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拉康的镜像理论是以弗洛伊德的无意识理论和索绪尔的语言学理论为主要来源,并试图借助于结构主义的“科学力量”来修正精神分析学的过分主观性和任意性。《儿子与情人》的研究大多都从弗洛伊德的“恋母情结”、“恋子情结”的视角探寻主人公的心理世界。本文通过分析小说中自我在他者中的形成与发展,从而揭示了镜像理论给《儿子与情人》的多层艺术启示。
关键词:镜像理论;拉康;保罗
一、自我的缺失与异化
拉康的镜像阶段指的是6-18月的婴儿看到了镜子中的自己,主体的意识开始形成,以前零散的形象被整合成了一个整体从而结束了婴儿不完整身体的虚幻状态。[1]拉康指出主体的判断必须通过他人来实现,“我”不是自我的产物,而是他者的产物。自我在他者中生存,也只有在他者中才能发现自我,被社会接纳。保罗为了获得“他者”的认同,不断迷失了自己,在自我和他者中不断挣扎并被彻底的异化。李志斌提到劳伦斯对小说主体思想的总结:“……当儿子长大起来时,她挑选他们作为情人,当他们长大成人时,他们却失去了恋爱的能力,因为母亲作为他们生活中最强大的力量,牢牢地控制了他们……这些年轻人一旦与女子接触便趋向分裂。”[2]
自我身份的认同与家庭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母亲怀保罗时期抑郁的心情让母亲觉得怀中的胎儿也在分担着自己的痛苦。父亲的暴躁的个性与母亲温柔关怀的对比使得保罗在年幼时就与其他的男孩不同,他喜欢呆在家里同母亲一起烤面包、画画。从拉康的镜像理论我们可以看出保罗对于自己主体身份的认同出现了偏差。母亲由于对父亲的长期失望,逐渐把爱转移到保罗身上。保罗极力地把自己的欲望、意愿与自己的母亲的意愿等同起来以保持与母亲的同一。为了获得母亲的认同,保罗逐渐放弃了群体生活中帮助他正常成长的他者,最终迷失且异化了自己。
二、自我身份的确立
母亲的情感加剧了保罗自我身份的迷失。这里的母亲作为他者主宰了保罗的自我,母亲试图以对儿子的爱来填补夫妻感情之间不如意。这就使得保罗希望得到母亲的认同而更加憎恨父亲,希望他早早死掉。小说中有一处记载了当父亲因公受伤而住进医院时,保罗欢喜地说道:“我现在是一家之主了。”从而可见母亲这个“他者”的制约使得保罗无法形成独立、完整的个体。”[3]
拉康指出主体的判断必须通过他人来实现。母亲作为他者使得保罗长大成人后无法与别的女孩子进行正常交往。除了母亲这个“他者”外,我们同时也可以看到米丽娅姆对于保罗精神层面的自我建构,以及克拉拉对于保罗肉体欲望层面的自我构建。作为”他者“的米丽娅姆和克拉拉对于主体保罗的制约体现了保罗灵与肉的不断冲突与无法融合。米丽娅姆由于长期受到宗教观念的熏陶,认为情欲、肉欲是肮脏的,她藐视男性的情欲,认为崇高的精神对战胜不堪的欲望。米丽娅姆作为主体保罗的他者,在他们交往的过程中总是能在保罗燃起性欲的烈火时,与保罗进行精神交流。保罗写给米丽娅姆的分手信中说道:“你是一个修女,我所献给你的只是我想一个圣洁的修女所能献出的东西……在我们的全部关系中,没有肉体的位置。”[3]这样保罗在遭到他者异化的过程中也构建了精神层面上的自我。在保罗与克拉拉的交往中,我们可以看到作为他者的克拉拉使保罗的自我建构走向了另外一个极端。克拉拉与保罗没有精神上的追求,有的只是肉体上的满足。在小说中,我们也不难发现保罗肉体的自我构建也是失败的。如书中克拉拉的内心独白:“克拉拉知道这能是他离不了她,因此全靠这种激情。然而,这往往再也达不到那次红嘴鸥啼叫时有过的高潮。某种勉强的努力渐渐破坏了他们的爱恋,或者正当那美妙的时刻到来,他们却各不相干,不是特别满足。”[4]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母亲、米丽娅姆、克拉拉作为“主体”保罗的“他者”对主体自身构建的制约。
三、自我身份的显现
保罗在“他者”中在情感中长期处于困惑状态,难以实现肉体与灵魂的和谐统一。小说的结尾令人回味:
“只见他猛地转过身,向城里的那片金光奔去。他紧握拳头,坚毅的绷紧嘴。他决不去寻觅亡母的足迹,到那一片黑暗中去,他甩着大步,朝着生意盎然,灯火辉煌的城市走去。”[3]
这象征式的结尾标志着保罗脱离了与母亲相连的脐带,母亲的死亡使得保罗完成了自我身份的建构,保罗决定自己做自己生活是主人。
四、结语
批评界对拉康的评论褒贬不一,不可否认的是拉康从结构主义语言学的角度对传统的精神分析学进行了一次“语言革命”,对精神分析学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与此同时,拉康的有些观点并不明确,如:周文莲指出如果婴儿在习得语言之前就已经认识了自己的镜像,那婴儿已经认识到人的自我镜像到底是什么?我们发现拉康并没有提到任何证据。[4]
本文主要对拉康的镜像理论进行梳理,以《儿子与情人》这本小说为例分析自我在他者中的形成与发展,从而揭示了镜像理论带给这本小说的多层艺术启示。
参考文献:
[1]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增补版).
[2]李志斌.弗洛伊德主义和劳伦斯的小说儿子与情人[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6).
[3]劳伦斯.劳伦斯书信选 刘宪之译 北方文艺出版社,2007.
[4]周文莲.对雅克.拉康“镜像理论”的批判性解读[M].学术论坛,2013.
关键词:镜像理论;拉康;保罗
一、自我的缺失与异化
拉康的镜像阶段指的是6-18月的婴儿看到了镜子中的自己,主体的意识开始形成,以前零散的形象被整合成了一个整体从而结束了婴儿不完整身体的虚幻状态。[1]拉康指出主体的判断必须通过他人来实现,“我”不是自我的产物,而是他者的产物。自我在他者中生存,也只有在他者中才能发现自我,被社会接纳。保罗为了获得“他者”的认同,不断迷失了自己,在自我和他者中不断挣扎并被彻底的异化。李志斌提到劳伦斯对小说主体思想的总结:“……当儿子长大起来时,她挑选他们作为情人,当他们长大成人时,他们却失去了恋爱的能力,因为母亲作为他们生活中最强大的力量,牢牢地控制了他们……这些年轻人一旦与女子接触便趋向分裂。”[2]
自我身份的认同与家庭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母亲怀保罗时期抑郁的心情让母亲觉得怀中的胎儿也在分担着自己的痛苦。父亲的暴躁的个性与母亲温柔关怀的对比使得保罗在年幼时就与其他的男孩不同,他喜欢呆在家里同母亲一起烤面包、画画。从拉康的镜像理论我们可以看出保罗对于自己主体身份的认同出现了偏差。母亲由于对父亲的长期失望,逐渐把爱转移到保罗身上。保罗极力地把自己的欲望、意愿与自己的母亲的意愿等同起来以保持与母亲的同一。为了获得母亲的认同,保罗逐渐放弃了群体生活中帮助他正常成长的他者,最终迷失且异化了自己。
二、自我身份的确立
母亲的情感加剧了保罗自我身份的迷失。这里的母亲作为他者主宰了保罗的自我,母亲试图以对儿子的爱来填补夫妻感情之间不如意。这就使得保罗希望得到母亲的认同而更加憎恨父亲,希望他早早死掉。小说中有一处记载了当父亲因公受伤而住进医院时,保罗欢喜地说道:“我现在是一家之主了。”从而可见母亲这个“他者”的制约使得保罗无法形成独立、完整的个体。”[3]
拉康指出主体的判断必须通过他人来实现。母亲作为他者使得保罗长大成人后无法与别的女孩子进行正常交往。除了母亲这个“他者”外,我们同时也可以看到米丽娅姆对于保罗精神层面的自我建构,以及克拉拉对于保罗肉体欲望层面的自我构建。作为”他者“的米丽娅姆和克拉拉对于主体保罗的制约体现了保罗灵与肉的不断冲突与无法融合。米丽娅姆由于长期受到宗教观念的熏陶,认为情欲、肉欲是肮脏的,她藐视男性的情欲,认为崇高的精神对战胜不堪的欲望。米丽娅姆作为主体保罗的他者,在他们交往的过程中总是能在保罗燃起性欲的烈火时,与保罗进行精神交流。保罗写给米丽娅姆的分手信中说道:“你是一个修女,我所献给你的只是我想一个圣洁的修女所能献出的东西……在我们的全部关系中,没有肉体的位置。”[3]这样保罗在遭到他者异化的过程中也构建了精神层面上的自我。在保罗与克拉拉的交往中,我们可以看到作为他者的克拉拉使保罗的自我建构走向了另外一个极端。克拉拉与保罗没有精神上的追求,有的只是肉体上的满足。在小说中,我们也不难发现保罗肉体的自我构建也是失败的。如书中克拉拉的内心独白:“克拉拉知道这能是他离不了她,因此全靠这种激情。然而,这往往再也达不到那次红嘴鸥啼叫时有过的高潮。某种勉强的努力渐渐破坏了他们的爱恋,或者正当那美妙的时刻到来,他们却各不相干,不是特别满足。”[4]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母亲、米丽娅姆、克拉拉作为“主体”保罗的“他者”对主体自身构建的制约。
三、自我身份的显现
保罗在“他者”中在情感中长期处于困惑状态,难以实现肉体与灵魂的和谐统一。小说的结尾令人回味:
“只见他猛地转过身,向城里的那片金光奔去。他紧握拳头,坚毅的绷紧嘴。他决不去寻觅亡母的足迹,到那一片黑暗中去,他甩着大步,朝着生意盎然,灯火辉煌的城市走去。”[3]
这象征式的结尾标志着保罗脱离了与母亲相连的脐带,母亲的死亡使得保罗完成了自我身份的建构,保罗决定自己做自己生活是主人。
四、结语
批评界对拉康的评论褒贬不一,不可否认的是拉康从结构主义语言学的角度对传统的精神分析学进行了一次“语言革命”,对精神分析学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与此同时,拉康的有些观点并不明确,如:周文莲指出如果婴儿在习得语言之前就已经认识了自己的镜像,那婴儿已经认识到人的自我镜像到底是什么?我们发现拉康并没有提到任何证据。[4]
本文主要对拉康的镜像理论进行梳理,以《儿子与情人》这本小说为例分析自我在他者中的形成与发展,从而揭示了镜像理论带给这本小说的多层艺术启示。
参考文献:
[1]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增补版).
[2]李志斌.弗洛伊德主义和劳伦斯的小说儿子与情人[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6).
[3]劳伦斯.劳伦斯书信选 刘宪之译 北方文艺出版社,2007.
[4]周文莲.对雅克.拉康“镜像理论”的批判性解读[M].学术论坛,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