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化的教育强调以“人”为本,即强调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要让学生在素质教育的具体活动中发挥作用。在新课程“自主、探究、合作”的教“理念和传统教学习惯行为的碰撞中,广大社会老师逐步认识了新课程,体验到了新课程带给学生高涨的学习热情。但我们也清醒地意识到,许多学生的学习状态并未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笔者在经过近一年的新课程的实施中,积极将课改的理念贯穿于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去,努力改变学生们的学习状态,培养同学们获取知识的能力,创新意识,发散性思维,促使学生学会学习。下面就社会新课程教学中的一些体会略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课堂教学必须由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学生由被动者变为主动探究者
课堂教学应该是师生、生生交流互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坚持一切为了学生,高度重视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的崭新理念。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必须依据新教材的特点,在教学中坚持“先做后学,先学后教,教少学多,以学定教;不教而教”的原则,构成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自主活动为基础的新型课堂教学。打破传统教学模式教师“满堂灌,一言堂”的现象。例如,我在上历史与礼会第七册探究一《大洋和大洲》,课本涉及大洲、大陆、半岛、岛屿、海、洋等概念时,老师平铺直叙讲解,学生肯定会昏昏欲睡,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呢?在这节课里,我注意少灌输多活动,使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我首先用多媒体打出《大陆和岛屿》图,请同学们仔细观祭,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然后我采用分小组讨论的形式,要求每一个同学发言,把所说的话记录下来,并且每小组推荐一名同学代表发言。这种形式推出,学生积极性很高,收到了较好的效果。问题在同学们活动、讨论、探究中解决了,同学们在发表见解过程中不但学到了知识,更主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观察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
二、教室不再是主阵地,走出教室天地宽,在社会实践中学习
长期以来,为了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社会课教学处于一种相对封闭状态,课本是学生学习唯一的信息源,教师是学生知识唯一信息传递者,教室是唯一信息交流的场所。新课程强调:“要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会学习,并倡导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做’‘考察’‘探究’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例如,《历史与礼会》七年级上册中的《学校生话》,从书中的内容来看,没有多少知识点,无非是一些学校的硬件、软件、校规、枝训等各类规章制度的介绍。从学生的生活经验看,七年级学生都有过六年学校生活的经历。与其让学生在课堂中纸上谈兵,倒不如带学生走出课堂,带着问题参观校园。于是以小组为单位,带着“我为校园建设献计献策”的问题,同学们一阵雀跃后飞出教室。有的小组来到操场,有的来到办公楼、实验楼、校门口、学生宿舍、学校餐厅……按事先约定,过了约二十五分钟后,同学们又聚在教室里,开始汇报本组的收获,同学们出现了从未有过的兴奋。就这样从学生生活中熟悉的身边事,把书本上枯燥无味的内容化为同学们熟知的东西。室外可以提供给我们广阔的教学空间,让学生们利用现有的生活经验,感悟生活,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自信心,培养了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和仔细观察的能力,同时也树立了主人翁的责任感。
三、教学组织形式必须使学生向独立性学习合作性学习发展
合作学习是相对个体学生提出的,是指教学条件下学生组织形式而言的,所谓合作学习是指课堂教学中以小组为主要形式,学生在内若干成员组成的小组中从事共同的学习活动,与传统的学生独立学习相比,合作学习中由师生、生生交流。更能激发每个学生的创造潜能和学习积极性,发挥各自的主体作用,也有利于学生协作精神的培养,真正实现教育促进每一个学生发展的目标。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确定小组成员,应坚持“组内异质,组间同质”构组原则,每组中“好、中、差”6个(4个)学生组成。在每次学习活动中,每个学生都要承担一定的学习任务,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应该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发散性和探究性,例如,在“生态环境”一节时,组织学生小组进行课外调查活动,制定合作目标有两个:一是调查你周边社区存在哪些方面的环境污染?它们都有哪些危害?二是制定一套周边社区环境污染防治的实施方案。并要求每个小组在调查的基础上形成小组意见,并进行班级交流。各个学习小组积极开展调查活动,认真讨论分析、发表自己的见解,同时,也虚心倾听其他小组的意见,通过合作学习,使每一个学生不但学到知识,而且开阔了视野,发展了学习能力。
四、教学环境必须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
教育心理学表明:在良好和谐的环境中,人的思维敏捷活跃,乐于接受新的知识。因此,教师要重视与学生的情感的交流,以平易近人、和蔼可亲的形象感染学生,使学生以良好的心态主动参与课堂,参与教学,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要树立民主教学思想,树立新型的学生观,充分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个人经验和新异见解,允许学生向教师和课本质疑,从而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和良好学习习惯。也培养了学生的勇气和信心。例如在《辽阔的疆域》是要求学生找出六个隔海相望的国家,有同学说韩国、日本、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同学小涛说:老师,美国、加拿大、墨西哥也是,因为太平洋也是大海呀。我用赞美的眼神支持他大胆的想象。又有同学说:海是洋的边缘地带,太平洋不全是中国的领海,所以美国、加拿大、墨西哥不是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然后老师加以引导和分析,还要引导全体同学正确对待其他同学提出的问题,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善于倾听,善于尊重别人的意见,并能提出自己不同的看法。培养学生互相学习,自主学习的习惯与能力。
总之,随着新一轮课改的不断推进,作为社会教师,我们要更新教学观念;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对待每一堂课;经常上网,浏览有关的网站;善于观察;阅读报纸、杂志;关注身边的大小事;认真及时写好教学后记。相信通过全体社会教师的努力,定会很快适应这场教育革命的挑战,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课堂教学必须由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学生由被动者变为主动探究者
课堂教学应该是师生、生生交流互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坚持一切为了学生,高度重视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的崭新理念。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必须依据新教材的特点,在教学中坚持“先做后学,先学后教,教少学多,以学定教;不教而教”的原则,构成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自主活动为基础的新型课堂教学。打破传统教学模式教师“满堂灌,一言堂”的现象。例如,我在上历史与礼会第七册探究一《大洋和大洲》,课本涉及大洲、大陆、半岛、岛屿、海、洋等概念时,老师平铺直叙讲解,学生肯定会昏昏欲睡,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呢?在这节课里,我注意少灌输多活动,使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我首先用多媒体打出《大陆和岛屿》图,请同学们仔细观祭,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然后我采用分小组讨论的形式,要求每一个同学发言,把所说的话记录下来,并且每小组推荐一名同学代表发言。这种形式推出,学生积极性很高,收到了较好的效果。问题在同学们活动、讨论、探究中解决了,同学们在发表见解过程中不但学到了知识,更主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观察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
二、教室不再是主阵地,走出教室天地宽,在社会实践中学习
长期以来,为了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社会课教学处于一种相对封闭状态,课本是学生学习唯一的信息源,教师是学生知识唯一信息传递者,教室是唯一信息交流的场所。新课程强调:“要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会学习,并倡导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做’‘考察’‘探究’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例如,《历史与礼会》七年级上册中的《学校生话》,从书中的内容来看,没有多少知识点,无非是一些学校的硬件、软件、校规、枝训等各类规章制度的介绍。从学生的生活经验看,七年级学生都有过六年学校生活的经历。与其让学生在课堂中纸上谈兵,倒不如带学生走出课堂,带着问题参观校园。于是以小组为单位,带着“我为校园建设献计献策”的问题,同学们一阵雀跃后飞出教室。有的小组来到操场,有的来到办公楼、实验楼、校门口、学生宿舍、学校餐厅……按事先约定,过了约二十五分钟后,同学们又聚在教室里,开始汇报本组的收获,同学们出现了从未有过的兴奋。就这样从学生生活中熟悉的身边事,把书本上枯燥无味的内容化为同学们熟知的东西。室外可以提供给我们广阔的教学空间,让学生们利用现有的生活经验,感悟生活,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自信心,培养了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和仔细观察的能力,同时也树立了主人翁的责任感。
三、教学组织形式必须使学生向独立性学习合作性学习发展
合作学习是相对个体学生提出的,是指教学条件下学生组织形式而言的,所谓合作学习是指课堂教学中以小组为主要形式,学生在内若干成员组成的小组中从事共同的学习活动,与传统的学生独立学习相比,合作学习中由师生、生生交流。更能激发每个学生的创造潜能和学习积极性,发挥各自的主体作用,也有利于学生协作精神的培养,真正实现教育促进每一个学生发展的目标。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确定小组成员,应坚持“组内异质,组间同质”构组原则,每组中“好、中、差”6个(4个)学生组成。在每次学习活动中,每个学生都要承担一定的学习任务,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应该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发散性和探究性,例如,在“生态环境”一节时,组织学生小组进行课外调查活动,制定合作目标有两个:一是调查你周边社区存在哪些方面的环境污染?它们都有哪些危害?二是制定一套周边社区环境污染防治的实施方案。并要求每个小组在调查的基础上形成小组意见,并进行班级交流。各个学习小组积极开展调查活动,认真讨论分析、发表自己的见解,同时,也虚心倾听其他小组的意见,通过合作学习,使每一个学生不但学到知识,而且开阔了视野,发展了学习能力。
四、教学环境必须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
教育心理学表明:在良好和谐的环境中,人的思维敏捷活跃,乐于接受新的知识。因此,教师要重视与学生的情感的交流,以平易近人、和蔼可亲的形象感染学生,使学生以良好的心态主动参与课堂,参与教学,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要树立民主教学思想,树立新型的学生观,充分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个人经验和新异见解,允许学生向教师和课本质疑,从而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和良好学习习惯。也培养了学生的勇气和信心。例如在《辽阔的疆域》是要求学生找出六个隔海相望的国家,有同学说韩国、日本、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同学小涛说:老师,美国、加拿大、墨西哥也是,因为太平洋也是大海呀。我用赞美的眼神支持他大胆的想象。又有同学说:海是洋的边缘地带,太平洋不全是中国的领海,所以美国、加拿大、墨西哥不是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然后老师加以引导和分析,还要引导全体同学正确对待其他同学提出的问题,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善于倾听,善于尊重别人的意见,并能提出自己不同的看法。培养学生互相学习,自主学习的习惯与能力。
总之,随着新一轮课改的不断推进,作为社会教师,我们要更新教学观念;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对待每一堂课;经常上网,浏览有关的网站;善于观察;阅读报纸、杂志;关注身边的大小事;认真及时写好教学后记。相信通过全体社会教师的努力,定会很快适应这场教育革命的挑战,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