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评价对SICU气管插管患者实施有效沟通措施对预防意外拔管事件的效果。
方法:自2007年6月~12月,采用方便取样法,将我科88例人工气道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患者给予有效沟通措施以及常规护理措施,有效沟通方式包括:使用人体结构示意图、图画板和词组卡片配合文字说明等多种方式;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
结果:实验组的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及拔管意图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结论:采用有效沟通方式能提高带管患者对人工气道依从性,使人工气道治疗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明显降低。
关键词:人工气道 气管插管 有效沟通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6-0001-02
非计划性拔管是指行人工气道治疗的患者自行拔管或在治疗、护理及其他非患者因素导致的意外脱管,可造成严重后果的并发症[1]。由于患者过早拔管,被动终止所需要的机械通气支持,导致病情、生命体征恶化甚至死亡[2]。国外有文献报道由于非计划性拔管导致插管患者死亡的占插管治疗患者的3%~6%,并有逐年上升趋势[3]。近年来,非计划性拔管使患者人工气道重置率升到61%,明显高于计划性拔管患者的10%[4]。人工气道治疗使患者失去了语言表达能力,阻碍了护患之间的有效沟通,导致护理人员无法及时理解患者的需要和想法,直接造成患者的非计划性拔管[2]。同时,意识清醒的患者在进行人工气道治疗后,存在紧张、恐惧心理及不耐管的体验等,造成非计划性拔管的产生[5]。为解决这一问题,我科积极采取了措施,预防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本研究旨在评价措施的有效性。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采用方便取样法,于2007年6月~12月间,选择外科手术后,携带气管插管或其他人工气道治疗转入SICU,患者APACHEⅡ[3]评分均>10分,且在人工气道治疗过程中未发生其它人工气道的并发症的患者,共88例进行调查。
1.2 研究方法。将研究对象按随机顺序表,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4人。给予实验组患者以下护理措施,包括:①初次行人工气道治疗的清醒患者:进入病房后尽早与患者沟通,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使患者认识到气管插管的目的、作用,及其治疗的重要性;②听不懂医护人员话、不识字或无书写能力的患者:采取特殊的手势进行交流,教会患者用一些特定的手势沟通;③短期人工气道治疗且神志清楚的患者:运用自制的配有文字、图画的题板进行交流,题板上标有基本生理需求和较关心的问题;④在各项操作或检查前、中、后做好解释工作,取得患者配合;⑤对于解释无效,仍有拔管倾向患者,重点护理交班,加强护理力度;⑥与患者家属沟通:请家属与患者沟通解释,树立患者的信心。对照组患者:给予人工气道的常规护理;当患者出现躁动、不耐管状态时,给予健康宣教,讲解带有人工气道治疗的相关理论,对于解释无效、有拔管倾向的患者,应使用镇静剂和约束带。比较两组患者计划性拔管前,两组患者的自行拔管率。
1.3 数据分析。数据分析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计数资料之间的比较,统计方法包括,均数、标准差,t检验和X2检验。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两组患者年龄24~80岁之间,平均55±7.6岁;均为经口插管;带管时间≤72小时;且APACHEⅡ[3]评分>10分;一般情况见表1。
2.2 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实验组44人中,非计划性拔管0例,存在拔管意图患者1例;对照组44人中,非计划性拔管事件3例,存在拔管意图患者13例(见表2)。将非计划性拔管例数与存在拔管意图例数合并后,经卡方检验,两组的非计划性拔管和存在拔管意图的发生率存在显著性差异。
3 讨论
护理干预对ICU行人工气道治疗的患者,非计划性拔管所发挥的不可或缺的作用[6]。本研究结果表明,试验组患者非计划性拔管事件和存在拔管意图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提示护理干预措施的实施可提高了患者人工气道依从性,降低人工气道治疗患者自行拔管的危险性。患者在清醒状态下,人工气道治疗对其而言是一种既紧张又恐怖的体验,气管插管刺激患者咽喉部,患者舒适度下降,同时也失去了语言表达能力,造成护患之间的有效沟通发生障碍,导致护士无法及时了解患者的需求和想法;且大部分患者对人工气道治疗了解甚少,加之ICU病室环境的特殊性,让患者意识到病情的严重性,心理上紧张、恐慌。生理上的痛苦体验加之心理上的紧张焦虑又无法沟通,严重者常导致自行拔除气管插管。多数患者是在意识不清的情况下接受呼吸机治疗,清醒后对突然出现的语言交流障碍和插管不适不能接受而出现恐惧;对于这类患者护士在第一时间与患者沟通,耐心解释人工气道治疗的必要性和安全性。护士应用模型或图板告诉患者呼吸机是通过机械作用防止咽部气道塌陷和维持气道开放,并详细讲解人工气道治疗的目的、方法、治疗过程中如何配合、可能出现的情况,同时运用图片和文字的形式代替加强与患者间的沟通交流,尽可能地使患者感到护士对自己的关心与照顾,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积极配合治疗。因此,加强与人工气道治疗患者的有效沟通,可减轻患者焦虑、恐惧心理,使其积极配合各项治疗,争取早日脱机[1]。同时,从表2结果提示,通过改善患者对人工气道的依从性,对降低患者的带管时间及住ICU治疗时间,有效减少住院花费,缩短住院时间等可能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非语言交流在护理工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非语言沟通是一种不使用词语,而在沟通中借助个体的眼神、面部表情、手势、动作、声调、态度、人与人的位置、距离等来帮助表达思想、感情、兴趣、观点的方式[9]。非语言沟通是一种近距离交往,不受语言限制,是在感官所能及的情况下不断进行的,能较准确地表达个人内心的真实感受、情绪及感觉[10],因此,护理人员应充分恰当地运用非语言沟通方式,用亲切真诚的微笑,积极稳定的情绪感染患者,从而有利于治疗、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护士也应该根据患者的表情变化来判断其需求,并及时满足其需要,例如,实验组1例试图拔管者,当其气管导管内有痰液时,会导致患者缺氧引起口唇紫绀,其会表现出痛苦表情,并出现拔管行为;此时,护士应及时判断患者的需求而给予吸痰,使其呼吸道畅通,随之患者拔管意图缓解;手势也可以用来加强与人工气道治疗患者的沟通,例如,对于实验组成员,当其很好的配合护士完成了某项操作或患者病情逐渐好转时,护士则竖起大拇指表示称赞或鼓励,使患者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对于接受能力强的患者,护士可以对患者进行规范的手势训练和指导,如五指伸直表示气管不适、握拳表示伤口疼痛等,这样护士可以及时掌握患者的信息,进行正确的评估,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减轻患者的不适和痛苦;娴熟的技术操作是维持沟通的纽带,护士若能自信并熟练地完成各项操作,无形中会给予患者一种安全感,患者的紧张情绪即可平复;触摸也是一种普遍运用的非语言沟通方式,恰当掌握触摸,不但体现护士对患者的关注和安慰,也是患者情感的需要,它能使不安的患者平静下来,使脆弱的人变得坚强。同时,不能用语言交流的患者往往需要更多的关怀和鼓励,尤其是清醒患者,会经常担心呼吸机出故障,担心呼吸机调节不当引起憋气等;护士应表现出高度负责的态度,时刻在患者视线范围内活动,及时与患者进行有声或无声的交流,使护理人员更容易观察到患者的细小变化,提高护理的质量,从而减少患者的孤独无助感和不安全感。 本研究也可以反映出:坚持置管期间应持续、及时地反馈护(医)、患、家属三方沟通效果,保证足够的交流时间。由于监护病房的特定环境,所以应把与患者家属的交流沟通同样重视起来,这样才能有针对性的完善交流方式,本着以患者为中心的原则,以求实现个性化、人性化的现代护理理念。沟通既是一种科学的工作方法,同时也是一门艺术,是护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的环节。良好的沟通技巧,可以建立护理中的良性人际关系,使护理工作在友好的气氛中进行。
重症监护病房(SICU)是接触人工气道治疗患者较多的科室,且患者病情具有急、危、重的特点,一旦发生患者自行拔管,往往后果不堪设想[9]。通过有效的护理干预,改善护患交流沟通方法,使得患者增强人工气道依从性,避免了再次插管,减少了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不必要的风险,从而有利于缩短低患者的住院时间,节省治疗费用。同时又有效地提升医院的医疗、护理质量,实现了医疗护理安全需求。而护士通过有效的护患沟通,发展及促进良好的护患关系,及时满足患者的身心需要,使患者真正接受科学的、整体的、全方位的现代护理。护理人员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以科学的态度、恰当的方法和美好的语言,对患者的精神痛苦、心理顾虑、思想负担和疑难问题进行疏导,能较好地解决患者出现的各种负性情绪及心理问题,起到药物起不到的作用。为构建和谐就医环境,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 龙何英等.护理干预对气管插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影响,华夏医学,2007,05:23-25
[2] 林碎钗等.有效沟通提高ICU气管插管患者保留人工气道依从性,护理学报,2007,11(5):45-46
[3] Moons P,Sels K,De Becker W,et al.Development of a Risk Assessment Tool for Deliberate Self-extubation in Intensive Care Patients[J].Intensive Care Med,2004,30(7):1348-1355
[4] 沈犁.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06,41(1):68-71
[5] 全清霞,林碎钗,林跃跃,等.气管插管患者意外拔管的原因分析和护理对策[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6,23(5):44-45
[6] 史平,林梅,季爱琴.ICU非计划性拔管重置气管插管相关因素及防范措施[J].护士进修杂志,2006,21(4):374-375
[7] 郑琼,ICU护理风险管理探讨,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10:55-56
[8] 庄一渝,袁莲凤.医护合作减低ICU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J].护士进修杂志,2007,22(5):56-57
[9] 送秀荣,李惠菊.浅谈与机械通气患者的有效沟通[J].西北国防医学杂志,2006,27(1):73-74
[10] Nishiyama T , Hanaoka K .Propofol-induced bronchoconstriction :two case reports. Anesth Analg , 2004 , 93(3):645-647
方法:自2007年6月~12月,采用方便取样法,将我科88例人工气道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患者给予有效沟通措施以及常规护理措施,有效沟通方式包括:使用人体结构示意图、图画板和词组卡片配合文字说明等多种方式;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
结果:实验组的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及拔管意图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结论:采用有效沟通方式能提高带管患者对人工气道依从性,使人工气道治疗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明显降低。
关键词:人工气道 气管插管 有效沟通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6-0001-02
非计划性拔管是指行人工气道治疗的患者自行拔管或在治疗、护理及其他非患者因素导致的意外脱管,可造成严重后果的并发症[1]。由于患者过早拔管,被动终止所需要的机械通气支持,导致病情、生命体征恶化甚至死亡[2]。国外有文献报道由于非计划性拔管导致插管患者死亡的占插管治疗患者的3%~6%,并有逐年上升趋势[3]。近年来,非计划性拔管使患者人工气道重置率升到61%,明显高于计划性拔管患者的10%[4]。人工气道治疗使患者失去了语言表达能力,阻碍了护患之间的有效沟通,导致护理人员无法及时理解患者的需要和想法,直接造成患者的非计划性拔管[2]。同时,意识清醒的患者在进行人工气道治疗后,存在紧张、恐惧心理及不耐管的体验等,造成非计划性拔管的产生[5]。为解决这一问题,我科积极采取了措施,预防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本研究旨在评价措施的有效性。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采用方便取样法,于2007年6月~12月间,选择外科手术后,携带气管插管或其他人工气道治疗转入SICU,患者APACHEⅡ[3]评分均>10分,且在人工气道治疗过程中未发生其它人工气道的并发症的患者,共88例进行调查。
1.2 研究方法。将研究对象按随机顺序表,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4人。给予实验组患者以下护理措施,包括:①初次行人工气道治疗的清醒患者:进入病房后尽早与患者沟通,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使患者认识到气管插管的目的、作用,及其治疗的重要性;②听不懂医护人员话、不识字或无书写能力的患者:采取特殊的手势进行交流,教会患者用一些特定的手势沟通;③短期人工气道治疗且神志清楚的患者:运用自制的配有文字、图画的题板进行交流,题板上标有基本生理需求和较关心的问题;④在各项操作或检查前、中、后做好解释工作,取得患者配合;⑤对于解释无效,仍有拔管倾向患者,重点护理交班,加强护理力度;⑥与患者家属沟通:请家属与患者沟通解释,树立患者的信心。对照组患者:给予人工气道的常规护理;当患者出现躁动、不耐管状态时,给予健康宣教,讲解带有人工气道治疗的相关理论,对于解释无效、有拔管倾向的患者,应使用镇静剂和约束带。比较两组患者计划性拔管前,两组患者的自行拔管率。
1.3 数据分析。数据分析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计数资料之间的比较,统计方法包括,均数、标准差,t检验和X2检验。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两组患者年龄24~80岁之间,平均55±7.6岁;均为经口插管;带管时间≤72小时;且APACHEⅡ[3]评分>10分;一般情况见表1。
2.2 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实验组44人中,非计划性拔管0例,存在拔管意图患者1例;对照组44人中,非计划性拔管事件3例,存在拔管意图患者13例(见表2)。将非计划性拔管例数与存在拔管意图例数合并后,经卡方检验,两组的非计划性拔管和存在拔管意图的发生率存在显著性差异。
3 讨论
护理干预对ICU行人工气道治疗的患者,非计划性拔管所发挥的不可或缺的作用[6]。本研究结果表明,试验组患者非计划性拔管事件和存在拔管意图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提示护理干预措施的实施可提高了患者人工气道依从性,降低人工气道治疗患者自行拔管的危险性。患者在清醒状态下,人工气道治疗对其而言是一种既紧张又恐怖的体验,气管插管刺激患者咽喉部,患者舒适度下降,同时也失去了语言表达能力,造成护患之间的有效沟通发生障碍,导致护士无法及时了解患者的需求和想法;且大部分患者对人工气道治疗了解甚少,加之ICU病室环境的特殊性,让患者意识到病情的严重性,心理上紧张、恐慌。生理上的痛苦体验加之心理上的紧张焦虑又无法沟通,严重者常导致自行拔除气管插管。多数患者是在意识不清的情况下接受呼吸机治疗,清醒后对突然出现的语言交流障碍和插管不适不能接受而出现恐惧;对于这类患者护士在第一时间与患者沟通,耐心解释人工气道治疗的必要性和安全性。护士应用模型或图板告诉患者呼吸机是通过机械作用防止咽部气道塌陷和维持气道开放,并详细讲解人工气道治疗的目的、方法、治疗过程中如何配合、可能出现的情况,同时运用图片和文字的形式代替加强与患者间的沟通交流,尽可能地使患者感到护士对自己的关心与照顾,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积极配合治疗。因此,加强与人工气道治疗患者的有效沟通,可减轻患者焦虑、恐惧心理,使其积极配合各项治疗,争取早日脱机[1]。同时,从表2结果提示,通过改善患者对人工气道的依从性,对降低患者的带管时间及住ICU治疗时间,有效减少住院花费,缩短住院时间等可能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非语言交流在护理工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非语言沟通是一种不使用词语,而在沟通中借助个体的眼神、面部表情、手势、动作、声调、态度、人与人的位置、距离等来帮助表达思想、感情、兴趣、观点的方式[9]。非语言沟通是一种近距离交往,不受语言限制,是在感官所能及的情况下不断进行的,能较准确地表达个人内心的真实感受、情绪及感觉[10],因此,护理人员应充分恰当地运用非语言沟通方式,用亲切真诚的微笑,积极稳定的情绪感染患者,从而有利于治疗、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护士也应该根据患者的表情变化来判断其需求,并及时满足其需要,例如,实验组1例试图拔管者,当其气管导管内有痰液时,会导致患者缺氧引起口唇紫绀,其会表现出痛苦表情,并出现拔管行为;此时,护士应及时判断患者的需求而给予吸痰,使其呼吸道畅通,随之患者拔管意图缓解;手势也可以用来加强与人工气道治疗患者的沟通,例如,对于实验组成员,当其很好的配合护士完成了某项操作或患者病情逐渐好转时,护士则竖起大拇指表示称赞或鼓励,使患者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对于接受能力强的患者,护士可以对患者进行规范的手势训练和指导,如五指伸直表示气管不适、握拳表示伤口疼痛等,这样护士可以及时掌握患者的信息,进行正确的评估,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减轻患者的不适和痛苦;娴熟的技术操作是维持沟通的纽带,护士若能自信并熟练地完成各项操作,无形中会给予患者一种安全感,患者的紧张情绪即可平复;触摸也是一种普遍运用的非语言沟通方式,恰当掌握触摸,不但体现护士对患者的关注和安慰,也是患者情感的需要,它能使不安的患者平静下来,使脆弱的人变得坚强。同时,不能用语言交流的患者往往需要更多的关怀和鼓励,尤其是清醒患者,会经常担心呼吸机出故障,担心呼吸机调节不当引起憋气等;护士应表现出高度负责的态度,时刻在患者视线范围内活动,及时与患者进行有声或无声的交流,使护理人员更容易观察到患者的细小变化,提高护理的质量,从而减少患者的孤独无助感和不安全感。 本研究也可以反映出:坚持置管期间应持续、及时地反馈护(医)、患、家属三方沟通效果,保证足够的交流时间。由于监护病房的特定环境,所以应把与患者家属的交流沟通同样重视起来,这样才能有针对性的完善交流方式,本着以患者为中心的原则,以求实现个性化、人性化的现代护理理念。沟通既是一种科学的工作方法,同时也是一门艺术,是护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的环节。良好的沟通技巧,可以建立护理中的良性人际关系,使护理工作在友好的气氛中进行。
重症监护病房(SICU)是接触人工气道治疗患者较多的科室,且患者病情具有急、危、重的特点,一旦发生患者自行拔管,往往后果不堪设想[9]。通过有效的护理干预,改善护患交流沟通方法,使得患者增强人工气道依从性,避免了再次插管,减少了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不必要的风险,从而有利于缩短低患者的住院时间,节省治疗费用。同时又有效地提升医院的医疗、护理质量,实现了医疗护理安全需求。而护士通过有效的护患沟通,发展及促进良好的护患关系,及时满足患者的身心需要,使患者真正接受科学的、整体的、全方位的现代护理。护理人员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以科学的态度、恰当的方法和美好的语言,对患者的精神痛苦、心理顾虑、思想负担和疑难问题进行疏导,能较好地解决患者出现的各种负性情绪及心理问题,起到药物起不到的作用。为构建和谐就医环境,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 龙何英等.护理干预对气管插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影响,华夏医学,2007,05:23-25
[2] 林碎钗等.有效沟通提高ICU气管插管患者保留人工气道依从性,护理学报,2007,11(5):45-46
[3] Moons P,Sels K,De Becker W,et al.Development of a Risk Assessment Tool for Deliberate Self-extubation in Intensive Care Patients[J].Intensive Care Med,2004,30(7):1348-1355
[4] 沈犁.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06,41(1):68-71
[5] 全清霞,林碎钗,林跃跃,等.气管插管患者意外拔管的原因分析和护理对策[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6,23(5):44-45
[6] 史平,林梅,季爱琴.ICU非计划性拔管重置气管插管相关因素及防范措施[J].护士进修杂志,2006,21(4):374-375
[7] 郑琼,ICU护理风险管理探讨,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10:55-56
[8] 庄一渝,袁莲凤.医护合作减低ICU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J].护士进修杂志,2007,22(5):56-57
[9] 送秀荣,李惠菊.浅谈与机械通气患者的有效沟通[J].西北国防医学杂志,2006,27(1):73-74
[10] Nishiyama T , Hanaoka K .Propofol-induced bronchoconstriction :two case reports. Anesth Analg , 2004 , 93(3):645-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