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改革中应突出办学特色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umtzhangl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社会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办出学校特色已成为学校基础教育改革的中心,也是教育督导的一项重要指标。为此,应主动加强师资力量建设和师德师风建设,落实“铸师魂、倡师德、练内功、树形象”教师素质工程活动,努力营造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良好氛围。
  一、找准路径,稳抓稳打,凸现办学特色
  学校要办出特色,应针对实际实行扬长教育,充分展示学生的个性特点与能力特长,让学生学得主动。
  一是以扬长教育促进德育、美育及劳动教育的发展。
  可通过唱好校园歌曲、过好艺术节、开好运动会、办好书画展、建好艺术长廊、搞好特色竞赛等活动,引导学生发现美、爱护美、创造美,促进学生的个性特长快速发展。
  二是以扬长教育促进智育的发展。
  要积极寻找最有利于自身发展的最优方式和最佳途径,形成独特的办学思想、办学内容、办学策略,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在教育观念上,确立“合格加特长”的人才观;在办学理念上,确立“规范加特色”的办学效益观;在办学思路上,确立以艺术教育为特征的办学模式。以学生的特长教育为突破口,在抓好教学工作的基础上,创办艺术、体育俱乐部,逐步形成并全方位构建以艺术教育为特色的办学模式。这样不仅能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而且能培养他们的兴趣和特长,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促进他们身心健康发展,取得良好的办学效益。
  三是以培养“合格加特长”的创新人才为目的,使“教学有特点,办学有特色”。
  要改革教材和教学内容,按照“文化合格、学有特长”的要求,制定学校艺术特色的教学大纲,如在音乐班设置音乐理论、舞蹈、声乐、视唱练耳、音乐欣赏等教学内容,在美术班设置美术概论、素描、色彩、工艺美术设计、电脑绘图等教学内容。要改革课程结构,在教学中做到三个“并重”:文化课与专业课并重,普通教材与专业教材并重,既完成必修的文化课程内容,又完成艺术特色教育的教学内容;理论与实践并重,在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中,培养锻炼学生的能力。要改革课程教学组织形式,按照因材施教的原则,坚持课程教学有分有合、有大有小,文化课集中授课,专业课“小课”教学。
  四是以环境教育促进特色教育的发展。
  学校还应加强与艺术教育相适应的校园环境和教育设施的建设,如多媒体厅、电子阅览室、图书馆、舞蹈房、绘画室、体操馆等,并设置与此相配套的教学设备,整修校园场地,绿化校园环境,进一步突出环境育人、艺术育人。
  二、组织培训,加强学习,大造教师特色
  蔡元培先生曾经说过,有特色的教师是学校的宝贵财富。可以说,优化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素质、发展教师特长是创建办学特色的根本所在。
  学校要针对年轻教师多的特点,重视年轻教师和骨干教师的培养。职责要明确,至少要安排业务副校长负责,由教研室、教务处、德育处等部门共同协作,制定长远的师训计划,分阶段有重点地开展青年教师和各类教师的培训工作。一方面可鼓励教师进修学习,提高学历;另一方面可通过集体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的方式,举办知识讲座、学习班,加强思想政治学习和业务理论学习。要定期组织校内业务培训,进行新课程标准、体育、卫生、健康、普通话以及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培训。
  学校还要让青年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体现自身价值。可以通过举行师徒结对、学科练兵、教学基本功比武、骨干教师教学艺术展示、新老教师教学经验交流会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使年轻教师能迅速熟悉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及时适应学校教学工作的要求。同时可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使青年教师开阔眼界、拓展思路,通过学习与交流,力促教师素质提高,增强教师的事业心、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夯实基础,整合课题,形成研究特色
  一个学校要办出自己的特色,必须有自己的“特色理论”,用以指导其办学行为。而要形成自己的“特色理论”,就必须加强教育科学研究。
  科无研不立,教无研不活。学校应坚持以科研为先导,以研促教,确立“科研兴校、科研兴学”办学思路,积极营造浓郁的学科研究氛围。要设立专职教研员,组建教研室,建立教育科研组织管理体系,制定发展规划;要开展研究性学习,实施分层教学、双语教学、活动课教学等课题的研究,定期召开教科研工作会、论文年会。可以通过举行“教科研展示月”、“骨干教师教学公开月”、办校刊、出版《优秀教师论文集》等活动,及时总结学校教学管理的经验与不足,提升教科研成效。
  另外,学校还应积极加大校本课程研究,在教学过程中,切实落实国家课程计划,开展课程改革实验,严格执行国家教育规划和教学大纲,开齐开足课程。可尝试校本教材的研究,在小学一、二年级就开设信息技术和英语口语等课程,这样就可以确保学生的升学需求和长远发展。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步伐不断深入,要走出一条符合学校实际,能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展示教师个性特点的发展之路,学校就必须逐步形成一个以队伍建设为基础、以教育科研为先导、以规范管理为手段的特色教育发展模式。
其他文献
摘 要:在低段音乐教学中,老师常常以唱游为主要内容。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在这里谈谈自己对低段学生在音乐课堂中进行乐理知识教学的一些做法。  关键词:乐理知识 音的强弱 音的高低 音的长短    长期以来,在我们的低段音乐教学中,常常以唱歌、律动、基本动作、舞蹈、欣赏为主要内容,方法上采用教师示范唱、做、跳,学生模仿的注入式的教学模式。其结果是学生只学会了几首歌、几个舞蹈、几个律动,
期刊
近年来,党和国家采取多种措施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农村师资力量薄弱的状况还未从根本上得到改变。随着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村义务教育保障机制的逐步建立,加强农村师资力量已成为发展农村教育的当务之急。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改善农村师资,提高农村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逐步缩小城乡教育差距,真正实现在同一片蓝天下共享优质教育的愿望。然而,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不少农村教师流失,师资队伍短缺。
期刊
一提到作文,很多学生就皱眉头,在老师严厉的催促下,勉强凑一篇内容空洞的文章,没有个性,空话连篇,严重脱离自我生活,甚至模仿抄袭等现象极为严重,作文成了一种应付。面对对作文毫无兴趣的学生,我陷入了思考: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发掘学生的个性呢?总结多年来积累的教学经验教训,我尝试通过以下方法来发掘学生的个性,激发学生的写作积极性:   一、用新颖的题目来吸引学生,让他们产生兴趣  老套的题目,学
期刊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如何在生物课堂上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自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的能力,既是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也是体现以人为本、着重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现以“传染病及其预防”一节课的课堂教学为例,谈一下如何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生活中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的一个重要任务是让学生运用探究、比较的方法理解传染病的相关知识。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情境体验、音乐欣赏、图片观察与分析、课外
期刊
一、积累和梳理是语文阅读中必须要养成的习惯  俗话说:“积土成山,风雨兴焉。”阅读文章就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新课标明确指出:要围绕所选择的目标加强语文积累,在积累的过程中注重梳理;通过对语文知识、能力、学习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要素的融汇整合,切实提高语文素养。  在日常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我经常引导学生进行积累知识和总结、指导方法,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有以下几点做法:  1、立足教
期刊
一、隐秘性的语言  在我们任教的每一个班级中,学生都会有个性差异。有的学生上课认真听讲、积极思考、踊跃发言、作业书写工整,这些学生成绩当然地也很优秀。但也总会有一些学生自控能力较差,课堂上特别好动,40分钟的一堂课对他来说简直是一种煎熬。这类学生注意力不易集中,思想经常开小差,随意做小动作,作业马虎对待……他们的成绩相对来说也较差,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整个班级的教学质量。如老师停下讲课予以批评指出,
期刊
培养创新人才是我国21世纪教育的主要目标,也是当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时代赋予我们小学语文教师的使命。我们必须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努力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点燃他们创造思维的火花。   那么,怎样才能让课堂教学焕发活力,让学生在创新中学习,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呢?   一、更新教育观念,培养创新能力   传统的教育只重视知识教育,把学生当作接受知识的
期刊
学生能够灵活地运用语言去交际是学习语言的真正目的。但长期以来我国学生学习英语存在着“哑巴英语”的现象,怎样在有效的教学时间内培养学生说英语的能力,让他们“张开嘴巴,远离哑巴”呢?   一、英语授课,以“听”促“说”  在英语的四项基本技能中,“听”是“说”的前提,没a有“听”,就无从模仿“说”,只有听得清、听得懂,才能说得准、说得好。因此,教师必须在有限的四十分钟内最大限度地给学生提供语言输入内容
期刊
在中学美术教育中,教师定有的思维规律是影响和导致学生思维定势产生的直接原因。教学中,教师往往不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教师的教学标准就是使学生统一化。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导致了学生创新思维的被扼杀和消极思维定势的产生。  一、学生消极的思维定势的表现  学生一开始对所认识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心,敢于大胆想象,没有任何思维定势。日子久了,学生就养成了自己的思维定势。消极的思维定势会干扰学生对问题的解
期刊
“做” 数学就是从做数学中学数学,不仅要关注数学的内容,更要关注数学的过程。伟大的教育家夸美纽斯有句名言:“教一个活动的最好方式是演示,学一个活动的最好方式是实践。”所以我们要让学生学会“做” 数学,从“做”数学中求发展。  一、参与是“做”数学的前提  人是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具有能动性、自主性、社会性等属性,但人并不会自然而然地成为真正的主体,要想成为具有相应的主体意识、主体能力和主体个性的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