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邬 冰 口述 西 尔 整理
《梁祝》为媒,高山流水遇知音
这是发生在我身上的一段真实故事。虽然时隔近半个世纪,但现在想起来仍让我心痛心碎。
1966年8月,我从陕西咸阳某部队退伍,回到老家郑州时已是晚上八点。一路鞍马劳顿加上偶感风寒,我连爸妈做好的饭也没吃,就昏昏沉沉地睡着了。
第二天早上醒来,我打喷嚏、流鼻涕、额头发烫,所有感冒的症状都出来了。母亲再三催促我到医院看看,于是,我来到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负责化验的是位长相清丽的年轻女化验员。
等了很长时间,我后面的病人都化验完了,也没有轮到我。我急了,径直闯进化验室质问那名女化验员:“你为什么不按顺序叫病人呢?”女化验员看了我的挂号单,用很标准的上海话说:“刚才就叫到你了,可没人答应。”
我气呼呼地坐在椅子上,谁知女化验员第一次并没有扎出血来,还得再扎一次。我有些火了:“你到底会不会扎?我可不是试验品!”化验员脾气很好,柔柔地说了一声:“对不起!”
我感冒基本好了,第二天午后,我便打开电唱机听我喜欢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当时,“文革”刚开始,局势很乱,敢欣赏《梁祝》的人并不多,唱片也不好找。而我算得上是个“叛逆青年”。正听得陶醉,敲门声响起。我过去开门,一位熟识的大姐进来串门,身后还跟着一名俊俏的女孩儿,说是她的同事。
那女孩抬眼看我时,我们两个的嘴巴都张得大大的,几乎异口同声地说:“啊,原来是你?!”那位大姐看得莫名其妙,经我解释才明白,原来这位女孩儿就是那天讲上海话、扎我两针才见血的化验员。大姐不由得大笑,说:“真是大水冲了龙王庙!严苓扎你两针是想让你加深对她的印象,这也是缘分!”听了大姐的话,我和苓对视了一下,脸竟不由自主地红了。
两天后的晚上,我正在家里看书,戴着大口罩、围着藏蓝色大围巾的苓又不期而至。
苓开口了,依然是很好听的吴侬软语:“我喜欢听音乐,很想再听一遍《梁祝》。”我说:“好,好,以后想听就来找我!”我很快把唱片找了出来,放在了唱机上。于是,我那间不大的屋子里,再次响起了小提琴那独特优美的旋律,把梁祝的爱情演绎得凄美又浪漫。苓远远地坐着,欣赏着,整个人陶醉在这如泣如诉的音乐中。灯光下的苓是那样的娇俏迷人。
此后,苓经常来找我听音乐,还带来了苏州评弹唱片,教我欣赏。那时,我们两个都喜欢听根据毛主席诗词《蝶恋花》改编的苏州评弹: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扬直上重霄九。……每次听到这里,我都耐心地咀嚼这凄美的歌词。而苓也很欣赏这段唱词,我俩有时听着听着,相互对视一下,竟然从彼此的眼睛里读到了一股别样的情愫。
千金易得,知音难求。我习惯了和苓一起听音乐,如果她几天不来,我会觉得心里空荡荡的。
在此之前,我只是个玩世不恭的傻小子,从未体验过恋爱的滋味。但是当苓真真切切地俯在我肩膀上时,一种从未有过的幸福感传遍全身!苓娇俏的模样在我的脑海里再也挥之不去。
父母之命,劳燕分飞各西东
从那以后,我眼里的一切都不同了,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儿。
在那个人妖颠倒的年代,我和苓却享受着世界上最美好的爱情,守护着我们心灵的一方净土。
苓向我透露了她的身世。原来,苓出生在一个高干家庭,父母在那座中国最大的城市里有着显赫的地位。她只是被家人暂时安排在郑州工作,要不了多久,她还是要回去的。
自从得知了苓的身世后,我心里就蒙上了一层阴影。
一天晚上,苓来找我,手里拿着一个写有“无锡市×医院”的档案袋,她面色沉郁地告诉我,这是她家人为她安排的新工作单位。我一下子惊呆了,揪着头发想了很久,痛苦地对她说:“今后我们还是做好朋友吧,我不能耽误你的前途,让你辜负家人的良苦用心。”
可是,不等我把话说完,苓就把档案袋丢进我们烤火的炉子里。她紧紧地抱着我说:“这辈子我都不会离开你!永远都不会离开你!”
苓是个秀外惠中的女孩,她不仅在音乐和艺术上和我有共同的爱好,还非常贤惠。更为难得的是,苓身上丝毫没有高干子女那种娇骄二气。苓操持家务、洗衣做饭从来没有怨言,我的父母非常喜欢她。
我和苓交往半年后,她到单位开了张证明,我们领了结婚证,苓写信告知她上海的家人,希望家长能够理解和原谅我们,并定下了我们举办婚礼的日子。
信寄出后,我俩忐忑不安地等着上海方面的回信。
一周后的一天晚上,苓一直没回来,我以为她单位加班,没有多想。但是到了第二天上午,我还没有见到她的人影,我急了,赶到医院去找她。医院说她母亲病危,昨天她父亲把她带走了。听到此消息,我心里闪过一丝不祥的念头。
我失魂落魄地回到家,父母提醒我,既然和苓领了结婚证,就是一家人,苓的母亲病危,我应该去探望才对。于是我买了河南的土特产和刚宰的鸡,坐上了去上海的火车。临行前,我根据苓以前提供的地址给她家发去电报,告知了我到达的时间,希望她去车站接我。
出了上海火车站,我却没有见到苓的影子,我只好按照她家的地址找过去。一位自称是苓堂兄的男子告诉我,苓不住这里。我忙问他苓现在哪里?他看我不远千里地从郑州赶来,动了恻隐之心,告诉了苓这次回来的实情:
原来,苓的妈妈健康得很,生病只是家人逼苓回来的借口。被带回上海后,苓天天哭,家人听着也很心疼。我听了如五雷轰顶。当时年轻气盛的我,并没有上门找苓的家人理论,而是一气之下回了郑州。
回到家后,我每天都盼着苓能出现在我的面前。但一周过去了,我没有盼到苓,却接到了法院的传票。法官告诉我苓写信来要求离婚,我不相信她会这样,要求看看那封信。显然不是她的笔迹,我不同意,向法官表明:离婚可以,但必须苓本人过来!
回到家里,看着苓挂在洗脸盆架上的毛巾、她用的雪花膏、叠得整整齐齐的衣服,这些都似乎还带着她的气息,但她本人却被“囚禁”在千里之外的上海,想到此,我的心都要碎了。
生死两茫茫,我失骄杨君失柳
没过几天,苓的家人又托人来催我离婚。我很气愤,决心再赴上海,我一定要见到苓,想当面听她一句话。这次我听说她住在姐姐家,到了上海后,没有向任何人打招呼,便直接找了过去。
没想到第一眼就看到苓目光呆滞地坐在弄堂口,手里有一搭没一搭地摇着扇子,她是那样消沉,几乎变了个人。我就在十几米外痴痴地看着她,苓忽然抬起头,看到是我,先是一愣,然后飞奔过来,紧紧抱着我放声大哭,我也禁不住失声痛哭。
苓的妈妈和姐姐闻声赶了出来,知道是我从郑州过来了,便死命地拽住苓往屋里拖。而苓却大哭着要跟我走。此情此景,使得我肝肠寸断,我一任泪水恣意横流,哭着告诉苓:“我不是来抢你的,如果你想离婚,就到法院去签字,我同意。”然后,我拿出当初她喜欢听的唱片塞给她,狠下心肠,扭头走了。
当晚,我坐上了回郑州的火车。
苓的父亲又派人上门做说客,说如果我愿意离婚的话,就给我一笔钱。听了这话,我勃然大怒:“我不要钱,我要我老婆!你给我钱是让我卖老婆啊!如果苓真的想离婚,我不会阻碍她的幸福,但要她本人过来签字才行!”
过了一阵子,法院又把传票送到我手里,通知我去签离婚协议。我以为这次苓还不会来,谁知到了法庭,看到苓呆呆地站在那里。她一看到我,突然大哭起来。虽然大家拦着,但她还是尽力挣脱阻拦想冲到我身边。苓凄绝的哭声紧紧揪着我的心,那一刻,我真的体会到什么叫柔肠寸断。我的眼泪在眼眶里打转,但我还是忍着,对法院的工作人员说:“拿来吧,我签!”
离婚协议递了过来,我也不管上面写的什么内容,签下名字,扭脸便走。苓的哭声撕扯着我的心肺,一直回响在耳边,她歇斯底里地呼唤着我的名字。我闭上眼睛,耳边回荡着我们最爱听的评弹:“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扬直上重霄九……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
刚离婚那段日子,我每天以练习毛笔字打发时间,但仍无法排遣心中的苦闷,思念之情使我彻夜难眠。
终于,我和苓离婚两年后的一天,我想见到她的念头压倒了一切。我鬼使神差地乘上了东去的火车。按照苓档案里无锡那家医院的地址去找她。不为别的,只为再看她一眼。
上班时间,我赶到那家医院后,一个人悄悄地找到了化验室。苓果然在化验室工作,我没有惊动她,只是静静地站在门外看着她。当时苓正认真地写东西,她有些发胖,还是那样清秀的脸庞,只是少了以往的天真和快乐。我在门外停留了5分钟,强迫自己不要再去惊动她已经平静下来的生活。我心里默念着:“再见吧,我的爱人!再见吧,我的爱!请你一定比我幸福!”然后,我悄然离去。这是我最后一次见到苓。
踏上返回郑州的列车,我感觉这一次“见面”让我心里轻松了许多,压在心底的大石头已不那么沉重,而我也逐渐走出伤痛,开始了新的生活。
如今,我也是三代同堂了。掐指算来,苓应该年近花甲了。时过境迁,我和苓相隔了近半个世纪,但我无论什么时候想起她,脑海里总浮现出清秀的苓充满爱意地对我微笑着,安静地和我一起听评弹、听《梁祝》的情景,让我心中如沐春风。这对我来说,亦足够了!
(责编:辛娅)
《梁祝》为媒,高山流水遇知音
这是发生在我身上的一段真实故事。虽然时隔近半个世纪,但现在想起来仍让我心痛心碎。
1966年8月,我从陕西咸阳某部队退伍,回到老家郑州时已是晚上八点。一路鞍马劳顿加上偶感风寒,我连爸妈做好的饭也没吃,就昏昏沉沉地睡着了。
第二天早上醒来,我打喷嚏、流鼻涕、额头发烫,所有感冒的症状都出来了。母亲再三催促我到医院看看,于是,我来到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负责化验的是位长相清丽的年轻女化验员。
等了很长时间,我后面的病人都化验完了,也没有轮到我。我急了,径直闯进化验室质问那名女化验员:“你为什么不按顺序叫病人呢?”女化验员看了我的挂号单,用很标准的上海话说:“刚才就叫到你了,可没人答应。”
我气呼呼地坐在椅子上,谁知女化验员第一次并没有扎出血来,还得再扎一次。我有些火了:“你到底会不会扎?我可不是试验品!”化验员脾气很好,柔柔地说了一声:“对不起!”
我感冒基本好了,第二天午后,我便打开电唱机听我喜欢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当时,“文革”刚开始,局势很乱,敢欣赏《梁祝》的人并不多,唱片也不好找。而我算得上是个“叛逆青年”。正听得陶醉,敲门声响起。我过去开门,一位熟识的大姐进来串门,身后还跟着一名俊俏的女孩儿,说是她的同事。
那女孩抬眼看我时,我们两个的嘴巴都张得大大的,几乎异口同声地说:“啊,原来是你?!”那位大姐看得莫名其妙,经我解释才明白,原来这位女孩儿就是那天讲上海话、扎我两针才见血的化验员。大姐不由得大笑,说:“真是大水冲了龙王庙!严苓扎你两针是想让你加深对她的印象,这也是缘分!”听了大姐的话,我和苓对视了一下,脸竟不由自主地红了。
两天后的晚上,我正在家里看书,戴着大口罩、围着藏蓝色大围巾的苓又不期而至。
苓开口了,依然是很好听的吴侬软语:“我喜欢听音乐,很想再听一遍《梁祝》。”我说:“好,好,以后想听就来找我!”我很快把唱片找了出来,放在了唱机上。于是,我那间不大的屋子里,再次响起了小提琴那独特优美的旋律,把梁祝的爱情演绎得凄美又浪漫。苓远远地坐着,欣赏着,整个人陶醉在这如泣如诉的音乐中。灯光下的苓是那样的娇俏迷人。
此后,苓经常来找我听音乐,还带来了苏州评弹唱片,教我欣赏。那时,我们两个都喜欢听根据毛主席诗词《蝶恋花》改编的苏州评弹: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扬直上重霄九。……每次听到这里,我都耐心地咀嚼这凄美的歌词。而苓也很欣赏这段唱词,我俩有时听着听着,相互对视一下,竟然从彼此的眼睛里读到了一股别样的情愫。
千金易得,知音难求。我习惯了和苓一起听音乐,如果她几天不来,我会觉得心里空荡荡的。
在此之前,我只是个玩世不恭的傻小子,从未体验过恋爱的滋味。但是当苓真真切切地俯在我肩膀上时,一种从未有过的幸福感传遍全身!苓娇俏的模样在我的脑海里再也挥之不去。
父母之命,劳燕分飞各西东
从那以后,我眼里的一切都不同了,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儿。
在那个人妖颠倒的年代,我和苓却享受着世界上最美好的爱情,守护着我们心灵的一方净土。
苓向我透露了她的身世。原来,苓出生在一个高干家庭,父母在那座中国最大的城市里有着显赫的地位。她只是被家人暂时安排在郑州工作,要不了多久,她还是要回去的。
自从得知了苓的身世后,我心里就蒙上了一层阴影。
一天晚上,苓来找我,手里拿着一个写有“无锡市×医院”的档案袋,她面色沉郁地告诉我,这是她家人为她安排的新工作单位。我一下子惊呆了,揪着头发想了很久,痛苦地对她说:“今后我们还是做好朋友吧,我不能耽误你的前途,让你辜负家人的良苦用心。”
可是,不等我把话说完,苓就把档案袋丢进我们烤火的炉子里。她紧紧地抱着我说:“这辈子我都不会离开你!永远都不会离开你!”
苓是个秀外惠中的女孩,她不仅在音乐和艺术上和我有共同的爱好,还非常贤惠。更为难得的是,苓身上丝毫没有高干子女那种娇骄二气。苓操持家务、洗衣做饭从来没有怨言,我的父母非常喜欢她。
我和苓交往半年后,她到单位开了张证明,我们领了结婚证,苓写信告知她上海的家人,希望家长能够理解和原谅我们,并定下了我们举办婚礼的日子。
信寄出后,我俩忐忑不安地等着上海方面的回信。
一周后的一天晚上,苓一直没回来,我以为她单位加班,没有多想。但是到了第二天上午,我还没有见到她的人影,我急了,赶到医院去找她。医院说她母亲病危,昨天她父亲把她带走了。听到此消息,我心里闪过一丝不祥的念头。
我失魂落魄地回到家,父母提醒我,既然和苓领了结婚证,就是一家人,苓的母亲病危,我应该去探望才对。于是我买了河南的土特产和刚宰的鸡,坐上了去上海的火车。临行前,我根据苓以前提供的地址给她家发去电报,告知了我到达的时间,希望她去车站接我。
出了上海火车站,我却没有见到苓的影子,我只好按照她家的地址找过去。一位自称是苓堂兄的男子告诉我,苓不住这里。我忙问他苓现在哪里?他看我不远千里地从郑州赶来,动了恻隐之心,告诉了苓这次回来的实情:
原来,苓的妈妈健康得很,生病只是家人逼苓回来的借口。被带回上海后,苓天天哭,家人听着也很心疼。我听了如五雷轰顶。当时年轻气盛的我,并没有上门找苓的家人理论,而是一气之下回了郑州。
回到家后,我每天都盼着苓能出现在我的面前。但一周过去了,我没有盼到苓,却接到了法院的传票。法官告诉我苓写信来要求离婚,我不相信她会这样,要求看看那封信。显然不是她的笔迹,我不同意,向法官表明:离婚可以,但必须苓本人过来!
回到家里,看着苓挂在洗脸盆架上的毛巾、她用的雪花膏、叠得整整齐齐的衣服,这些都似乎还带着她的气息,但她本人却被“囚禁”在千里之外的上海,想到此,我的心都要碎了。
生死两茫茫,我失骄杨君失柳
没过几天,苓的家人又托人来催我离婚。我很气愤,决心再赴上海,我一定要见到苓,想当面听她一句话。这次我听说她住在姐姐家,到了上海后,没有向任何人打招呼,便直接找了过去。
没想到第一眼就看到苓目光呆滞地坐在弄堂口,手里有一搭没一搭地摇着扇子,她是那样消沉,几乎变了个人。我就在十几米外痴痴地看着她,苓忽然抬起头,看到是我,先是一愣,然后飞奔过来,紧紧抱着我放声大哭,我也禁不住失声痛哭。
苓的妈妈和姐姐闻声赶了出来,知道是我从郑州过来了,便死命地拽住苓往屋里拖。而苓却大哭着要跟我走。此情此景,使得我肝肠寸断,我一任泪水恣意横流,哭着告诉苓:“我不是来抢你的,如果你想离婚,就到法院去签字,我同意。”然后,我拿出当初她喜欢听的唱片塞给她,狠下心肠,扭头走了。
当晚,我坐上了回郑州的火车。
苓的父亲又派人上门做说客,说如果我愿意离婚的话,就给我一笔钱。听了这话,我勃然大怒:“我不要钱,我要我老婆!你给我钱是让我卖老婆啊!如果苓真的想离婚,我不会阻碍她的幸福,但要她本人过来签字才行!”
过了一阵子,法院又把传票送到我手里,通知我去签离婚协议。我以为这次苓还不会来,谁知到了法庭,看到苓呆呆地站在那里。她一看到我,突然大哭起来。虽然大家拦着,但她还是尽力挣脱阻拦想冲到我身边。苓凄绝的哭声紧紧揪着我的心,那一刻,我真的体会到什么叫柔肠寸断。我的眼泪在眼眶里打转,但我还是忍着,对法院的工作人员说:“拿来吧,我签!”
离婚协议递了过来,我也不管上面写的什么内容,签下名字,扭脸便走。苓的哭声撕扯着我的心肺,一直回响在耳边,她歇斯底里地呼唤着我的名字。我闭上眼睛,耳边回荡着我们最爱听的评弹:“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扬直上重霄九……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
刚离婚那段日子,我每天以练习毛笔字打发时间,但仍无法排遣心中的苦闷,思念之情使我彻夜难眠。
终于,我和苓离婚两年后的一天,我想见到她的念头压倒了一切。我鬼使神差地乘上了东去的火车。按照苓档案里无锡那家医院的地址去找她。不为别的,只为再看她一眼。
上班时间,我赶到那家医院后,一个人悄悄地找到了化验室。苓果然在化验室工作,我没有惊动她,只是静静地站在门外看着她。当时苓正认真地写东西,她有些发胖,还是那样清秀的脸庞,只是少了以往的天真和快乐。我在门外停留了5分钟,强迫自己不要再去惊动她已经平静下来的生活。我心里默念着:“再见吧,我的爱人!再见吧,我的爱!请你一定比我幸福!”然后,我悄然离去。这是我最后一次见到苓。
踏上返回郑州的列车,我感觉这一次“见面”让我心里轻松了许多,压在心底的大石头已不那么沉重,而我也逐渐走出伤痛,开始了新的生活。
如今,我也是三代同堂了。掐指算来,苓应该年近花甲了。时过境迁,我和苓相隔了近半个世纪,但我无论什么时候想起她,脑海里总浮现出清秀的苓充满爱意地对我微笑着,安静地和我一起听评弹、听《梁祝》的情景,让我心中如沐春风。这对我来说,亦足够了!
(责编:辛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