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何落实学校的管理?小学是否需要管理?怎样进行管理?对于广大学校管理者来说,似乎还是一个说不清道不明,或理解存在于简单等的话题。本文就这一内容提出几点思考与认识,与大家交流。
1.提高教师的管理意识
一提到教学质量,有些人往往认为这只是校长或教导主任或教研组长的事,与其他的教学人员毫无关系。其实,从现代教学管理来看,教师不仅是教授者,又是一个管理者,一方面,教师承担着管理学生、教学设备等管理工作,直接参与教学的管理;另一方面,每一位教师在讲课、检查学生作业、测验等教学活动中,也要真正意识到自己不只是教授者,而且也是教育教学过程的管理者,这对提高教学管理的有效性和教学质量是非常必要的。
加强对教师的管理学校的一切工作以教学为主,教师在教学中处于主导地位,教学质量的高低归根到底取决于教师,因此,教学管理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对教师的管理。而对教师的培训、进修与评价又是教师管理的重要方面。在对教师的培训与进修的管理方面,我们应注意把教师的校外进修与校本研修结合起来。对一些学校的一些教师来说,脱产校外进修存在着不少困难,因此,我们应加强校本教研。学校形成制度,要充分利用校内研修的多种形式,如新教师培训、以老带新、个别指导、举办讲座、观摩教学、组织教学研究课等等。在对教师的评价方面,要建立评价的组织机构,包括校外的教师评价机构和校内的教师评价机构;要制定各种评价标准,使教师评价科学化,使评价真正起到发现问题和提高教师水平的作用。
2.抓好基础教育,创学校特色
基础和特色好比两个翅膀,只有两个翅膀都硬了,学校才会腾飞。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夯实基础,就是围绕"身体锻炼好,行为习惯好,文化基础好"这三个方面,分解出许多具体要求进行训练。当今,尤其要加强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常抓不懈,齐抓共管,一抓到底。科学文化知识的教育不能放松,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传授不能放松。在任何时候都要向课堂教学要效益。如果在小学阶段,应该读的没有读,应该看的没有看,应该做的没有做,那将是学生终身的缺失、终身的遗憾。我们要为学生的终身负责,使所有的学生都能"学会写字、学会读书、学会唱歌、学会做操、学会扫地、学会负责、学会合作、学会探究"。
3.抓好教学管理,提升教学质量
教学质量的提升是要通过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才能有效地实现质量的提升。根据国外现代的教学管理相关的成功经验,要想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必须要有效地联合校内的所有成员、家长、社会,积极的参与到小学教育教学管理中。我国在对学校的管理上做得还不够,这不仅对教学管理造成了一定的偏差,还对教学质量的提升也有一定的影响。因而,要想真正的发挥教学管理的有效作用,必须要动员各方面的力量,有机地结合起来积极地参与到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中去。要想做好管理工作,需要注意以下两点:(1)加强学校领导的重视,积极调动校内的各个力量,力争与家长、社会取得及时的联系、沟通、交流,让他们参与到学校管理工作中。(2)在校内要建立健全的教学监督组织、制度等,从而为教学改革提供有效的、可靠的、适用的改进意见。
4.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
习惯是人们在生活生产,学习活动中长期养成而不易改变的语言行为,思维方法,条件反射长期积累的行为定型。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还可以指引学生学习的方向、方法,为学好数学准备良好的心理品质。
(1)课前预习习惯的培养。"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意思是讲要做好一件事情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课前要培养学生预习的好习惯,预习不能流于形式,要真有效果。我们要天天布置预习作业,列预习提纲,做好超前预习,上课要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让学生谈谈在预习中发现的新问题及新知识。良好预习习惯的形成为课堂教学节约了许多时间,使得教师不必讲解学生就能自己获得知识。既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也改善了师生关系,更重要的是学生获取知识能力的提高。
(2)专心听讲习惯的培养。专心听讲是学生在数学课上接受信息,获取知识的基本保证。我们要善于捕捉学生的注意力,善于巧妙提问,启发思维,引起学生的兴趣。我们也要加强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常规训练,提出专心听讲的具体要求和方法,养成专心听讲的习惯。课堂是师生互动的过程,专心听讲不但要求学生认真听老师讲课及各种教学活动,还要注意听同学的发言,发表自己不同的见解。
(3)独立学习习惯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逐步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习惯,如独立完成数学作业,独立思考等等。在课后鼓励学生学习小报,参考书,习题书,整理知识,总结归纳,培养独立学习的习惯。
5.创造美好的教学环境
美好的教学环境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必要条件。教学环境包括教师的工作条件、教学设备、班级风貌等因素。要使上述各因素都处于良好状态,根据现代外国一些比较成熟的做法,针对我国的实际,作为学校的教学管理人员,首先,应集中精力,吸收多方面的力量,争取资金,为教学人员整建一个舒适的环境,使从教人员不致受外界的干扰而影响教学水平的发挥;其次,教学设备是增强教学效果不可缺少的条件,应不失时机地根据学科的教学需要,增设教学设施,改善设备条件,充分发挥其教学的辅助作用;第三,班级环境对学生的学习生活有很大影响,学校领导、教师应注意教室的布置、课堂纪律的保持、班级优良风气的形成等方面的管理,为学生的学习、生活创造一个良好的气氛和环境。
6.搞好教学全过程的质量管理
教学质量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创造出来的,而不是检查出来的;是教出来的,而不是考出来的。这个过程是一个分为若干环节的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完整过程。这个过程的每一环节都对质量的产生和形成有直接和间接的影响。因此,教学质量的管理必须抓质量形成的全过程,也就是抓教学质量形成每一环节。传统的经验主义的质量管理只注意质量检查(考试)的管理,而忽视创造教学质量的全过程的管理。既然教学质量不是检查出来的,而是在教学全过程教出来的,那么,我们就应当把管理工作的重点从对教学质量的检查上转移到对教学全过程整个环节的管理上来。也就是要加强对教师备课、上课、辅导、布置和批改作业、课外活动、知识环节的管理。目前,在我国学校教学管理中,对学生家庭作业和课外活动管理不够。学生家庭作业时间没有统一规定,各科教师布置家庭作业缺乏协调,学生家庭作业负担沉重,一些学校的课外活动开展不起来,或流于形式。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对学生家庭作业实行宏观控制,协调各科家庭作业,帮助教师提高布置家庭作业的质量。还要加强对课外活动的组织指导与检查,使课外活动落到实处。
7、结语
成功的管理,除了有一套科學规范的管理制度之外,更需要从人的情感需要和发展的角度来思考管理的方法。在追求“工作认认真真、一丝不苟”的同时,更追求“工作创新有效,和谐共处”的境界,以给我们工作的环境空间营造一种舒缓、宽松、和谐的氛围。在管理中,要积极营造个尊重人、信任人的环境。学校领导与教师交往,做教师的知心朋友;关心教师的生活,尽力提高教师的物质待遇。学校领导给予教师充分信任,放手让教师发挥创新才能,让教师愉快地工作、学习和生活,从而增强了教师的自我管理意识,达到了“管”是为了“不管"的更高管理境界,从而促进教育教学的不断发展。
1.提高教师的管理意识
一提到教学质量,有些人往往认为这只是校长或教导主任或教研组长的事,与其他的教学人员毫无关系。其实,从现代教学管理来看,教师不仅是教授者,又是一个管理者,一方面,教师承担着管理学生、教学设备等管理工作,直接参与教学的管理;另一方面,每一位教师在讲课、检查学生作业、测验等教学活动中,也要真正意识到自己不只是教授者,而且也是教育教学过程的管理者,这对提高教学管理的有效性和教学质量是非常必要的。
加强对教师的管理学校的一切工作以教学为主,教师在教学中处于主导地位,教学质量的高低归根到底取决于教师,因此,教学管理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对教师的管理。而对教师的培训、进修与评价又是教师管理的重要方面。在对教师的培训与进修的管理方面,我们应注意把教师的校外进修与校本研修结合起来。对一些学校的一些教师来说,脱产校外进修存在着不少困难,因此,我们应加强校本教研。学校形成制度,要充分利用校内研修的多种形式,如新教师培训、以老带新、个别指导、举办讲座、观摩教学、组织教学研究课等等。在对教师的评价方面,要建立评价的组织机构,包括校外的教师评价机构和校内的教师评价机构;要制定各种评价标准,使教师评价科学化,使评价真正起到发现问题和提高教师水平的作用。
2.抓好基础教育,创学校特色
基础和特色好比两个翅膀,只有两个翅膀都硬了,学校才会腾飞。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夯实基础,就是围绕"身体锻炼好,行为习惯好,文化基础好"这三个方面,分解出许多具体要求进行训练。当今,尤其要加强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常抓不懈,齐抓共管,一抓到底。科学文化知识的教育不能放松,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传授不能放松。在任何时候都要向课堂教学要效益。如果在小学阶段,应该读的没有读,应该看的没有看,应该做的没有做,那将是学生终身的缺失、终身的遗憾。我们要为学生的终身负责,使所有的学生都能"学会写字、学会读书、学会唱歌、学会做操、学会扫地、学会负责、学会合作、学会探究"。
3.抓好教学管理,提升教学质量
教学质量的提升是要通过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才能有效地实现质量的提升。根据国外现代的教学管理相关的成功经验,要想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必须要有效地联合校内的所有成员、家长、社会,积极的参与到小学教育教学管理中。我国在对学校的管理上做得还不够,这不仅对教学管理造成了一定的偏差,还对教学质量的提升也有一定的影响。因而,要想真正的发挥教学管理的有效作用,必须要动员各方面的力量,有机地结合起来积极地参与到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中去。要想做好管理工作,需要注意以下两点:(1)加强学校领导的重视,积极调动校内的各个力量,力争与家长、社会取得及时的联系、沟通、交流,让他们参与到学校管理工作中。(2)在校内要建立健全的教学监督组织、制度等,从而为教学改革提供有效的、可靠的、适用的改进意见。
4.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
习惯是人们在生活生产,学习活动中长期养成而不易改变的语言行为,思维方法,条件反射长期积累的行为定型。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还可以指引学生学习的方向、方法,为学好数学准备良好的心理品质。
(1)课前预习习惯的培养。"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意思是讲要做好一件事情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课前要培养学生预习的好习惯,预习不能流于形式,要真有效果。我们要天天布置预习作业,列预习提纲,做好超前预习,上课要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让学生谈谈在预习中发现的新问题及新知识。良好预习习惯的形成为课堂教学节约了许多时间,使得教师不必讲解学生就能自己获得知识。既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也改善了师生关系,更重要的是学生获取知识能力的提高。
(2)专心听讲习惯的培养。专心听讲是学生在数学课上接受信息,获取知识的基本保证。我们要善于捕捉学生的注意力,善于巧妙提问,启发思维,引起学生的兴趣。我们也要加强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常规训练,提出专心听讲的具体要求和方法,养成专心听讲的习惯。课堂是师生互动的过程,专心听讲不但要求学生认真听老师讲课及各种教学活动,还要注意听同学的发言,发表自己不同的见解。
(3)独立学习习惯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逐步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习惯,如独立完成数学作业,独立思考等等。在课后鼓励学生学习小报,参考书,习题书,整理知识,总结归纳,培养独立学习的习惯。
5.创造美好的教学环境
美好的教学环境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必要条件。教学环境包括教师的工作条件、教学设备、班级风貌等因素。要使上述各因素都处于良好状态,根据现代外国一些比较成熟的做法,针对我国的实际,作为学校的教学管理人员,首先,应集中精力,吸收多方面的力量,争取资金,为教学人员整建一个舒适的环境,使从教人员不致受外界的干扰而影响教学水平的发挥;其次,教学设备是增强教学效果不可缺少的条件,应不失时机地根据学科的教学需要,增设教学设施,改善设备条件,充分发挥其教学的辅助作用;第三,班级环境对学生的学习生活有很大影响,学校领导、教师应注意教室的布置、课堂纪律的保持、班级优良风气的形成等方面的管理,为学生的学习、生活创造一个良好的气氛和环境。
6.搞好教学全过程的质量管理
教学质量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创造出来的,而不是检查出来的;是教出来的,而不是考出来的。这个过程是一个分为若干环节的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完整过程。这个过程的每一环节都对质量的产生和形成有直接和间接的影响。因此,教学质量的管理必须抓质量形成的全过程,也就是抓教学质量形成每一环节。传统的经验主义的质量管理只注意质量检查(考试)的管理,而忽视创造教学质量的全过程的管理。既然教学质量不是检查出来的,而是在教学全过程教出来的,那么,我们就应当把管理工作的重点从对教学质量的检查上转移到对教学全过程整个环节的管理上来。也就是要加强对教师备课、上课、辅导、布置和批改作业、课外活动、知识环节的管理。目前,在我国学校教学管理中,对学生家庭作业和课外活动管理不够。学生家庭作业时间没有统一规定,各科教师布置家庭作业缺乏协调,学生家庭作业负担沉重,一些学校的课外活动开展不起来,或流于形式。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对学生家庭作业实行宏观控制,协调各科家庭作业,帮助教师提高布置家庭作业的质量。还要加强对课外活动的组织指导与检查,使课外活动落到实处。
7、结语
成功的管理,除了有一套科學规范的管理制度之外,更需要从人的情感需要和发展的角度来思考管理的方法。在追求“工作认认真真、一丝不苟”的同时,更追求“工作创新有效,和谐共处”的境界,以给我们工作的环境空间营造一种舒缓、宽松、和谐的氛围。在管理中,要积极营造个尊重人、信任人的环境。学校领导与教师交往,做教师的知心朋友;关心教师的生活,尽力提高教师的物质待遇。学校领导给予教师充分信任,放手让教师发挥创新才能,让教师愉快地工作、学习和生活,从而增强了教师的自我管理意识,达到了“管”是为了“不管"的更高管理境界,从而促进教育教学的不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