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校地处大山深处,有7个教学班,143名学生,14名教师,属于典型的偏远乡村小规模学校。身处乡村,无论是生活条件还是学校的工作条件都难免有诸多不方便。学校教师非常少,基本上都是一个教师包一个班,也就是这个班的所有课程全部是由一个教师来上,从早到晚,从周一到周五,就一个人。可以说,乡村教师这种超负荷、全天候、全科目、包班式、“白 黑 梦”的教育生活状态已经压得教师喘不过气来,还有那些非教学类的各种要上交的表格、小手拉大手活動、各种创建和评比工作,就更让人崩溃了。
怎么办?近年来,我们紧紧抓住网络这一现代工具进行了大量的减负探索与尝试,取得了可喜的效果。
一、共享网络资源,减轻教师备课负重
我们通过平板电脑和国家班班通工程,搭建起校园无线网络,共享学生的教材资源,使学生通过平板可以根据不同课的教学内容及时便捷地调用各种出版社的电子教材和与教材配套的音视频课件,彻底摆脱了“书包”这个古老物件的困扰。而教师也可以通过教室内的交互式电子白板设备,直接连上网络,调取优质的课件资源,特别是教学幻灯片和各类文字、音频、视频教学资源,支持教师的授课,让教师从各种写教案、抄教案、每日每夜的做课件、找教学素材中解放出来,实现了教学减负。
二、共享网络名师,减轻教师兼课负重
基本上很少有哪一所乡村小学能完全配齐音乐、体育、美术、英语、信息技术等专业教师,基本是由语文、数学等科任教师兼任。针对这种情况,我们采取的办法是共享网络名师,把我们不专业、不擅长的课程通过网络交由专业的名师来上。
比如,我们学校没有一个老师是音乐专业的,很多老师连简谱都很难唱准确,更不要说什么乐理知识,与其让老师兼任折磨他,不如请网络上的名师来授课。通过我们与公益机构的对接,我们联系上了北京一家在国内很有名的专门做音乐基础教育的免费培训机构,由他们给孩子们进行每周两节课的音乐授课,既减轻了教师的教学负重,又促进了学生发展,两全其美。
三、定制网络课程,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根据国家课程规定:国家采取的是三级课程实施方案,一是国家课程、二是地方课程、三是校本课程。由于乡村小学教师的缺乏,保障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都已经很吃力了,要想让教师们开发校本课程、上好校本课程,几乎是具有挑战性的事情。如果硬上,不但效果无法保证,而且会加重教师们的教学负担,但是乡村孩子也应该享受更好的教育资源,为他们的个性成长提供帮助,本就是学校和教师的职责所在。
因此,我们采取了通过网络方式开设符合本校学生实际的、有利于学生核心素养提升的定制化网络课程。我们定制的网络素养课、博物馆课程、晨读课等,这些课程基本不增加教师的负担,只要教师组织学生、打开网络设备,同学们就可以跟着学习。以每天早上的晨读课为例,学生们会每天早上跟随网络晨读老师晨读,孩子们结合对晨读作品的理解,会配上符合诗境的画作,然后配上背景音乐和二维码,扫码就能让父母、其他师生和全国的小朋友听到自己分享的晨读诗配画作品。孩子们非常喜欢,语文综合能力、美术绘画能力都得到了大幅度提升,教师也轻松自得,何乐而不为呢。
四、借助网络教研,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
提高教学质量,减轻学生负担,还要依靠教研。我们通过网络,请台湾的数学教师给我们的孩子上数学课,两岸的老师互相交流教与学的经验。台湾的唐一诚老师亲自示范课,让我们看到了一堂幽默、有趣、动手的不一样的课堂教学样态,促进了我们对于教与学的研究,也促使我们必须对传统的课堂教学进行转变。与此同时,我们也与全国各省不同学校的教师们进行各种课题的交流研讨,通过这样的交流既促进了教师的成长,也改进了我们的教育教学,减负提质得以真正发生。
教师与学生都在呼唤教学减负,其实呼唤教学减负就是要让我们的教师过上一种完整幸福的教育生活,但是师生长期处于一种近乎封闭的校园生活状态,彼此之间不能相互看见、不能抱团取暖,师生是感受不到教育生活的幸福的。我们通过网络空间,把散落在各地的乡村师生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共同体,让大家彼此照亮,一起前行。比如,我们的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参加全国航模邀请赛,评委在北京,我们的学生就在自己的教室里,按照比赛规则设置场地,通过网络双向视频,评委现场点评,其他参赛学校的孩子也能看到,我们学校的孩子也能看到其他学校孩子的比赛情况,大家互相交流与学习。
我们还建立了“火柴家园”,将全国各地的一线乡村老师链接起来。大家在家园里分享自己的读书、工作、生活、学习,互相抱团取暖,一起过一种幸福的教育生活。
通过近年来的努力探索,我们紧紧依靠网络这一手段,实现了最大限度地解放师生,让他们从原来沉重、机械、单调、枯燥、无趣的教育教学生活中解放出来,通过网络给师生们提供更加自由、广阔、有效的成长空间和资源。我们看到了孩子的那种久违的自信满满的笑容,我们看到了一种师生融洽与和谐的关系,我们体验到了过一种真正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作者单位:云南省曲靖市富源县营上镇大栗小学)
怎么办?近年来,我们紧紧抓住网络这一现代工具进行了大量的减负探索与尝试,取得了可喜的效果。
一、共享网络资源,减轻教师备课负重
我们通过平板电脑和国家班班通工程,搭建起校园无线网络,共享学生的教材资源,使学生通过平板可以根据不同课的教学内容及时便捷地调用各种出版社的电子教材和与教材配套的音视频课件,彻底摆脱了“书包”这个古老物件的困扰。而教师也可以通过教室内的交互式电子白板设备,直接连上网络,调取优质的课件资源,特别是教学幻灯片和各类文字、音频、视频教学资源,支持教师的授课,让教师从各种写教案、抄教案、每日每夜的做课件、找教学素材中解放出来,实现了教学减负。
二、共享网络名师,减轻教师兼课负重
基本上很少有哪一所乡村小学能完全配齐音乐、体育、美术、英语、信息技术等专业教师,基本是由语文、数学等科任教师兼任。针对这种情况,我们采取的办法是共享网络名师,把我们不专业、不擅长的课程通过网络交由专业的名师来上。
比如,我们学校没有一个老师是音乐专业的,很多老师连简谱都很难唱准确,更不要说什么乐理知识,与其让老师兼任折磨他,不如请网络上的名师来授课。通过我们与公益机构的对接,我们联系上了北京一家在国内很有名的专门做音乐基础教育的免费培训机构,由他们给孩子们进行每周两节课的音乐授课,既减轻了教师的教学负重,又促进了学生发展,两全其美。
三、定制网络课程,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根据国家课程规定:国家采取的是三级课程实施方案,一是国家课程、二是地方课程、三是校本课程。由于乡村小学教师的缺乏,保障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都已经很吃力了,要想让教师们开发校本课程、上好校本课程,几乎是具有挑战性的事情。如果硬上,不但效果无法保证,而且会加重教师们的教学负担,但是乡村孩子也应该享受更好的教育资源,为他们的个性成长提供帮助,本就是学校和教师的职责所在。
因此,我们采取了通过网络方式开设符合本校学生实际的、有利于学生核心素养提升的定制化网络课程。我们定制的网络素养课、博物馆课程、晨读课等,这些课程基本不增加教师的负担,只要教师组织学生、打开网络设备,同学们就可以跟着学习。以每天早上的晨读课为例,学生们会每天早上跟随网络晨读老师晨读,孩子们结合对晨读作品的理解,会配上符合诗境的画作,然后配上背景音乐和二维码,扫码就能让父母、其他师生和全国的小朋友听到自己分享的晨读诗配画作品。孩子们非常喜欢,语文综合能力、美术绘画能力都得到了大幅度提升,教师也轻松自得,何乐而不为呢。
四、借助网络教研,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
提高教学质量,减轻学生负担,还要依靠教研。我们通过网络,请台湾的数学教师给我们的孩子上数学课,两岸的老师互相交流教与学的经验。台湾的唐一诚老师亲自示范课,让我们看到了一堂幽默、有趣、动手的不一样的课堂教学样态,促进了我们对于教与学的研究,也促使我们必须对传统的课堂教学进行转变。与此同时,我们也与全国各省不同学校的教师们进行各种课题的交流研讨,通过这样的交流既促进了教师的成长,也改进了我们的教育教学,减负提质得以真正发生。
教师与学生都在呼唤教学减负,其实呼唤教学减负就是要让我们的教师过上一种完整幸福的教育生活,但是师生长期处于一种近乎封闭的校园生活状态,彼此之间不能相互看见、不能抱团取暖,师生是感受不到教育生活的幸福的。我们通过网络空间,把散落在各地的乡村师生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共同体,让大家彼此照亮,一起前行。比如,我们的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参加全国航模邀请赛,评委在北京,我们的学生就在自己的教室里,按照比赛规则设置场地,通过网络双向视频,评委现场点评,其他参赛学校的孩子也能看到,我们学校的孩子也能看到其他学校孩子的比赛情况,大家互相交流与学习。
我们还建立了“火柴家园”,将全国各地的一线乡村老师链接起来。大家在家园里分享自己的读书、工作、生活、学习,互相抱团取暖,一起过一种幸福的教育生活。
通过近年来的努力探索,我们紧紧依靠网络这一手段,实现了最大限度地解放师生,让他们从原来沉重、机械、单调、枯燥、无趣的教育教学生活中解放出来,通过网络给师生们提供更加自由、广阔、有效的成长空间和资源。我们看到了孩子的那种久违的自信满满的笑容,我们看到了一种师生融洽与和谐的关系,我们体验到了过一种真正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作者单位:云南省曲靖市富源县营上镇大栗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