重时间、空间结构,将不同的时间、空间交叠在一起展开行文。从时间角度来看,几乎张翎的每一部小说都不以时间的线性发展为序,而是现在时间与过去时间穿插,在穿插中现在的生活与过去的故事同时向前推进,造成顺叙中有倒叙、倒叙中有顺叙的结构特点。从空间角度来看,小说的空间背景便是在东西世界两座不同的城市间置换,上演着一出出精彩的“双城记”,时而置身于潺潺流水的故乡藻溪,时而徘徊于充满异域风情的巴克维尔小镇;时而置身于东方大都市上海,时而又穿梭在西方大都市多伦多……中国的城市多与过去的故事连接,西方的城市则与当下人物的活动连接。“把中国的故事和外国的故事天衣无缝地缀连在一起”c。
《交错的彼岸》是由记者马姬对多伦多一个黄姓女子失踪案的调查牵扯出两个家族的故事。一条写以黄蕙宁为中心的中国南方金氏家族的历史,另一条线则写美国加州酿酒业大亨汉福雷家族的故事……纽带是两个家族的爱情。作者将现实与历史、国内与国外、小说人物的青涩初恋与海外情缘、父辈的婚恋错位与后辈的姻缘纠葛联系起来,实现了故事与故事、人物与人物在时空上的遥相呼应。这一头连的是她所生活的加拿大的现时态生活,另一头却又牵着翻越千山万水才慢悠悠飘落到的诗意家乡,巧妙地让我们透过表面的“混乱”看到一个实则条理清晰的叙事脉络。
《金山》依然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建构小说的叙事框架,整体故事时间上围绕两条线索:一是采用顺叙的方式讲述方得法家族四代的百年金山移民史,二是采用倒叙的方式通过方氏家族第五代子嗣艾米和欧阳在碉楼对方家历史进行追溯。空间上在两个地理位置相距万里的意象间来回穿插跳跃,一个是碉楼,实指广东开平和安乡自勉村;一个是金山,实指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省(卑诗省)咸水埠。借方家五代人的故事将中国广东开平的一个小村庄与万里之外的加拿大联系在一起,呈现一幅跨越太平洋两岸的百年移民史。
杨义在《中国叙事学》一书中说:“一篇叙事作品的结构,由于它以复杂的形态组合着多种叙事部分或叙事单元,因而它往往是这篇作品的最大隐义之所在。它超越了具体的文字,而在文字所表述的叙事单元之间或叙事单元之外,蕴藏着作者对于世界、人生以及艺术的理解。” d可见小说的叙述结构不仅能很好地实现了作者的创作意图,也蕴藏着作者对于世界、人生以及艺术的理解。张翎的国内外双重人生经历使得她在一次访谈中说:“可能跟我的人生阅历很有关系,因为我人生的前半部分是在中国度过的,人生的后半部分是在北美度过的;相对来说,这两半都是我的一生没有办法可以忽略的部分,哪一部分也都是割舍不下的。”e在张翎看来,中西经历对她来说同等重要,不可割舍,原乡与异乡、物质与精神以及人在这一对关系中的能动性选择,形诸笔端的就是在历史与当下、中国与北美之间书写移民离散群体情感历程与身份认同,在原乡与异乡撕扯中“寻找”文化之根和精神之源。这种“寻找”在《金山》中表现为金山与碉楼这两个空间意象的交错,金山是实现淘金梦之所在地,是寻找金钱、积攒财富之地,而碉楼则是华工安家立业的精神故乡。从原乡到异乡寻找物质财富,而在异乡又期盼回归原乡构建精神家园,作者似乎一直在营造一种“出走—归来—再出走”的模式,昭示着每一个漂泊者的心路历程,即在异乡感受到挫折、不得不再次回到原乡寻找慰藉,之后再次离开原乡、重新踏上寻梦之路,从中力求寻找两者之间共同的东西。
从原乡到异乡地域景观的摹写不仅仅是实体空间的转换,更是作家强烈主观感情的投射,因此,具有丰富的文化意蕴、伦理秩序和审美价值。张翎自己也曾坦然表示过“:我一直在写,或者说要写的是一种状态,即‘寻找’。我的场景有时在藻溪,有时在温州,有时在多伦多,有时在加州,就是说一个人的精神永远‘在路上’,是寻找一种理想的精神家园的状况。”f这种跨越种族、时空的寻找,探寻的是人生理想的栖居家园,体现的是对精神世界形而上的追问与关怀。
这种“寻找”可以是东方人到西方寻找,小说《邮购新娘》中的女主人公江涓涓为了寻找自己的服装设计梦,从温州輾转到上海,之后又以“新娘”的身份被“邮购”到在多伦多开咖啡馆的老板林颉明身边,却未成为故事中的新娘。江涓涓与富有挑逗性和进攻性的混血女人塔米相比,她的爱情观是中国传统迂回婉转、深沉含蓄型的,像小鸟一样期待男人的呵护。而林颉明在“未婚妻”江涓涓以“邮购新娘”身份到达加拿大时,已在西方这块土地上生活十多年,异域文化熏染使其选择伴侣的标准已经不是中国传统中的温柔恭顺、相夫教子型的,和温婉细腻的江涓涓相比,他更想要一个像塔米那样幽默风趣、直来直往的妻子,所以他和江涓涓的爱情只能刚开始就戛然而止。而江涓涓虽然还只是一位刚踏进异国的华人,尽管来多伦多不到半年,思想上的交错、文化上的落差让她一时还无法完全立足,但江涓涓没有放弃寻找,无论在异国他乡多么艰难,在江涓涓看来,温州是心灵的港湾,港湾只是暂时停泊,多伦多才是实现梦想的地方。
《交错的彼岸》延续了“寻找”的主题。黄蕙宁、黄萱宁姐妹从温州到加拿大多伦多寻找另一种生活,姐妹俩身处本土与异质文化撕扯的旋涡中,感觉如同雾里看花,不敢确定前方是否有花,也不敢确定雾有多深。经历一场情感纠葛后,迷茫的蕙宁独自回到故乡,这种行为不是一种逃避目前生活困境的消极举动,而是渴望在母体文化中寻求心理慰藉和精神支撑的积极求索。与蕙宁相比,妹妹萱宁则在多伦多站稳脚跟,让人们看到了成功融入异质文化中的希望。小说既表达了姐妹俩渴望尽快融入居住国主流文化的潜在意识,也体现了她们重新考量和寻找自己的文化身份,以获得自我存在的价值与意义。 这种寻找也可以是西方人到东方寻找,在这里,西方人把追寻的脚步走在了中国的土地上,对中国的文化和精神充满了崇敬之情,他们不仅是追寻的使者、文化交流的使者,更是一种寻找自我、寻找理想精神家园的探索者。《望月》中的美国人牙口少年时读了史沫特莱和斯诺的关于那片黄土地的书后,黄土地就拴在了他的梦想里;青年时,这种梦想的呼唤越来越清晰,越来越浓烈,他寄去的跨越大洋的一封信使他成为尼克松总统访华后第一批到中国留学的西方人士。同样 《交错的彼岸》 中彼得读了 《西行漫记》 之后,他发出了这样的声音:“那个叫毛泽东的人虽然不信神,却在大大地行着福音书上的话。”g他对黄土地的热烈情感使他逃离“越战”远赴中国,在中国的大地上亲自体验中国的革命,还爱上了中国姑娘并与之结合。这其实就是一种西方人在追寻理想生活过程中对东方文化的认同,既唤起了对中国、中华民族文化和历史的多重想象和重新审视,又暗合中国文化的开放性、包容性和与世界平等对话的可能性,预示了全球化进程中和平崛起的中国应有的胸襟抱负与文化自信。
因此,我们看到时空交错绝不仅仅是简单的建构小说的方式,更是作家个人精神价值和人生取向的一种投射。置身于西方文明与东方文明相互纠缠和交织的生存环境中,张翎小说中的人物既不属于江南梅雨的柔婉温情,又不属于北美大陆的粗犷外露。出走与归来、舍弃与继承,他们或在文化的撕扯中龃龉前行,或在文化的交流中妥协接纳,但他们却能够从身份认同的感性傾诉中跳脱开来,冷静清醒地看待身为“他者”在异质文化冲突中所无法摆脱的“落地”之殇,理性地思考“割不断”与“融不下”的两难境地,凸显一种跨文化的视野。张翎正是在对这个时空整体进行建构的过程中融入了自己跨越民族、国家的独特生存体验,“时空”在这里已经演变成了一种价值反映体系,并且通过作者的叙事参与到文本意义的生成中来,有效放大了其小说的叙事格局。
2002年,张翎在旧金山举行的“开花结果在海外——海外华人文学国际研讨会”的“作家论坛”中就提出,她的海外华文写作一直致力于“寻找跨越文化、种族、地域的人类共性”书写。而这种在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冲突中产生的“人类共性”,只能从跨越国家、地域界限的空间位置、历时延展上共时考量的时间角度和混合交错的移民文化视角中寻得。这种叙事结构不仅使读者能够在繁复的线索中逃脱现时空的禁锢,全方位、多角度冷静地思考东方与西方的关系,还能使读者解读出作者这种互为彼岸的双向寻找,是在全球化背景下追求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诗意表达。
a 李欧梵:《伟大作品的条件——谈文学创作上的“构思”》,《中西文学的徊想》,台北远景出版事业公司1987年版,第65页。
b 陈瑞琳:《风雨故人,交错彼岸——论张翎的长篇新作〈交错的彼岸〉》,《华文文学》2001年第3期。
c 张翎: 《交错的彼岸》,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页。
d 杨义: 《中国叙事学》,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3页。
e 优酷视频:张翎和蔡素芬笔下的女性,http://v.youku. com/v_show/id_XNDI1OTc0NTE2.html
f 南航: 《十年积累的喷发——张翎访谈录》,《文化交流》2007年第4期。
g 张翎: 《交错的彼岸》,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21页。
作 者: 沈晓梅,文学硕士,中国计量大学现代科技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
编 辑: 张晴 E-mail: zqmz06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