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鲁西北的黄河冲积平原地区地势平坦,水浇条件良好,是山东省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小麦、玉米轮作是当地作物的主要种植模式。经过品种改良、栽培技术提高等措施,小麦单产大多已达7500 kg /hm2的水平,本技术要点主要针对此产量水平。
1 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
本地区宜选用超高产、多抗、优质小麦品种,例如多穗型的济麦22号、良星99等,大穗型推荐潍麦系列等。
播种前,种子进行精选,并采用杀虫剂、杀菌剂及生长调节剂物质包衣或药剂拌种,保证苗齐苗壮同时预防土传、种传病害及地下害虫。
2 造墒
交足地水,确保足墒播种。土壤墒情不足时,因地制宜为小麦播种创造良好的墒情,以保证苗齐、苗全、苗壮和安全越冬。在能保证小麦适时播种的前提下(10月10日以前),玉米收获后应及时浇水造足底墒,玉米收获时亦可根据土壤墒情和降水情况,在玉米收获前浇水造墒,小麦播种较晚的,也要采取“宁晚毋滥”原则,造足底墒,整地播种,并通过适当加大播种量来弥补晚播缺陷。若因农时紧张适时抢播。也可采用播后浇“蒙头水”方式。
3 整地与施肥
3.1 整地
玉米收获后,按规范化作业程序整地、播种。在机械收获玉米的同时粉碎并铺均秸秆,或人工收获后用秸秆还田机粉碎还田,然后均匀撒施底肥后旋耕两遍,深度大于10cm,必须确保旋耕质量,以防影响播种质量,造成缺苗断垄。连续旋耕的地块建议每2-3年深耕1次,耕深25cm以上,耕后耙地、耱压、耢地,做到耕层上虚下实,地面平整。
3.2 施肥
高产麦田全生育期亩施氮肥(纯N)12-15kg、磷肥(P2O5)4-6kg、钾肥(K2O)4-7kg,可根据具体的土壤养分状况适宜增施其它中微量元素肥料。全部的磷肥、钾肥、中微量元素肥料与40%氮肥(纯氮5-6kg)做底肥,60%氮肥结合浇水2次追施(起身拔节期40%,抽穗扬花期20%),追施氮肥时于浇水前深施,可以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养分挥发损失。
4 播种技术
4.1 播种质量
提高播种技术是小麦高产栽培的主要环节,俗语有云“小麦七分靠种、三分靠管”,足以看出播种质量的重要性。从大田生产来看,许多麦田产量不够理想,多是由于播种技术差,出苗不好,缺苗断垄,基本苗不足,导致收获穗数少,影响产量。一般播深4-5cm,深浅一致,落籽均匀,播行直、不露播、不重播,无缺苗断垄;特别注意播后田面镇压踏实,不跑风漏气,保证镇压质量,确保小麦越冬安全,播种机镇压不好时,应在播后镇压。
4.2 播种期
播种期原则上控制在10月上旬,最适播期为10月5-10日,一般不早于10月1日,最晚不宜晚于10月20日。
4.3 播种量
根据不同品种种类、地力情况,10月1-10日适期播种时,每亩基本苗20万-25万,即每亩播种量10-12.5kg,旋耕整地作业和玉米秸秆还田的地块播种量增加10%-15%;10月10日以后播种的,每推迟一天增加基本苗1万,即每亩增加播种量0.5kg,晚播麦田最高亩播种量不宜超过20kg;一般高产量采用20cm等行距,超高产田建议采用“20cm+40cm”宽窄行模式和宽幅播种技术。
5 冬前管理
出苗后及时普查苗情,查苗补苗,杜绝缺苗断垄;根据降水情况和墒情,适时进行划锄保墒。冬前土壤墒情充足条件下,不提倡浇冬水,冬前降雨量少,墒情不足时可于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土壤消冻时期浇冻水,起到保墒防旱的作用,灌水量在60m3/亩左右。浇冻水后,越冬期应适时进行划锄或镇压,消除表层土壤裂,以利土壤节水保墒。
1 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
本地区宜选用超高产、多抗、优质小麦品种,例如多穗型的济麦22号、良星99等,大穗型推荐潍麦系列等。
播种前,种子进行精选,并采用杀虫剂、杀菌剂及生长调节剂物质包衣或药剂拌种,保证苗齐苗壮同时预防土传、种传病害及地下害虫。
2 造墒
交足地水,确保足墒播种。土壤墒情不足时,因地制宜为小麦播种创造良好的墒情,以保证苗齐、苗全、苗壮和安全越冬。在能保证小麦适时播种的前提下(10月10日以前),玉米收获后应及时浇水造足底墒,玉米收获时亦可根据土壤墒情和降水情况,在玉米收获前浇水造墒,小麦播种较晚的,也要采取“宁晚毋滥”原则,造足底墒,整地播种,并通过适当加大播种量来弥补晚播缺陷。若因农时紧张适时抢播。也可采用播后浇“蒙头水”方式。
3 整地与施肥
3.1 整地
玉米收获后,按规范化作业程序整地、播种。在机械收获玉米的同时粉碎并铺均秸秆,或人工收获后用秸秆还田机粉碎还田,然后均匀撒施底肥后旋耕两遍,深度大于10cm,必须确保旋耕质量,以防影响播种质量,造成缺苗断垄。连续旋耕的地块建议每2-3年深耕1次,耕深25cm以上,耕后耙地、耱压、耢地,做到耕层上虚下实,地面平整。
3.2 施肥
高产麦田全生育期亩施氮肥(纯N)12-15kg、磷肥(P2O5)4-6kg、钾肥(K2O)4-7kg,可根据具体的土壤养分状况适宜增施其它中微量元素肥料。全部的磷肥、钾肥、中微量元素肥料与40%氮肥(纯氮5-6kg)做底肥,60%氮肥结合浇水2次追施(起身拔节期40%,抽穗扬花期20%),追施氮肥时于浇水前深施,可以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养分挥发损失。
4 播种技术
4.1 播种质量
提高播种技术是小麦高产栽培的主要环节,俗语有云“小麦七分靠种、三分靠管”,足以看出播种质量的重要性。从大田生产来看,许多麦田产量不够理想,多是由于播种技术差,出苗不好,缺苗断垄,基本苗不足,导致收获穗数少,影响产量。一般播深4-5cm,深浅一致,落籽均匀,播行直、不露播、不重播,无缺苗断垄;特别注意播后田面镇压踏实,不跑风漏气,保证镇压质量,确保小麦越冬安全,播种机镇压不好时,应在播后镇压。
4.2 播种期
播种期原则上控制在10月上旬,最适播期为10月5-10日,一般不早于10月1日,最晚不宜晚于10月20日。
4.3 播种量
根据不同品种种类、地力情况,10月1-10日适期播种时,每亩基本苗20万-25万,即每亩播种量10-12.5kg,旋耕整地作业和玉米秸秆还田的地块播种量增加10%-15%;10月10日以后播种的,每推迟一天增加基本苗1万,即每亩增加播种量0.5kg,晚播麦田最高亩播种量不宜超过20kg;一般高产量采用20cm等行距,超高产田建议采用“20cm+40cm”宽窄行模式和宽幅播种技术。
5 冬前管理
出苗后及时普查苗情,查苗补苗,杜绝缺苗断垄;根据降水情况和墒情,适时进行划锄保墒。冬前土壤墒情充足条件下,不提倡浇冬水,冬前降雨量少,墒情不足时可于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土壤消冻时期浇冻水,起到保墒防旱的作用,灌水量在60m3/亩左右。浇冻水后,越冬期应适时进行划锄或镇压,消除表层土壤裂,以利土壤节水保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