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环境下学与教的研究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13526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灵活运用多媒体,可以更加优化教学过程,从而使语文课堂教学的整体效益更加有效地提高。但是随意“拔高”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也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语文教育的现代化,不仅仅是语文教学手段的更新,更是教学观念的革新。多媒体作为一种辅助手段,必须坚持适量、适当、适用的原则。
  关键词:认知过程;学生智能;思想情操;多重美感;为用而用;盲目“拿来”;忽视文本;感情交流
  很早以前,师生们就体会到了“情景教学”在学习过程中的重大作用,而我个人认为多媒体可以看作是“情景教学”的一个发展。凭借其形象性、趣味性、新颖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图、文、音并茂,形象生动,色彩逼真,给学生留下了深刻印象,增强了教学效果。
  一、 让教学认知过程更有效
  语文教学过程其实是一种对文本的感知过程。感知语文教材,让教材中的文字,变得完整、生动。
  1. 由远到近
  初中语文教材的内容容量非常大。由于受生活经历的限制,不是每个学生都能完整、正确地感知教学文本。在语文教学中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手段进行辅助,就可以让学生快速、直观、完整地感知教学内容。我在讲授《苏州园林》一课时,就运用动态的课件,把先前去苏州园林游玩时的录像、照片拿出来,再配合多媒体画面展示,不仅生动形象,还提高了学习兴趣。
  2. 由文到图
  语文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对于教学的重点、难点,如果只是一味的反复讲解说明,学生仍然难于理解,但是加入多媒体手段,效果就得到大大的提高。在教《春》这一课中“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一个“钻”字,如果能用画面展示,那么学生在理解作者用词造句的生动性、形象性是就更加容易了。而且还能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3. 由少到多
  在语文课堂上越用多媒体手段能够极大的扩充课堂容量,在有限的45分钟内,让学生从听、说、读、写各个方面得到锻炼和提高。不少学生除了掌握必要的知识点外,还能互相启发、补充,从而增大了课堂的知识容量。
  二、 让学生能力多方面提高
  1. 语言能力的提高
  语言能力是语文学习的一项基础。借助多媒体手段,可以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语言能力得到更好的高与发展。例如《再别康桥》,精美的图片、悠扬的音乐、声情并茂的朗读,美的意境浸润到学生心中,学生不仅能够欣赏到美,而且还能学习写出很有意境的诗。
  2. 由量到质的提高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的语言、板书与多媒体手段相配合,能够让学生的认知发生由量到质的飞跃。我们都很熟悉的课文《白杨礼赞》,文章不仅仅赞美了一棵棵北国的白杨,更重要的是揭示了这些白杨树的象征意义。实践证明,学生的认识过程在使用电教媒体中获得了根本的飞跃。
  三、 思想情操的陶冶
  多媒体教学不仅能够让学生吸收到知识的营养,还能获得情感上的共鸣和美的享受,从而取得潜移默化的教学效果。
  1. 生活的再现
  中学语文教材中,说明文成为一种很重要的文体,这种文章比起记叙文来就显得有些无趣,学生的学习兴趣缺乏。但老师在教学中如果能够是用多媒体教学,效果就大不一样了。我在教学《人民英雄纪念碑》时,用多媒体显示出纪念碑的结构和内容,就可以让学生像亲身来到了纪念碑旁一样,清楚、直观地看到纪念碑的结构与画面、文字,而不是依靠想象来完成文本的感知。
  2. 课堂内外的联通
  多媒体的广泛应用,使课堂内、外的联系更加容易和紧密。我尝试在网上布置和批改作业,并及时把结果反馈给学生和家长,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不写作业的学生少了,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提高了。有时,我会把平时的课堂教学录下来,让学生更直观生动地看到自己的表现,这样对教学会有更大的促进作用。
  3. 情感的震撼
  情感教育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目标。在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手段,能够更好的让学生的心灵得到洗礼,情感得到震撼。在教授课文《海燕》时,通过多媒体描述了波涛怒吼的大海,在惊天动地的海浪声淹没不了海燕尖利的叫声,让学生们仿佛身临其境,想要和海燕一起搏击长空,向困难、挫折呐喊,和海燕一起迎接暴风雨的洗礼!
  四、 多重美感的体验
  1. 从画面中体验美
  優美的课文能够唤醒人们的对美读向往与渴望。但是如果仅仅依靠文字和插图,学生很难完整、清晰的再现文中所描绘的画面,但有了多媒体的参与,结果就大不一样了。我在教授朱自清的《春》时,就把春草图、春风图、春雨图、春华图、迎春图运用多媒体手段制作成动画让学生们观看,看完后,学生们更加正切的体会到了春天的美。从而发自内心的去赞美春天,热爱春天。
  2. 从画面中创造美
  语文教学中对读、写训练的要求是能够把自己听到、看到、想到的东西用合适生动的语言表述或写出来,从而有新的艺术创造。在教学白居易的古诗《钱塘湖春行》时,我播放了配有音乐的古诗朗诵,这时向学生提问:你眼前出现什么样的画面?有的学生说几只黄莺在向阳的暖树上唱了出婉转的曲子,有的学生说紫色的燕子啄泥衔草在搭建新巢,有的学生说五颜六色的花次第开放,有的学生说嫩绿的小草在春风中摇曳。
  由此可见,在语文教学中恰当的运用多媒体手段不仅能增大课堂容量,而且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课堂效益就得到了提高。多媒体的优势就显而易见了!
  但是随意“拔高”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同样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
  (1)为用而用
  多媒体手段给教师的教学能带来非常多的好处,能扩充课堂容量,能充分的发挥学生的两项和想象能力,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如果大量的运用多媒体手段,淹没了作为语文教学的基本手段,就会本末倒置,抹杀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并且大量的画面代替文字的阅读,就会扼杀了学生的想象力,使这个巨大的想象空间变得狭小了。每个人的想象都一模一样的话,有何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呢?   (2)盲目“拿来”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做学习的主导,学生做学习的主体,这才是有效课堂的正确打开模式。高效的语文课堂应该是有老师机智灵活的引导,有老师包容的赞赏,有学生积极主动的思考,有学生妙语连珠的回答,从而达到教学相长,相得益彰的教与学的效果。如果老师只是一味的追求课堂的热闹与繁华,把课件制作的华丽无比,那么课堂将上充斥着不停播放的音乐声,学生眼前晃动着不停变换的画面。在这种环境下,学生没有时间消化文本,没有时间思考,甚至没有时间做笔记,这样就完全颠覆了学生作为课堂主体的地位。那么学生还何谈学习?
  教学中多媒体的普及,令课件的运用更加随性,不看文本,不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盲目的运用。有时一节课学生基本上是看教师在讲台上摆弄多媒体课件,多彩的画面,华丽的音效让学生无所适从。学生眼睛始终盯着屏幕,这是一种繁琐的单调枯燥,这是由过去教师讲的传统的单调枯燥走向新的现代化的单调枯燥,这样就丧失了多媒体这种手段的本质意义了。
  (3)忽视文本
  语文是一门基础性、工具性的非凡学科,它的媒介是语言,语文教学主要是通过语言的使用去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能力的提高是离不开对文字本身的感悟和理解的。如果老师在教学中完全用画面和图片来替代学生对文本的解读,显然是与语文教学的初衷南辕北辙的。学生对文本的感知,对情感的品味,这是无法用声音和画面来代替的,如果不考虑语文学科的基础性、非凡性,而将有着丰富想象空间的语言文字直观化,图像化,那就把语文课上成了一潭死水。
  (4)影响情感的交流
  语文教学的过程是一个教师以情感、人格魅力等去感召学生,引导学生,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的过程。教师的语言、动作、神态,一颦一笑都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不可或缺的因素。但是,不少教师认为,编写和制作好了多媒体课件就等于把一堂课备好了。于是,上课就变成了学生听音箱里的声音,看荧屏上的画面。课堂上老师受课件的编制形式限制,只能被课件材料牵着鼻子走,这样就不能深入学生,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长此以往,就会导致师生情感关系的疏远。甚至很多教师还把多媒体教学看成是法宝,将是否使用多媒体列为评课的重要内容,致使许多教师把大量的精力放在制作多媒体课件上,忽视了对教材的研究。教学中把预先设计好的课件提前输入电脑,然后按程序将教学内容一点不漏地展现,整节课只要点点鼠标,讲几句串词就算完了。他们忽视了教学中至关重要的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学生就会失去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从而导致学生成绩下滑。语文课堂是否有效,评判之一就是学生参与的广度、深度、有效度。有些教师把多媒体的参与放在了第一位,忽视了学生的参与和互动,更不要说学生个性的培养与发展。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将再次不保。
  在语文学科中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可以说是利弊共存。面对这些问題,我们要扬长避短,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一方面要利用多媒体的优势为语文教学服务,另一方面也要尽量避免它的不足带给我们的不良后果,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在教师的教学活动中,多媒体教学只能作为辅助手段,而不能替代教师进行全程教学。因此,我个人认为在运用多媒体进行语文教学时,教师应该结合课堂教学内容自己动手制作一些画面简洁干净、内容充实、符合自己学生兴趣和需要的课件。这样在课堂上应用时不但能够灵活自如,还能充分体现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导地位,并且调动学生多方面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从而达到提高语文教学效益,打造有效课堂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多媒体技术教程——案例、训练与课程设计》.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5月.
  [2]李克东.《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袁振国主译,威廉威尔斯曼著.《教育研究方法导论》.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
  作者简介:
  荣卉,现就职于河南省安阳市第九中学。
其他文献
摘 要:目前,我国的教育已经逐渐被完善优化,并正逐步地跨入一个新时期,“应试教育”的模式正逐渐被“素质教育”所替代,为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全面提升学生的素质教育质量,本文将现阶段的初中教育与兴趣教学法进行融合,深入分析现阶段初中体育教学的状况,并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初中体育;兴趣教学法;运用  初中阶段的学生,其学习的内容和接触教育的时间,相对小学来说比较长,相对于高中来说,又比较短,因此
摘 要:户外训练也是一种重要的足球训练方式。户外训练具有可参与性、实用性、高效性等的特点,对于提高学生的足球水平非常重要。为此,本文结合足球户外训练教学的影响要素,提出了可行的足球户外训练教学策略。  关键词:初中;足球;户外训练;教学策略  足球是人们喜爱的一项运动项目。在初中阶段培养学生的足球运动能力,更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户外训练模式是足球教学中一种重要的训练方法,若要提高初中足球训练教
体育教育是提高学生生命质量的有效途径。在初中体育教育教学中开展生命教育,不仅可以强健学生的身体,还可以提高学生对生命价值的认识。本文围绕如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开展生
几十年来,蒋齐生同志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结合新闻摄影实践,探求新闻摄影理论,取得了显著成果。我对新闻摄影是外行。前不久参加了蒋齐生新闻摄影理论研讨会,曾就蒋齐生同志的
摘 要:对中职学校篮球运动员做基本功的训练十分有必要,训练的主要内容包括持球、盘球、运球、传球、投篮,篮板球意识练习与身体素质训练。其中前者都是技术技巧的训练,通过训练让其具有很好的球性、球感,保证其工作规范性,避免犯规和受伤,后者的训练是提高身体素质和核心力量,将比赛带到一个更高的水平。  关键词:中职学校;篮球运动员;基本功  在篮球教学过程中,必须重视传授学生篮球意识,强化团队配合和战术应用
摘 要:民间传统体育是我国千百年来劳动人民根据生活的经验总结出来的智慧结晶,具有很好的健身和文化意义,小学课间活动应积极开展民间传统体育项目。  关键词:民间体育;课间活动  学校的体育教育活动中,大家的关注点多是诸如篮球,足球,网球等等之类的现代运动项目,而类似于跳绳、踢毽子、抖空竹、滚铁圈等民间的传统体育项目,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却少有提及。民间传统体育项目有着独具一格的优势和魅力,尤其是在小学体
摘 要:高中体育教学改革随着现代教学体制的不断变革而逐步受到人们的重视,而要想取得良好的改革效果就必须要创新其体育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文章围绕高中体育教学现状展开,探索在新课改背景下高中体育教学的新思路和新方法,以提升高中体育教学效果。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体育教学;思路与方法;创新  一、 引言  在高中课程体系中,体育是其重要组成因子,其在培养学生身体和心理素养方面的作用显著,能够有效帮助学
摘 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是要求将小学数学作为学生全方位发展的核心。以人为本注重学生的情感,思想,能力,不再是将老师当成唯一的权威,通过让小学生对数学的学习,让他们与外界紧密联系,并实现全面发展。  关键词:以人为本;小学数学;新型人才  一、 引言  对于教育问题,不同人持有不同观点,有些认为,应该把学生锻炼成为学习的机器,只懂得不断地机械的学习和填充,另外一种认为学生拥有自己的权利,每个人都有
摘 要:本课题主要分析学生缺乏自主合作学习能力的原因,提出有效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能力的策略,从而让学生主动地学习,积极地交流,有效提高课堂效率。  关键词:信息技术;自主;能力  一、 问卷调查  我运用调查研究法,进行课题研究的前期调查,为课题研究提供充足的事实依据,明确研究的主攻方向。采取学生问卷调查,走进课堂等方式。前期对学生的问卷调查,主要有“你希望在课堂中怎样学习?”“你认为哪种学习方
摘 要: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和基本途径。要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体育教师应采取“善于观察,恰当处理,课后補救”等积极措施,把学生课堂情绪调整到最佳状态。体育课堂情绪的调控,是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通过多种方法,始终让学生的情绪处于兴奋、愉悦、满足的状态,有效地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并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从而顺利完成课堂教学任务的活动。  关键词:课堂;体育运动;参与;培养;思想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