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国时期的宋氏三姐妹,是20世纪最耀眼的姐妹组合,与宋氏三姐妹同时代的合肥四姐妹,从影响力上看略逊一筹,却在文化界声名卓著,丝毫不比宋氏失色。
合肥四姐妹从大到小分别是张元和、张允和、张兆和以及张充和,她们来自声名显赫的名门合肥张氏。合肥张氏最鼎鼎大名者,是清朝名臣张树声,他曾为淮军第二将领,历任总督、通商事务大臣等要职,张树声之孙张武龄即四姐妹的父亲,张氏家族到张武龄一代,依然是拥有万顷良田的高门大族。叶圣陶先生曾说:九如巷张家的四个女孩,谁娶了他们都会幸福一辈子。”而与她们结为连理的都是文化界的翘楚,一时传为佳话。
张充和,作为合肥四姐妹最小的妹妹,得到的评价非常高,被人称为“民国最后的才女”。她可作诗词,写书法,弄丹青,通音律,曾以数学零分、国文满分的成绩,成为北大中文系招收的第一位女学生。她于1948年11月嫁给了德裔美籍汉学家傅汉思,夫妻俩还合作把《书谱》《续书谱》翻译成英文版。傅汉思曾这样写道:“我的妻子体现着中国文化中那最美好精致的部分。”
【童年的寻常滋味】
张充和与三位姐姐不同——三位姐姐虽相继在合肥出生,但都很快离开了老家,随父母迁到上海、苏州。而张充和在上海出生后,尚在襁褓,就被叔祖母抱养回了合肥。这位叔祖母就是李鸿章的侄女识修女士,她疼爱张充和的母亲,更因为膝下无子,从而收养了张充和,待若亲生。
在合肥期间,小充和就常跑到厨房去听厨师厨娘闲聊家族遗事。在此期间,她衣食无忧,早餐的咸鸭蛋吃腻了,可以掏去蛋黄,然后被填满肉松。不过这期间,张充和最爱吃的还是庐州特产“得胜饼”和“玉带糕”。
“得胜饼”又称大麻饼,相传朱元璋起兵反元,在攻打裕溪口时,其先锋张德胜想士兵在水上作战,若不解决好吃饭问题,定误战事。于是他便想起家乡合肥有一种糕点,若棋子般大,被称为“金钱饼”,遂下令军炊仿照,加糖馅并放大,制成“大麻饼”,以便士兵战时充饥。士兵们尝后士气大振,一举大败元朝官军。朱元璋闻情,赞曰:“此真得胜饼也。”到了晚清时,得胜饼的做工亦倍加考究,饼馅除白糖外,尚有冰糖、果仁、青红丝等,味道香甜。
而玉带糕以冰糖、桃仁、红梅、青梅、桂花、莲子、桔饼、米粉、麻油为原料,四周有米粉镶成的白边,酷像一条玉带,它的渊源可以追溯到清乾隆年间,据说乾隆皇帝品尝后御封为“一品玉带”。张充和在美国晚年时还作诗回忆这种乡土食味:子曰诗云日不穷,层楼高翠出双桐。前庭去探前朝事,树字军旗掩壁虫。福祸何关仙与妖,烧香捉捕两无聊。书声引得狐儿至,但饲刘家玉带糕。”在诗后她作注:“亲奶奶供狐仙,而朝奉们捉狐妖;刘东泰之玉带糕,至今仍未见他处有卖。”
正是在合肥期间,张充和在诗词、书法和音律等方面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当她的三个姐姐已经接触数学、英文、政治、美术等现代课程时,充和仍在学习如何为古文断句,如何临摹各种派别的古老碑帖,如何读准一句诗词的音律。
识修对张充和一直十分疼爱,不惜多花几倍的薪金,为她延请最好的私塾老师,其中有六安才子、举人左履宽,有考古专家朱谟钦——朱谟钦是书画名家吴昌硕的高足,擅长古文和书法。识修亲自教张充和吹箫,除了把工尺谱一个个标注上去,还教授《吹箫乞食》和《吹箫引凤》的典故,这或许就是充和日后结缘昆曲的发轫。张充和晚年一直铭感这两位恩师为她奠定了国学的功底,受佛教徒养祖母的影响,她幼时极富同情心。
张充和16岁那年,识修去世,她回到苏州父母身边后,童年食味就与三个姐姐“接轨”了,只是在那些寻常滋味中,她也有着自己的独特感受。
【羡煞旁人的“朋友圈”】
在合肥期间,张充和也曾偶尔回苏州家中与母亲和姐姐们团聚。她记得很清楚,见面时,母亲并不像别的妈妈一样,把孩子抱起来吻一下,而是将覆在她额前的头发轻轻地理着、摸着,“似乎想找出亲生孩子的记号”。晚饭上了桌,母亲会将各样菜分在一只小碟子里让张充和吃,充和最喜欢吃青豆烧童鸡。童子鸡之所以好吃,在于其有韧性,有嚼劲,骨头生硬,肉质很紧,卤汁渗进皮下组织,文火焖锅,掀开盖子,透着几分成熟的醇香,配上青豆,更是散发着雀跃春意。
此后,每天的饭桌上,张充和的面前就总是放着一碟青豆烧童鸡。带她的老妈妈不明白,说:“厨房里天天有红烧鸡,真奇怪!”“还不是你家小姐喜欢吃,是我招呼的。”张母笑着说。
只是这样的温馨日子短暂而充满着遗憾,母亲不久后去世,张充和承歡在父亲的膝下,在父亲创办的乐益女校上学,与姐妹们共同生活。四姐妹自办起文学社团水社,弟弟们和邻居小朋友办了个“九如社”(家住九如巷)。姐弟们结伴郊游、骑自行车、赛球。充和长期生活在闭塞的合肥,不懂玩球规则,只能当个守门员。父亲是位昆曲迷,常请曲家到家中教女儿们拍曲,张充和也渐渐爱上并痴迷起昆曲来,还常与大姐元和在《惊梦》中唱对手戏。
21岁那年,张充和参加北大入学考试,她的四门功课(国文、史地、数学、英文)之一——数学单科为零分,“简直连题目都看不懂”。而依据当时北京大学的规定,凡有一科为零分者,不予录取。得益于当时中文系主任胡适的慧眼识英,加上国文满分的优势基础,张充和最终得以被破格录取。但当时北京报纸在大学新闻栏报道中所用的“张旋”,是由张充和自己所拟,这是为了避开她三姐张兆和与沈从文关系之嫌。
张充和有着羡煞旁人的“朋友圈”。末代皇帝族兄溥侗常和她一起唱戏,章士钊赠诗把她比作东汉末年的蔡文姬,沈尹默要她学书法,闻一多生活拮据却主动刻图章相赠,张大千为张充和画过仕女图。张充和的相交师友,灿若星辰,她的名字,和沈从文、卞之琳、俞振飞等人相连,一同成为那个年代的传奇。
才貌双全的张充和待字闺中,追求者甚多。用情最专、最深的当数诗人卞之琳,二人的情感交集一直为世人所津津乐道。“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但凡喜欢现代白话诗歌的人,都会读过卞之琳的这一名篇,而这首诗里的“你”,正是张充和。他们因北大而结缘,并在沈从文的住所初相见,张充和的活泼好动与沉静内敛的卞之琳形成了鲜明对比。 1937年,卞之琳把自己的诗作编成《装饰集》,手抄一册,题献给张充和,张充和也用银粉为诗人抄录《断章》等七首诗作,此后二人屡通书信,直到彼此的关系成了他人打趣的对象,张充和自此对卞之琳开始冷淡许多。但卞之琳痴情,直到1955年才成家。上世纪80代诗人赴美探亲,还专程到充和府上拜访,将他偶然得到的40年前沈尹默为张充和圈改的诗作手稿送上,还写了篇深情款款的散文《合璧记趣》。
在张充和的百岁口述史《天涯晚笛》中,采访人曾这样问她:“张先生,能谈谈卞之琳么?我知道卞之琳这段苦恋的故事很有名,可是一直不好意思问你……”张充和朗声笑道:有什么不好意思的?这可以说是一个‘无中生有的爱情故事’,说‘苦恋’都有点勉强。我完全没有跟他恋过,所以也谈不上苦和不苦。”并表示:“我和他之间,实在没有过一点儿浪漫。他诗里面的那些浪漫爱情,完全是诗人自己的想象,所以我说,是无中生有的爱情。”张充和如是说。
1936年到1937年,张充和因病休学期间,曾受胡适邀请担任《中央日报》“贡献”副刊的编写工作,在此期间,她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同时因为时间富裕,她不时潜心学习昆曲,并与梅兰芳在青岛拍曲。
这一时期,张充和爱上了喝茶。她曾有一篇《吃茶》散文介绍苏州、扬州人的茶食文化:
苏州人同扬州人都爱吃茶,但同福建人吃茶又两样,福建人的吃茶以小壶小杯慢品,苏扬人则不然,扬州人有句土话:“早上皮包水,晚上水包皮。”皮包水是指吃茶,水包皮是指洗澡。皮包水当然是大量的饮茶了。苏州的吃茶大多是在下午三四点时,但也有从早到晚,从浓茶变成白开水,那是最有闲的人或失业的人。
扬州最有名的茶苑是“富春”,富春有各种点心吃,点心中最出名的是油糕,远处常托人来带去。富春本来是卖花店,后来兼卖茶,现在反以卖茶为生,卖花为副业。无论外去的游客同本地人都爱在富春吃茶,三五成群,一壶茶,一笼点心,就可以把友谊建筑得稳固了。
张充和的母亲是扬州人,至今东关街上还有其家族庭院冬荣园,并且仍旧继续唱戏和供应茶点。张充和曾回扬州看望外婆、舅舅及表亲,其中提到的扬州富春茶苑(社),是一座闻名中外的百年老店,始创于1885年。百余年来,经过几代人的共同努力和精心经营,逐步形成了花、茶、点、菜结合,色、香、味、形俱佳,闲、静、雅、适取胜的特色,被公认为淮扬菜点的正宗代表。
到了抗战时期,张充和除了偶尔烧菜给生病的大弟媳孙凤竹外,更多的还是凑大锅饭,或是请人烧饭。关于那段岁月,张充和曾有诗记:“酒阑琴罢漫思家,小坐蒲团听落花。一曲潇湘云水过,见龙新水宝红茶。”
【定情颐和园】
抗战结束后的1948年夏天,沈从文携家人与一班挚友在颐和园消夏休闲。
大乱后的北平迎来了平静,知识分子的生活也得以暂时安逸下来。德裔美籍汉学家傅汉思不时随着沈家去天坛野餐,去颐和园小住,去霁清轩享受荫凉,他尤其喜欢在这样的氛围里听沈先生讲解中国古代的艺术和建筑。同时还有一点,他已经不自觉地随着张充和称呼兆和“三姐”了。
霁清轩自成一园,位于颐和园东北隅,其风格颇似江南园林式样,据说灵感源于江南寄畅园。园林有清琴峡、八方亭、垂花门、爬山廊等景观,慈禧时期曾增加了酪膳房和军机处,在此可兼办公和用膳。如今,这里归了国民政府官员所有,因着杨振声的关系,沈从文等一批文人学者得以小住创作,张充和与傅汉思也跟着进去了,并在此“用膳”。
1948年7月29日,沈从文致信张兆和:“今天上午孟实(朱光潜)在我们这里吃饭。因作牛肉,侉奶奶不听四小姐调度,她要炒,侉红烧,四姐即不下来吃饭。作为病不想吃。晚上他们都在魏晋处吃包子。我不能说‘厌’,可是却有点‘倦’。你懂得这个‘倦’是什么。”
沈从文充满谜语式的信中道出张充和对于吃饭的细节。在这安谧的旧园里,张充和不时地操刀主厨,沈从文也跟着帮忙“上阵”。有一次,张充和烹制鱼头,朱光潜清洗鱼肠,沈从文则负责处理鱼段,切成了六大块。大中午时,沈从文二公子沈虎雏则用大砖石支起了地灶,还拾来了松球松枝作为燃料。沈从文举火熏鱼,父子俩边聊边熏鱼,不知不觉已熏好了六斤鱼。等待大餐的时刻总是美妙的,沈从文喜欢与儿子的这种互动和交流方式,尽管他因山中湿气较大肠胃不好,但这样的气氛足以令人难以忘怀。
对于傅汉思与张充和,霁清轩是一处充满历史转折意蕴的胜地。在此地过暑假的沈從文长子沈龙朱发现,四姨与洋叔叔傅汉思开始了恋爱。
因为张充和,傅汉思开始了古典文学的研究;因为遇见了一个热情开朗的人,张充和开始了介入柴米油盐。这里有湖可以钓鱼,有树可以摘果,但是在城里的张兆和还是会转来胡萝卜、佛手瓜等。张充和会时不时地为他们烹制一锅鲜美的鱼羹,映衬在这安谧的湖光山色里。
搬出颐和园没多久,傅汉思就与张充和结婚了,很快离开了正处于激变中的北平。
1965年夏天,沈从文致信在美国的汉思、充和:“哪年哪月能请你们‘全家福’到颐和园听郦馆试吃一顿便饭,再让小孩各带个大沙田柚子奔上山顶,看看新的园内外景物,才真有趣!我觉得这一天不久就会来到的。”只是这一天似乎总也没有来临,即使后来大家得以团聚了,可是听郦馆这家饭馆却消失了。倒是沈从文的文学弟子汪曾祺还记得,沈从文住在北大附近的中老胡同时,张充和也跟着借住在三姐家,有时张充和骑自行车到前门月盛斋买一包烧羊肉回来,就算加了菜了。
汪曾祺还记得抗战时曾吃过张充和做的菜:“她做的菜我大都忘了,只记得她做的‘十香菜’。‘十香菜’,苏州人过年吃的常菜耳,只是用十种咸菜丝,分别炒出,置于一盘。但是充和所制,切得极细,精致绝伦,冷冻之后,于鱼肉饫饱之余上桌,拈箸入口,香留齿颊!”如今,这道官名“什锦菜”的菜式依然传承在苏州九如巷,每年春节张充和的五弟媳周孝华女士都会制作分赠家人和朋友品尝,细细品味可发现,其中有胡萝卜、金针菇、木耳、冬笋、豆芽、千张等,前提是要切得很细,且不会过咸,甚至带点甜味,可以佐餐、就粥,也可以开胃、饮茶。 读张家长子张宗和的日记也可知,张充和在战时的陪都是很会做菜的,她做的菜不但汪曾祺记得,就连老舍、梁实秋、梅贻琦等都印象深刻。
战时物资匮乏,但有时也会苦中觅食。张充和舍得吃,且常常请客,因为她继承了叔祖母(李鸿章侄女)的遗产,吃肉只吃瘦肉,她对米饭的粗细都会挑食,这是小时候养成的饮食习惯。梁实秋说过,“饮食之人”无论到了什么地方,总是不能忘情口腹之欲的。
【异乡生活】
1948年冬,张充和与傅汉思在北平成婚。随后不久即面临撤侨,他们登上前往美国的海轮,张家四小姐从此远离故国,开启了她的异乡岁月。
张充和刚到美国时,随傅汉思与父母同住了半年,这是一段相对平静宁和的日子。随后,二人赴加州州立大学工作,贷款买房后,两人的经济一度窘迫。傅汉思一直是兼职教员,收入不高,张充和则在加州大学图书馆全职上班,两人每日早出晚归,周末的时间,基本用在整理家务上了,因为他们根本无法支付雇请工人的费用。有段时间,张充和甚至痛心卖出了她的十块乾隆墨,得了一万块钱,方可维持生计。
所幸张充和对做菜很是拿手。为了节约,外国人不吃的食物被她拿来巧手烹饪,美国人不大吃猪内脏,掌厨的张充和可谓捡了大便宜,当时中等牛肉要三块钱一磅,肝不过五毛钱一斤,可见价格差异。因此张充和常常买来自己加工烹饪,作为全家的菜谱之一。
1956年,他们抱养了第一个孩子,取名傅以元,此时,张充和已经43岁了。白天上班,把孩子寄养在别人家里,这样的日子一直持续到1959年。这一年,傅汉思接任斯坦福大学中国文学助理教授,家里的经济条件有所改善,张充和为了孩子的健康和教育考虑,决定辞职做家庭主妇。1960年,他们又抱养了一个女儿,取名以谟,为了纪念张充和的启蒙老师朱谟钦。
一个人照顾两个年幼的孩子,确实不是一件易事。平时家里很少有像样的菜,只有来了客人,张充和才会烹制拿得出手的菜式。但是为保证家人的营养,她也是动了一番脑筋,首先是常备的牛奶、鸡蛋,但是张充和对两样营养品都不喜欢吃,于是她就用脱脂奶粉做成奶酪——吃脱脂奶粉还不用担心发胖。张充和的食谱精彩纷呈,有珍珠丸子、红烧肘子、五香牛筋及腱子肉、熏鸡、糖黄卤肉、开阳白菜、安乐菜(即十香菜)、八宝饭等。有一样拿手好菜是狮子头,张充和自信自制的肉丸子,不管在合肥、苏州还是在美国,都是顶呱呱的——这应该得益于她的外婆家是扬州的原因。一次,好友考古学家李济从台湾到美国,到了张充和家做客,点明要吃张充和做的狮子头,傅汉思吃起来像不要命似的,可见美味且嘴馋。
1955年7月,张充和致信大弟张宗和:好在有冰箱,可以一星期一次去买菜。但有时周末弄得不好,就得现买现做,我现在不挑嘴了,肥肉也吃了,不过觉得腻一点。”为了省钱,张充和也是在伙食上动足了脑筋。她在后院养了四十多只鸡,夏天生的蛋吃不完,冬天则刚好够吃。她还去大自然里寻找美味。年逾花甲之时,她还骑车去野外,上山坡,挖土种地,寻找美味的野菜。她会为找到了野豌豆苗和枸杞头而惊喜半天,然后把它们带回去烹饪。
种菜种花,也是张充和从到美时就养成的习惯——种花是她原本的兴趣,种菜是由于美国的蔬菜物价贵又不新鲜。她的十首七绝《小园即事》,意趣生动,情怀雅淡,即是菜园光景的绝妙写照。孩子长大以后,她还一直保持着种菜种花的习惯,“我的身体好,还常骑自行车上山坡,挖土种地。今年出了毛一百五六十斤菜蔬。”
但是在就餐礼仪方面,她还没有完全适应,她在信中说:“洋公公同婆婆来住了几天(六天),外国媳妇容易做,菜也容易。早上公公是一个鸡蛋或蒸或煮,其余是冷麦片及炒米之类。婆婆是一片面包两杯咖啡。中饭是生菜水果面包冷饮及一点乳酪之类。晚饭才是正经饭,一荤一蔬一甜,但是刀叉要摆得讲究,美国人穿晚礼服,即使大战中没有肉吃,也得穿破礼服。他父亲随便,母亲东西也吃不了多少,可是穷讲究。我们平时中外礼节在吃饭时都取消了,他们一来,一点洋规矩总得学学,好在我来时在他们家住了半年,也学了一点。”但这里毕竟是美国,平时与两个孩子一起吃饭,几乎天天少不了面条,就是意大利的面条,而且按照当地的规矩,“吃饭喝汤不能出声音”。为了鼓励孩子们吃米饭,张充和就会做一些蒸鸡蛋放进米饭里,或者干脆就做蛋炒饭。
对于教育孩子,张充和自有一套心得。
虽然身处国外,张充和却完全按照中国传统的读书方法来教他们,在家里用中文沟通,孩子两岁起,即自制字块,教他们识字,几个月就可达到千余字的识字量。识字后,教他们辨、背诗经。再大一点,又教字书、描红。
以谟是女孩子,张充和有意培养她学昆曲、吹笛子,一开始以谟对昆曲没兴趣,不想学。女儿爱吃陈皮梅,张充和就用陈皮梅作“诱饵”,唱一支曲子,给一颗陈皮梅,效果还真的“立竿见影”。经她的调教,以谟9岁便登台演出,有时母女俩同时登台演“双簧”,或你唱我吹,或我吹你唱,向美国人宣传中国传统文化,趣味无穷。
家务繁重之余,张充和仍挤出时间在昆曲、书法和绘画上。她精心保存着传之数百年的古墨,书写各体汉字,包括她珍爱的昆曲工尺谱。早在赴美前,张充和的昆曲和书法早为当时名流所称许,晚年出版的诗书画选,更见书法精严,笔力千钧,气韵高古,小画虽逸笔草草,然点画有情,自诣佳境。
她还会亲手制作昆曲的衣服、團扇等道具,乐此不疲地制笛、刻章、做砚台。别人问她如何能既照顾家庭,又玩这么多玩意,她答说:“惟忙者能乐此,不忙者惟有此不乐也。”另一方面,这也跟傅汉思给予她很多的理解与帮助有关。傅汉思看她整天带孩子做饭无聊,就想办法每周让她休息两个上午,有完整的时间可以自己写字画画。美国著名汉学家康达维曾师从傅汉思,他致力于中国汉赋的研究,成就斐然。康达维在耶鲁大学期间曾有机会到访张充和家,他发现傅汉思不只是一位优秀的学者,也是一位杰出的丈夫和父亲,他对家庭的照顾,对妻子的体贴,对朋友们的真诚,无不感染着门下弟子。 傅汉思家常常有学者上门拜访,招待的任务就交给了张充和。她亲自下厨烹饪中国美食,还会演示中国书法和昆曲,令来访者大开眼界。康达维曾对中国古代食物史有所研究,他在纪念老师汉思的文章中提及,在傅汉思家,他吃到了张充和制作的中国美食,印象深刻,他说从未吃过如此高品质的中餐,由此解除了他对中国古代烹饪、菜肴研究的困扰,更坚定了他继续探研中国美食的兴趣。
【中西兼并的张家美食】
1979年,张充和回到阔别30年的故土,之后不间断地回国访亲问友。在苏州九如巷老宅的小院中,她面对参天的老树和沉沉的古井寻觅她年少时的梦。
四姐妹在味蕾上有一个共同的记忆——慈菇片。《本草纲目》说:“慈姑一株多产十二子,如慈姑之乳诸子,故以名之”。其功效“达肾气、健脾胃、止泻痢、化痰、润皮毛”。又因叶为燕尾,称“燕尾草”,民间有“内火旺喝碗慈菇汤”的说法。据汪曾祺回忆,一次他去老师沈从文家拜年,留下吃饭,师母张兆和端出了一盘慈姑肉片。淡淡热气中,沈从文夹了两筷子慈姑片,抿在嘴里慢慢嚼着,“窄而霉”小斋房里一下子温暖起来。
沈从文招呼道:“这个好,格比土豆高。”雪白的慈菇片经过油炒后,略呈鹅黄,肉片附在其中,像是附在鹅黄的玉片上,嚼在嘴里,不脆也不糯,质地中性,入口清香。
不过,张家姐妹吃慈姑并不限于烹炒。
小时候,住在苏州寿宁弄的张家姐妹,最喜欢吃的是炸制的慈姑片,不用放任何佐料,松脆香甜,撒点盐,则味道更佳。炸慈姑片就是张家四姐妹的最传统的零食,一直伴随她们到老。一次,我去北京拜访张家二姐允和的夫君——周有光老先生,先生刚过108岁生日,张家五子媳妇周孝华让我带两样东西,一是津津牌玫瑰腐乳,二就是炸制的慈姑片。
在品尝食物上,张家四姐妹似乎总有别致的讲究,且各有各的口味。先从张元和说起,她小时候跟着安徽无为人陈干干长大(“干干”指的是大户人家的女佣,也是小孩子们的伙伴,很多都是在年轻的时候守寡的女人,所以大部分选择到大户人家做女佣,一入门就是几十年),张元和最爱吃陈干干做的鲫鱼萝卜丝,而且只有冬天才烹制,用文火在砂锅里将鱼和萝卜丝焖熟,鲫鱼的鲜味充分渗入到萝卜丝里,鱼嫩丝烂。耄耋之年的张元和在美国回忆:“是太好吃了,至今回忆起来还有余味。”
二姐张允和与张充和一样,一生致力于昆曲事业。允和自小爱文学,曾“掌管”《中央日报》《苏州明报》的妇女副刊,文章写得清新有力。她回忆寿宁弄的大宅院内曾有紫玉兰、白玉兰两棵古树,刚有一点春信,就开了满树的花,但姐妹们不急着赏花,而是把花瓣捡拾起来,让伙房的厨子放在油锅里炸,紫的、白的,在油锅里游弋,捞起来晾干,吃到嘴里干脆清香,“像慈姑片一样,又脆又香”。
三姐张兆和的文学功底并不在夫君沈从文之下,早年巴金为她出版过小说集《湖畔》。后来她在《人民文学》担任编辑,曾亲手为沈从文的作品修改错别字。抗战初期时,张兆和拉扯着两个孩子在北平,沈从文乔装打扮混入人群逃往南方,此后“两地书”开始。张兆和说,就凭“二哥”这些信,她也算是全北平最富有的人。
沈从文惜福,太太做什么菜他都吃得顺口顺心。张兆和会做一样“八宝糯米鸭”,这样菜肴是属于苏帮菜的,至今在苏州的老字号饭馆还能尝到。用嫩鸭、糯米、瘦肉粒、火腿粒、冬菇粒、蘑菇粒等烹调,蒸、炖皆可。最早时这道菜属于宫廷菜,是被苏州厨师带进皇宫的。汪曾祺曾多次尝过师母做的这菜,形容:“酥烂入味,皮不破,肉不散。”
张兆和从小善良,当年胡同里有姑嫂推车来买白糖糕,苏州的白糖糕清甜爽口,富有韧性,有的还加点香雪海的桂花,可谓锦上添花。就因为嫂嫂说,小姑子经常在婆婆面前戳她的蹩脚,她买完糕还要挨骂受气,兆和就只买嫂嫂的糕,不买小姑的糕。结果常常买多了,吃不了,就顺手放进大弟的推车里,但还是被佣人发现告到母亲那里,为此受罚。
但据张兆和说,每次罚完了都会有一串糖葫芦等着她。不过,她最喜欢吃的还是寿宁弄里的核桃、杏子、枣子和柿子。张宅大花厅里是她们姐妹的家庭课堂,上课时竖起耳朵听窗外果子落地的声音,然后相互会心一笑,下课就去捡拾来吃。杏子是荷包杏子,又大又甜。柿子未成熟时就被她们摘下来,请厨子帮忙,用芝麻秸插在上面,算是偏方“催熟”,但糖分和柿味不减,等上个几天,就能吃到甜软的红柿子了。
话说张充和年轻时坚持精细食物,到了晚年却是饮食风格大变。学者杨早的朋友有个90后外甥女,2011年时曾去张充和家中小住,让这个署名“李归渔”的姑娘惊讶的是,高龄的张充和居然喜欢吃油油的麦当劳,特别是鸡肉汉堡,“朋友买菜带来了,张充和还是拿起她的鸡肉汉堡说,我本来就不吃饭的”。
李归渔临别前,还吃到了年逾九旬的张充和手制的茶叶蛋:“虽然不喜欢吃蛋黄,但是蛋白还是很有卤子的味道。我边吃边看她在水池边敲着新的蛋的蛋壳再把它们放到锅里,声音清脆。都九十八岁了,还是能做事。她问我睡得好不好,我说睡得很好。问她几点钟起的,她说她三点就醒了,看书看到五六点起来的。”由此想到了张充和的食味改变,大概是缘于已经彻底适应了美国生活,也或是胃口“老化”,需要那些洋快餐的重料刺激?记得王世襄、赵箩蕤、梁实秋等人到了晚年,都喜欢洋快餐的味道。
当然,作为张家人来说,现仍居于在九如巷老宅的五弟媳周孝华坚持认为,张充和爱吃家里做的菜,回到苏州,她都是尽量不去外面的宴请。家里做的扬州面食烂面饼,保留菜肴油焖笋,还有陽澄湖大闸蟹都是张充和爱吃的。
一次,五弟媳说要给她做鸡吃。她连连摆手说,不吃。五弟媳疑惑不解,后来得知她是在美国吃够了“洋鸡肉”,觉得不好吃,寡淡无味。但是五弟媳还是坚持给她做了,用的是正宗的太湖洞庭土鸡,菌菇、青菜炖鸡汤,清爽鲜香;栗子烧鸡,一如小时候的味道。张充和一吃就停不下来,连说“好吃”,可见食材的差别之大。还有一次,张充和回到苏州与几位曲友录制昆曲,曲友家宴邀请她去吃大闸蟹,吃完后,她的蟹壳还可以拼凑出一个完整的蟹样,令在场的人都为之惊讶——真是一位雅人。
(作者系文史学者)
合肥四姐妹从大到小分别是张元和、张允和、张兆和以及张充和,她们来自声名显赫的名门合肥张氏。合肥张氏最鼎鼎大名者,是清朝名臣张树声,他曾为淮军第二将领,历任总督、通商事务大臣等要职,张树声之孙张武龄即四姐妹的父亲,张氏家族到张武龄一代,依然是拥有万顷良田的高门大族。叶圣陶先生曾说:九如巷张家的四个女孩,谁娶了他们都会幸福一辈子。”而与她们结为连理的都是文化界的翘楚,一时传为佳话。
张充和,作为合肥四姐妹最小的妹妹,得到的评价非常高,被人称为“民国最后的才女”。她可作诗词,写书法,弄丹青,通音律,曾以数学零分、国文满分的成绩,成为北大中文系招收的第一位女学生。她于1948年11月嫁给了德裔美籍汉学家傅汉思,夫妻俩还合作把《书谱》《续书谱》翻译成英文版。傅汉思曾这样写道:“我的妻子体现着中国文化中那最美好精致的部分。”
【童年的寻常滋味】
张充和与三位姐姐不同——三位姐姐虽相继在合肥出生,但都很快离开了老家,随父母迁到上海、苏州。而张充和在上海出生后,尚在襁褓,就被叔祖母抱养回了合肥。这位叔祖母就是李鸿章的侄女识修女士,她疼爱张充和的母亲,更因为膝下无子,从而收养了张充和,待若亲生。
在合肥期间,小充和就常跑到厨房去听厨师厨娘闲聊家族遗事。在此期间,她衣食无忧,早餐的咸鸭蛋吃腻了,可以掏去蛋黄,然后被填满肉松。不过这期间,张充和最爱吃的还是庐州特产“得胜饼”和“玉带糕”。
“得胜饼”又称大麻饼,相传朱元璋起兵反元,在攻打裕溪口时,其先锋张德胜想士兵在水上作战,若不解决好吃饭问题,定误战事。于是他便想起家乡合肥有一种糕点,若棋子般大,被称为“金钱饼”,遂下令军炊仿照,加糖馅并放大,制成“大麻饼”,以便士兵战时充饥。士兵们尝后士气大振,一举大败元朝官军。朱元璋闻情,赞曰:“此真得胜饼也。”到了晚清时,得胜饼的做工亦倍加考究,饼馅除白糖外,尚有冰糖、果仁、青红丝等,味道香甜。
而玉带糕以冰糖、桃仁、红梅、青梅、桂花、莲子、桔饼、米粉、麻油为原料,四周有米粉镶成的白边,酷像一条玉带,它的渊源可以追溯到清乾隆年间,据说乾隆皇帝品尝后御封为“一品玉带”。张充和在美国晚年时还作诗回忆这种乡土食味:子曰诗云日不穷,层楼高翠出双桐。前庭去探前朝事,树字军旗掩壁虫。福祸何关仙与妖,烧香捉捕两无聊。书声引得狐儿至,但饲刘家玉带糕。”在诗后她作注:“亲奶奶供狐仙,而朝奉们捉狐妖;刘东泰之玉带糕,至今仍未见他处有卖。”
正是在合肥期间,张充和在诗词、书法和音律等方面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当她的三个姐姐已经接触数学、英文、政治、美术等现代课程时,充和仍在学习如何为古文断句,如何临摹各种派别的古老碑帖,如何读准一句诗词的音律。
识修对张充和一直十分疼爱,不惜多花几倍的薪金,为她延请最好的私塾老师,其中有六安才子、举人左履宽,有考古专家朱谟钦——朱谟钦是书画名家吴昌硕的高足,擅长古文和书法。识修亲自教张充和吹箫,除了把工尺谱一个个标注上去,还教授《吹箫乞食》和《吹箫引凤》的典故,这或许就是充和日后结缘昆曲的发轫。张充和晚年一直铭感这两位恩师为她奠定了国学的功底,受佛教徒养祖母的影响,她幼时极富同情心。
张充和16岁那年,识修去世,她回到苏州父母身边后,童年食味就与三个姐姐“接轨”了,只是在那些寻常滋味中,她也有着自己的独特感受。
【羡煞旁人的“朋友圈”】
在合肥期间,张充和也曾偶尔回苏州家中与母亲和姐姐们团聚。她记得很清楚,见面时,母亲并不像别的妈妈一样,把孩子抱起来吻一下,而是将覆在她额前的头发轻轻地理着、摸着,“似乎想找出亲生孩子的记号”。晚饭上了桌,母亲会将各样菜分在一只小碟子里让张充和吃,充和最喜欢吃青豆烧童鸡。童子鸡之所以好吃,在于其有韧性,有嚼劲,骨头生硬,肉质很紧,卤汁渗进皮下组织,文火焖锅,掀开盖子,透着几分成熟的醇香,配上青豆,更是散发着雀跃春意。
此后,每天的饭桌上,张充和的面前就总是放着一碟青豆烧童鸡。带她的老妈妈不明白,说:“厨房里天天有红烧鸡,真奇怪!”“还不是你家小姐喜欢吃,是我招呼的。”张母笑着说。
只是这样的温馨日子短暂而充满着遗憾,母亲不久后去世,张充和承歡在父亲的膝下,在父亲创办的乐益女校上学,与姐妹们共同生活。四姐妹自办起文学社团水社,弟弟们和邻居小朋友办了个“九如社”(家住九如巷)。姐弟们结伴郊游、骑自行车、赛球。充和长期生活在闭塞的合肥,不懂玩球规则,只能当个守门员。父亲是位昆曲迷,常请曲家到家中教女儿们拍曲,张充和也渐渐爱上并痴迷起昆曲来,还常与大姐元和在《惊梦》中唱对手戏。
21岁那年,张充和参加北大入学考试,她的四门功课(国文、史地、数学、英文)之一——数学单科为零分,“简直连题目都看不懂”。而依据当时北京大学的规定,凡有一科为零分者,不予录取。得益于当时中文系主任胡适的慧眼识英,加上国文满分的优势基础,张充和最终得以被破格录取。但当时北京报纸在大学新闻栏报道中所用的“张旋”,是由张充和自己所拟,这是为了避开她三姐张兆和与沈从文关系之嫌。
张充和有着羡煞旁人的“朋友圈”。末代皇帝族兄溥侗常和她一起唱戏,章士钊赠诗把她比作东汉末年的蔡文姬,沈尹默要她学书法,闻一多生活拮据却主动刻图章相赠,张大千为张充和画过仕女图。张充和的相交师友,灿若星辰,她的名字,和沈从文、卞之琳、俞振飞等人相连,一同成为那个年代的传奇。
才貌双全的张充和待字闺中,追求者甚多。用情最专、最深的当数诗人卞之琳,二人的情感交集一直为世人所津津乐道。“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但凡喜欢现代白话诗歌的人,都会读过卞之琳的这一名篇,而这首诗里的“你”,正是张充和。他们因北大而结缘,并在沈从文的住所初相见,张充和的活泼好动与沉静内敛的卞之琳形成了鲜明对比。 1937年,卞之琳把自己的诗作编成《装饰集》,手抄一册,题献给张充和,张充和也用银粉为诗人抄录《断章》等七首诗作,此后二人屡通书信,直到彼此的关系成了他人打趣的对象,张充和自此对卞之琳开始冷淡许多。但卞之琳痴情,直到1955年才成家。上世纪80代诗人赴美探亲,还专程到充和府上拜访,将他偶然得到的40年前沈尹默为张充和圈改的诗作手稿送上,还写了篇深情款款的散文《合璧记趣》。
在张充和的百岁口述史《天涯晚笛》中,采访人曾这样问她:“张先生,能谈谈卞之琳么?我知道卞之琳这段苦恋的故事很有名,可是一直不好意思问你……”张充和朗声笑道:有什么不好意思的?这可以说是一个‘无中生有的爱情故事’,说‘苦恋’都有点勉强。我完全没有跟他恋过,所以也谈不上苦和不苦。”并表示:“我和他之间,实在没有过一点儿浪漫。他诗里面的那些浪漫爱情,完全是诗人自己的想象,所以我说,是无中生有的爱情。”张充和如是说。
1936年到1937年,张充和因病休学期间,曾受胡适邀请担任《中央日报》“贡献”副刊的编写工作,在此期间,她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同时因为时间富裕,她不时潜心学习昆曲,并与梅兰芳在青岛拍曲。
这一时期,张充和爱上了喝茶。她曾有一篇《吃茶》散文介绍苏州、扬州人的茶食文化:
苏州人同扬州人都爱吃茶,但同福建人吃茶又两样,福建人的吃茶以小壶小杯慢品,苏扬人则不然,扬州人有句土话:“早上皮包水,晚上水包皮。”皮包水是指吃茶,水包皮是指洗澡。皮包水当然是大量的饮茶了。苏州的吃茶大多是在下午三四点时,但也有从早到晚,从浓茶变成白开水,那是最有闲的人或失业的人。
扬州最有名的茶苑是“富春”,富春有各种点心吃,点心中最出名的是油糕,远处常托人来带去。富春本来是卖花店,后来兼卖茶,现在反以卖茶为生,卖花为副业。无论外去的游客同本地人都爱在富春吃茶,三五成群,一壶茶,一笼点心,就可以把友谊建筑得稳固了。
张充和的母亲是扬州人,至今东关街上还有其家族庭院冬荣园,并且仍旧继续唱戏和供应茶点。张充和曾回扬州看望外婆、舅舅及表亲,其中提到的扬州富春茶苑(社),是一座闻名中外的百年老店,始创于1885年。百余年来,经过几代人的共同努力和精心经营,逐步形成了花、茶、点、菜结合,色、香、味、形俱佳,闲、静、雅、适取胜的特色,被公认为淮扬菜点的正宗代表。
到了抗战时期,张充和除了偶尔烧菜给生病的大弟媳孙凤竹外,更多的还是凑大锅饭,或是请人烧饭。关于那段岁月,张充和曾有诗记:“酒阑琴罢漫思家,小坐蒲团听落花。一曲潇湘云水过,见龙新水宝红茶。”
【定情颐和园】
抗战结束后的1948年夏天,沈从文携家人与一班挚友在颐和园消夏休闲。
大乱后的北平迎来了平静,知识分子的生活也得以暂时安逸下来。德裔美籍汉学家傅汉思不时随着沈家去天坛野餐,去颐和园小住,去霁清轩享受荫凉,他尤其喜欢在这样的氛围里听沈先生讲解中国古代的艺术和建筑。同时还有一点,他已经不自觉地随着张充和称呼兆和“三姐”了。
霁清轩自成一园,位于颐和园东北隅,其风格颇似江南园林式样,据说灵感源于江南寄畅园。园林有清琴峡、八方亭、垂花门、爬山廊等景观,慈禧时期曾增加了酪膳房和军机处,在此可兼办公和用膳。如今,这里归了国民政府官员所有,因着杨振声的关系,沈从文等一批文人学者得以小住创作,张充和与傅汉思也跟着进去了,并在此“用膳”。
1948年7月29日,沈从文致信张兆和:“今天上午孟实(朱光潜)在我们这里吃饭。因作牛肉,侉奶奶不听四小姐调度,她要炒,侉红烧,四姐即不下来吃饭。作为病不想吃。晚上他们都在魏晋处吃包子。我不能说‘厌’,可是却有点‘倦’。你懂得这个‘倦’是什么。”
沈从文充满谜语式的信中道出张充和对于吃饭的细节。在这安谧的旧园里,张充和不时地操刀主厨,沈从文也跟着帮忙“上阵”。有一次,张充和烹制鱼头,朱光潜清洗鱼肠,沈从文则负责处理鱼段,切成了六大块。大中午时,沈从文二公子沈虎雏则用大砖石支起了地灶,还拾来了松球松枝作为燃料。沈从文举火熏鱼,父子俩边聊边熏鱼,不知不觉已熏好了六斤鱼。等待大餐的时刻总是美妙的,沈从文喜欢与儿子的这种互动和交流方式,尽管他因山中湿气较大肠胃不好,但这样的气氛足以令人难以忘怀。
对于傅汉思与张充和,霁清轩是一处充满历史转折意蕴的胜地。在此地过暑假的沈從文长子沈龙朱发现,四姨与洋叔叔傅汉思开始了恋爱。
因为张充和,傅汉思开始了古典文学的研究;因为遇见了一个热情开朗的人,张充和开始了介入柴米油盐。这里有湖可以钓鱼,有树可以摘果,但是在城里的张兆和还是会转来胡萝卜、佛手瓜等。张充和会时不时地为他们烹制一锅鲜美的鱼羹,映衬在这安谧的湖光山色里。
搬出颐和园没多久,傅汉思就与张充和结婚了,很快离开了正处于激变中的北平。
1965年夏天,沈从文致信在美国的汉思、充和:“哪年哪月能请你们‘全家福’到颐和园听郦馆试吃一顿便饭,再让小孩各带个大沙田柚子奔上山顶,看看新的园内外景物,才真有趣!我觉得这一天不久就会来到的。”只是这一天似乎总也没有来临,即使后来大家得以团聚了,可是听郦馆这家饭馆却消失了。倒是沈从文的文学弟子汪曾祺还记得,沈从文住在北大附近的中老胡同时,张充和也跟着借住在三姐家,有时张充和骑自行车到前门月盛斋买一包烧羊肉回来,就算加了菜了。
汪曾祺还记得抗战时曾吃过张充和做的菜:“她做的菜我大都忘了,只记得她做的‘十香菜’。‘十香菜’,苏州人过年吃的常菜耳,只是用十种咸菜丝,分别炒出,置于一盘。但是充和所制,切得极细,精致绝伦,冷冻之后,于鱼肉饫饱之余上桌,拈箸入口,香留齿颊!”如今,这道官名“什锦菜”的菜式依然传承在苏州九如巷,每年春节张充和的五弟媳周孝华女士都会制作分赠家人和朋友品尝,细细品味可发现,其中有胡萝卜、金针菇、木耳、冬笋、豆芽、千张等,前提是要切得很细,且不会过咸,甚至带点甜味,可以佐餐、就粥,也可以开胃、饮茶。 读张家长子张宗和的日记也可知,张充和在战时的陪都是很会做菜的,她做的菜不但汪曾祺记得,就连老舍、梁实秋、梅贻琦等都印象深刻。
战时物资匮乏,但有时也会苦中觅食。张充和舍得吃,且常常请客,因为她继承了叔祖母(李鸿章侄女)的遗产,吃肉只吃瘦肉,她对米饭的粗细都会挑食,这是小时候养成的饮食习惯。梁实秋说过,“饮食之人”无论到了什么地方,总是不能忘情口腹之欲的。
【异乡生活】
1948年冬,张充和与傅汉思在北平成婚。随后不久即面临撤侨,他们登上前往美国的海轮,张家四小姐从此远离故国,开启了她的异乡岁月。
张充和刚到美国时,随傅汉思与父母同住了半年,这是一段相对平静宁和的日子。随后,二人赴加州州立大学工作,贷款买房后,两人的经济一度窘迫。傅汉思一直是兼职教员,收入不高,张充和则在加州大学图书馆全职上班,两人每日早出晚归,周末的时间,基本用在整理家务上了,因为他们根本无法支付雇请工人的费用。有段时间,张充和甚至痛心卖出了她的十块乾隆墨,得了一万块钱,方可维持生计。
所幸张充和对做菜很是拿手。为了节约,外国人不吃的食物被她拿来巧手烹饪,美国人不大吃猪内脏,掌厨的张充和可谓捡了大便宜,当时中等牛肉要三块钱一磅,肝不过五毛钱一斤,可见价格差异。因此张充和常常买来自己加工烹饪,作为全家的菜谱之一。
1956年,他们抱养了第一个孩子,取名傅以元,此时,张充和已经43岁了。白天上班,把孩子寄养在别人家里,这样的日子一直持续到1959年。这一年,傅汉思接任斯坦福大学中国文学助理教授,家里的经济条件有所改善,张充和为了孩子的健康和教育考虑,决定辞职做家庭主妇。1960年,他们又抱养了一个女儿,取名以谟,为了纪念张充和的启蒙老师朱谟钦。
一个人照顾两个年幼的孩子,确实不是一件易事。平时家里很少有像样的菜,只有来了客人,张充和才会烹制拿得出手的菜式。但是为保证家人的营养,她也是动了一番脑筋,首先是常备的牛奶、鸡蛋,但是张充和对两样营养品都不喜欢吃,于是她就用脱脂奶粉做成奶酪——吃脱脂奶粉还不用担心发胖。张充和的食谱精彩纷呈,有珍珠丸子、红烧肘子、五香牛筋及腱子肉、熏鸡、糖黄卤肉、开阳白菜、安乐菜(即十香菜)、八宝饭等。有一样拿手好菜是狮子头,张充和自信自制的肉丸子,不管在合肥、苏州还是在美国,都是顶呱呱的——这应该得益于她的外婆家是扬州的原因。一次,好友考古学家李济从台湾到美国,到了张充和家做客,点明要吃张充和做的狮子头,傅汉思吃起来像不要命似的,可见美味且嘴馋。
1955年7月,张充和致信大弟张宗和:好在有冰箱,可以一星期一次去买菜。但有时周末弄得不好,就得现买现做,我现在不挑嘴了,肥肉也吃了,不过觉得腻一点。”为了省钱,张充和也是在伙食上动足了脑筋。她在后院养了四十多只鸡,夏天生的蛋吃不完,冬天则刚好够吃。她还去大自然里寻找美味。年逾花甲之时,她还骑车去野外,上山坡,挖土种地,寻找美味的野菜。她会为找到了野豌豆苗和枸杞头而惊喜半天,然后把它们带回去烹饪。
种菜种花,也是张充和从到美时就养成的习惯——种花是她原本的兴趣,种菜是由于美国的蔬菜物价贵又不新鲜。她的十首七绝《小园即事》,意趣生动,情怀雅淡,即是菜园光景的绝妙写照。孩子长大以后,她还一直保持着种菜种花的习惯,“我的身体好,还常骑自行车上山坡,挖土种地。今年出了毛一百五六十斤菜蔬。”
但是在就餐礼仪方面,她还没有完全适应,她在信中说:“洋公公同婆婆来住了几天(六天),外国媳妇容易做,菜也容易。早上公公是一个鸡蛋或蒸或煮,其余是冷麦片及炒米之类。婆婆是一片面包两杯咖啡。中饭是生菜水果面包冷饮及一点乳酪之类。晚饭才是正经饭,一荤一蔬一甜,但是刀叉要摆得讲究,美国人穿晚礼服,即使大战中没有肉吃,也得穿破礼服。他父亲随便,母亲东西也吃不了多少,可是穷讲究。我们平时中外礼节在吃饭时都取消了,他们一来,一点洋规矩总得学学,好在我来时在他们家住了半年,也学了一点。”但这里毕竟是美国,平时与两个孩子一起吃饭,几乎天天少不了面条,就是意大利的面条,而且按照当地的规矩,“吃饭喝汤不能出声音”。为了鼓励孩子们吃米饭,张充和就会做一些蒸鸡蛋放进米饭里,或者干脆就做蛋炒饭。
对于教育孩子,张充和自有一套心得。
虽然身处国外,张充和却完全按照中国传统的读书方法来教他们,在家里用中文沟通,孩子两岁起,即自制字块,教他们识字,几个月就可达到千余字的识字量。识字后,教他们辨、背诗经。再大一点,又教字书、描红。
以谟是女孩子,张充和有意培养她学昆曲、吹笛子,一开始以谟对昆曲没兴趣,不想学。女儿爱吃陈皮梅,张充和就用陈皮梅作“诱饵”,唱一支曲子,给一颗陈皮梅,效果还真的“立竿见影”。经她的调教,以谟9岁便登台演出,有时母女俩同时登台演“双簧”,或你唱我吹,或我吹你唱,向美国人宣传中国传统文化,趣味无穷。
家务繁重之余,张充和仍挤出时间在昆曲、书法和绘画上。她精心保存着传之数百年的古墨,书写各体汉字,包括她珍爱的昆曲工尺谱。早在赴美前,张充和的昆曲和书法早为当时名流所称许,晚年出版的诗书画选,更见书法精严,笔力千钧,气韵高古,小画虽逸笔草草,然点画有情,自诣佳境。
她还会亲手制作昆曲的衣服、團扇等道具,乐此不疲地制笛、刻章、做砚台。别人问她如何能既照顾家庭,又玩这么多玩意,她答说:“惟忙者能乐此,不忙者惟有此不乐也。”另一方面,这也跟傅汉思给予她很多的理解与帮助有关。傅汉思看她整天带孩子做饭无聊,就想办法每周让她休息两个上午,有完整的时间可以自己写字画画。美国著名汉学家康达维曾师从傅汉思,他致力于中国汉赋的研究,成就斐然。康达维在耶鲁大学期间曾有机会到访张充和家,他发现傅汉思不只是一位优秀的学者,也是一位杰出的丈夫和父亲,他对家庭的照顾,对妻子的体贴,对朋友们的真诚,无不感染着门下弟子。 傅汉思家常常有学者上门拜访,招待的任务就交给了张充和。她亲自下厨烹饪中国美食,还会演示中国书法和昆曲,令来访者大开眼界。康达维曾对中国古代食物史有所研究,他在纪念老师汉思的文章中提及,在傅汉思家,他吃到了张充和制作的中国美食,印象深刻,他说从未吃过如此高品质的中餐,由此解除了他对中国古代烹饪、菜肴研究的困扰,更坚定了他继续探研中国美食的兴趣。
【中西兼并的张家美食】
1979年,张充和回到阔别30年的故土,之后不间断地回国访亲问友。在苏州九如巷老宅的小院中,她面对参天的老树和沉沉的古井寻觅她年少时的梦。
四姐妹在味蕾上有一个共同的记忆——慈菇片。《本草纲目》说:“慈姑一株多产十二子,如慈姑之乳诸子,故以名之”。其功效“达肾气、健脾胃、止泻痢、化痰、润皮毛”。又因叶为燕尾,称“燕尾草”,民间有“内火旺喝碗慈菇汤”的说法。据汪曾祺回忆,一次他去老师沈从文家拜年,留下吃饭,师母张兆和端出了一盘慈姑肉片。淡淡热气中,沈从文夹了两筷子慈姑片,抿在嘴里慢慢嚼着,“窄而霉”小斋房里一下子温暖起来。
沈从文招呼道:“这个好,格比土豆高。”雪白的慈菇片经过油炒后,略呈鹅黄,肉片附在其中,像是附在鹅黄的玉片上,嚼在嘴里,不脆也不糯,质地中性,入口清香。
不过,张家姐妹吃慈姑并不限于烹炒。
小时候,住在苏州寿宁弄的张家姐妹,最喜欢吃的是炸制的慈姑片,不用放任何佐料,松脆香甜,撒点盐,则味道更佳。炸慈姑片就是张家四姐妹的最传统的零食,一直伴随她们到老。一次,我去北京拜访张家二姐允和的夫君——周有光老先生,先生刚过108岁生日,张家五子媳妇周孝华让我带两样东西,一是津津牌玫瑰腐乳,二就是炸制的慈姑片。
在品尝食物上,张家四姐妹似乎总有别致的讲究,且各有各的口味。先从张元和说起,她小时候跟着安徽无为人陈干干长大(“干干”指的是大户人家的女佣,也是小孩子们的伙伴,很多都是在年轻的时候守寡的女人,所以大部分选择到大户人家做女佣,一入门就是几十年),张元和最爱吃陈干干做的鲫鱼萝卜丝,而且只有冬天才烹制,用文火在砂锅里将鱼和萝卜丝焖熟,鲫鱼的鲜味充分渗入到萝卜丝里,鱼嫩丝烂。耄耋之年的张元和在美国回忆:“是太好吃了,至今回忆起来还有余味。”
二姐张允和与张充和一样,一生致力于昆曲事业。允和自小爱文学,曾“掌管”《中央日报》《苏州明报》的妇女副刊,文章写得清新有力。她回忆寿宁弄的大宅院内曾有紫玉兰、白玉兰两棵古树,刚有一点春信,就开了满树的花,但姐妹们不急着赏花,而是把花瓣捡拾起来,让伙房的厨子放在油锅里炸,紫的、白的,在油锅里游弋,捞起来晾干,吃到嘴里干脆清香,“像慈姑片一样,又脆又香”。
三姐张兆和的文学功底并不在夫君沈从文之下,早年巴金为她出版过小说集《湖畔》。后来她在《人民文学》担任编辑,曾亲手为沈从文的作品修改错别字。抗战初期时,张兆和拉扯着两个孩子在北平,沈从文乔装打扮混入人群逃往南方,此后“两地书”开始。张兆和说,就凭“二哥”这些信,她也算是全北平最富有的人。
沈从文惜福,太太做什么菜他都吃得顺口顺心。张兆和会做一样“八宝糯米鸭”,这样菜肴是属于苏帮菜的,至今在苏州的老字号饭馆还能尝到。用嫩鸭、糯米、瘦肉粒、火腿粒、冬菇粒、蘑菇粒等烹调,蒸、炖皆可。最早时这道菜属于宫廷菜,是被苏州厨师带进皇宫的。汪曾祺曾多次尝过师母做的这菜,形容:“酥烂入味,皮不破,肉不散。”
张兆和从小善良,当年胡同里有姑嫂推车来买白糖糕,苏州的白糖糕清甜爽口,富有韧性,有的还加点香雪海的桂花,可谓锦上添花。就因为嫂嫂说,小姑子经常在婆婆面前戳她的蹩脚,她买完糕还要挨骂受气,兆和就只买嫂嫂的糕,不买小姑的糕。结果常常买多了,吃不了,就顺手放进大弟的推车里,但还是被佣人发现告到母亲那里,为此受罚。
但据张兆和说,每次罚完了都会有一串糖葫芦等着她。不过,她最喜欢吃的还是寿宁弄里的核桃、杏子、枣子和柿子。张宅大花厅里是她们姐妹的家庭课堂,上课时竖起耳朵听窗外果子落地的声音,然后相互会心一笑,下课就去捡拾来吃。杏子是荷包杏子,又大又甜。柿子未成熟时就被她们摘下来,请厨子帮忙,用芝麻秸插在上面,算是偏方“催熟”,但糖分和柿味不减,等上个几天,就能吃到甜软的红柿子了。
话说张充和年轻时坚持精细食物,到了晚年却是饮食风格大变。学者杨早的朋友有个90后外甥女,2011年时曾去张充和家中小住,让这个署名“李归渔”的姑娘惊讶的是,高龄的张充和居然喜欢吃油油的麦当劳,特别是鸡肉汉堡,“朋友买菜带来了,张充和还是拿起她的鸡肉汉堡说,我本来就不吃饭的”。
李归渔临别前,还吃到了年逾九旬的张充和手制的茶叶蛋:“虽然不喜欢吃蛋黄,但是蛋白还是很有卤子的味道。我边吃边看她在水池边敲着新的蛋的蛋壳再把它们放到锅里,声音清脆。都九十八岁了,还是能做事。她问我睡得好不好,我说睡得很好。问她几点钟起的,她说她三点就醒了,看书看到五六点起来的。”由此想到了张充和的食味改变,大概是缘于已经彻底适应了美国生活,也或是胃口“老化”,需要那些洋快餐的重料刺激?记得王世襄、赵箩蕤、梁实秋等人到了晚年,都喜欢洋快餐的味道。
当然,作为张家人来说,现仍居于在九如巷老宅的五弟媳周孝华坚持认为,张充和爱吃家里做的菜,回到苏州,她都是尽量不去外面的宴请。家里做的扬州面食烂面饼,保留菜肴油焖笋,还有陽澄湖大闸蟹都是张充和爱吃的。
一次,五弟媳说要给她做鸡吃。她连连摆手说,不吃。五弟媳疑惑不解,后来得知她是在美国吃够了“洋鸡肉”,觉得不好吃,寡淡无味。但是五弟媳还是坚持给她做了,用的是正宗的太湖洞庭土鸡,菌菇、青菜炖鸡汤,清爽鲜香;栗子烧鸡,一如小时候的味道。张充和一吃就停不下来,连说“好吃”,可见食材的差别之大。还有一次,张充和回到苏州与几位曲友录制昆曲,曲友家宴邀请她去吃大闸蟹,吃完后,她的蟹壳还可以拼凑出一个完整的蟹样,令在场的人都为之惊讶——真是一位雅人。
(作者系文史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