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语文要素的小学语文命题设计策略

来源 :新基础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enming12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在“评价建议”中指出:“语文课程评价具有检查、诊断、反馈、激励、甄别和选拔等多种功能,其目的是为了考察学生实现课程目标的程度,检验和改进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考试,作为一种课程评价的方式,既是对学生学习程度情况的考查,也是教师教学的改进和完善的的依据。命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统编教材进入课堂后,“语文要素”也成为了教师教学的核心词。指向语文要素的命题设计既可以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推动学生学习的预期目标,又可以对教师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和反思,促进教师改进教学,全面落实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培养。
  一、解读目标,紧扣语文要素
  教学目标是教师进行教学的根本,它应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的始终。在进行命题设计时,对于教学目标的研究应该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在课程标准的引领下,教师要在把握语文学科特点的基础之上,结合语文要素,明确本册书、本单元、本课的教学目标,力求在试卷中体现对学生核心素养的考查。
  1.多方整合,多列梳理
  在进行命题设计之前,教师应在认真研读教材的基础之上,把握整个课程体系,确定考查的目标。命题应该立足三个层次:一要研读课标,明确整体目标;二要研读整册教材,了解年段目标;三要研究每个单元,明确单元目标。命题既要整体观照,又要注意序列。
  教师要对教学目标进行梳理,罗列每册书、每个单元的语文要素,分类进行梳理,从整理上把握语文要素。
  2.前后勾连,对比解讀
  命题要注意目标的横向和纵向联系。同一个语文要素,在不同的单元有不同的要求。比如在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语文要素是“了解课文是怎么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第七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了解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把事物写清楚的”。同样是对课文的把握,在同一册的不同单元要求就不一样,一个是从怎么围绕一个意思来写,一个是从哪几个方面写清楚。同一问题,从多个维度进行思考,教师在命题时也要注意目标的多维性。
  同一个语文要素,在不同的年段有不同的要求。教师要将这些语文要素联系起来,在命题时难度要有梯度。比如“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这一语文要素(见表1)在不同年段都有涉及。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到,对于这一语文要素,在低年段主要以通过图片、句式、提取信息等方法来了解课文内容,比较基础;在中年段,则开始要对篇章进行分析,从而能够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到了高年段,则是对文章深层的意义进行理解和把握。所以不同年段对同一个语文要素的安排是由易到难,螺旋上升的。教师在进行命题时也要关注到这一点,年段不同,要求也不同,我们要把握学生学习的起点,制定合适的目标。
  二、设置情境,整合语文要素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基础学科,我们在进行命题时要注意拓宽命题空间,整合语文要素,全面、系统地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然而,语文知识若是以符号、概念等形式,被学生死记硬背存储在学生脑中,是没有意义的。我们命题时要淡化对知识生搬硬套地考查,而应通过创设语用环境,将语文要素进行整合,侧重考查学生将所学知识转化为运用的能力。
  1.在语境中积累
  命题者通过创设语境,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将所学的真正运用起来。如题例1,考查的是对朱熹的《春日》和杜牧的《江南春》这两首诗的掌握情况。这两首诗都是与春天有关,都是在六年级上册中出现。通过创设语境,将这两首诗整合在一起进行考查,学生在答题时需要甄别朱熹和杜牧写的哪首诗,再需要通过诗选择出与春天有关的诗句。从而知道了选择“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和“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这两句。这样的诗题学生需要在理解诗句的基础之上才能进行答题,避免了死记硬背。在积累的这些诗句的同时也获得丰富的文化内涵。
  题例1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写出相应的诗句。
  春天到了,花园里的花都开了,姹紫嫣红,看着这样的景致,我会吟诵朱熹写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会想到杜牧描写色彩鲜明的江南春景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过程中思维
  考试不仅仅考查学生是否掌握了正确答案,重要的是学生获得答案的思维过程。所以,在进行诗题设计时,要关注学生的自我感悟,力求通过试题来反映出学生答题的思维过程。
  如题例2,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体会文章准确生动的表达,感受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题例2通过阅读一个片段,让学生体会老母鸡孵小鸡时的情景,从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三个方面体会作者是如何将这样的场景写清楚的。题目中学生可以根据已给出支架的部分,将思维进行分解,提取出相关信息,发现了这些信息之间的联系,整合这些信息。学生结合题干做出判断,并进行了感知、概括、整合等思维活动,在答题过程中还提升了自己的思维力。
  题例2作者是怎么把老母鸡孵小鸡的情景写清楚的呢?认真阅读2-5自然段,照样子,完成下面的表格。
  3.在运用中提升
  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运用,我们要让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单纯的默写背诵是一种浅显的思维过程,要让学生积极地运用迁移,才能更好地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命题者要创设语境,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出能够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试题。题例3,训练的是点面结合写场面的,这是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语文要素。《狼牙山五壮士》是这个单元第二篇课文,这道试题,先对课文的写作手法进行考查,从而迁移到写大扫除时这样一个点面描写的场景。学生的语言能力就在这样的迁移中逐步发展了。
  题例3完成下面的填空。
  1.描写场面时可以用的____________写法。如《狼牙山五壮士》描写五壮士诱敌上山、痛击敌人这一场面时,既从整体写了五壮士痛击敌人(______描写),又具体描写了每一位战士的表情(______的描写),让我们感受到五位壮士热爱祖国、英勇不屈的英雄气概。   2.请用这种方法把下面的场面描写补充完整。
  每周一次的大扫除开始了,你看六年级(3)班的同学们___________________。李江___________________;刘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大家忙得热火朝天。
  三、关注形式,落实语文要素
  命题时要关注题目的形式,应该力求试题编制的新颖、灵活,而不是生搬硬套就能完成的老套的题型。更关注学生的能力的阶梯发展,促进学生深度思维,真正将语文要素落到实处。
  1.图表引领
  图表可以将各项内容提奖挈领地整合在一个系统之内。在试题中运用图表,不仅可以给学生一种焕然一新的感觉,还可以将各个语文要素整合其中,纳入到知识体系中。比如题例4和题例5,同样是对《嫦娥奔月》这篇文章主要内容的考查。题例4的试题形式就显得很单一,学生拿到题目,看到这么长的横线,想到要写这么多的内容,首先就容易出现为难情绪,内容繁琐冗长。而题例5,一张山形图,学生填空内容简单清晰,通过阅读短文,学生能很清晰地找到事情发展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也考查了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学生在答题过程中也能学习到以后自己在进行阅读、学习中也可以用这样的图表进行整理归纳。
  题例4阅读短文,完成下面题目。
  1.《嫦娥奔月》这个故事有哪几个主人公,围绕他们主要讲了哪几件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把这几点事情连起来,写一写短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例5把握故事主要内容,填写故事情节图。
  2.层级递进
  在试题中落实语文要素,就要将试题放置在一个或几个大的任务情境下,学生在做题过程中实现学习或问题解决的层层进阶。如题例6,第一题考查的是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整体的把握,考查了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第二题是对作者情感变化这一文章线索的感知,考查了学生对于细节信息的把握。第三题抓住了文中叠词比较多这一特点,从品味语言的角度让学生进行选择,其中B选项是比较完整的,从文本内容到方法指导,从中内化了学生对语言的评价能力。第四题是主观题,对句子的理解不仅停留在写得好不好上,更重要的要写清楚原因。这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指向高年级阅读能力中语言鉴赏能力这一维度目标。第五题回到题目,谈谈对题目的理解,这是在前面这一系列试题完成的基础上,对文章主旨的把握。这是更高层级的阅读能力,也是难点所在。从这五道题可以看出,试题难度是一題比一题难,考查的能力也是层级递进的。
  题例6阅读课文,完成练习。
  ①《月迹》中作者寻月是文章的线索,请你用小标题概括作者寻月的过程。
  院中望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眼瞳见月
  ②在寻月过程中,我们的心情是怎么变化的?正确的是()
  A.激动---奇怪---满足
  B.失望---开心---幸福
  C.平静---吃惊---快乐
  D.开心---惊奇---满足
  ③文中有很多叠词,如“玉玉”“疏疏”“累累”“酥酥”等,对这些叠词的作用,表达最准确的是()。
  A.作者用叠词写出了月光的皎洁,突出了我们对月亮的喜爱。
  B.这些叠词表现了景物的特点,读起来朗朗上口,而且符合孩子说话的特点。
  C.作者喜欢运用叠词,这是作者的写作偏好。
  D.作者运用叠词是为了强调景物的特点,写出当时景色的美丽。
  ④你觉得“那月亮不是我们按在天空上的印章吗?”写得好吗?为什么?请至少写出2点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文章为什么以“月迹”为题,请结合短文谈谈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命题设计是教师基本素养之一,教师要以语文要素为核心,精心设计试题,研究命题导向,将命题设计思路与方法迁移到语文教学中,优化教学策略,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全面提升。
其他文献
1.初中生生涯规划教育研究现状  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是指让学生在充分了解自身特点与优势、兴趣与潜能的基础上,主动地确立职业生涯目标,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对职业以及人生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制定出职业生涯规划,并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根据自己设计的職业生涯规划,科学合理地安排学习和生活。其理论基础是萨帕的生涯发展理论[1]。舒伯(1953) [2]通过对职业生涯的不同时期进行分析,将生涯发展划分为成长、探
期刊
一、美育概念浅析  美育即审美教育,美感教育。“是运用艺术美、自然美和社会生活美培养受教育者正确的审美观点和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审美意识以及审美的主观能动性,是美育工作的基本要务。只有通过各种文艺形式、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对学生进行关于“美”的熏陶,才能逐渐提升他们认识美、感知美、表现美、传达美的能力。  二、美育在中学教育中的意义及价值  (一)提
期刊
[摘要]:历史教学应该打破思维定势,这一问题已经引发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笔者试图以厘清新教材上的一道史料实证题存在的时间错位问题为契机,引导学生打破思维定势,认识历史的复杂性和丰富性,从而全面客观地认识近代史上的人和事。  [关键词]:历史教学、思维定势、讨袁檄文  一、缘起:《讨袁檄文》发表时间引发的思考  统编八年级上册中国历史新教材[2]53第53页有这样一则史料:  “万户涕泪,一人冠冕,
期刊
如何落实学校的管理?小学是否需要管理?怎样进行管理?对于广大学校管理者来说,似乎还是一个说不清道不明,或理解存在于简单等的话题。本文就这一内容提出几点思考与认识,与大家交流。  1.提高教师的管理意识  一提到教学质量,有些人往往认为这只是校长或教导主任或教研组长的事,与其他的教学人员毫无关系。其实,从现代教学管理来看,教师不仅是教授者,又是一个管理者,一方面,教师承担着管理学生、教学设备等管理工
期刊
近年来,诺如病毒引起的学校感染事件时有报道。20XX年12月,四川省成都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报告,某小学二年级某班发生一起由诺如病毒感染导致的呕吐事件。市疾控中心与区防疫站及时派出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并根据疫情和病因采取相应的消毒隔离措施,有效控制了疫情。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背景资料  四川省成都市某小学二年级某班于20XX年12月8日开始出现多名学生呕吐
期刊
百年风雨历程,初心不改;百年丰功伟绩,再续华章。1921年到2021年中国共产党走过百年历程。百年历程,就是一部坚持不懈,为国为民的奋斗史;百年历程,就是一部光辉灿烂的光荣史。一百年的风雨,人民与伟大的党风雨同舟;一百年的历程,人民为伟大的党骄傲、自豪。我为自己能成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员而骄傲、而自豪,我将牢记入党誓词,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我为自己是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而欣慰、而幸福,我将以初心奉献爱心
期刊
在我上小学时,最快乐的时间便是那短短的课间十分钟了。我的小学是一水儿的小平房每个班门前都会有一块儿不大的用方砖铺成的空地。就这么一点空间,却成了同学们可以肆意撒欢儿的乐园。跳皮筋儿、拽包儿、抽汉奸或贴人儿、摔跤、拿大顶,二十八个学生,二十八张笑脸。我们激动兴奋地冲出教室,又带着无限留恋返回课堂。就这样,这短短的十分钟成了我们每个人在学校生活中最快乐的时光。  爱玩,是每个孩子的天性。这十分钟,是对
期刊
学校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教育教学是学校的主要任务。作为一校之主的校长领导学校,我以为,首先要领导好教育教学,成为一个真正的教育教学领导者。  要成为一个真正的教育教学领导者,校长就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精通业务  业务能力是校长的硬功夫,是校长的看家本领,也是校长领导教育教学的本钱。  如果校长在业务能力上强,教师就会服你,认可你,尊重你,就会尽职尽责、踏踏实实地做好本职工作,他绝对不敢在你
期刊
劳动教育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70年来,我国的劳动教育,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与我国的政治、经济、社会、教育发展密切相关。我校1958年建校,经历了企业子弟校,剥离企业独立校以及名校成员校三个重要发展阶段。学校的三次发展转折带来了不同的机遇和发展,但劳动教育从未松懈。回顾我校劳动教育历程,我们发现:劳动教育的思想和实践在学校发展的不同时代,有着不同的内涵与内容,生成了独特的视角
期刊
习总书记说过“思想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已经成为了全世界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价值维度。成都,作为我国最具文化底蕴的历史古城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天府文化,它不仅彰显了成都这个城市的根与魂,更赋予了天府儿童独特的成长印记。作为生在成都、长在成都的东光学子,从对天府文化的理解、延续城市文脉入手,进行天府文化的深度理解与学习,是培养天府儿童家国情怀的重要方式,极具现实价值与意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