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以2005年至2011年新时期国产电视动画发展的复兴之路,看国产动画发展的现状。通过对国家政策、产业调整、企业运作等主体的行为,动画产业变得良性发展。但在其不断发展的同时,仍然存在一些“顽疾”,中国电视动画功能往往具有教条性,角色塑造扁平缺乏活力,受众定位偏离,动画类型发展不均衡的问题。
【关键词】:中国电视动画;十年动画之路;动画“顽疾”;发展现状
1、国产电视动画十年(2005-2015)的复兴和调整之路
2005年-2011年,新时期国产动画的复兴期。如果说2005年之前属于儿童受众下寓教于乐阶段,以教育目的为创作理念,以儿童片为类型影片的旧时期。那么,2005年则迎来了新时期——市场探索下的产业形成阶段,在国家前所未有地对动漫产业扶持和新媒体平台普及的大环境背景下,国产动漫飞速前进。以《喜羊羊与灰太狼》开始在全国各级频道热映为标志,国产动画的复兴期到来了。2005年,国家广电总局正式设立国家动画产业及研究基地,开始了优秀国产动画片推荐审批,5月,广电总局出台了《关于促进我国动画创作发展的具体措施》,硬性规定各级电视台国产动画播出量不得少于60%,17点到21点必需播出国产动画等等扶持性政策。而随后几年,这种扶持政策力度在不断加大,利好不断变多。2007年,中国电视动画片产量101900分钟,据专家估计,已经超过了同时期的日本动漫。2011年国产电视动画产量共435部26万多分钟,达到历史最高点。复兴期最大的特点是国家政策带动其他产业资金投入,促进了动画产业的快速增长,相对地,这种大跃进式的方式,带了诸多社会问题,有量无质,投机动画,套取补贴等等,因此,一场思想的转变必需到来。
2012年以来至今,量产狂欢过后的调整期。这时期国产动画逐步摆脱了粗制滥造,以量为王的心理焦虑症,而是精心策划项目,着力塑造精品,增强品牌意识,大力进行专业化的市场研究、故事编排品牌等前期投入,为最后做出市场认可的作品尽心尽力。国家政策也从重数量向重品质调整,2013年电视总产量比2011年回落20%。地方政府和动漫产业基地的着重点也从规模转向效益,从以量为标到以质为标的转变,由播出补贴向项目补贴转变,由普惠补贴到重点企业重点品牌转变。相关政府也在积极引导动画基地、动画企业转变发展思路。2013年中国国际动漫节上,政府首次公布量2012年电视动画综合排名,而以往则是传统分钟数排名。调整期的中国动画逐渐趋向正常化的产业发展进程,急功近利,投机取巧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被遏制,优秀的作品和品牌也在不断涌现。相信如此不久,真正属于中国动画的繁荣期将会到来。
2、根深蒂固的中国电视动画“顽疾”
(1)灌输式的机械说教
在传统观念中,对动画的理解有失偏颇,动画往往被作为“教育片”給孩子看,它的责任在于教给孩子知识。我国很多电视动画充斥着教育性,简单的说教对白,生硬地把成人教育理念强加给孩子身上。动画受到这一目标性束缚,创作上过于乏味而受到孩子抵触。如今,动画创作的“寓教于乐”理念,相信每个人都认为是正确的,尤其是动画创作者来说,更是深谙其道。但现实是我们所生产的动画作品往往做不到寓教于乐,这种情况并没有过多的改变。这不得不说是因为创作者态度差,把创作简单化,没有认真关注儿童需求所致,即使知道问题所在,却没有在整个动画产业改变这种风气,不得不说这是一个严峻的问题。
(2)单薄和缺乏魅力的角色塑造
“齐格尼克效应”中阐明了一个道理:人们的记忆总是留给那些未完成、不圆满的事情,总是倾向于那些有明显特点、甚至缺点的人物,中庸、普通和过于完美的人物会常被人遗忘。而国内角色塑造片面极端,二元对立,正面角色过于完美,负面角色过于阴险,人物塑造太过扁平化,缺乏个性。反倒是最早火遍中国的《喜洋洋与灰太狼》在此作出了极大改变,这也是其能成功的原因之一。虽然《喜洋洋与灰太狼》也是以二元对立,善与恶来划分的,但是角色塑造上更加多元,凶恶的灰太狼坏中被赋予了更多性格特点,怕老婆,顾家,遇到失败一次次不断尝试,这些可圈可点的形象塑造立刻使这个角色鲜活饱满起来了,而对于那些性格过于单一的羊的塑造,喜洋洋聪明,懒洋洋懒的可爱,美羊羊爱美,显然没有灰太狼更令人记忆深刻,抓住人心。国内甚至出了灰太狼同名歌曲,一时之间“嫁人就嫁灰太狼”的口号响彻市井,可见圆润角色塑造的魅力。
其次,国内角色塑造另一大问题就是角色缺乏改变。角色形象千年不变,人物心理年龄也是依旧,不会成长,这样固守的人物塑造过于单一,时间一长必将引起人们的厌倦心理。日本动漫对于人物改变是极其关注的,在形象上角色有一套固定衣物搭配,但还会有多套衣物的辅助设定,在不同场合会有不同服装。人物也总是像真人一般,在不断战斗或者克服困难中不断改变自己,积累人生经验。他们的模式是,人物开始是懦弱、幼稚、不成熟的小人物,通过不断奋斗、朋友的羁绊,一步步迈向勇敢、成熟、崇高的这样一个过程。人物在身体、能力、价值观上会不断改变的,似乎在告诉人们就算起点低,能力差等诸多不利因素,只要不断努力,奋斗,就会同样获得成长,实现理想。而这样一个转变,在国内动画很少有这种感悟的,与之相对,国内动画角色塑造雷同太多,同质化严重,性格基调远未确立,中庸的让人随时都能忘掉,更缺乏一种成长曲线,这是国内动画急需解决的问题。
(3)错误的受众定位
现今,国内动画大多在制作所谓的“全家乐”动画,美其名为小孩、父母、长辈等都喜欢看的全年龄段动画。事实上,国内至今没有一部动画能达到如此效果,之所以提出“全家乐”动画,是从好莱坞动画“全家乐”动画那里借鉴的,主观地认为像好莱坞动画一样全年龄段受众范围越广,赚取的票房理应更多。于是,这种理念对国内动画制作者是一种诱惑,也是一种误导。这种高不成低不就、定位模糊的动画屡战屡败,对儿童来说有些地方看不懂,而对成人来说过于幼稚。《喜洋洋与灰太狼》既然是为儿童制作的,就应该自我道德约束,暴力镜头的清洁化。《魁拔》既然是为青少年或成人制作的动画,在人物塑造上就不应该偏向少儿化,主角设定的年龄应该更大些。这一点上,英国动画bbc就区分的很清楚,他们没有刻意学习“全家乐”动画思维,为了赚取更多利润而改变受众细分。其根据心理接受程度,划分为0~3岁的幼儿动画,3~6岁的学龄前动画,6~13岁学龄动画,依照如此定位,坚持做好相应作品。其次,由于国家的电影分级制度一直没有颁布,导致国内成人动画被以幼儿动画的标准束缚甚至禁播,而幼儿动画希望突破标准向着成人化方向发展,这不得不说是一大矛盾性问题。
(4)不均衡的动画类型
根据动画观影经验,可以将中国电视动画划分为童话、教育、历史、科幻、现实五大类别,这是依据最频繁出现的中国电视动画播映情况概括而出的。
据《国产动画类型化现状》文中的数据,童话题材在2012逼近动画作品比例的一半。据相关研究调查,大学生、高中生大都喜欢的动画角色形象是人类,而青少年,儿童大多喜欢动物。于是,纵观中国儿童电视动画角色,往往倾向于儿童所喜欢的动物形象。从《喜羊羊与灰太狼》,到取而代之的国产热播剧《熊出没》,以及之前广受追捧的《猪猪侠》系列,不胜枚举。可以说,“动物世界”占据了童话题材的半壁江山,过犹不及,太多此类形象的动画角色导致角色类型单薄,缺乏多元性。其次,教育类动画数量第二。虽然教育类动画产量颇高,事实上,国产教育类动画因其乏味,说教性饱受批评和质疑。由于教育价值和国家意识形态需求,教育类动画在创作实践中占有极大比重和资源,国外也是如此。
现今,国内动画以童话、教育类题材为主,历史题材异军突起,良好发展,而现实和科幻题材则乏力,发展缓慢,国产动画总体上来说类型单一,害怕风险而不愿尝试挑战和创新。
【关键词】:中国电视动画;十年动画之路;动画“顽疾”;发展现状
1、国产电视动画十年(2005-2015)的复兴和调整之路
2005年-2011年,新时期国产动画的复兴期。如果说2005年之前属于儿童受众下寓教于乐阶段,以教育目的为创作理念,以儿童片为类型影片的旧时期。那么,2005年则迎来了新时期——市场探索下的产业形成阶段,在国家前所未有地对动漫产业扶持和新媒体平台普及的大环境背景下,国产动漫飞速前进。以《喜羊羊与灰太狼》开始在全国各级频道热映为标志,国产动画的复兴期到来了。2005年,国家广电总局正式设立国家动画产业及研究基地,开始了优秀国产动画片推荐审批,5月,广电总局出台了《关于促进我国动画创作发展的具体措施》,硬性规定各级电视台国产动画播出量不得少于60%,17点到21点必需播出国产动画等等扶持性政策。而随后几年,这种扶持政策力度在不断加大,利好不断变多。2007年,中国电视动画片产量101900分钟,据专家估计,已经超过了同时期的日本动漫。2011年国产电视动画产量共435部26万多分钟,达到历史最高点。复兴期最大的特点是国家政策带动其他产业资金投入,促进了动画产业的快速增长,相对地,这种大跃进式的方式,带了诸多社会问题,有量无质,投机动画,套取补贴等等,因此,一场思想的转变必需到来。
2012年以来至今,量产狂欢过后的调整期。这时期国产动画逐步摆脱了粗制滥造,以量为王的心理焦虑症,而是精心策划项目,着力塑造精品,增强品牌意识,大力进行专业化的市场研究、故事编排品牌等前期投入,为最后做出市场认可的作品尽心尽力。国家政策也从重数量向重品质调整,2013年电视总产量比2011年回落20%。地方政府和动漫产业基地的着重点也从规模转向效益,从以量为标到以质为标的转变,由播出补贴向项目补贴转变,由普惠补贴到重点企业重点品牌转变。相关政府也在积极引导动画基地、动画企业转变发展思路。2013年中国国际动漫节上,政府首次公布量2012年电视动画综合排名,而以往则是传统分钟数排名。调整期的中国动画逐渐趋向正常化的产业发展进程,急功近利,投机取巧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被遏制,优秀的作品和品牌也在不断涌现。相信如此不久,真正属于中国动画的繁荣期将会到来。
2、根深蒂固的中国电视动画“顽疾”
(1)灌输式的机械说教
在传统观念中,对动画的理解有失偏颇,动画往往被作为“教育片”給孩子看,它的责任在于教给孩子知识。我国很多电视动画充斥着教育性,简单的说教对白,生硬地把成人教育理念强加给孩子身上。动画受到这一目标性束缚,创作上过于乏味而受到孩子抵触。如今,动画创作的“寓教于乐”理念,相信每个人都认为是正确的,尤其是动画创作者来说,更是深谙其道。但现实是我们所生产的动画作品往往做不到寓教于乐,这种情况并没有过多的改变。这不得不说是因为创作者态度差,把创作简单化,没有认真关注儿童需求所致,即使知道问题所在,却没有在整个动画产业改变这种风气,不得不说这是一个严峻的问题。
(2)单薄和缺乏魅力的角色塑造
“齐格尼克效应”中阐明了一个道理:人们的记忆总是留给那些未完成、不圆满的事情,总是倾向于那些有明显特点、甚至缺点的人物,中庸、普通和过于完美的人物会常被人遗忘。而国内角色塑造片面极端,二元对立,正面角色过于完美,负面角色过于阴险,人物塑造太过扁平化,缺乏个性。反倒是最早火遍中国的《喜洋洋与灰太狼》在此作出了极大改变,这也是其能成功的原因之一。虽然《喜洋洋与灰太狼》也是以二元对立,善与恶来划分的,但是角色塑造上更加多元,凶恶的灰太狼坏中被赋予了更多性格特点,怕老婆,顾家,遇到失败一次次不断尝试,这些可圈可点的形象塑造立刻使这个角色鲜活饱满起来了,而对于那些性格过于单一的羊的塑造,喜洋洋聪明,懒洋洋懒的可爱,美羊羊爱美,显然没有灰太狼更令人记忆深刻,抓住人心。国内甚至出了灰太狼同名歌曲,一时之间“嫁人就嫁灰太狼”的口号响彻市井,可见圆润角色塑造的魅力。
其次,国内角色塑造另一大问题就是角色缺乏改变。角色形象千年不变,人物心理年龄也是依旧,不会成长,这样固守的人物塑造过于单一,时间一长必将引起人们的厌倦心理。日本动漫对于人物改变是极其关注的,在形象上角色有一套固定衣物搭配,但还会有多套衣物的辅助设定,在不同场合会有不同服装。人物也总是像真人一般,在不断战斗或者克服困难中不断改变自己,积累人生经验。他们的模式是,人物开始是懦弱、幼稚、不成熟的小人物,通过不断奋斗、朋友的羁绊,一步步迈向勇敢、成熟、崇高的这样一个过程。人物在身体、能力、价值观上会不断改变的,似乎在告诉人们就算起点低,能力差等诸多不利因素,只要不断努力,奋斗,就会同样获得成长,实现理想。而这样一个转变,在国内动画很少有这种感悟的,与之相对,国内动画角色塑造雷同太多,同质化严重,性格基调远未确立,中庸的让人随时都能忘掉,更缺乏一种成长曲线,这是国内动画急需解决的问题。
(3)错误的受众定位
现今,国内动画大多在制作所谓的“全家乐”动画,美其名为小孩、父母、长辈等都喜欢看的全年龄段动画。事实上,国内至今没有一部动画能达到如此效果,之所以提出“全家乐”动画,是从好莱坞动画“全家乐”动画那里借鉴的,主观地认为像好莱坞动画一样全年龄段受众范围越广,赚取的票房理应更多。于是,这种理念对国内动画制作者是一种诱惑,也是一种误导。这种高不成低不就、定位模糊的动画屡战屡败,对儿童来说有些地方看不懂,而对成人来说过于幼稚。《喜洋洋与灰太狼》既然是为儿童制作的,就应该自我道德约束,暴力镜头的清洁化。《魁拔》既然是为青少年或成人制作的动画,在人物塑造上就不应该偏向少儿化,主角设定的年龄应该更大些。这一点上,英国动画bbc就区分的很清楚,他们没有刻意学习“全家乐”动画思维,为了赚取更多利润而改变受众细分。其根据心理接受程度,划分为0~3岁的幼儿动画,3~6岁的学龄前动画,6~13岁学龄动画,依照如此定位,坚持做好相应作品。其次,由于国家的电影分级制度一直没有颁布,导致国内成人动画被以幼儿动画的标准束缚甚至禁播,而幼儿动画希望突破标准向着成人化方向发展,这不得不说是一大矛盾性问题。
(4)不均衡的动画类型
根据动画观影经验,可以将中国电视动画划分为童话、教育、历史、科幻、现实五大类别,这是依据最频繁出现的中国电视动画播映情况概括而出的。
据《国产动画类型化现状》文中的数据,童话题材在2012逼近动画作品比例的一半。据相关研究调查,大学生、高中生大都喜欢的动画角色形象是人类,而青少年,儿童大多喜欢动物。于是,纵观中国儿童电视动画角色,往往倾向于儿童所喜欢的动物形象。从《喜羊羊与灰太狼》,到取而代之的国产热播剧《熊出没》,以及之前广受追捧的《猪猪侠》系列,不胜枚举。可以说,“动物世界”占据了童话题材的半壁江山,过犹不及,太多此类形象的动画角色导致角色类型单薄,缺乏多元性。其次,教育类动画数量第二。虽然教育类动画产量颇高,事实上,国产教育类动画因其乏味,说教性饱受批评和质疑。由于教育价值和国家意识形态需求,教育类动画在创作实践中占有极大比重和资源,国外也是如此。
现今,国内动画以童话、教育类题材为主,历史题材异军突起,良好发展,而现实和科幻题材则乏力,发展缓慢,国产动画总体上来说类型单一,害怕风险而不愿尝试挑战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