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服务和谐社会、促进法治建设、维护稳定的进程中,应树立依法治校理念,强化以人为本理念,落实科学发展理念,推进法制社会化理念,实行管理与服务相结合的理念。只有切实转变高校学生工作理念,才能适应新形势的发展需要,充分发挥高校学生工作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职能作用,积极推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
关键词:思想教育;高校稳定;学生工作
作者简介:周恩明(1962-),男,四川乐至人,青海民族大学体育系,讲师。(青海 西宁 810007)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1)05-0163-02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命题。胡锦涛总书记进一步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宁有序、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总书记在论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六个方面时,将民主法治列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首要因素。那么,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高校学生工作如何顺应时代潮流、改革创新发挥自身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功能,就成为一个非常值得进行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课题。
众所周知,高校是国家的人才培养基地,同时,它又与社会相互依存,紧密相联,大学生来自社会,通过大学学习和培养后又要回到社会就业。因此,高校学生工作的好坏与成败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稳定,政权的巩固和国家的长治久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先应是一个稳定而有秩序的社会,而高校学生工作的首要之责,就是维护社会的稳定和秩序,高校是维护社会稳定和秩序的重要基础和保障。在党中央大力倡导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部署下,新时期的高校学生工作必须准确把握局部与全局的关系,自觉地从服务大局中去思考高校学生工作,这就要求高校学生工作紧紧围绕构建和谐社会这一目标,努力实现“以培养人为中心,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质量”这一中心任务。在服务和谐社会、促进法治建设、维护稳定的进程中,树立依法治校理念,强化以人为本理念,落实科学发展理念,推进法制社会化理念,实行管理与服务相结合的理念。只有切实转变高校学生工作理念,才能适应新形势的发展需要,充分发挥高校学生工作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职能作用,积极推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
一、树立依法治校的理念,促进和谐校园的法治建设
法治是一种法律至上的观念,牢固树立依法治校理念,切实履行高校学生工作基本职能,是我们落实依法治国方略,促进和谐社会法治进程的关键所在,如果不能依法治理校园、维护校园稳定,不能依法管理和服务学生,不仅会损害社会主义法制的尊严,而且必将损害高校学生工作的社会形象。就青海省的现状而言,学生工作者在管理和服务学生过程中,执行校纪校规过松过严的现象时有发生,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和反思。树立依法治校理念,就是要强化依法行政的意识,依法管理的意识,依法服务和管理学生的意识,避免学生工作中的盲目性、随意性和人为因素。一是要让学生工作主体——教师牢固树立依法治校理念,强化依法执法意识。坚持教育与处理相结合,严格执法与说服教育执法并举的原则,在学生工作的每一环节、每一个方面都要严格地依法行政,依法管理,依制度管理。二是切实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在对学生的考核、奖惩、学习、生活、社会活动等方面,都要严格依照制度的规定,依法、严格、科学、文明管理。同时要切实保障学生的合法权益,坚决杜绝侵犯学生合法权益行为的发生。三是要建立健全依法治校的工作机制,确保依法治校长效运行。坚持以制度“管”事,以制度“管”人,建立依法治校岗位责任制度、法制教育制度和监督约束制度,进一步完善和规范各项学生工作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不断提高依法治校的制度化和长效化,通过制度建设保障学生的一切活动都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运行。
二、强化以人为本理念,实现和谐校园的宗旨目标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宗旨和目的,是为人民群众创造一个安居乐业、稳定有序的社会生活环境。为此,学生工作在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中,首先要考虑人的因素,要考虑大学生的利益,解决好与学生学习、工作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努力营造良好的学习、工作环境。强化以人为本的理念并将其运用到学生工作实践中,应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指妥善处理好高校内部学生不同利益主体间的利益关系,维护广大学生的根本利益,创建和谐校园。认真落实精心育人的各项制度措施,努力改善学生的学习、工作、生活条件,提高广大学生文化生活水平。同时要坚持依法履行职责,正确运用制度手段,遏制学生的违纪违规行为,管理和服务学生,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和制度服务,为校园文化健康发展和校园稳定和谐提供安全保障。另一方面是指以制度教育学生为本,创建平安校园。在管理和服务学生过程体现以人为本理念,不是对学生的教育管理失之于宽、失之于软,而是在严格管理教育学生,依制度管理学生的同时,充分重视和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为学生营造和谐的教育环境。以上这两方面都是体现以人为本的学生工作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相辅相成,对于学生工作在构建和谐校园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三、落实科学发展理念,适应和谐校园的发展要求
高校学生工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工作的发展前进也关系到和谐社会能否协调发展的问题。新时期学生工作必须适应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强化科学发展的理念,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学生工作实践,立足于高校事业的协调和持续发展,坚持改革、确保稳定、强化宗旨。依法教育、自立创新、全面推进,使高校事业跟上全社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步伐。首先要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只有改革创新,学生工作才有活力,才有发展的动力。要解放思想,求实创新,勇于用改革创新精神来解决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体制问题、机制问题,解决行政问题、管理问题,教育问题,只要有利于依法治校,有利于高校稳定,有利于教育和管理质量提高,有利于高校事业发展,我们都要勇于去探索和尝试,从而使高校学生工作与时俱进,使校园和谐发展。其次要立足长远,加强规划建设、科学决策。学生工作建设不能满足于现状,止步不前,必须要针对构建和谐校园的长远目标,大力加强规划建设,增强高校学生工作综合实力和发展后劲。当前,在青海省委、省政府统一部署下,在全省教育工作大会精神的指导下,青海正在进行高校“十二五”规划和深化高校体制改革工作,我们要抓住难得的历史战略机遇,立足现实,科学规划,进一步加强学生工作基础设施建设和校园建设,以科学化、现代化、文明化的育人环境来保障学生安全和提高教育管理质量,促进学生工作各项事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有力维护校园稳定。
四、推进制度社会化理念,融入和谐校园的主流趋势
公正执行制度和教育服务学生,是高校学生工作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职能。学生工作的目标在于管理和服务学生,促使其就业市场化和国际化。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国内发达地区高校开始了就业市场化的改革,同时加大了制度社会化的力度。我们目前管理学生时还是处于制度处理体系中的主体地位,应该逐步对学生管理制度社会化,这也是高校学生工作融入和谐社会的一个主流趋势。强化制度社会化理念,要积极极探索有条件地对学生实施开放式教育措施,因为教育和管理学生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依靠学校单方面的力量是不够的,要树立专门机构教育和社会力量互动的互补联动机制,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和社会力量参与教育管理工作。社会资源十分丰富,必须通过拓宽社会渠道,建立教育体系,完善社会制度,使社会资源最广泛地参与到学生教育工作中去,通过制度社会化使学生经过专业学习和综合能力社会化就业后,很快取得社会的认同、接纳和支持,成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有用之人,促进和谐社会的健康发展。
五、实行制度与服务相结合的理念,共奏和谐校园的主流旋律
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高校作为国家公共管理和服务组织系统的一部分,应树立现代大学工作理念,转变工作职能,实行制度与服务相结合的理念,在学生工作中构建和谐的平等关系。
高校学生工作者要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青海省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少数民族基本上是全民信教。学生工作者一定要有对党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一是对党忠诚,同党中央保持一致。对党、人民、社会和集体抱积极态度。二是以身作则,为人表率。学生工作是教育人的工作,学生们不光听教师讲得对不对,还要看其做得好不好。古人说:“己不正何以正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中国有句俗话:“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嘴喊百遍不如身做一遍。”马克思的至理名言“一步实际运动要比一打纲领更重要”,讲的也是这个道理。三是沉着冷静,稳重老练。学生工作者应在沉着冷静、稳重老练方面下功夫。做人的工作是一项非常复杂而又十分严肃的工作,切不可轻浮、草率,轻举妄动。癫狂的马往往容易失蹄;莽撞的人,往往会出乱子。四是善于学习,提高能力。特别是学会做民族宗教工作,进一步学习并领会好党的民族宗教政策。讲民族团结,关心关爱少数民族学生的成长成才。
六、结语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在新时期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目标,高校学生工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肩负着重要的历史责任和使命,同时也给学生工作的改革和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高校学生工作要适应构建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必须牢固树立依法治校理念、制度社会化理念,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理念、以人为本理念,切实履行好学生工作自身的社会职能,在确保学校安全稳定和教育质量提高的前提下,为建设和谐社会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制保障、制度保障和社会服务,充分发挥高校学生工作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功能,为维护校园稳定尽最大的努力。
(责任编辑:刘辉)
关键词:思想教育;高校稳定;学生工作
作者简介:周恩明(1962-),男,四川乐至人,青海民族大学体育系,讲师。(青海 西宁 810007)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1)05-0163-02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命题。胡锦涛总书记进一步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宁有序、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总书记在论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六个方面时,将民主法治列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首要因素。那么,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高校学生工作如何顺应时代潮流、改革创新发挥自身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功能,就成为一个非常值得进行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课题。
众所周知,高校是国家的人才培养基地,同时,它又与社会相互依存,紧密相联,大学生来自社会,通过大学学习和培养后又要回到社会就业。因此,高校学生工作的好坏与成败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稳定,政权的巩固和国家的长治久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先应是一个稳定而有秩序的社会,而高校学生工作的首要之责,就是维护社会的稳定和秩序,高校是维护社会稳定和秩序的重要基础和保障。在党中央大力倡导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部署下,新时期的高校学生工作必须准确把握局部与全局的关系,自觉地从服务大局中去思考高校学生工作,这就要求高校学生工作紧紧围绕构建和谐社会这一目标,努力实现“以培养人为中心,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质量”这一中心任务。在服务和谐社会、促进法治建设、维护稳定的进程中,树立依法治校理念,强化以人为本理念,落实科学发展理念,推进法制社会化理念,实行管理与服务相结合的理念。只有切实转变高校学生工作理念,才能适应新形势的发展需要,充分发挥高校学生工作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职能作用,积极推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
一、树立依法治校的理念,促进和谐校园的法治建设
法治是一种法律至上的观念,牢固树立依法治校理念,切实履行高校学生工作基本职能,是我们落实依法治国方略,促进和谐社会法治进程的关键所在,如果不能依法治理校园、维护校园稳定,不能依法管理和服务学生,不仅会损害社会主义法制的尊严,而且必将损害高校学生工作的社会形象。就青海省的现状而言,学生工作者在管理和服务学生过程中,执行校纪校规过松过严的现象时有发生,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和反思。树立依法治校理念,就是要强化依法行政的意识,依法管理的意识,依法服务和管理学生的意识,避免学生工作中的盲目性、随意性和人为因素。一是要让学生工作主体——教师牢固树立依法治校理念,强化依法执法意识。坚持教育与处理相结合,严格执法与说服教育执法并举的原则,在学生工作的每一环节、每一个方面都要严格地依法行政,依法管理,依制度管理。二是切实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在对学生的考核、奖惩、学习、生活、社会活动等方面,都要严格依照制度的规定,依法、严格、科学、文明管理。同时要切实保障学生的合法权益,坚决杜绝侵犯学生合法权益行为的发生。三是要建立健全依法治校的工作机制,确保依法治校长效运行。坚持以制度“管”事,以制度“管”人,建立依法治校岗位责任制度、法制教育制度和监督约束制度,进一步完善和规范各项学生工作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不断提高依法治校的制度化和长效化,通过制度建设保障学生的一切活动都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运行。
二、强化以人为本理念,实现和谐校园的宗旨目标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宗旨和目的,是为人民群众创造一个安居乐业、稳定有序的社会生活环境。为此,学生工作在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中,首先要考虑人的因素,要考虑大学生的利益,解决好与学生学习、工作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努力营造良好的学习、工作环境。强化以人为本的理念并将其运用到学生工作实践中,应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指妥善处理好高校内部学生不同利益主体间的利益关系,维护广大学生的根本利益,创建和谐校园。认真落实精心育人的各项制度措施,努力改善学生的学习、工作、生活条件,提高广大学生文化生活水平。同时要坚持依法履行职责,正确运用制度手段,遏制学生的违纪违规行为,管理和服务学生,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和制度服务,为校园文化健康发展和校园稳定和谐提供安全保障。另一方面是指以制度教育学生为本,创建平安校园。在管理和服务学生过程体现以人为本理念,不是对学生的教育管理失之于宽、失之于软,而是在严格管理教育学生,依制度管理学生的同时,充分重视和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为学生营造和谐的教育环境。以上这两方面都是体现以人为本的学生工作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相辅相成,对于学生工作在构建和谐校园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三、落实科学发展理念,适应和谐校园的发展要求
高校学生工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工作的发展前进也关系到和谐社会能否协调发展的问题。新时期学生工作必须适应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强化科学发展的理念,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学生工作实践,立足于高校事业的协调和持续发展,坚持改革、确保稳定、强化宗旨。依法教育、自立创新、全面推进,使高校事业跟上全社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步伐。首先要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只有改革创新,学生工作才有活力,才有发展的动力。要解放思想,求实创新,勇于用改革创新精神来解决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体制问题、机制问题,解决行政问题、管理问题,教育问题,只要有利于依法治校,有利于高校稳定,有利于教育和管理质量提高,有利于高校事业发展,我们都要勇于去探索和尝试,从而使高校学生工作与时俱进,使校园和谐发展。其次要立足长远,加强规划建设、科学决策。学生工作建设不能满足于现状,止步不前,必须要针对构建和谐校园的长远目标,大力加强规划建设,增强高校学生工作综合实力和发展后劲。当前,在青海省委、省政府统一部署下,在全省教育工作大会精神的指导下,青海正在进行高校“十二五”规划和深化高校体制改革工作,我们要抓住难得的历史战略机遇,立足现实,科学规划,进一步加强学生工作基础设施建设和校园建设,以科学化、现代化、文明化的育人环境来保障学生安全和提高教育管理质量,促进学生工作各项事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有力维护校园稳定。
四、推进制度社会化理念,融入和谐校园的主流趋势
公正执行制度和教育服务学生,是高校学生工作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职能。学生工作的目标在于管理和服务学生,促使其就业市场化和国际化。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国内发达地区高校开始了就业市场化的改革,同时加大了制度社会化的力度。我们目前管理学生时还是处于制度处理体系中的主体地位,应该逐步对学生管理制度社会化,这也是高校学生工作融入和谐社会的一个主流趋势。强化制度社会化理念,要积极极探索有条件地对学生实施开放式教育措施,因为教育和管理学生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依靠学校单方面的力量是不够的,要树立专门机构教育和社会力量互动的互补联动机制,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和社会力量参与教育管理工作。社会资源十分丰富,必须通过拓宽社会渠道,建立教育体系,完善社会制度,使社会资源最广泛地参与到学生教育工作中去,通过制度社会化使学生经过专业学习和综合能力社会化就业后,很快取得社会的认同、接纳和支持,成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有用之人,促进和谐社会的健康发展。
五、实行制度与服务相结合的理念,共奏和谐校园的主流旋律
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高校作为国家公共管理和服务组织系统的一部分,应树立现代大学工作理念,转变工作职能,实行制度与服务相结合的理念,在学生工作中构建和谐的平等关系。
高校学生工作者要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青海省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少数民族基本上是全民信教。学生工作者一定要有对党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一是对党忠诚,同党中央保持一致。对党、人民、社会和集体抱积极态度。二是以身作则,为人表率。学生工作是教育人的工作,学生们不光听教师讲得对不对,还要看其做得好不好。古人说:“己不正何以正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中国有句俗话:“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嘴喊百遍不如身做一遍。”马克思的至理名言“一步实际运动要比一打纲领更重要”,讲的也是这个道理。三是沉着冷静,稳重老练。学生工作者应在沉着冷静、稳重老练方面下功夫。做人的工作是一项非常复杂而又十分严肃的工作,切不可轻浮、草率,轻举妄动。癫狂的马往往容易失蹄;莽撞的人,往往会出乱子。四是善于学习,提高能力。特别是学会做民族宗教工作,进一步学习并领会好党的民族宗教政策。讲民族团结,关心关爱少数民族学生的成长成才。
六、结语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在新时期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目标,高校学生工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肩负着重要的历史责任和使命,同时也给学生工作的改革和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高校学生工作要适应构建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必须牢固树立依法治校理念、制度社会化理念,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理念、以人为本理念,切实履行好学生工作自身的社会职能,在确保学校安全稳定和教育质量提高的前提下,为建设和谐社会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制保障、制度保障和社会服务,充分发挥高校学生工作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功能,为维护校园稳定尽最大的努力。
(责任编辑:刘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