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油画创作要素的阐释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yu1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在中国油画发展的百年历史中,经历了几个不同的时期,每个时期都有其特殊的符号特征。绘画的“写实主义”、趋利性、民族性与审美性等方面对油画创作的发展有着极大的影响,本文主要从上述角度来解读当代中国油画创作的几个关键要素。
  关键词:油画创作 写实主义 趋利性 民族性 艺术性 审美性
  中图分类号:J222 文献标识码:A
  一 中国油画创作的写实主义
  油画作为一种西方的传统艺术,从文艺复兴时期到现在已经有六百多年的历史了。在中国绘画史上也发展了将近百年。而写实主义的油画创作是新中国诞生之后,中国相继向前苏联派去了大批的留学生学习油画创作,前苏联写实主义的风格影响了当时的油画画家们,他们不断向油画创作提出写实主义的要求。从艺术史的角度来看,写实主义的油画创作是抨击艺术传统和社会习尚的一种艺术运动,主张艺术以准确而详尽的形式描绘社会生活,表现当代社会问题,比较重视艺术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中国在当时的油画创作一般沿袭这一思想。作品大多是为了当时的时局和政治服务,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它有着特殊的使命的。这种主观性少和客观还原真实对象的艺术手段,随着时代的发展,审美观念的改变,逐渐淡出了历史的舞台,慢慢被以个性观念为主的艺术创作形式所替代。
  回顾新中国时期的油画作品,“写实主义”赋予画家以伦理色彩为切入点,画家们比较关注现实生活,更多从题材上思考,而忽略对绘画艺术性的探索。并且在绘画创作中受到当时客观条件的制约,如只能对特定题材进行创作。这种趋势的发展使许多作品的艺术性不强,表现形式和内容都过于单一,流于只顾题材的毛病。因此,当代的艺术家们在开始油画创作的时候,假如还是过分地关注题材问题,而忽略艺术创作的个人感受与艺术风格的个性化的话,那么你的题材再好,也不会得到认可。但是我们还要看到,如果画家只是按照自己的喜好来创作,只会闭门造车,而忽略关注社会和感受生活的话,这幅作品的艺术价值也会大打折扣。
  中国写实主义的油画创作发展到今天,艺术家的精神因素也越来越占主导地位,艺术个性化也要求越来越高。说明艺术本身就是理想化的东西。一般是画家跟着自己的绘画欲望去做的一个过程。中央美术学院戴士和教授说过,“重要的不在于画什么,而在于怎么画”。为此,好的油画创作作品就是在关注生活的同时,淡化政治,淡化主题思想,关注点线面、构成、画面本体与画面规律等,突出艺术自身规律,遵循形式法则,用艺术家自己特有的艺术符号来呈现大家所关注的题材。这样,中国油画创作才能具有新的艺术生命。
  二 中国油画创作的趋利性
  中国油画家们是油画创作的主干力量。而说趋利性问题,我们不由地会去探讨中国油画家们的生存状态。首先,这个群体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是直接接触当代艺术前沿的引领者或是艺术作品的创造者。中国油画家一般分為学院派与非学院派。其中包含画院专业画家、美术院校画家、职业画家、与油画业余画家等。职业画家就是以画画为生的人,他们没有国家的工资和补贴,其艺术主张往往偏离或对立于主流画语,大多艺术性不高,技术也一般,因此,这群人一般都是精神价值的追求者,艺术观念也较为新潮与自我,但就作品本身而言,他们创作的作品画面大多比较另类,并且绘画技术较为生糙,画面不精致。尽管也有不少的职业画家经济条件不差,专业水平也较高,但为了迎合市场需求,为生计问题,也背离了艺术有感而发的初衷,使他们自身的油画创作的艺术性大大降低。这一群体的趋利性比较高。
  画院专业画家与美术院校画家这两类人群是中国绘画艺术前沿的引领者,因为这两类人一般都衣食无忧,专业基础功底扎实,在国内也是位列顶级。例如,中国画院专业画家是由国家提供固定津贴和住房,他们只需要天天绘画,定期参加国家级的展览,其余时间则都可用于自身的创作中,他们按照自己的想法和意志去绘画的空间较大。而高校油画教师,他们则可以利用专业美术学院的有利条件,在教学的同时去研究绘画艺术性的问题。因此,中国油画的艺术性在一定程度上主要靠这两类人去引领,但这两类人毕竟是少数的。而且由于他们的身份具有特殊性,一些为政治服务的宗旨与要求还是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这些艺术家们艺术创作。
  这时候我们应该思考怎样解决这些趋利性的问题?怎样使我们更多的画家群体提高绘画水平?当我们经常聊起什么是艺术,什么样的作品有艺术价值的时候,我们会发现一件事情,就像我们说到的素描是艺术吗?圈外人往往认为是艺术,圈内人多将其归为绘画前的草图而已。但大师的寥寥几笔,形神兼备,诠释了艺术的真谛。但初学者的几何形体练习,不论是外行还是内行都不会认为这是艺术作品。因此,当我们进行艺术创作的时候,需要心无杂念,不要老是想着参展、想着生计或者其他的事情,应该单纯的去绘画,单纯地去观察你所要表达的事物就可以了。
  其实画是一种视觉艺术,一幅好画挂在墙上,就会给人的视觉感官带来极大的冲击,产生情绪化的冲动。这恰恰说明了艺术价值的体现。著名画家申玲说过:“好画不是简单的一加一就一定要等于二,而是要有时大于二,有时小于二,又或是大于五等于十。”
  艺术创作是按照个人的经历与体会而定的。当你知道你的作品不一定能参加画展,不一定能上专业的杂志,不一定被收藏的时候,是什么能激励你绘画的原动力,那就是你本身对绘画的热爱之情。中国画家在解决温饱问题后,再次面临绘画创作的趋利性的难题。内在的动力是什么?对于一个油画家而言,那就是喜欢,喜欢是天性,是天性的动力。为此,不管你是哪一种的画家,只要你真诚地去表现自己内心的情感,你的艺术作品才会得到认可,艺术造诣才会提高,艺术家的利益也会逐渐实现自我的价值。而且中国艺术家也应有着他们的历史使命与任务,随着当代艺术作品逐渐进入市场,艺术家们应该对大众的文化审美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即将真正具有艺术价值的作品献给大众。油画艺术作品中的创意和文化精神具有持久的生命力,而中国的艺术家群体有责任维护严肃艺术的生存和发展。他们的作品中应该体现出作者的文化品位,维护学术应有的尊严。这样才能真正地去解决这些趋利性的问题。提高画家群体的综合绘画水平。   三 中国油画创作的民族性
  但凡外来的事物,更换了地域环境与人文环境,它都会发生变化。中国文明与外国文化相互影响与融合的时代,中国油画艺术作为现在的一个艺术表现形式,已经不断地与许多民族艺术形式相融合,表现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化,油画技巧的运用也不断的求新。这也是当下中国油画艺术与民族艺术相结合的一个重要特点之一。油画创作是主观情感见于客观情感的艺术,是两者有机结合的过程。例如,笔者比较喜欢中国画中大写意的感觉,为此笔者在作画时,画人物轮廓,不从直线开始切块面,不从几何形体开始画,甚至不从中轴线往外描绘,而是从所观察对象得一根眼角的鱼尾纹开始下笔,不求形似,而求神髓,一切生成自然。有意识的把中国人文画中写意画中的“写”的意境融入到画面里,笔者的作品就会呈现出不一样的,具有中国风格的特点。
  此外,油画这种舶来之物,它就是一个表达情感的工具,民族性及其文化是一个国家民族发展的原动力,它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举个例子,我们一般学画的时候,不管怎样的风格都想进行尝试,总会觉得外国的东西比较新奇,于是一直模仿,到头来什么风格都没有了,连自己的特点也没有了。其实,艺术是从浅到深的不断探索的过程。一个风格需要常年的积累并且与自身的修养结合而成。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们现在就可以体会到开始创作的时候,可能是这样画,慢慢地就会觉得需要更多的民族元素来表现。民族性就是体现在这点上。技巧到了一定的程度,我们就会发现不需要太多的技巧来表现画面,而我们真正的需要对客观事物的有感而发地来表达我们的情绪,这种情绪化的包含有个人的情感与本民族的特点在里面。我们不需要模仿与照搬,因为我们生活在这片土地上,一个民族的艺术之所以生生不息,正是因为其传统文化的根源,它产生于本民族长期的生活當中。越是民族的,就越具有世界性,因此,中国油画创作与民族精神的融合是艺术家油画创作中的根源。
  中国的民族特性是包含有中国画里意象、写意的特质,也包含着年画、陶瓷画、剪纸等传统艺术形式。而传统油画大多以油画技巧为主,以神学题材为主,如何把握两者的结合,既要有技巧也要有民族观念的特点。在艺术创作中,笔者认为应根据学院油画教学中出现的一些弊端,提出以“观念先行,以观念带动技术”的创作模式改革。强调技术不再是艺术家骄傲的资本。头脑中的观念和思想才是关键。主动地通过多看、多想、多研究,感受不同中国文化及艺术形式的熏陶,结合自己的民族特质与特点,慢慢地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特色。
  在实践过程中,这样的观念带动了创作的主动性增强,对创作的理解以及绘画本质的理解比较深,不再是大多数人认为的那样,油画就是盲目的、大量的、无目的“写生”。认识到油画艺术创作与民族特性结合在风格上也是多样的,并没有固定的、标准的模式。并且每种风格本身都有着完善的言说体系。这样让每一个人的画面都是个人对中国民族特质的思考与过滤,是对这个世界态度的认知。让人很真诚地面对你所要表达的对象以及里所要表达的客观与主观的有机结合。
  四 中国油画创作中的审美性
  审美性是中国艺术未来走向与定位的重要标准。油画是视觉艺术,是美的艺术。艺术的美是艺术家对生活感知的升华,是审美意识的归纳,也是对欣赏者的艺术品味与审美规则的衡量。油画的审美性是艺术家在特定的时间对客观现实的一种独特审美认知。作为绘画范畴的油画艺术具有两重审美属性,第一个层面是艺术形象依附的物质材料及构成形态所具有的审美性。另一层面是艺术形象所要表达的主题精神和艺术家主观愿望所要表达的审美理想。因此,在开始进行油画创作时,我们一般都会从造型的需要出发,研究色彩、掌握色彩变化规律。用写实色彩和装饰色彩相结合来表达思想内容。然后,初步实现从绘画色彩到设计色彩的过渡,逐渐解决理论与实践中的色彩问题。这是我们在实践过程中,学习对造型的美的掌握和提炼,是绘画审美的初级阶段。
  而第二个层面就要求艺术家本身就需要有审美的天分。绘画其实不仅仅是一种技能,而且还是一种天性,审美也是一种本能。大多数成名的画家都是从幼儿园开始就喜欢画画,觉得画画是一件令人快乐的事情。这也是艺术家早期对美向往的一种心理,是心灵的解放。随着人们的成熟,语言的运用可能更加倾向与自己本土化的情感,审美的认知又慢慢地强化起来。从而油画的语言和自己的审美就有了同步的结合。油画创作才逐渐成为每个人鲜明的个性代表。因此,中国油画创作需要艺术家们不受外界的侵扰,不断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逐渐形成独特的审美认知,让自己的绘画作品更具美感。
  五 结语
  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油画创作的发展是多姿多彩的,学术思想也极为活跃,作品的创作风格也多种多样的,探索成果更是硕果累累,形成了各种风格的油画语系并存发展的繁荣局面。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精神文明建设直接影响着人们的艺术形态,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的探索是及其重要的。中国油画未来的发展需要我们的艺术家们用心去感受生活,用心去体验生活。有位油画家说过:“人们总是对着镜子观察自己,看到的只是自己的正面。客观的自己和心中理想的自己在镜子里不断调试,慢慢地凝结成全新的自己。”绘画的创新也是在不断的否定中产生的。中国油画创作的演变从长期束缚人们头脑的传统写实主义观念中自我解放出来,艺术家们从为政治、为宗教的束缚中走向属于内心表现的自由创作的形态,中国油画创作会因此迎来崭新的时代。
  参考文献:
  [1] 戴士和:《写意油画教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 胡振德:《高师油画教学的历史沿革与改革方向》,《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1期。
  作者简介:唐华,男,1977—,广西南宁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美术教育、油画创作,工作单位:广西教育学院。
其他文献
1.重新定位教学师生关系。构建生生互动环境  传统的教学关系师生是割裂的,学生之间是没有交流的,这样的教学不能形成互动,学习无法达到共进。很多时候都是教师在上台忘我地讲解,学生在下面被动地接受,每个学生都是彼此独立的个体,无法形成信息的双向互动和资源的共享。基于课堂学习共同体的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不再是单一地传授式教学,而是倡导互动教学,师生对话关系,学生是互动联系。坚持以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和为
近年来,英语专业在各大高校的开设规模逐渐扩大,流畅的口语表达,成为提升英语专业学生竞争力的利器之一.随着中西经济政治交往日益紧密,全球化下的文化交融与碰撞为大势所趋.
我的创作就是对于现代生活的一种革命,我做的前沿性事物就是另一种意义的造反。以创作者的角度来讲,我的工作是融入到生活中的,我自己觉得很快乐,而不是每天绷着脸的去牺牲奋斗。  南锣鼓巷,古色古香,一家不大的店面,如儿时的老房子,在这惬意而静谧的环境中,我见到了中国台湾著名建筑师谢英俊先生以及他的夫人。虽然中国传统的待客之茶变成了西式的咖啡,但是那种君子之交淡如水的感觉还是驻足在此。  困难从未走开,感
篮球以其较强的趣味性和竞技性深受人们的喜爱,成为人们日常休闲娱乐的一种方式.随着我国体育教学事业的不断进步,高校的篮球教学事业也取得了很大的发展.篮球已成为高校体育
会议
0117268磁带录像机音频记录方式分析[刊]/李之月//电视字幕·特技与动画.—2001,(5).—53~55(L)本文对磁带录像机音频记录的三种方式进行了分析,并将我们所了解的各种格式的
传来吴调公先生逝世的消息,心中惆怅不已。他生前的音容笑貌,不时萦回心头。他是一位勤奋治学,宽厚待人,深受人们爱戴的一位老人,一位诲人不倦的良师。我与吴老相识,是在80年代初。当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合作经济组织是市场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对各种市场主体行为的法制规范,即依法保障其权益和规范其行为日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