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室前的栀子花开了又谢了,石榴结出了暗红的果子,葱郁的绿意把校园渲染得生机勃勃。在这个成长的季节里,同学们升入了八年级。拿起散发着墨香的新教材,欣喜之余,大多数同学会问一下自己,八年级的语文究竟该怎么学?
下面,老师就结合八年级的第一、二单元,说说这个问题。
首先,要从课文的学习中,汲取强大的正能量。
八年级语文第一、二单元为我们安排了两个主题:一是长征之歌,二是爱国情怀。第一单元的五篇课文都是围绕人类“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艰苦卓绝的长征来展开的,不管是诗歌、歌词,还是回忆录、小说和剧本,都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幅生动的长征画面。拂去岁月的云烟,长征积淀下来的是一种精神财富,即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具备愈挫愈勇的乐观、豪迈、顽强的精神与智慧。这难道不也是我们学习上需要具备的精神品质吗?
第二单元的课文里,“抵得上五个师”的钱学森克服重重困难,義无反顾地回到了祖国的怀抱;几颗小小的枣核,凝聚的是海外华人一片深厚的爱国之情;齐国的政治家晏子出使楚国,凭着自己高超的语言艺术和过人的才智,维护了齐国和自身的尊严;在都德笔下,语言成了“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成了法国沦陷区人民强大的精神力量;《古诗四首》里,杜甫的家国情怀,杜牧的忧国之心,陆游的老而弥坚,文天祥的至死不渝,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感悟。学习上日常的小道理要懂,做人的大道理更要懂。其实,爱自己的国家也是我们勤奋学习的动力。只有视野高阔,人生的路才能走得正,走得远!
第二,要在课文的学习中,体味体裁的多样性和方法的丰富性。
这两个单元中,有外国作品,有中国作品;有古代作品,有现代作品;有纪实作品,有文学作品,并且文学作品体裁齐全,有诗歌、散文、小说、戏剧。我们可以学习并尝试用不同的体裁去表达同样的主题,让我们的笔触灵动起来。同学们尤其要关注一下《〈长征〉节选》的写法,这是一个剧本的节选,它更重视画面的构建和言语、动作的呈现,以此来展示故事,表现人物。我们不妨据此学习写小剧本或者课本剧,这样也可以让我们的写作达到形象逼真的境界。
在写作方法上,我们要重视吸纳《老山界》中环境烘托的写法、《枣核》中以小见大的写法和《最后一课》中人物描写的方法。
第三,重点学习诗歌语言的凝练传神和小说语言的个性化。
语言既是文学作品的第一要素(高尔基语),也是语文学习的第一要点。在这两个单元中,我们要重点品味诗歌和小说的语言。诗歌语言的鉴赏重点在于炼字和修辞手法的运用。比如,《七律·长征》中尤其需要关注的是“暖”和“寒”这一对体现心理感受的形容词,还要关注“只”和“尽”这两个体现范围的副词。要结合语境,弄明白词语运用所涉及的对象,既要明白其基本义,更要知道它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和用法,从而明白诗歌凝练语言背后的无限意味。《七律·长征》颔联中带着夸张意味的比喻尤其值得咀嚼,那么大的山岭、山脉,在红军战士的眼里只不过是“翻腾的细浪”和“滚动的泥丸”,这是多大的气魄啊!红军战士崇高的理想和藐视困难的乐观顽强,便鲜明地展现在我们面前。又如,《春望》中“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一句,我们如果不抓住“感时”“恨别”这样的关键词进行思考,如何能够体会其中蕴含的作者的家国情怀?再如,《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的“风吹雨”和《过零丁洋》中的“惶恐”“零丁”均有“双关”的用法,拓展了诗歌表现的“疆域”,有着时代和作者内在的沧桑感。
小说语言的个性化,不仅体现在小说中的人物的语言上,也体现在作者用来叙述描写的语言上,这方面《最后一课》是个典范。小弗郎士是个成长中的孩子,他顽皮,不爱学习,在最后一节法语课中,他的思想发生了顿悟,一下子懂事了。作者用生动的言语,活灵活现地将这个过程表现了出来。比如,开始部分对小弗郎士的心理描写:“这些景象,比分词用法有趣多了;可是我还能管住自己,急忙向学校跑去。”这句话,把一个不懂事但是还有希望向好的方面发展的孩子的复杂的内心世界,真实地写出来了。又如,经过“最后一课”的教育与洗礼,小弗郎士内心已经迅速懂事并且成熟,然而这种成熟仍然是一个孩子的成熟,仍然有着孩子的天真与幼稚,他会在人群中,关注到郝叟老头与众不同的读书声:“听到他古怪的声音,我们又想笑,又难过。”这是一个孩子在特定时刻特有的心境,作者将其描写得多么生动、真实!
总之,学习语文,重点在于学习课本中蕴含的精神、语文方法以及语言本身,掌握了这些,我们的语文学习就会如鱼得水。
下面,老师就结合八年级的第一、二单元,说说这个问题。
首先,要从课文的学习中,汲取强大的正能量。
八年级语文第一、二单元为我们安排了两个主题:一是长征之歌,二是爱国情怀。第一单元的五篇课文都是围绕人类“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艰苦卓绝的长征来展开的,不管是诗歌、歌词,还是回忆录、小说和剧本,都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幅生动的长征画面。拂去岁月的云烟,长征积淀下来的是一种精神财富,即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具备愈挫愈勇的乐观、豪迈、顽强的精神与智慧。这难道不也是我们学习上需要具备的精神品质吗?
第二单元的课文里,“抵得上五个师”的钱学森克服重重困难,義无反顾地回到了祖国的怀抱;几颗小小的枣核,凝聚的是海外华人一片深厚的爱国之情;齐国的政治家晏子出使楚国,凭着自己高超的语言艺术和过人的才智,维护了齐国和自身的尊严;在都德笔下,语言成了“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成了法国沦陷区人民强大的精神力量;《古诗四首》里,杜甫的家国情怀,杜牧的忧国之心,陆游的老而弥坚,文天祥的至死不渝,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感悟。学习上日常的小道理要懂,做人的大道理更要懂。其实,爱自己的国家也是我们勤奋学习的动力。只有视野高阔,人生的路才能走得正,走得远!
第二,要在课文的学习中,体味体裁的多样性和方法的丰富性。
这两个单元中,有外国作品,有中国作品;有古代作品,有现代作品;有纪实作品,有文学作品,并且文学作品体裁齐全,有诗歌、散文、小说、戏剧。我们可以学习并尝试用不同的体裁去表达同样的主题,让我们的笔触灵动起来。同学们尤其要关注一下《〈长征〉节选》的写法,这是一个剧本的节选,它更重视画面的构建和言语、动作的呈现,以此来展示故事,表现人物。我们不妨据此学习写小剧本或者课本剧,这样也可以让我们的写作达到形象逼真的境界。
在写作方法上,我们要重视吸纳《老山界》中环境烘托的写法、《枣核》中以小见大的写法和《最后一课》中人物描写的方法。
第三,重点学习诗歌语言的凝练传神和小说语言的个性化。
语言既是文学作品的第一要素(高尔基语),也是语文学习的第一要点。在这两个单元中,我们要重点品味诗歌和小说的语言。诗歌语言的鉴赏重点在于炼字和修辞手法的运用。比如,《七律·长征》中尤其需要关注的是“暖”和“寒”这一对体现心理感受的形容词,还要关注“只”和“尽”这两个体现范围的副词。要结合语境,弄明白词语运用所涉及的对象,既要明白其基本义,更要知道它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和用法,从而明白诗歌凝练语言背后的无限意味。《七律·长征》颔联中带着夸张意味的比喻尤其值得咀嚼,那么大的山岭、山脉,在红军战士的眼里只不过是“翻腾的细浪”和“滚动的泥丸”,这是多大的气魄啊!红军战士崇高的理想和藐视困难的乐观顽强,便鲜明地展现在我们面前。又如,《春望》中“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一句,我们如果不抓住“感时”“恨别”这样的关键词进行思考,如何能够体会其中蕴含的作者的家国情怀?再如,《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的“风吹雨”和《过零丁洋》中的“惶恐”“零丁”均有“双关”的用法,拓展了诗歌表现的“疆域”,有着时代和作者内在的沧桑感。
小说语言的个性化,不仅体现在小说中的人物的语言上,也体现在作者用来叙述描写的语言上,这方面《最后一课》是个典范。小弗郎士是个成长中的孩子,他顽皮,不爱学习,在最后一节法语课中,他的思想发生了顿悟,一下子懂事了。作者用生动的言语,活灵活现地将这个过程表现了出来。比如,开始部分对小弗郎士的心理描写:“这些景象,比分词用法有趣多了;可是我还能管住自己,急忙向学校跑去。”这句话,把一个不懂事但是还有希望向好的方面发展的孩子的复杂的内心世界,真实地写出来了。又如,经过“最后一课”的教育与洗礼,小弗郎士内心已经迅速懂事并且成熟,然而这种成熟仍然是一个孩子的成熟,仍然有着孩子的天真与幼稚,他会在人群中,关注到郝叟老头与众不同的读书声:“听到他古怪的声音,我们又想笑,又难过。”这是一个孩子在特定时刻特有的心境,作者将其描写得多么生动、真实!
总之,学习语文,重点在于学习课本中蕴含的精神、语文方法以及语言本身,掌握了这些,我们的语文学习就会如鱼得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