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宗锡评弹观”之面面观

来源 :上海采风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il_dingd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评弹作为一种地方曲艺,虽然在历史上经历过多次重大发展,但即便在最辉煌的年代,也是实践多于理论,理论形态的“评弹观”建设始终是评弹艺术发展的薄弱环节。好在曲艺理论家吴宗锡的评弹理论专著《走进评弹》填补了这项空白,该著对评弹艺术的艺术特性、艺术规律进行了系统总结,在评弹界引起高度关注。《走进评弹》先后荣获第八届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奖著作类一等奖和上海文艺创作优品奖,吴宗锡也被授予第七届中国曲艺牡丹奖终身成就奖和上海文艺家终身成就奖。日前,《文汇报》刊发了《吴宗锡的评弹观》一文,从评弹艺术本质论、创作论和鉴赏论三方面对吴宗锡的评弹观做了述评,再度引起业界人士对评弹理论研究的关注与热议。6月7日下午,由上海市文联主办,上海市曲协、上海炎黄文化研究会等承办的“吴宗锡评弹观研讨会”隆重举行,与会者对吴宗锡的评弹观作了全方位、多层次的探讨。
  宋妍(上海市文联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文联来主办这样一个研讨会,我想至少传递了四个方面的信息:一是希望进一步提升文联工作的学术含量;二是希望进一步推动有价值的文艺评论;三是希望进一步鼓励文联的广大会员加强学习,成为文艺工作的行家里手;四是进一步推动上海文艺界更好地出人、出作品。上海文联通过制度安排推动文艺评论,希望能够达到这样三个目的:一是能够让文艺评论走进人民大众;二是让评论来引领我们的创作;三是让文艺评论成为上海文艺生态的重要构成。但愿这个研讨会能够为这三个具体目的做一些示范和推动。
  夏锦乾(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吴宗锡先生的评弹观是到目前为止评弹界最系统、最全面、最完整的对评弹理论的一个梳理和认识,是当代评弹艺术实践的一个总结。其主要特点我归纳了三点:一是有强烈的建构性和系统性,吴宗锡先生对评弹的方方面面作出了非常精细的考虑,在当代评弹界,这样的建构是少见的。二是其评弹观来自实践,他长期和当代评弹艺术家一起,而且参与评弹创作实践,在这样的过程中,反过来总结的理论非常有价值;三是吴宗锡先生的整个理论有很深的文化含量,中国的传统文化和西方一些先进文化理念都包含到这个评弹观当中。所以我认为,这个评弹观值得我们好好的研究,是我们上海的一个理论财富,也是整个中国评弹界的理论财富。
  杨益萍(上海炎黄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我非常有幸在文联工作岗位上曾经为吴老总结艺术成果,做了一点微小的贡献。关于评弹观,我说不出多少专业意见,对吴老的做人我谈两点印象。首先是,干一行,钻一行。他变成公认的评弹艺术专家,有自己独特的评弹观,就是干一行钻一行非常好的典范。我们非常惭愧,比起他我们差很多。第二,活到老,学到老。吴老今年88岁,从退下来到现在也有20多年了,但是他没有停止对评弹艺术的关注,没有停止对评弹趋势的关注,也没有停止把他的智慧变成成果。在88岁高龄把这种成果奉献给艺术,确实是活到老、学到老的典范,值得我们钦佩。
  丁锡满(原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上海楹联协会名誉会长):我谈两点感想。第一,我想把“吴宗锡评弹观”改为“吴宗锡评弹学”。按照辞海的解释,“观”是对事物的看法与态度,仅仅用“观”字来评判吴宗锡对评弹艺术的研究成果好象不太够,他从评弹艺术的本质、渊源、规律、从评论的作品和表演艺术,从评弹的演员和艺术的流派,科学地、全面地、系统地论述了评弹艺术,《走进评弹》是一部权威性的学术著作。我以为可以这样说,吴宗锡同志通过毕生的努力,为评弹艺术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它是评弹学,不仅是评弹观。第二,对于吴宗锡的评弹学,对于吴宗锡同志对评弹艺术、评弹学说的贡献,要突出地宣传,要树立他在评弹界权威人物的地位。每一个学科,每一门艺术,都有领军人物。数学是苏步青,肝脏外科是吴孟超,光学是蔡祖泉,越剧是袁雪芬,话剧是黄佐临,昆剧是俞振飞,而评弹,非吴宗锡莫属。我相信,在今后,在中国的评弹史上,吴宗锡将会是一个里程碑式的人物,他的名字将载入史册。因为他的理论有现实意义。
  沈鸿鑫(上海艺术研究所研究员、戏曲评论家):上海的评弹理论研究有几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解放前,特别是30年代之后,上海出现了一些有关评弹的研究著作,如陈汝衡的《说书小史》、赵景深的《弹词考证》、郑振铎的《中国俗文学史》等,这些著作偏重于书面版本及史料的考证,作品著者的查考等,总之,在资料的考证上比较多。第二阶段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50-60年代,评弹理论有了新的发展,其显著的特点是把评弹作为活跃在舞台上的鲜活说唱艺术品种加以研究,这一阶段的研究,实际上吴宗锡先生就是挑大梁的,1957年,吴先生就推出了第一本关于评弹的理论书籍《怎样欣赏评弹》,这本书比较概括地论述了评弹的艺术特征,对评弹的作品、艺术家、艺术流派也做了比较概括的说明。第三个阶段就是新时期,可以说是评弹研究一个繁荣的时期,这一时期进行的评弹理论的研讨也比较多,编纂一些大型的理论著作。实际上,后面两个时期,吴宗锡先生在领导、实践方面都起了重要的作用。从历史研究到现实研究这是一个转变,原来偏重于对历史材料的研究和考证,转变为对现实的创作与表演的研究,从文本的研究到鲜活的书台演唱艺术的研究,从零星的评点到系统的研究。
  赵丽宏(上海作协副主席、《上海文学》杂志社社长):我对评弹没有研究,看得也不多,但是我今天一定要来,对吴宗锡先生表达我的敬意。我觉得吴宗锡是非常有风度、有教养的人,他的温文儒雅、彬彬有礼,在我们这个社会中是非常少的。即便在最困苦的年代,也是保持这样的尊严和风度,这是非常不容易的。最近我有一次和他深入接触的机会,不是面谈,而是读了他的一部文稿,他希望我给他写序,我就有机会仔细读了他的文章。我一直认为,吴宗锡对评弹事业有非常大的兴趣和贡献,但是对文学,我觉得是很可惜的事情。你们可能没有读过他的很多文学创作,但是我读了以后,觉得他是一个非常好、非常了不起的作家,可惜他没有在这个领域花更多的时间写。我一边读一边感慨。他出生在书香门第,从小受到传统的教育,家里请了私塾先生教他一个人,然后读了非常好的中学和大学,受到了最好的教育,是一个非常有学养的、受到严格培养的知识分子。我读了他40年代发表在大公报上的文章,非常专业,他谈西方文学,谈美国的诗歌、欧洲的诗歌,他也翻译西方的诗歌,自己也写诗。解放以后,他做了评弹工作,评弹对他也是适合的,因为他是苏州人。我觉得他关于评弹的论文就是散文,很有文采。他是诗人,八十年代中期的时候,他在《诗刊》发表诗歌,当时上海诗人在《诗刊》发表诗的很少。我开始也不知道左弦就是吴宗锡,后来才知道。他也写文学评论,写散文。散文我以前不了解,我读了他的文稿,他写苏州,写得非常好,发表在苏州杂志上。这些文章使我想到了鲁迅的朝花夕拾,就写故乡、童年的故事。他写苏州的建筑,苏州的园林,绝对不是一般的介绍,每一篇都有人物,有故事,而且都是他经历的故事,读了很难忘。   孙颙(上海作协党组书记、副主席):我从小受家里影响,也很喜欢评弹。现在看吴宗锡先生的这些,就知道是哪些人在推动,朝哪个方向推动,这个非常要紧。因为一门艺术从哪个方向走和主要参与者的审美是很有关系的。吴宗锡先生的审美五谈,是极具理论性的,他里面讲了很多艺术的基本道理。我甚至有一个感觉,在中国的舞台艺术当中,把文学和音乐结合得最好的,到现在看是评弹。因为评弹的那些说唱,主要是文学性的表现,唱词的文学性,可以说比我们现在很多小说家、散文家写出的文字还要漂亮。现在如果写小说,写散文,不讲文字,不讲审美,不讲趣味,就觉得是行之不远的小说,行之不远的散文。所以在这点上,评弹和文学,是完全相通的。
  郦国义(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秘书长):吴老对评弹艺术的研究可谓前无古人后缺来者,为何这样说?第一是从吴宗锡老师本身的文化背景看,他是受新文化影响的诗人,又是一个理论家。评弹这样一种传统艺术,以前是不重视的,但是他投身于这种艺术以后,一直把它作为学术研究的对象,艺术创造的对象。所以我觉得这样的人,是很少的。第二,吴老和其他的文艺家不同,他是文艺创作工作的组织者。我们很惭愧,我们现在的处长过五十年以后,就是一根草,所以文化背景差异很大。评弹到了五六十年代以后有两个特征,一是出现了中篇评弹的样式,这是时代发展的需求,是审美习惯发展的需要。二是之前评弹的段子反映现实生活的不多,但在吴老带领下创作的很多反映现实生活的作品,都成为评弹艺术的精品,这是今天很值得启发、值得去研究的。第三,关于吴老评弹理论的文风表述,这样的文风在今天显得尤其可贵。从这三个角度说,我认为是前无古人后缺来者。
  毛时安(文艺评论家):在吴宗锡领导上海评弹团的历史时期,上海的评弹出现了空前繁荣。这个空前繁荣,一是书目繁荣,不仅有老的经典,也有新创作的书目,新旧共荣,书目繁荣。二是艺术流派非常繁荣,而且在评弹流派出现的同时,评弹与时俱进的个性也在出现。我在吴宗锡的评弹理论中,看到一种很好的艺术分析的传统,艺术感觉的传统。这种感觉让我想起了这样两个人,他们是我年轻时到现在一直很敬仰的,一个是王朝闻先生,他对每个细节的推敲,深入到骨子里的趣味的体味,可以说到现在没有人能够做到。还有一个就是我的老师钱谷融,他对《雷雨》每一句台词的分析,可以一而再、再而三、三四个层次、五六个层次反反复复地勾勒。这种细腻、细致,我在吴宗锡对评弹书目的分析当中可以看到。
  朱栋霖(苏州大学文学院教授):我认为吴宗锡先生是系统从事评弹理论研究的开拓者。我们评弹虽然200年来誉满江南,但是研究理论确实很少。这50年来,研究评弹理论的主要两个人,一个是苏州的周良,一个是上海的吴宗锡。周良主要是研究评弹历史,吴老是评弹的理论研究,尤其是他身在上海评弹团,他对艺术的熟悉,作为一个领导者,他具有高屋建瓴的眼光,体现了对评弹理论的一种体系性的构建意图。而且在九十年代以来发表的论文中,已经对评弹的本体作出了自己独到的表述。他是在探索实践的基础上,经过总结和提升后,他形成了自己的关于评弹艺术的理论和表述。吴宗锡的评弹理论研究富有特色,吴老具有丰富的艺术和美学敏感,他尤其重视评弹作为艺术的研究。我们现在文学艺术研究的很多评论文章,大多数谈思想,其实他对文学不懂。而吴老的评弹研究,是真正有艺术感觉的。他对上海评弹界代表性人物的艺术,真是太熟悉了,他对12位名家的评论,那么的精到。他是用理论研究又回过头来渗透到艺术实践中去。我觉得吴老的评弹理论研究,很大的价值就是,它从艺术中来,又指导影响了艺术。
  张祖健(上海大学教授):吴宗锡评弹理论中最具价值的是他对评弹艺术中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高度重视,提出了一门艺术反映生活的基本立场和创作法则,对实际创作具有指导意义。评弹现实主义的创作法则有两个,一是高屋建瓴,对社会进行教化。另外一个是对观众欣赏趣味的呼应和引导。
  袁小良(苏州市曲艺家协会主席、著名评弹表演艺术家):我身负重任,代表了五个单位前来祝贺参加今天的研讨会。第一个单位是苏州评弹博物馆,第二个单位是苏州市曲艺家协会,第三个单位是江苏者政协昆评室,第四个单位是苏州评弹研究室,第五个单位是最小的、刚刚成立的纯公益性的袁小良评弹艺术工作室,虽然最嫩最小,但是人最多,下面有几十所学校,近万个学生,还有几百个学生在学评弹,代表他们来祝贺研讨会的召开。我为什么要发言呢?因为我刚才说的四个单位都是研究、推广、宣传评弹艺术,没有门户之见的,但我感觉很多的理论也好,研究也好,专业性也好,都缺少一个纲。今天我看到吴宗锡的评弹观,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他就在海上浦江畔。评弹观就是一个高度,评弹就有了一个纲。我作为对评弹的研究、传承、推广、普及的一个评弹人,我感到非常的激动。评弹来源于苏州方言,苏州的评弹博物馆,是国字头的,是中国苏州评弹博物馆。用上海话唱评弹,肯定以为是独角戏,一定要苏州方言来唱。上海海纳百川,吴老是元帅,不是什么海军元帅,装甲兵元帅,而是一个综合的元帅,他非常的全面:从综合性说唱、综合性艺术表演,到综合性的立体的多层次的评弹观。
  高博文(上海评弹团副团长):我前段时间到外地调研,包括到山西、四川、北京,开始时很拘谨,因为评弹是一个小剧种,别人不一定熟悉。但是很奇怪,人家对评弹都说好,而且说很喜欢。我说你瞎说,听得懂吗?人说听不懂。我说听不懂你喜欢它什么?他说喜欢评弹的氛围,评弹的形式,评弹的文化内涵,然后他在努力地听懂。我觉得上海的评弹风格无论在台上表演、服装、乐器、谈吐等都是一个整体。吴宗锡老师不单是对上海评弹团的发展,对苏州评弹团,包括他们每一次的青年培训班,都发挥了很好的作用。我觉得他们努力在吸收吴宗锡评弹观的一些精华,我觉得非常好。
  王昕轶(麒麟文化中心副主任):有一位北京的评论家称吴老是大曲艺家,吴老说他愧不敢当,因为自己不会说又不会唱,怎么能说是大曲艺家呢?但我觉得吴老确实是大曲艺家。第一,他是评弹理论的研究者,对一个艺术剧种而言,它的理论建设非常重要。一个艺术剧种要达到一个层次,必须要有理论建设。第二,他是评弹艺术的管理者。他在上海评弹团担任团长,那么多的时间当中,做了很多推动和拯救工作。第三,他是评弹艺术的创新者。为什么会有中篇评弹?是为了适应当时观众的需求,但是60多年过去了,我们还是靠中篇评弹过日子,我们现在上海、苏州所有的评弹大奖还是锁定中篇。第四,他是评弹艺术的创作者。吴宗锡老师创作过很多的作品,更可贵的是,很多集体创作的东西,有可能是很多艺术家、很多作者共同的智慧,但是每一个中篇,在当时的年代,他的主题思想,他的内核,这个东西是吴老师在掌握的。如果当时的团长这个东西掌握不好,这些东西是留不下来的。最后,吴老师还是评弹艺术的引路者,吴宗锡的评弹观,是可以给我们以后评弹艺术的工作指一条路的。
  吴宗锡(中国曲协顾问、著名曲艺理论家、诗人):“吴宗锡评弹观”只是一个抛砖引玉的砖头,希望在这个砖头的基础上能够进行更深入的探讨研究,将来能够建设一个真正完整的评弹学。有人问我,当年的评弹,说实话已经到了衰败,为什么要研究评弹学?回答这个问题,我想举点例子,中国文协的几位老先生如叶圣陶、郭绍虞都是评弹的爱好者,郭绍虞每天要写点评弹。大戏曲家赵景深曾经讲过,我爱评弹。还有戏曲家里面的俞振飞、周信芳等,举不胜举,都是评弹的爱好者。音乐家贺绿汀老先生在八十年代,曾经非常热衷于去访问徐丽仙,为徐丽仙录像,研究徐丽仙的音乐。还有电影家谢添、漫画家张乐平等都是评弹迷。这些老先生都是文艺界的,为什么喜欢评弹?不是喜欢评弹里面的噱头,而是感觉到评弹里面有非常深厚的积累,这些东西是可以供我们更好的发展评弹,包括发展我们中国民族的文化。
  我觉得,现在的艺术品,放在拍卖行里炒啊,人家注意的是什么?是收藏价值,市场价值,是真的值钱还是假的值钱。但是很少人真正研究这些文物,到底有多少是民族的积累。所以我觉得,尽管评弹已经可能衰败了,将来听的人越来越少了,但是我觉得我搞了评弹以后,使我知道评弹是在我们传统的文化艺术当中非常深厚的瑰宝。我们讨论评弹观也好,讨论评弹学也好,主要不是为了吴宗锡有什么观点,而是希望大家能够真正重视祖国的这一份宝贵积累,能够更好的发扬、传承我们文化当中宝贵的财富。
其他文献
作为一名东方人,我对马戏团的全部想象都来自于另一名东方人——动画大师宫崎骏监制的动画片《雨中马戏团》里的描述:华丽丽的大帐篷一路迁徙,花瓣衣领的小丑踩着独轮车,空中飞人在沸腾的观众头顶上嗖嗖地穿梭,而那些全身裹满彩带和亮片的柔术演员们,她们几乎可以把身体扭得打出一个蝴蝶结……事实上这样的场景只是热爱欧洲元素的宫崎骏如实照搬了欧洲的流动马戏团全景而已。在欧洲,马戏团就是以这样一种流动的梦境般的形式存
期刊
上海纪实频道获批“上星”,此乃上海文化的重大事件。这是中国第一家地方台纪录片专业频道成为覆盖全国的纪实频道,从中可见“纪录片重镇”的实力。当然,上星仪式的“盛宴”过后,喜上眉梢很快将被愁锁眉头替代,因为从此之后,无论是对节目的数量还是质量,都将提出更高要求。这就构成新的挑战:比如内容定位上“地域特色”与“神州视野”如何平衡融合,比如经营方式上“国营强势”与“民营优势”如何扬长避短……总之,围绕“打
期刊
上海作协副主席、诗人赵丽宏还清晰地记得,二十多年前参加过一个网络文学聚会,其中有一位很有名的教授扬言,网络出现以后文学会发生革命,原来的文学创作手段都会被网络上新的创作手段替代。七八年前,《收获》杂志执行主编程永新也遇到了类似情况,在给一个网络作家学习班做完讲座结束后,有一个网络作家拉住他说,我们就是要一点一点把你们(传统文学)蚕食掉。多年过去了,那些危言耸听的言论并没有实现,但不得不承认,随着一
期刊
上了年纪总喜欢看点搞笑的节目,让自己每天都能乐一乐。不知怎么搞的,打开电视好多节目让我乐不起来,只好不断地换台。现在和小孙女常常看“潮童天下”,孩子们的天真和童趣,让我乐得十分开心。说真的,现在的喜剧、相声、滑稽戏真得好好向前辈们学习学习。我常常会想起我心目中的喜剧大师——韩非。看他当年的喜剧电影有百看不厌之感。他的表演认真、自然,又是那么的明快、健康,让人由衷地发出内心的喜悦,使人开怀大笑,不媚
期刊
北京人民藝术剧院日前演出《雷雨》公益场,发生学生观众于不适当处“哄堂大笑”,让周朴园的饰演者杨立新深感不满一事,成为当下热门话题。笔者不在现场,也没有看过北京人艺近期的《雷雨》演出,对当日演出无法评论。不过就“笑场”此一现象,倒是可以提供身在台湾的观察。  首先,演出时是否可能发生表演者难以理解的“笑场”?  2013年我在戏院看电影《爱慕》(Amour)。导演汉内克(Michael Haneke
期刊
1991年底,著名电影导演谢晋个人电影回顾展,在他的家乡浙江上虞举行。主办者出于接待和经费的缘故,没有邀请摄影记者。但老崔是何等敬业的“摄记”?不邀请也得去,于是他自掏腰包,直奔上虞。到上虞的时候已是傍晚,天公不作美,下起了毛毛细雨。老崔背着沉重的摄影包首先去找住的地方。因为没有被邀请,接待的同志让他住招待所,招待所离谢晋下榻的宾馆有一段路。老崔不认得路,只好叫了一辆三轮车赶到那里。只见海内外赶来
期刊
做跑电影线的记者,好处是可以提早几天看到电影,可以提早几天预测电影的好坏,通常这种预测对国产片不太灵,有时我们看好的电影却卖得不好,有时我们不看好的电影却卖得很好。《后会无期》就是这样一部记者们基本不看好的电影,北京比广州早一天点映,消息出来是“这不就是一个微博段子集么?”但是谁也没有想到这部微博段子集居然获得了超五亿元的票房,只能说这是一个电影井喷的大时代,只能说韩寒有着超高的人气,只能说他运气
期刊
“贝公馆”就是上海解放前的贝当路10号(即今天的衡山路10号),地处法租界,以第一次世界大战法国投降派贝当命名。巨大的门墙,飞檐高啄,饰着古朴的砖雕艺术,两边是红砖高墙,恢宏迤逦,威严得像一只蟠踞的巨兽,张着黑洞洞的大嘴。里面庭院深邃,林木掩映,别墅式的楼房鳞次栉比。门楣上挂着檀木雕刻牌子,“贝公馆”三字篆书其间,笔力苍劲古朴。这里原来是美国侨民子弟学校,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人进入租界,贝当路1
期刊
自古月演过主席之后,所有银幕上、银屏上扮演主席的演员们,都给我一种山寨无比的感觉,即便是唐国强也不例外。那些梳着大背头、明显割了双眼皮的家伙,拙劣地操着主席的家乡话,一身绝不合体的军服下,强烈地透着一股不自信:他们首先都没有说服自己就是“主席”,如何能说服我们?  当然,古月也是山寨。只不过,他更符合我们对于那个原型的想象。今天,我们判断银幕上出现的又一个“主席”像不像,其实不是和真正的原型相比,
期刊
国产动画历来是中国影视领域的软肋,但今年似乎出现了全新改变。据统计,截至6月30日,上半年国内一共上映了15部国产动画,总票房突破4亿元,相较2012年上半年的2.9亿元,增长幅度突破35%——去年全年,国内共上映大约20部动画,产出票房4亿元。从票房来看,今年用半年时间完成了去年全年的成绩。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上半年上映的国产动画中,《潜艇总动员3》突破5000万元大关,成为继《喜羊羊与灰太狼》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