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矿区循环经济建设浅析

来源 :科技与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bue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循环经济是一种倡导资源、经济、环境、社会和谐发展的可持续发展经济模式,强调采用清洁生产技术、资源综合有效利用以及废弃资源的资源型转化,推崇“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的“3R”原则。煤炭企业是我国资源型企业的代表,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传统的“高度开采,高度浪费,低度利用”经济发展模式不但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也更难以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制约着煤炭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进程。煤炭企业应走出一条资源节约,生产集约的发展道路。改变经济增长方式,发展循环经济,就成为煤炭企业探索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煤炭企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中图分类号TD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71-(2010)111-0213-01
  
  当今世界,生态学迅速发展,在经济上,人们也开始模仿自然生态系统、按照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重构经济系统,以使经济系统被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建立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同时也是保护生态环境和削减治理污染的根本手段。
  煤炭是我国的基础能源,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作用。由于清洁能源所占的比例很小,可再生能源开发力度又不够,使得大量的煤炭能耗不可避免地带来巨大的环境压力虽然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重视并加强了环保工作。但从总体上看,矿区环境综合治理进展缓慢,大量开发和利用煤炭已导致矿区环境容量逐渐缩小,生态环境恶化的势头加剧。
  1矿区建设存在问题
  煤炭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长期以来煤炭在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而且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煤炭仍将是能源工业的主体。然而,煤炭是耗竭型资源,具有不可再生性,煤炭生产企业在达到生产年限、资源枯竭时,将面临着无煤可采的局面。并且,煤炭开采引发的一系列的环境问题,一直是制约煤炭企业发展的重要问题。
  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后,煤炭企业都应将可持续发展作为重要规划,而发展循环经济模式正是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这一矛盾的有效途径,煤炭企业发展循环经济更是煤炭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随着我国社会循环经济发展战略的制订和实施步伐的加快,煤炭行业如何保持持续健康发展成为一个重要话题。走循环经济发展的路子无疑是煤炭行业的唯一选择,也是历史赋予的重大责任。
  2煤炭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
  造成上述状况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煤炭企业没有摆脱传统经济的思维方式,那么,在煤炭行业中利用生态学规律,发展循环经济就有着特殊的必要性。
  2.1发展循环经济是煤炭资源合理开发和综合利用的有效途径
  我国是能源生产和消费大国,能源资源存在富煤、贫油、少气的特点。国民经济要实现2020年翻两番的发展目标,又要保持现有的环境质量,对资源生产率的要求就会更高,这样势必会面对更大的资源发展“瓶颈”。与此同时,在煤炭开发利用中,由于开采不合理,全国煤矿平均单井产量只有6万t,资源平均回收率只有35%左右,煤系共生、伴生的20多种矿产,绝大多数没有利用,造成资源严重浪费。发展循环经济,就可以沿着煤炭产业生产多种相关产品。因此,要发挥煤炭资源的更大效用,就必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树立大能源观,对产业链上下游生产要素进行合理的优化配置,使煤炭和电力等产业同属于一个利益主体,从而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和价值含量,使企业在更大范围和更高层面上提高竞争力。
  2.2发展循环经济是煤炭企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措施
  几十年来,煤炭企业发展基本上走的是一条粗放开发、简易加工、低效利用的数量速度型道路。近年来,虽然经济增长方式有所转变,但仍然存在着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不协调、难循环、低效率等问题。当前,国家正在大力倡导发展循环经济,要求逐步建立政府大力推动、市场有效驱动、群众主动参与的循环经济价格、投资及补偿机制,并通过试点制定配套产业政策,从国债投资、税收、信贷等方面给予激励和支持。因此,煤炭企业应当牢牢把握这一良好的发展机遇,在调整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提高经济效益上下功夫,做到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可持续,推动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增长转变。
  2.3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矿区社会、企业和环境和谐发展的根本出路
  从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看,发展循环经济不失为解决矿区经济发展与资源开发、环境保护之间矛盾的有效手段。一方面,通过推行清洁生产,将经济社会活动对资源需求和生态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以最少的资源消耗和最小的环境代价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增长;另一方面,不再以牺牲资源为代价,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需要构成危害。同时,通过发展循环经济,提供更多物质产品,提高人的生活质量,提供优美的人居环境,充分体现人是最宝贵资源这一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2.4煤炭行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战略意义
  煤炭是不可再生资源,更是一种战略物资,其在我国经济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所以,我国煤炭业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必须走一条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新型煤炭发展的路子,大力发展矿区循环经济、建设可持续发展矿区,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1)在参与全社会大循环的宏观层面,抓住了国民经济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源头和重点,突出了全社会实施循环经济的第一优先级,从源头上解决减量化和洁净化的问题,改变过去仅从应用方面节能和末端治理的传统发展模式。
  2)为煤炭工业自身实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发展创造必要的条件。过去,煤炭工业一直处于经济效益差、环境问题多、社会贡献大的状态这种状态是不正常的,不仅煤炭工业难以健康发展,也给国家带来了重大影响。煤炭工业实施循环经济将对改变煤炭工业现状发挥巨大作用。
  3)煤炭工业实施循环经济有很宽的辐射面和很强的带动力,对地方工业发展循环经济具有很大的影响力。我国煤炭工业分布面很广,绝大多数的省和自治区都有煤炭工业,因此,很容易普遍展开,形成以煤炭工业为中心,带动周边相关行业相应发展的局面。
  
  参考文献
  [1]赵国忱,任风玉.基于循环经济的煤炭企业发展模式研究.中国矿业,2005,14:1.
  [2]范世民,四季春.煤炭企业开展资源综合利用发展循环经济构想.煤,2006.15:1.
  [3]初丽霞.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及其政策措施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山东师范大学,2003.
  [4]崔永海,马春鸿,王可岩.实施循环经济推动大型煤炭企业可持续发展.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15:2.
其他文献
汉文佛典异文数量繁多,内容丰富,极具语言研究价值,文章主要以西晋译师竺法护的译经为对象,比勘整理其异文条目,从异体字、古今字、通假字、同源字、正讹字等五个方面归纳分
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和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以校院两级管理体制为依托的两级教学管理体制改革已成为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一个热点问题。建立科学、合理的校院两级教学管理
<正> 过去经济建设的资金来源主要有以下几个渠道:一是财政拨款,二是银行贷款,三是集体积累,四是举借外资。近年来,由于生产发展,群众的收入有较大幅度增长,民间自有资金越来越多。这样,就带来一个新的问题:归私人所有的民间资金投入产业循环之后产生的收入,其存在的客观根据是什么,性质和作用如何?这些问题是需要从理论上给予说明的。
<正> 日本早稻田大学教授依田憙家在1985年2月14日上海历史学会举办的学术报告会上,就日中两国的近代化问题作了比较。为飨读者,兹将依田教授的主要观点介绍如下: 依田教授说,鸦片战争后,中国和日本发展资本主义的速度为何相差很大?要说明日中两国近代化的差异,首先必须了解欧洲和日本建立资本主义社会的过程。在欧洲封建制末期,国王的权力被强化,使割据统治的诸侯实行宫廷贵族化,由此产生了称为绝对主义的强权统一国家。马克思、恩格斯、列
犯罪行为的发生与其所处的文化环境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湖湘文化对湖湘土地上的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教育、性格培育和行为养成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和引导,其争勇好斗、经世致用
总结山东电网尤其是胶东半岛电网建设中遇到的主要问题、面临的新形势,并借鉴山东电网建设的成功经验,提出的切实可行的应对策略,为电网建设项目前期_厂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正> 太平天国“功劳簿”究竟颁于何时?它的渊源关系又怎样?它的主旨是什么?有哪些详细条款?发挥了什么作用等等,本文试图对此加以探索。太平天国的奖惩思想始自洪秀全。为了鼓舞士气,夺取反包围的胜利,洪秀全诏令各军用最简单的方法,从下到上实行记功制。规定“每场杀妖后,各两司马立即记录自己首
<正>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中国人民的消费史揭开了崭新的一页,从此结束了人民消费长期徘徊不前、乃至倒退的局面。在以后几年的发展中,我国人民的消费出现了若干大的转变。传统的消费观念受到冲击一定时期的消费观念、习惯必然受该时期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影响,并留有过去时代的痕迹,因此,消费观念及习惯体现出一定社会条件下社会和个人、客观和主观、现实和历史的统一。在我国人民的日常生活中,有一个最基本的消费观念,即勤俭节约。它不仅融贯在消费心理中,而且强烈地体现在消费行为上,成为其它各种具体消费行为的主导。一
当今时代,各个媒体之间地联系与融合是不可避免的,高素养的电视文艺编辑会让电视与其他传播媒介相比更有优势。电视媒体可以拓宽观众的收视时空.电视台应该尽量的满足观众地需求
目前,对于我国现阶段雇工经营的雇工人数问题众说纷纭,意见不一。有的提出雇工人数不得超过八人。八人以下就不是资本家,顶多是个有轻微剥削的“小业主”;超过八人就变成资本家了。也有人主张雇工人数不得超过两人,剥削率不超过25%。依据的是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第九章剩余价值率和剩余价值量中关于货币转化为资本的数量界限分析所阐述的一些内容。其实,要解决好这个问题,取决于我们对单个的货币所有者或商品所有者要融化为资本家,而必须握有的最低价值额能否作出科学的定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