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介绍了目标教学法与行为导向教学法的由来、特点以及在职校中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目标教学法;行为导向教学法;职校
作者简介:毛佳伟(1984-),男,陕西西安人,四川水电高级技工学校,教师,主要研究方向:机械设计;杨苗(1985-),女,陕西西安人,四川水电高级技工学校,教师,主要研究方向:语言教育。(四川 广元 628003)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活动,是把一个自然人培养成一个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符合社会规范准则的人的过程。《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职业教育是现代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快提高劳动者素质,振兴我国经济的必由之路。自“纲要”发表到现在,我国职业教育获得了很大的发展,而传统的教育教学方法已不再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和发展。为尽早解决职业教育教学中的种种问题,目标教学法和行为导向教学法逐渐受到广泛重视。
一、目标教学法和行为导向教学法的由来
所谓目标教学法,是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形成的独具特色的教学方法之一。其最初定义是:由学校和企业共同组成目标小组,深入实际,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学习和应用已有的知识,在实践的第一线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里是指采取小组讨论、协作学习的方式,通过“目标工程”这一主题,以实际的任务来驱动学生的学习,通过完成任务,应用已有知识和掌握新知识,达到培养解决问题能力的目的。
行为导向又称为实践导向,20世纪80年代以来是职业教育论中出现的一种新的理论。因为行为导向教学法具有灵活性,能够全面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够在较短的时间里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能力,所以一直被各国职业教育所采用。行为导向是一种指导思想,它培养学习者具备自我判断能力、懂行和负责的行为。通过权利和义务系统确定个人的地位和角色,为人们提供思想和行为模式,使其较快地适应社会生活,以避免个人与社会的矛盾和冲突。行为导向在教学中意味着知识的传授和应用取决于学习目标、内容、方法和媒体等因素的重组,即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实质上创造出教与学和师生互动的社会交往的仿真情境,把教与学的过程视为一种社会的交往情境,从而产生一种行为理论的假设。在这种情境中,他们通过反复练习,进而会预期形成自然的、符合现实经济活动要求的行为方式、智力活动方式和职业行为能力,即在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和个性方面得到发展。
二、目标教学法和行为导向教学法的特点
行为导向教学法的教育思想,主要源于人们对现实及未来社会对职业人才新要求的思考以及对教育和学习概念的重新认识。过去,对学习过程最传统的认识是:动机、接受、理解、记忆。而今人们无论对教育还是对学习都有了新的认识,更强调交流的作用。行为导向教学法特点有三个:一是以学生为中心、自主性学习为主;二是学生参加教学全过程:收集信息、制定计划、作出决策、实施计划、反馈控制、评估成果;三是教师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咨询者和伙伴。
目标教学法有以下几个特点:
(1)有明确的指向,是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以教师为导向、学生为主体开展的一系列活动。它避免了课堂教学的随意性,使学生的注意力始终保持高度集中,让每一个学生在活动中积极参与,并根据学生自身特点确定合适的教学活动方式,设计浅显易懂、逻辑缜密的活动内容。这样就会减轻课堂授课的“无效性”,克服盲目性,让教学各环节更加紧凑。
(2)有一定的实效性,在目标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避免学生每一节课、每一个单元固定式的学习,并且要求学生掌握大量的知识和应用能力。在目标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明确各知识点及其所要达到的学习目标。在进行各知识点的教学前,我们应该先告知学生该知识点所要达到的要求,使学生形成一种对学习目标的心理准备,从而形成对这节课或多节课的期待心理,做到有备而来,避免了学生在课堂中的盲目性。
(3)目标教育因为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事先告诉了学生应该达到的目标要求,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里了解学习的内容、技能的要求、情感和价值取向,所以在整个授课过程中,老师可以紧紧围绕这些预先设定好的项目,采用合适的教学方式,从而设计浅显易懂的板书内容或其他教学活动。
三、对职业教育教学方法的思考
职业教育重点培养的是面向生产一线的应用型和技能型人才。它除了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外,更注重和强调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此,要打破过去以学科体系为主,强调学科系统性、完整性的“本科压缩型”专科教育的课程体系,处理好基础理论教育与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之间的关系,强调实践教学环节,以能力为本位组织教学。课堂教学中应当确立理论为实践服务的指导思想,应尽可能简化理论教学,特别是要精简与缩短繁琐的理论推导过程,而强调结论及其应用,尽量做到精讲多练、讲练结合。职业学校的学生大多理论知识比较薄弱,但在逻辑思维和动手能力上并不差。
职业学校里的学生自我约束能力较差,大多学生都是以自我为中心,心理承受能力不足,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但是他们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很强。在职业教育教学中老师应该把握好教学的方法和理念,收集信息、制定计划、实施计划。更应作为学生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让他们的行为从懵懂到清晰,从不能接受到有兴趣去接受。
四、目标教学在职业教育中的应用
职业技术教育是培养能够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主要完成“设计”到“产品”的转化,是以工艺师、技师为培养目标;由此可见,职业技术人才培养目标的主要特点是能在生产第一线从事技术转化和管理工作,既有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又有较强实际操作能力的复合型技术人才。目标教学在职业教育中要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位置,树立主动适应社会需要的意识。并且在适应职业岗位的需要外,还要有国际意识,有前瞻性和预见性,树立多样化的人才观。
在职业教育教学过程中应该制定详细明确的教学计划,针对能力目标要有一定的现实性、前瞻性、可行性以及可塑性,并且能够做到灵活运用。既考虑到学科间的纵向衔接与连贯,又注意到横向的沟通与配合,要较好地解决理论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共性要求,还要逐渐增加有利于学生个性与爱好发展的课外活动,以形成显著特色的教育教学活动。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也要注意不能盲目地增加学时,这样不仅增加了教学成本而且达不到预先的效果。增删、取舍一定要科学论证,防止因人设课。要增加实验、实习和外出参观等内容,与理论课的比例最好为2∶1;抓好教师授课,不要以教师的强弱、好恶肢解教学内容,重点、难点一闪而过。
因而,专业教育教学方法是否得当,是保证学生学习质量的重要环节,是成为“学教结合”的重要依托。
(责任编辑:麻剑飞)
关键词:目标教学法;行为导向教学法;职校
作者简介:毛佳伟(1984-),男,陕西西安人,四川水电高级技工学校,教师,主要研究方向:机械设计;杨苗(1985-),女,陕西西安人,四川水电高级技工学校,教师,主要研究方向:语言教育。(四川 广元 628003)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活动,是把一个自然人培养成一个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符合社会规范准则的人的过程。《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职业教育是现代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快提高劳动者素质,振兴我国经济的必由之路。自“纲要”发表到现在,我国职业教育获得了很大的发展,而传统的教育教学方法已不再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和发展。为尽早解决职业教育教学中的种种问题,目标教学法和行为导向教学法逐渐受到广泛重视。
一、目标教学法和行为导向教学法的由来
所谓目标教学法,是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形成的独具特色的教学方法之一。其最初定义是:由学校和企业共同组成目标小组,深入实际,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学习和应用已有的知识,在实践的第一线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里是指采取小组讨论、协作学习的方式,通过“目标工程”这一主题,以实际的任务来驱动学生的学习,通过完成任务,应用已有知识和掌握新知识,达到培养解决问题能力的目的。
行为导向又称为实践导向,20世纪80年代以来是职业教育论中出现的一种新的理论。因为行为导向教学法具有灵活性,能够全面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够在较短的时间里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能力,所以一直被各国职业教育所采用。行为导向是一种指导思想,它培养学习者具备自我判断能力、懂行和负责的行为。通过权利和义务系统确定个人的地位和角色,为人们提供思想和行为模式,使其较快地适应社会生活,以避免个人与社会的矛盾和冲突。行为导向在教学中意味着知识的传授和应用取决于学习目标、内容、方法和媒体等因素的重组,即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实质上创造出教与学和师生互动的社会交往的仿真情境,把教与学的过程视为一种社会的交往情境,从而产生一种行为理论的假设。在这种情境中,他们通过反复练习,进而会预期形成自然的、符合现实经济活动要求的行为方式、智力活动方式和职业行为能力,即在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和个性方面得到发展。
二、目标教学法和行为导向教学法的特点
行为导向教学法的教育思想,主要源于人们对现实及未来社会对职业人才新要求的思考以及对教育和学习概念的重新认识。过去,对学习过程最传统的认识是:动机、接受、理解、记忆。而今人们无论对教育还是对学习都有了新的认识,更强调交流的作用。行为导向教学法特点有三个:一是以学生为中心、自主性学习为主;二是学生参加教学全过程:收集信息、制定计划、作出决策、实施计划、反馈控制、评估成果;三是教师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咨询者和伙伴。
目标教学法有以下几个特点:
(1)有明确的指向,是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以教师为导向、学生为主体开展的一系列活动。它避免了课堂教学的随意性,使学生的注意力始终保持高度集中,让每一个学生在活动中积极参与,并根据学生自身特点确定合适的教学活动方式,设计浅显易懂、逻辑缜密的活动内容。这样就会减轻课堂授课的“无效性”,克服盲目性,让教学各环节更加紧凑。
(2)有一定的实效性,在目标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避免学生每一节课、每一个单元固定式的学习,并且要求学生掌握大量的知识和应用能力。在目标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明确各知识点及其所要达到的学习目标。在进行各知识点的教学前,我们应该先告知学生该知识点所要达到的要求,使学生形成一种对学习目标的心理准备,从而形成对这节课或多节课的期待心理,做到有备而来,避免了学生在课堂中的盲目性。
(3)目标教育因为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事先告诉了学生应该达到的目标要求,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里了解学习的内容、技能的要求、情感和价值取向,所以在整个授课过程中,老师可以紧紧围绕这些预先设定好的项目,采用合适的教学方式,从而设计浅显易懂的板书内容或其他教学活动。
三、对职业教育教学方法的思考
职业教育重点培养的是面向生产一线的应用型和技能型人才。它除了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外,更注重和强调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此,要打破过去以学科体系为主,强调学科系统性、完整性的“本科压缩型”专科教育的课程体系,处理好基础理论教育与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之间的关系,强调实践教学环节,以能力为本位组织教学。课堂教学中应当确立理论为实践服务的指导思想,应尽可能简化理论教学,特别是要精简与缩短繁琐的理论推导过程,而强调结论及其应用,尽量做到精讲多练、讲练结合。职业学校的学生大多理论知识比较薄弱,但在逻辑思维和动手能力上并不差。
职业学校里的学生自我约束能力较差,大多学生都是以自我为中心,心理承受能力不足,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但是他们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很强。在职业教育教学中老师应该把握好教学的方法和理念,收集信息、制定计划、实施计划。更应作为学生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让他们的行为从懵懂到清晰,从不能接受到有兴趣去接受。
四、目标教学在职业教育中的应用
职业技术教育是培养能够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主要完成“设计”到“产品”的转化,是以工艺师、技师为培养目标;由此可见,职业技术人才培养目标的主要特点是能在生产第一线从事技术转化和管理工作,既有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又有较强实际操作能力的复合型技术人才。目标教学在职业教育中要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位置,树立主动适应社会需要的意识。并且在适应职业岗位的需要外,还要有国际意识,有前瞻性和预见性,树立多样化的人才观。
在职业教育教学过程中应该制定详细明确的教学计划,针对能力目标要有一定的现实性、前瞻性、可行性以及可塑性,并且能够做到灵活运用。既考虑到学科间的纵向衔接与连贯,又注意到横向的沟通与配合,要较好地解决理论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共性要求,还要逐渐增加有利于学生个性与爱好发展的课外活动,以形成显著特色的教育教学活动。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也要注意不能盲目地增加学时,这样不仅增加了教学成本而且达不到预先的效果。增删、取舍一定要科学论证,防止因人设课。要增加实验、实习和外出参观等内容,与理论课的比例最好为2∶1;抓好教师授课,不要以教师的强弱、好恶肢解教学内容,重点、难点一闪而过。
因而,专业教育教学方法是否得当,是保证学生学习质量的重要环节,是成为“学教结合”的重要依托。
(责任编辑:麻剑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