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针对自发型网络慈善运作有关问题,首先简要介绍了自发型网络慈善运作的有关概念,进而分析了当前自发型网络慈善模式运作机制,并就加强自发型网络慈善管理等有关内容,进行了论述分析。
【关键词】自发型;网络慈善;运作
一、引言
在互联网技术迅速发展的时期,互联网应用领域更加广泛,很多行业领域发展都实现了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在互联网的促进发展下,网络慈善日益发展,特别是充分借助网络传播的便捷互动性,而且不受地域限制的特点,使得网络慈善体现出更强大的网络动员能力,更有利于将原来的分散的组织、个人以及团体等联系起来,形成规模更大的网络慈善运动,这为自发型网络慈善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引导自发型网络慈善的良性发展,已经成为网络慈善公益事业的主要方向。
二、自发型网络慈善有关概念介绍
自发型网络慈善主要是借助个人利用网络的辐射范围和传播能力,通过发布各种公益慈善求助信息,动员社会范围内的网民通过各种平台自发捐助。在发起方面,自发型网络慈善既可以由求助者通过平台直接发布信息,也可以是陌生热心网友,特别是熟悉网络慈善流程的热心网友在网上发布求助信息。在自发型网络慈善的具体运作模式方面,流程主要3个阶段:一是通过求助者或者是热心公益人士等通过网络平台发布信息进行求助。二是网络捐助者,根据阅读募捐信息,依赖人格信任进行在线捐款。三是将收集到的捐助款在内、外监督管理之下,合理使用,并将善款使用信息及时向外界公布。
三、自发型网络慈善运作机制分析
在动员机制方面,互联网手段为自发型网络慈善提供了较好的组织群体行动方法,人们将自己的公益爱心通过网络媒介进一步转化为实际行动。特别是如果自发型网络慈善活动是由一些声望、名气、知名度较高的热心人士发动,在他们个人魅力的带动影响下,能够动员大批的潜在的网络捐赠组织和个体,这也让自发型网络慈善这种大规模、无组织、理性的慈善活动成为可能。
在捐助善款的管理和分配机制方面,在善款的支配方面,主要有两种支配方式:一种是由受助者本人对善款的使用管理进行支配,这种模式下一般在自发组织网络慈善活动时,就直接公布受助者的私人账户,直接满足求助者的使用。但这种模式一般情况下资金筹集的规模往往仅限于求助者公布的需求资金数量,求助者在道德角度出发应该及时公布网上善款情况以及使用信息;另一种方式则是通过慈善组织进行网络善款的管理,慈善组织負责组织资源对网友分散捐款建立专门账户进行管理,同时按照网上发布的资金需求项目进行分配使用,同时全过程接受大众和外部监督,具有较强的规范性。
在监督机制方面,一般来说,使用善款监督往往是求助者在道德伦理的自律下进行的自我约束管理,由于很多受助者在接受网络捐款后,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并不能及时进行善款使用情况的公布,因此受助者个人自律显得尤为重要。对于通过慈善组织发动网络捐款的捐助行为来说,在慈善基金的管理方面往往会采取透明化运作的方式,广泛接受社会公众以及媒体的监督管理。
在信任机制方面,主要是依赖于具有较强互动性地网络社区,网民志愿者自愿发掘有关的网络公益信息,活动组织者则通过各种方式听取网民志愿者的意见表达,彼此之间进行互动交流,及时了解善款使用以及被捐助者的状况,对于提高自发型网络慈善活动的准确性和有效性非常有利。
四、对自发型网络慈善的规范引导措施
1.提高自发型网络慈善活动的组织管理水平。在自发型网络慈善活动的组织管理方面,应该将其作为社会公益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认识到网络公益慈善发展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积极推动网络慈善活动,搭建公益网络慈善平台,招募网络慈善活动志愿服务人员,发布慈善活动等社会公益事业项目,推动网络慈善公益事业开展。同时,还应该注重进一步完善网络公益慈善事业的顶层设计,健全和完善网络公益事业体制机制,保证网络公益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2.完善自发型网络慈善监督机制。确保自发型网络慈善运作的规范有序,必须在完善监督机制上做文章。一方面,应该在自我监督管理方面加大力度,积极促使各种自发型网络慈善活动对相关的信息进行主动公开和被动公开,特别是对善款的运行状况等方面,及时向外界做出公开;另一方面,应该在加强网民监督和媒体监督方面加大力度,发挥网民的力量,既要共同参与同时也要共同监督,让公益爱心真正发挥出正能量。同时,媒体也应该积极发挥作用,对各类自发型网络慈善活动进行跟踪监督,促使各种自发型网络慈善活动加强自律约束,保证网络慈善活动的规范性。
3.对自发型网络慈善进行规范约束。自发型网络慈善运作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账目不清、捐款和开支信息不透明以及掌握善款一方我行我素、不理解不配合等问题。对这些问题,应该针对剩余善款处置问题完善有关法律规定,确保剩余善款数额用途能够有着明确的法律答案。同时,健全完善财务、法务兜底机制,以及通过组织化力量应对复杂人性的可能,避免自发型网络慈善活动中出现各种不遵守契约精神或者是不当得利的行为。
五、结语
自发型网络慈善将陷入困境的求助者和热爱公益的网民形成了直接的联系。在对自发型网络慈善的引导管理方面,应该重点根据网络慈善运作模式和机制路径,通过更加系统更加规范的防范进行引导监管,以便于真正发挥自发型网络慈善的社会公益功能。
参考文献:
[1]李国强.美国慈善意识的文化因素及启示[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
[2]艾佳荔、魏珅.慈善事业:中美差异及其启示[J].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
[3]潘乾、尹奎杰.英国慈善组织监管法律制度及其借鉴[J].行政论坛,2014(1).
【关键词】自发型;网络慈善;运作
一、引言
在互联网技术迅速发展的时期,互联网应用领域更加广泛,很多行业领域发展都实现了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在互联网的促进发展下,网络慈善日益发展,特别是充分借助网络传播的便捷互动性,而且不受地域限制的特点,使得网络慈善体现出更强大的网络动员能力,更有利于将原来的分散的组织、个人以及团体等联系起来,形成规模更大的网络慈善运动,这为自发型网络慈善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引导自发型网络慈善的良性发展,已经成为网络慈善公益事业的主要方向。
二、自发型网络慈善有关概念介绍
自发型网络慈善主要是借助个人利用网络的辐射范围和传播能力,通过发布各种公益慈善求助信息,动员社会范围内的网民通过各种平台自发捐助。在发起方面,自发型网络慈善既可以由求助者通过平台直接发布信息,也可以是陌生热心网友,特别是熟悉网络慈善流程的热心网友在网上发布求助信息。在自发型网络慈善的具体运作模式方面,流程主要3个阶段:一是通过求助者或者是热心公益人士等通过网络平台发布信息进行求助。二是网络捐助者,根据阅读募捐信息,依赖人格信任进行在线捐款。三是将收集到的捐助款在内、外监督管理之下,合理使用,并将善款使用信息及时向外界公布。
三、自发型网络慈善运作机制分析
在动员机制方面,互联网手段为自发型网络慈善提供了较好的组织群体行动方法,人们将自己的公益爱心通过网络媒介进一步转化为实际行动。特别是如果自发型网络慈善活动是由一些声望、名气、知名度较高的热心人士发动,在他们个人魅力的带动影响下,能够动员大批的潜在的网络捐赠组织和个体,这也让自发型网络慈善这种大规模、无组织、理性的慈善活动成为可能。
在捐助善款的管理和分配机制方面,在善款的支配方面,主要有两种支配方式:一种是由受助者本人对善款的使用管理进行支配,这种模式下一般在自发组织网络慈善活动时,就直接公布受助者的私人账户,直接满足求助者的使用。但这种模式一般情况下资金筹集的规模往往仅限于求助者公布的需求资金数量,求助者在道德角度出发应该及时公布网上善款情况以及使用信息;另一种方式则是通过慈善组织进行网络善款的管理,慈善组织負责组织资源对网友分散捐款建立专门账户进行管理,同时按照网上发布的资金需求项目进行分配使用,同时全过程接受大众和外部监督,具有较强的规范性。
在监督机制方面,一般来说,使用善款监督往往是求助者在道德伦理的自律下进行的自我约束管理,由于很多受助者在接受网络捐款后,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并不能及时进行善款使用情况的公布,因此受助者个人自律显得尤为重要。对于通过慈善组织发动网络捐款的捐助行为来说,在慈善基金的管理方面往往会采取透明化运作的方式,广泛接受社会公众以及媒体的监督管理。
在信任机制方面,主要是依赖于具有较强互动性地网络社区,网民志愿者自愿发掘有关的网络公益信息,活动组织者则通过各种方式听取网民志愿者的意见表达,彼此之间进行互动交流,及时了解善款使用以及被捐助者的状况,对于提高自发型网络慈善活动的准确性和有效性非常有利。
四、对自发型网络慈善的规范引导措施
1.提高自发型网络慈善活动的组织管理水平。在自发型网络慈善活动的组织管理方面,应该将其作为社会公益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认识到网络公益慈善发展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积极推动网络慈善活动,搭建公益网络慈善平台,招募网络慈善活动志愿服务人员,发布慈善活动等社会公益事业项目,推动网络慈善公益事业开展。同时,还应该注重进一步完善网络公益慈善事业的顶层设计,健全和完善网络公益事业体制机制,保证网络公益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2.完善自发型网络慈善监督机制。确保自发型网络慈善运作的规范有序,必须在完善监督机制上做文章。一方面,应该在自我监督管理方面加大力度,积极促使各种自发型网络慈善活动对相关的信息进行主动公开和被动公开,特别是对善款的运行状况等方面,及时向外界做出公开;另一方面,应该在加强网民监督和媒体监督方面加大力度,发挥网民的力量,既要共同参与同时也要共同监督,让公益爱心真正发挥出正能量。同时,媒体也应该积极发挥作用,对各类自发型网络慈善活动进行跟踪监督,促使各种自发型网络慈善活动加强自律约束,保证网络慈善活动的规范性。
3.对自发型网络慈善进行规范约束。自发型网络慈善运作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账目不清、捐款和开支信息不透明以及掌握善款一方我行我素、不理解不配合等问题。对这些问题,应该针对剩余善款处置问题完善有关法律规定,确保剩余善款数额用途能够有着明确的法律答案。同时,健全完善财务、法务兜底机制,以及通过组织化力量应对复杂人性的可能,避免自发型网络慈善活动中出现各种不遵守契约精神或者是不当得利的行为。
五、结语
自发型网络慈善将陷入困境的求助者和热爱公益的网民形成了直接的联系。在对自发型网络慈善的引导管理方面,应该重点根据网络慈善运作模式和机制路径,通过更加系统更加规范的防范进行引导监管,以便于真正发挥自发型网络慈善的社会公益功能。
参考文献:
[1]李国强.美国慈善意识的文化因素及启示[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
[2]艾佳荔、魏珅.慈善事业:中美差异及其启示[J].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
[3]潘乾、尹奎杰.英国慈善组织监管法律制度及其借鉴[J].行政论坛,2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