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学习汉语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一股持久不衰的浪潮,学习汉语的人数每年都在不断增长。然而教材却成为汉语国际推广中的一大瓶颈。观念陈旧、数量不足、针对性不强是目前国际汉语教材最为普遍的问题。由此可见,对对外汉语教材进行分析,进而提出建议以提高对外汉语教材的质量成为当务之急。本文选择初级汉语综合课教材《体验汉语·基础教程(上)》进行教材分析。根据《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等教学大纲来分析教材的编写特点与大纲的匹配度,研究该教材的优点与不足,望进一步促进初级汉语综合课教材的编写工作,为汉语教学在初进入某一国家和地区的基础阶段教材编写提供一些思路。
关键词:汉语 教材分析 初级汉语综合课
中图分类号:H1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7)17-0157-03
一、对《体验汉语·基础教程(上)》教材的研究综述
在对外汉语教材整体研究方面,李泉《近20年对外汉语教材评估编写与研究基本情况评述》总结了截止到2002年,对外汉语教材在数量、种类和理论研究方面的成就和不足。倪明亮(2012)在《汉语综合课教材论·文册》阐述了综合课教材编写原则,对初中高级综合课教材进行了概述,并且对初中高级综合课教材进行了评估,同时也预估了汉语国际综合课教材基本发展趋向和汉语国际综合课教材构架发展趋向。
关于《体验汉语》系列教材的分析包括李晓丽(2014)在《任务型教学理念下的“体验汉语中级教程I”教材研究》中以任务型教学法为出发点对《体验汉语中级教程I》进行了教材研究,分析了该教材的任务选取、任务类型、任务编排与设计。陈楚(2014)在《“体验汉语基础教程(泰语版)”针对性问题研究》中对于课文编写选择的针对性,语法项目的针对性,注释、翻译的针对性,生词、练习、文化点的针对性,教材形式设计和安排的针对性进行了研究。邓小琴(2011)在《“体验汉语”初级汉字教学“可教性假设”研究》中该教材的汉字教学设计,并提出了不足之处。刘萍(2014)在《“体验汉语基础教程”插圖特色的研究》中对其插图特色进行了分析。
(一)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1.研究的内容
《体验汉语·基础教程》共分上、下两册,每册包括24课(每课后附MP3一张),全书共48课,每册在课程结束后编排了测验。主要供200课时的教学使用。该书后续教材包括练习册、教材参考书等。本文将对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教学分析:(1)教材大纲指导思想及编写体例。(2)教材各主要组成要素,包括语音,词汇,汉字,语法,文化,课文,话题等的特点。
2.研究的方法
(1)文献参考法。查阅前人所写文献,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努力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有更进一步的突破。
(2)教材数据的统计分析。结合第二语言教学及教材的编写原则,针对全书进行具体编排方式、话题、功能项目、情景项目、文化项目的数据搜集。
二、总体概述
《体验汉语·基础教程(上)》采取了功能、结构、文化相结合的编排思路。这套教材与以往教材不同的是,改变了以往大多数教材以语法项目为主要脉络组织安排教学内容的思路,而是把语言功能放在了首位。比如通过“询问”功能解决“问路,问时间,问住址”等实际问题,课上学了这一功能,在课下马上就能运用,达到活学活用的目的。该教材把初级阶段甲乙级语法100多项由易到难编入到每一课的功能话题中。
(一)语音
该教材的语音部分被单独放在全书课程的开始部分,主要介绍了音节、声母、韵母、声调、变调、儿化韵、拼写规则。
(二)词汇
1.词汇量
《体验汉语·基础教程(上)》作为综合课的入门级教材,全书词汇量约500个,平均每课的生词量为20.83个,具体每一个的生词量见表1。
从图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单课数的生词量随着课程进度的加深而增多。1-9课的生词量保持在20个生词以内,从第10课逐渐递增,保持在21-26以内。笔者认为这样的生词量的分配是比较合理的,因为对于初学者而言,前几课的生词量不宜过多,否则容易让学习者对汉语产生畏难情绪,随着学习者汉语水平的提升,可以适当增加学习难度,增加词汇量。
2.词汇的等级控制
本文选用《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作为《体验汉语·基础教程(上)》教材词汇等级研究的标准。笔者以《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为参照建立了《体验汉语·基础教程(上)》的词汇等级分布表:
由上表数据可知,教材中选取的词汇以《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中的甲类词为主,占总比最多,约76.74%;其次是乙类词,占比15.86%;丙类词和乙类词占比最少,分别为3.81%、3.59%。在教材的总词汇表中,有12个专有名词没有被归入《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中,它们分别是安德鲁,北京,丹尼斯·格林等。总体来说,该教材的词汇主要是甲类词,符合初学者的汉语水平和接受能力,也比较符合初级教材词汇选择的原则。
(三)汉字
《体验汉语·基础教程(上)》作为初级汉语综合课教材,每一课中都安排有汉字学习环节,通过对汉字笔画顺序进行演示,让学生对汉字笔画有了整体的了解,更具规范性,增强了学生对汉字的书写和认读能力。表3展示了每课要求学生掌握的汉字。
从上表可看出,每节课的生字都是按照一定规律编排的,有的以笔画顺序,有的以偏旁部首,有的以间架结构。以第14课为例,第14课的生字有“国、图、很、得”,其中“国、图”都是四面包围结构,“很、得”的偏旁都是双人旁。这样归类记忆的方式,有助于学生养成分类记忆的好习惯。
(四)语法点
表4对每一课的语法点进行了总结:
由上表可知,该教材24课共70个语法点,平均每课约3-4个语法点,语法点的难度随着课程的深入而提升,这种语法点的编排顺序符合学习者学习的接受能力。 (五)课文
本教材话题具体见表5:
由上表可见,话题的选择基本上都是平时最常用的,有助于引起学生的共鸣,能够帮助汉语学习者在生活中解决一些沟通交流问题,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六)课堂练习
《体验汉语·基础教程(上)》练习部分注重多样性和层次性,设计简单,明了,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小版块:趁热打铁;听与说;读与写;语音练习、汉字练习。
(七)文化知识
该教材没有单独设立文化知识的板块,而是将文化内容暗含在课文中,使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逐渐加深对中国文化习俗的了解。
(八)测验
该教材在课程的最后设置了一个针对全书的测验,该测验包含了三个大板块,语音测验,语法测验,汉字测验。总体来说,测验的设置以笔试为主,没有涉及口试,这是该测验设置的一个不足之处。
三、《体验汉语·基础教程(上)》教材编写的优点与缺点
首先,在教材编排方面,该教材参考了相关教学大纲编写,体例也相对稳定,内容符合学习者心理阶段即成人对知识的接受能力。
其次在课文选篇方面,作为一本初级汉语综合课本,课文的语言都比较规范、自然,以对话为主,题材丰富,能够很好地满足学习者的交际需要。但笔者认为该教材的课文篇幅过长,对于初级汉语水平的学习者而言,学习起来有些吃力。比如在该教材的第24课中,课文的字数达到了323个,要让学习者完全掌握这么长的课文内容是相当困难的。
在詞汇方面,对于成人学习者而言,全书教材词汇总量适中,保证了词汇重现率,控制了超纲词汇量。同时该教材在每课的第二部分对词汇进行了拓展,能够让不同汉语水平及层次的学生均有所提高,体现了i 1的原则。
在语法方面,该教材在难度上分布均匀,语法点的讲解主要以图表归纳或公式的形式展现,简洁易懂。但在语法点的数量上偏多,比如在第18课,语法点包括“语气助词“了”、能愿动词“应该”、离合词、主谓谓语句,作为一课的语法点,明显有些偏多,不利于学生的理解与接受,还容易产生畏难情绪。笔者认为语法点的数量宜精不宜多,在学习者扎实地掌握了一定的语法基础后,可以适当地增加语法点的数量与难度。
在汉字方面,每课汉字数量适中,它突出了汉字的特点,注重结构,部件的教学,能有效帮助学生掌握汉字的形、音、义。
在文化方面,该教材的文化介绍侧重于交际文化,在国情文化、知识文化方面涉猎较少,这是该教材的不足之处之一。
在练习方面,该教材的练习数量足够,练习题型多样而全面,有相对固定的题型结构,包含了语音、汉字、词汇、语法,覆盖全部教学内容。但是在练习的趣味性方面有些欠缺,虽然教学对象是成人,但是为了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也应该设计一些适合成人的游戏练习或活动练习。
在配套材料及教材版式方面,该教材包含教师参考用书,也包含了配套音像材料,版式设计简单大方,全书采用彩色印刷,印刷质量较好。
参考文献:
[1]陈楚.“体验汉语基础教程(泰语版)”针对性问题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4.
[2]邓小琴.“体验汉语”初级汉字教学“可教性假设”研究[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11.
[3]国家汉语水平考试委员会办公室考试中心.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4]姜丽萍.体验汉语基础教程[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5]刘珣.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M].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0.
[6]刘英林.汉语水平等级标准与语法等级大纲[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7]李泉.第二语言教材编写的通用原则[J].第三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2003.
[8]李晓丽.任务型教学理念下的“体验汉语中级教程I”教材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5.
[9]李泉.近20年对外汉语教材编写和研究的基本情况评述[J].语言文字运用,2002.
[10]倪明亮.汉语综合课教材论·文册[M].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12.
[11]杨寄洲.对外汉语教学初级阶段语法大纲[M].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1999.
[12]于洪月.儿童汉语教材 《快乐汉语》分析[D].兰州大学,2013.
责任编辑:孙 瑶
关键词:汉语 教材分析 初级汉语综合课
中图分类号:H1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7)17-0157-03
一、对《体验汉语·基础教程(上)》教材的研究综述
在对外汉语教材整体研究方面,李泉《近20年对外汉语教材评估编写与研究基本情况评述》总结了截止到2002年,对外汉语教材在数量、种类和理论研究方面的成就和不足。倪明亮(2012)在《汉语综合课教材论·文册》阐述了综合课教材编写原则,对初中高级综合课教材进行了概述,并且对初中高级综合课教材进行了评估,同时也预估了汉语国际综合课教材基本发展趋向和汉语国际综合课教材构架发展趋向。
关于《体验汉语》系列教材的分析包括李晓丽(2014)在《任务型教学理念下的“体验汉语中级教程I”教材研究》中以任务型教学法为出发点对《体验汉语中级教程I》进行了教材研究,分析了该教材的任务选取、任务类型、任务编排与设计。陈楚(2014)在《“体验汉语基础教程(泰语版)”针对性问题研究》中对于课文编写选择的针对性,语法项目的针对性,注释、翻译的针对性,生词、练习、文化点的针对性,教材形式设计和安排的针对性进行了研究。邓小琴(2011)在《“体验汉语”初级汉字教学“可教性假设”研究》中该教材的汉字教学设计,并提出了不足之处。刘萍(2014)在《“体验汉语基础教程”插圖特色的研究》中对其插图特色进行了分析。
(一)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1.研究的内容
《体验汉语·基础教程》共分上、下两册,每册包括24课(每课后附MP3一张),全书共48课,每册在课程结束后编排了测验。主要供200课时的教学使用。该书后续教材包括练习册、教材参考书等。本文将对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教学分析:(1)教材大纲指导思想及编写体例。(2)教材各主要组成要素,包括语音,词汇,汉字,语法,文化,课文,话题等的特点。
2.研究的方法
(1)文献参考法。查阅前人所写文献,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努力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有更进一步的突破。
(2)教材数据的统计分析。结合第二语言教学及教材的编写原则,针对全书进行具体编排方式、话题、功能项目、情景项目、文化项目的数据搜集。
二、总体概述
《体验汉语·基础教程(上)》采取了功能、结构、文化相结合的编排思路。这套教材与以往教材不同的是,改变了以往大多数教材以语法项目为主要脉络组织安排教学内容的思路,而是把语言功能放在了首位。比如通过“询问”功能解决“问路,问时间,问住址”等实际问题,课上学了这一功能,在课下马上就能运用,达到活学活用的目的。该教材把初级阶段甲乙级语法100多项由易到难编入到每一课的功能话题中。
(一)语音
该教材的语音部分被单独放在全书课程的开始部分,主要介绍了音节、声母、韵母、声调、变调、儿化韵、拼写规则。
(二)词汇
1.词汇量
《体验汉语·基础教程(上)》作为综合课的入门级教材,全书词汇量约500个,平均每课的生词量为20.83个,具体每一个的生词量见表1。
从图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单课数的生词量随着课程进度的加深而增多。1-9课的生词量保持在20个生词以内,从第10课逐渐递增,保持在21-26以内。笔者认为这样的生词量的分配是比较合理的,因为对于初学者而言,前几课的生词量不宜过多,否则容易让学习者对汉语产生畏难情绪,随着学习者汉语水平的提升,可以适当增加学习难度,增加词汇量。
2.词汇的等级控制
本文选用《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作为《体验汉语·基础教程(上)》教材词汇等级研究的标准。笔者以《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为参照建立了《体验汉语·基础教程(上)》的词汇等级分布表:
由上表数据可知,教材中选取的词汇以《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中的甲类词为主,占总比最多,约76.74%;其次是乙类词,占比15.86%;丙类词和乙类词占比最少,分别为3.81%、3.59%。在教材的总词汇表中,有12个专有名词没有被归入《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中,它们分别是安德鲁,北京,丹尼斯·格林等。总体来说,该教材的词汇主要是甲类词,符合初学者的汉语水平和接受能力,也比较符合初级教材词汇选择的原则。
(三)汉字
《体验汉语·基础教程(上)》作为初级汉语综合课教材,每一课中都安排有汉字学习环节,通过对汉字笔画顺序进行演示,让学生对汉字笔画有了整体的了解,更具规范性,增强了学生对汉字的书写和认读能力。表3展示了每课要求学生掌握的汉字。
从上表可看出,每节课的生字都是按照一定规律编排的,有的以笔画顺序,有的以偏旁部首,有的以间架结构。以第14课为例,第14课的生字有“国、图、很、得”,其中“国、图”都是四面包围结构,“很、得”的偏旁都是双人旁。这样归类记忆的方式,有助于学生养成分类记忆的好习惯。
(四)语法点
表4对每一课的语法点进行了总结:
由上表可知,该教材24课共70个语法点,平均每课约3-4个语法点,语法点的难度随着课程的深入而提升,这种语法点的编排顺序符合学习者学习的接受能力。 (五)课文
本教材话题具体见表5:
由上表可见,话题的选择基本上都是平时最常用的,有助于引起学生的共鸣,能够帮助汉语学习者在生活中解决一些沟通交流问题,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六)课堂练习
《体验汉语·基础教程(上)》练习部分注重多样性和层次性,设计简单,明了,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小版块:趁热打铁;听与说;读与写;语音练习、汉字练习。
(七)文化知识
该教材没有单独设立文化知识的板块,而是将文化内容暗含在课文中,使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逐渐加深对中国文化习俗的了解。
(八)测验
该教材在课程的最后设置了一个针对全书的测验,该测验包含了三个大板块,语音测验,语法测验,汉字测验。总体来说,测验的设置以笔试为主,没有涉及口试,这是该测验设置的一个不足之处。
三、《体验汉语·基础教程(上)》教材编写的优点与缺点
首先,在教材编排方面,该教材参考了相关教学大纲编写,体例也相对稳定,内容符合学习者心理阶段即成人对知识的接受能力。
其次在课文选篇方面,作为一本初级汉语综合课本,课文的语言都比较规范、自然,以对话为主,题材丰富,能够很好地满足学习者的交际需要。但笔者认为该教材的课文篇幅过长,对于初级汉语水平的学习者而言,学习起来有些吃力。比如在该教材的第24课中,课文的字数达到了323个,要让学习者完全掌握这么长的课文内容是相当困难的。
在詞汇方面,对于成人学习者而言,全书教材词汇总量适中,保证了词汇重现率,控制了超纲词汇量。同时该教材在每课的第二部分对词汇进行了拓展,能够让不同汉语水平及层次的学生均有所提高,体现了i 1的原则。
在语法方面,该教材在难度上分布均匀,语法点的讲解主要以图表归纳或公式的形式展现,简洁易懂。但在语法点的数量上偏多,比如在第18课,语法点包括“语气助词“了”、能愿动词“应该”、离合词、主谓谓语句,作为一课的语法点,明显有些偏多,不利于学生的理解与接受,还容易产生畏难情绪。笔者认为语法点的数量宜精不宜多,在学习者扎实地掌握了一定的语法基础后,可以适当地增加语法点的数量与难度。
在汉字方面,每课汉字数量适中,它突出了汉字的特点,注重结构,部件的教学,能有效帮助学生掌握汉字的形、音、义。
在文化方面,该教材的文化介绍侧重于交际文化,在国情文化、知识文化方面涉猎较少,这是该教材的不足之处之一。
在练习方面,该教材的练习数量足够,练习题型多样而全面,有相对固定的题型结构,包含了语音、汉字、词汇、语法,覆盖全部教学内容。但是在练习的趣味性方面有些欠缺,虽然教学对象是成人,但是为了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也应该设计一些适合成人的游戏练习或活动练习。
在配套材料及教材版式方面,该教材包含教师参考用书,也包含了配套音像材料,版式设计简单大方,全书采用彩色印刷,印刷质量较好。
参考文献:
[1]陈楚.“体验汉语基础教程(泰语版)”针对性问题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4.
[2]邓小琴.“体验汉语”初级汉字教学“可教性假设”研究[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11.
[3]国家汉语水平考试委员会办公室考试中心.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4]姜丽萍.体验汉语基础教程[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5]刘珣.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M].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0.
[6]刘英林.汉语水平等级标准与语法等级大纲[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7]李泉.第二语言教材编写的通用原则[J].第三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2003.
[8]李晓丽.任务型教学理念下的“体验汉语中级教程I”教材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5.
[9]李泉.近20年对外汉语教材编写和研究的基本情况评述[J].语言文字运用,2002.
[10]倪明亮.汉语综合课教材论·文册[M].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12.
[11]杨寄洲.对外汉语教学初级阶段语法大纲[M].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1999.
[12]于洪月.儿童汉语教材 《快乐汉语》分析[D].兰州大学,2013.
责任编辑:孙 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