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本研究运用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我国高校竞技舞龙运动进行了较全面、细致的调查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影响我国高校舞龙运动发展的主要因素有:人才因素、竞赛因素、保障因素和训练因素。
关键词 高校 竞技舞龙运动 发展 因素
舞龙运动是中华民族传统的体育项目。近年来,舞龙运动迅速发展起来,并被列入全国正式比赛(四类)项目,实现了从传统舞龙表演向现代竞技舞龙的转型。竞技舞龙运动在教育、健身娱乐、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宏扬民族文化、凝聚民族精神以及产业经济等方面突出的社会价值和功能,极大地迎合了高校的需求。因此,舞龙运动被引入许多大中专院校的体育教育实践中,成为学校体育教育和全民健身的重要内容,同时高校在整合各种资源方面的得天独厚的优势,也极大地促进高校竞技舞龙运动水平的提高。舞龙运动在我国高校中发展非常迅速,也深受学生的欢迎,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目前大多数高校成立的运动队在组织管理、科学训练、后备力量梯队建设等方面都处于无序状态,甚至有些高校的运动队还处于“赛前抓一抓,赛后一盘沙”的半瘫痪状态。为更好的解决这些问题,有必要对影响高校竞技舞龙运动发展因素加以认真研究和探讨,为充分发挥出高校的优势,促进龙狮运动的开展与普及,并向更高水平迈进,提供参考依据。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参加全国“百校百龙大学生迎奥运舞龙舞狮表演”教练员培训班、第三届全国大学生龙狮锦标赛、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龙狮分会举办的全国百校龙狮进课堂推广计划实施经验交流会、全国高等院校舞龙舞狮裁判员教练员培训班的共53所高校教师、教练员、运动员和一些资深舞龙专家。
1.2研究方法
1.2.1问卷调查法
问卷调查按社会学调查设计通用要求进行,并对问卷进行了效度和信度检验。为了较准确的了解目前影响高校舞龙运动发展的因素,为此本研究在设计调查问卷时,采用李克特式五级量表(likert-Type Scale)形式,把影响高校舞龙运动运动发展的因素细分为:(1)比赛次数;(2)竞赛体制;(3)训练主管部门重视度;(4)经费、场地设施条件;(5)后备力量;(6)训练方法的科学性;(7)竞赛规则与运动发展相适应性;(8)教练员业务水平;(9)运动员技术水平;(10)裁判员业务水平;(11)运动员科学选材等11个因子项。要求教练员对此11项因子进行评判。本研究共发放问卷共380份,回收有效问卷共338份,有效回收率88.9%。
1.2.2数理统计法
在因子分析前利用SPSS 13.0统计软件包进行了KMO检验和Barlett球度检验。并用SPSS 13.0统计软件包,根据数据的不同测度水平描述与分析,用分类变量主成分分析的方法(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 for Categorical Data)进行因子分析,探讨行为的影响因素。
2.结果与分析
2.1 KMO检验和Barlett球度检验的结果
从表1中可以看出KMO检验值为0.840,接近于1,因此认为原始数据样本满足因子分析的要求。Barlett球度检验的结果显示,近似χ2值为575.531,自由度为75,检验的显著概率为0.000,拒绝原假设,因子分析的适用性好。
2.2公共因素个数的确定
依据本研究影响高校舞龙运动运动发展因素的评价记分结果,对11个原始变量进行R一型因子分析,得到了特征值、贡献率、累计贡献率等数据。根据“凯泽法”取特征值大于1的4个主因子,累计贡献率达85.252%(见下表2),基本上可以反映总体信息量。
2.3公共因素群的确定
在确定主因子的基础上,根据因子分析理论,对11个原始变量进行归类。为了使各因子负荷尽可能地向二极转化,本研究采用了“极大正交旋转法”对各因素负荷进行转化(见表3),取因子载荷绝对值较大的进行归类,把11个原始变量归纳在4个主因子上(见表4),按各主因子中载荷较高的变量所具有的共同特征,进行了主因子命名(见表5),确立了影响高校舞龙运动运动发展的主要因素为:人才因子、竞赛因子、保障因子、训练因子。
Rotation Method: Varimax with Kaiser Normalization.
3.结论与建议
3.1目前高校舞龙运动教练员的专业水平偏低,训练的科学化程度不够。教练员、裁判员业务培训的次数太少等是制约我国高校舞龙运动发展的主要因素。所以应加强高校舞龙运动教练员和裁判员的选拔、培养制度建设,发挥高校优势培养舞龙运动专业人才,促进高校舞龙运动人才资源体系发展。
3.2近年来随着竞技舞龙运动的蓬勃发展,舞龙比赛的竞赛规模和竞赛水平有了长足的发展,各种舞龙比赛举办次数明显增加起来,但是仍然不能满足高校舞龙运动发展的需要,特别是旨在促进高校间相互交流的大学生专场比赛次数太少,严重制约了高校舞龙运动的发展。另外,竞赛体制相对落后、竞赛规则跟不上运动发展趋势等明显影响高校舞龙运动的快速发展。所以应通过不断改革高校舞龙运动的竞赛规则,完善高校舞龙运动的竞赛体制,同时借助社会力量,开拓高校舞龙运动竞赛市场,促进高校舞龙运动竞赛体系发展。
3.3高校舞龙运动运动训练的场地、经费、器材条件不能完全满足需求,难以保证运动员正常的系统训练,在一定程度上制约高校舞龙运动的发展。所以我们要不断提高主管部门领导的重视程度,加大对高校舞龙运动的经费投入,加强龙狮运动理论研究,提高龙狮运动科研水平,同时坚决走高校舞龙运动的市场产业化道路,促进高校舞龙运动保障体系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继生,雷军蓉.舞龙运动发展与前瞻[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26(5):605-606.
[2]姜玉泽.中国舞龙运动的文化内涵及动作创新[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5,20(6):50-52.
(作者单位:江苏南通大学体育科学学院)
关键词 高校 竞技舞龙运动 发展 因素
舞龙运动是中华民族传统的体育项目。近年来,舞龙运动迅速发展起来,并被列入全国正式比赛(四类)项目,实现了从传统舞龙表演向现代竞技舞龙的转型。竞技舞龙运动在教育、健身娱乐、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宏扬民族文化、凝聚民族精神以及产业经济等方面突出的社会价值和功能,极大地迎合了高校的需求。因此,舞龙运动被引入许多大中专院校的体育教育实践中,成为学校体育教育和全民健身的重要内容,同时高校在整合各种资源方面的得天独厚的优势,也极大地促进高校竞技舞龙运动水平的提高。舞龙运动在我国高校中发展非常迅速,也深受学生的欢迎,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目前大多数高校成立的运动队在组织管理、科学训练、后备力量梯队建设等方面都处于无序状态,甚至有些高校的运动队还处于“赛前抓一抓,赛后一盘沙”的半瘫痪状态。为更好的解决这些问题,有必要对影响高校竞技舞龙运动发展因素加以认真研究和探讨,为充分发挥出高校的优势,促进龙狮运动的开展与普及,并向更高水平迈进,提供参考依据。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参加全国“百校百龙大学生迎奥运舞龙舞狮表演”教练员培训班、第三届全国大学生龙狮锦标赛、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龙狮分会举办的全国百校龙狮进课堂推广计划实施经验交流会、全国高等院校舞龙舞狮裁判员教练员培训班的共53所高校教师、教练员、运动员和一些资深舞龙专家。
1.2研究方法
1.2.1问卷调查法
问卷调查按社会学调查设计通用要求进行,并对问卷进行了效度和信度检验。为了较准确的了解目前影响高校舞龙运动发展的因素,为此本研究在设计调查问卷时,采用李克特式五级量表(likert-Type Scale)形式,把影响高校舞龙运动运动发展的因素细分为:(1)比赛次数;(2)竞赛体制;(3)训练主管部门重视度;(4)经费、场地设施条件;(5)后备力量;(6)训练方法的科学性;(7)竞赛规则与运动发展相适应性;(8)教练员业务水平;(9)运动员技术水平;(10)裁判员业务水平;(11)运动员科学选材等11个因子项。要求教练员对此11项因子进行评判。本研究共发放问卷共380份,回收有效问卷共338份,有效回收率88.9%。
1.2.2数理统计法
在因子分析前利用SPSS 13.0统计软件包进行了KMO检验和Barlett球度检验。并用SPSS 13.0统计软件包,根据数据的不同测度水平描述与分析,用分类变量主成分分析的方法(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 for Categorical Data)进行因子分析,探讨行为的影响因素。
2.结果与分析
2.1 KMO检验和Barlett球度检验的结果
从表1中可以看出KMO检验值为0.840,接近于1,因此认为原始数据样本满足因子分析的要求。Barlett球度检验的结果显示,近似χ2值为575.531,自由度为75,检验的显著概率为0.000,拒绝原假设,因子分析的适用性好。
2.2公共因素个数的确定
依据本研究影响高校舞龙运动运动发展因素的评价记分结果,对11个原始变量进行R一型因子分析,得到了特征值、贡献率、累计贡献率等数据。根据“凯泽法”取特征值大于1的4个主因子,累计贡献率达85.252%(见下表2),基本上可以反映总体信息量。
2.3公共因素群的确定
在确定主因子的基础上,根据因子分析理论,对11个原始变量进行归类。为了使各因子负荷尽可能地向二极转化,本研究采用了“极大正交旋转法”对各因素负荷进行转化(见表3),取因子载荷绝对值较大的进行归类,把11个原始变量归纳在4个主因子上(见表4),按各主因子中载荷较高的变量所具有的共同特征,进行了主因子命名(见表5),确立了影响高校舞龙运动运动发展的主要因素为:人才因子、竞赛因子、保障因子、训练因子。
Rotation Method: Varimax with Kaiser Normalization.
3.结论与建议
3.1目前高校舞龙运动教练员的专业水平偏低,训练的科学化程度不够。教练员、裁判员业务培训的次数太少等是制约我国高校舞龙运动发展的主要因素。所以应加强高校舞龙运动教练员和裁判员的选拔、培养制度建设,发挥高校优势培养舞龙运动专业人才,促进高校舞龙运动人才资源体系发展。
3.2近年来随着竞技舞龙运动的蓬勃发展,舞龙比赛的竞赛规模和竞赛水平有了长足的发展,各种舞龙比赛举办次数明显增加起来,但是仍然不能满足高校舞龙运动发展的需要,特别是旨在促进高校间相互交流的大学生专场比赛次数太少,严重制约了高校舞龙运动的发展。另外,竞赛体制相对落后、竞赛规则跟不上运动发展趋势等明显影响高校舞龙运动的快速发展。所以应通过不断改革高校舞龙运动的竞赛规则,完善高校舞龙运动的竞赛体制,同时借助社会力量,开拓高校舞龙运动竞赛市场,促进高校舞龙运动竞赛体系发展。
3.3高校舞龙运动运动训练的场地、经费、器材条件不能完全满足需求,难以保证运动员正常的系统训练,在一定程度上制约高校舞龙运动的发展。所以我们要不断提高主管部门领导的重视程度,加大对高校舞龙运动的经费投入,加强龙狮运动理论研究,提高龙狮运动科研水平,同时坚决走高校舞龙运动的市场产业化道路,促进高校舞龙运动保障体系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继生,雷军蓉.舞龙运动发展与前瞻[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26(5):605-606.
[2]姜玉泽.中国舞龙运动的文化内涵及动作创新[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5,20(6):50-52.
(作者单位:江苏南通大学体育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