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在对比分析维汉两族比喻喻体涵义的基础上,以两族比喻喻体为切入点探析了两族在文化渊源、宗教信仰、生产活动等方面表现出的文化差异,以期对促进维汉两族文化差异研究作出贡献。
关键词: 维汉 比喻 喻体 涵义 文化差异
维汉两族世代聚居,在语言、文化、生活习惯等多个方面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相互影响,有着许多共同之处;受两族不同民俗、宗教及价值观念等的影响,两族文化间还是或多或少存在着差异。比喻是两族语言中常见的修辞手段,其使语言更加通俗、生动,表达更加形象、鲜明、透彻,是各民族语言的精粹。透过比喻这一民族语言层面,可窥见民族文化形态的绚丽多彩。下面通过对维汉两族语言中比喻喻体的对比,阐释其所承载的民族文化差异。
一、维汉比喻喻体涵义对比分析
维汉两族文化差异的存在,或多或少影响到了维汉比喻喻体涵义,主要体现在比喻喻体运用上。
(一)喻体相同,涵义基本相同。
比喻作为一种思维模式,其承载了一定的思维共性。维汉两个民族人民共同生活在同样的自然环境中,对外部客观世界的反应有共性存在,在汉族两族语言比喻的运用有所体现。究其原因是维汉族长期聚居、文化融合,出现了喻体及涵义基本相同的比喻。受到宗教信仰、历史发展、生活习惯等因素的影响,这种涵义基本相同的喻体很有限,多数比喻喻体及含义有着较大差别,所引发的意义完全不同。
(二)喻体不同,内涵基本相同。
受到两族文化差异的影响,维汉两族语言比喻中相同的涵义更多的是表现不同的喻体事物。如:
汉语:胆小如鼠;维语:胆小如鸡。
汉语:落汤鸡;维语:落汤猫。
汉语:一口吃不成胖子;维语:一张嘴里放不进五个指头。
汉语:山中无老虎,猴子称霸王;维语:林中无狼,猴子称王。
维汉两族,生活习俗、思维方式等是不同的,却有着相同的情感,如“胆小”,维语中喻体为鸡,鸡胆小:汉语中喻体为老鼠,鼠胆小;维族人喜欢狼,是勇敢的象征,汉族则认为虎是山中之王。虽然比喻中喻体为不同事物,却有着相同的喻义。
二、从维汉比喻喻体涵义看两族文化差异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传承,不同民族文化必然会存在差异;同一喻体所传达的联想意义不尽相同;文化异同主要体现在喻体所表达的喻义上。笔者通过研究发现,维汉比喻喻体反映的文化差异主要体现为以下方面。
(一)文化渊源差异。
汉族长期居于内陆中原,农业生产是主要的生产活动,可谓“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凿井而饮,躬耕田畴”,铸造了典型的农业文化形态特征。“牛”是主要的生产劳动工具、人类生产的帮手,汉族人对“牛”有着特殊的情感。“牛”被汉族人视为勤劳、忠诚的象征。古往今来,多少仁人志士以牛自喻,如鲁迅先生的“俯首甘为孺子牛”,臧克家的“老牛明知夕阳短,不用扬鞭自奋蹄”。
古代维吾尔族属于游牧民族,长期居于中亚地区,文化形成于口头传唱,主要以诗歌为主,具有奔放豪迈的草原文化特点。维吾尔族人喜爱马、骆驼,在其语言中马、骆驼多为褒义色彩;而“牛”在维语中则有明显的贬义色彩,指“蠢货”、“贪吃”、“本事不大”等。
(二)宗教信仰差异。
宗教是比喻性词语的重要来源。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孔子思想的礼、中庸之道占据了统治地位。隋唐以来,佛教传入,佛教、儒教逐渐合为一体,成为当前汉族精神文化的思想主体之一,形成了汉族人独具的内向、深沉的性格特征。中国三大宗教儒教、道教、佛教,对中国人尤其是汉族人的影响是深远的。汉族语言中的诸多比喻性词语都表现出了强烈的宗教文化色彩。如:借花献佛,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四大皆空等,体现了浓厚的佛教文化。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灵丹妙药,点石成金等的内涵则表现出了与道教文化的密切关系。
维族在历史上曾信仰过佛教,但受到佛教的影响远不如受到伊斯兰教的影响深远,维族中的“真主保佑”、“去真主的营地”(归天)、“真主打、土地吞”(天诛地灭)等,真正折射出的是浓厚的伊斯兰教文化。
(三)生产活动差异。
无论是哪个民族,都遵循“劳动创造世界、创造语言”的规律。维汉比喻中喻体的选择与两族人们的生产、生活活动分不开。汉族语言中的“趁热打铁”,维语中“一匹与扬不起土尘,即便扬起土尘也出不了名”(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问的是高山,回答的是果园”(答非所问)等,无疑都出自从事生产劳动的人民之口,而无风不起浪、浑水摸鱼、未雨绸缪等词语与海洋渔业不无关系。由上述比喻可以看出,其无不与生产、居住的生态环境有关。
(四)历史典故差异。
汉维两种语言中有大量的典故喻体比喻,这些典故主要自民间传说、神话寓言等,反映了两族语言文化遗产。汉语中叶公好龙、身在曹营心在汉、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维语中的“不是阿帕克霍加的施舍饭”(不是白吃白拿)、“像布谷和再乃普一样”(天生一对)。
参考文献:
[1]苏丽燕·阿依拜克.浅谈新疆维汉民族间的文化差异[J].新闻世界,2012(04).
[2]毛凌滢,郭绪文.论语义、比喻及文化差异[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04).
关键词: 维汉 比喻 喻体 涵义 文化差异
维汉两族世代聚居,在语言、文化、生活习惯等多个方面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相互影响,有着许多共同之处;受两族不同民俗、宗教及价值观念等的影响,两族文化间还是或多或少存在着差异。比喻是两族语言中常见的修辞手段,其使语言更加通俗、生动,表达更加形象、鲜明、透彻,是各民族语言的精粹。透过比喻这一民族语言层面,可窥见民族文化形态的绚丽多彩。下面通过对维汉两族语言中比喻喻体的对比,阐释其所承载的民族文化差异。
一、维汉比喻喻体涵义对比分析
维汉两族文化差异的存在,或多或少影响到了维汉比喻喻体涵义,主要体现在比喻喻体运用上。
(一)喻体相同,涵义基本相同。
比喻作为一种思维模式,其承载了一定的思维共性。维汉两个民族人民共同生活在同样的自然环境中,对外部客观世界的反应有共性存在,在汉族两族语言比喻的运用有所体现。究其原因是维汉族长期聚居、文化融合,出现了喻体及涵义基本相同的比喻。受到宗教信仰、历史发展、生活习惯等因素的影响,这种涵义基本相同的喻体很有限,多数比喻喻体及含义有着较大差别,所引发的意义完全不同。
(二)喻体不同,内涵基本相同。
受到两族文化差异的影响,维汉两族语言比喻中相同的涵义更多的是表现不同的喻体事物。如:
汉语:胆小如鼠;维语:胆小如鸡。
汉语:落汤鸡;维语:落汤猫。
汉语:一口吃不成胖子;维语:一张嘴里放不进五个指头。
汉语:山中无老虎,猴子称霸王;维语:林中无狼,猴子称王。
维汉两族,生活习俗、思维方式等是不同的,却有着相同的情感,如“胆小”,维语中喻体为鸡,鸡胆小:汉语中喻体为老鼠,鼠胆小;维族人喜欢狼,是勇敢的象征,汉族则认为虎是山中之王。虽然比喻中喻体为不同事物,却有着相同的喻义。
二、从维汉比喻喻体涵义看两族文化差异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传承,不同民族文化必然会存在差异;同一喻体所传达的联想意义不尽相同;文化异同主要体现在喻体所表达的喻义上。笔者通过研究发现,维汉比喻喻体反映的文化差异主要体现为以下方面。
(一)文化渊源差异。
汉族长期居于内陆中原,农业生产是主要的生产活动,可谓“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凿井而饮,躬耕田畴”,铸造了典型的农业文化形态特征。“牛”是主要的生产劳动工具、人类生产的帮手,汉族人对“牛”有着特殊的情感。“牛”被汉族人视为勤劳、忠诚的象征。古往今来,多少仁人志士以牛自喻,如鲁迅先生的“俯首甘为孺子牛”,臧克家的“老牛明知夕阳短,不用扬鞭自奋蹄”。
古代维吾尔族属于游牧民族,长期居于中亚地区,文化形成于口头传唱,主要以诗歌为主,具有奔放豪迈的草原文化特点。维吾尔族人喜爱马、骆驼,在其语言中马、骆驼多为褒义色彩;而“牛”在维语中则有明显的贬义色彩,指“蠢货”、“贪吃”、“本事不大”等。
(二)宗教信仰差异。
宗教是比喻性词语的重要来源。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孔子思想的礼、中庸之道占据了统治地位。隋唐以来,佛教传入,佛教、儒教逐渐合为一体,成为当前汉族精神文化的思想主体之一,形成了汉族人独具的内向、深沉的性格特征。中国三大宗教儒教、道教、佛教,对中国人尤其是汉族人的影响是深远的。汉族语言中的诸多比喻性词语都表现出了强烈的宗教文化色彩。如:借花献佛,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四大皆空等,体现了浓厚的佛教文化。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灵丹妙药,点石成金等的内涵则表现出了与道教文化的密切关系。
维族在历史上曾信仰过佛教,但受到佛教的影响远不如受到伊斯兰教的影响深远,维族中的“真主保佑”、“去真主的营地”(归天)、“真主打、土地吞”(天诛地灭)等,真正折射出的是浓厚的伊斯兰教文化。
(三)生产活动差异。
无论是哪个民族,都遵循“劳动创造世界、创造语言”的规律。维汉比喻中喻体的选择与两族人们的生产、生活活动分不开。汉族语言中的“趁热打铁”,维语中“一匹与扬不起土尘,即便扬起土尘也出不了名”(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问的是高山,回答的是果园”(答非所问)等,无疑都出自从事生产劳动的人民之口,而无风不起浪、浑水摸鱼、未雨绸缪等词语与海洋渔业不无关系。由上述比喻可以看出,其无不与生产、居住的生态环境有关。
(四)历史典故差异。
汉维两种语言中有大量的典故喻体比喻,这些典故主要自民间传说、神话寓言等,反映了两族语言文化遗产。汉语中叶公好龙、身在曹营心在汉、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维语中的“不是阿帕克霍加的施舍饭”(不是白吃白拿)、“像布谷和再乃普一样”(天生一对)。
参考文献:
[1]苏丽燕·阿依拜克.浅谈新疆维汉民族间的文化差异[J].新闻世界,2012(04).
[2]毛凌滢,郭绪文.论语义、比喻及文化差异[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