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德育活动是个体道德形成、发展的根源与动力,是学生自我教育的真正基础。社会转型时期,要想使其发挥应有的作用,我们必须反思当前德育活动中的存在问题和不足,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批判和改进。
关键词:德育 活动 常见问题 分析 应对 原则
一、德育活动中常见的问题分析
德育活动作为一种教育方式,就是对学生德育过程施加外在的影响,使思想品德形成过程的内在结构发生变化,通过内外的交流互动而起到积极有效的教育作用,以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黑格尔曾指出:“人做什么事,他也就是什么样的人,人不是别的,正是他的一系列活动。”德育活动是德育的重要渠道,是学生的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实践的中介,是学生自我教育的真正基础。教育在本质上是实践的,通过活动实现的。学校是实施德育的专业场所,因而提供给学生的德育活动必须是精心设计和组织的。然而,当前的学校德育工作中,因为指导思想的偏失和操作措施的失当,德育活动没能很好地实现预期目标,存在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
一是活动形式上的“假”。德育活动形式多样,其中主题班会、团队会是最直接的、最经常、最普遍的德育活动,也是最有效的途径,然而,在一些主体活动的公开课展示中,课前“反复排练”、课堂上中看不中用的种种“时装表演型”流程;不管教学对象,凑合做个样子便草草收场的“讨论”等,在所谓的活动目标得以热热闹闹地“完成”的同时,在老师的领衔主演下,学生的造假意识默默地得到“熏陶”。
二是活动主题的“大”。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新形势下,我们许多学校在确立德育活动主题时,脱离学校和学生实际,动辄戴上“提高学生素质”“推进素质教育”的高帽,导致主题和内容的严重脱节,使活动往往流于形式,感染力不强。
三是活动内涵的“空”。如在开展学雷锋活动时,有的教师一味要求学生做好事,而忽视了必要的思想引导,没有帮助学生去正确认识学雷锋活动的实质,缺乏明确细致的道德教育目标的启发和诱导,其效果也就并不显著。
四是活动理念的“旧”。一些德育活动在传统理念的“指引”下,忽视时代的变迁,价值观的变化,学生个体的存在和内心感受,其教育主题、内容及形式以不变应万变,缺乏生气。当然,其结果也只能是学生参加活动的积极性不高,也就谈不上有理想的效果。
由此可见,德育活动一旦脱离了学生日常行为的价值观念,跳出学生实际,忽视时代发展趋势,即使看似波澜壮阔,热闹非凡,口号动听,设计精巧,然而实际效果却并不理想,教师和学生也只有应接不暇,叫苦不迭。一方面学生的主体性泯灭了,像“傀儡”一样任人摆布;另一方面又脱离了积极的文化内容,使道德教育变为纯粹的形式。透过现象看本质,分析上述德育活动中的常见问题,原因大体有如下几个:
(一)脱离现实——沿袭传统多,直面现代少。
传统德育活动在一段时期曾发挥过独特的教育作用,然而,现在的学生面对着的不仅仅是校园,随着社会的发展,“考场”“商场”“官场”“亲场”等几个“场”构成的生活环境演绎出许多与德育规范相悖的不良现象,而我们的德育活动却没有真正地将现代生活纳入到活动内容中。因此,在德育活动的指导思想确立时,不敢直面现实生活中的“假、丑、恶”,总是绕过它们去寻找“真、善、美”,这势必会降低说服力,那种“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的方式,给学生的只是沉湎于过去的感觉。
(二)忽略主体——注重外控多,引发内控少。
大量的、系列的德育活动,学生作为参与者,是能够按照事先设定的要求去做的,但如果仅停留于此,没有个性展示,只是按程序去执行,这对学生来说是一种“工作感”缺乏的活动,学生缺乏将活动与自身联系起来的强烈动机,缺乏对活动意义的理解的责任感,因而,自然会出现“活动要求我这样做”的想法,难以形成自我追求。当前的德育活动中,“关、管、灌”的痕迹比较明显,强调的主要是学生整体参与,更多的是看重集体的共性,学生的内在需求被忽视了,因此,德育活动所起的作用只能是“望梅止渴”“画饼充饥”,學生对日常行为的自控、自律并没有真正形成。
(三)轻视实践——理论灌输多,活动渗透少。
在德育活动的组织中,理论传授多、要求多,甚至对一些条例、规范的验收也只是重视理论测试,却忽视日常实践的教育,因而,我们的学生背起思想品德要求、守则时琅琅上口,但落到实处的确很少。究其原因,关键的问题还是德育活动中的实践太少。人终究是社会化的,人的社会品质只有与社会实践真正接触,只有投身社会实践才可能形成、才能显示、才能发生作用。
二、德育活动中常见问题的应对原则
随着时代的进步,学生德育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显得更为广泛丰富。德育活动应该通过多种符合教育目的和青少年特点的教育实践活动以及学生在实践中的角色地位的需要、兴趣、爱好与追求两个方面的交互作用,使他们在完成学习、工作、劳动任务和进行社会交往与协作的过程中,一方面践履社会、集体或教师提出的道德规范、行为要求;另一方面自身也会产生遵守道德规范、评价和协调人际关系及个人行为的需要。这样,学生便将形成相应的品德。针对当前学校德育活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我认为,德育活动的开展应注意运用以下原则:
(一)主体性原则
“一个人是通过共同生活的过程来教育自己,而不是被别人所教育的”。为此,德育活动应贯彻主体性原则,要充分体现学生的自觉自愿性和自主参与性,而不是强迫他们按照已经安排好、策划好、完全确定下来的程式去做,不给学生一点发挥和展示的机会。学生的主体性或主体地位应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给学生以选择的权利。如德育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活动主题的选择,我们可以采取“民主集中”式的选题方法,这种选题方法的目的就是为了防止脱离学生实际,避免口号式空洞的说教方法,使学生从心灵深处体会到自己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逐渐使每一个精心设计的外在的活动化为学生内在的自律、自省的行为意识。二是看学生参与程度。鉴定一次德育活动是否成功,学生参与的人数是个重要的参照指标。如果一次活动只有少数几个人真正愿意参加,多数学生只是听客、看客,这样的活动是无法达到人人接受教育的理想效果的。应该给每一个学生机会,在活动中大胆尝试,张扬个性,实现自我体验、自我评价、自我教育。
(二)层次性原则
德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德育活动的编排和设计也要考虑系统内部的层次性,绝不能随意、随便地进行。在层次结构上,要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以及德育的内在规律,由小到大,由低到高,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从简单到深刻,力争做到螺旋上升。就一次德育活动而言,它的教育性是通过活动来体现的,其深刻程度及教育性大小与否,也是通过活动的内容来决定的,而某些内容又需要反复进行,步步深化。只有掌握了德育活动的层次性,才能确保德育活动目标、内容和效果的一致性。
(三)实践性原则
当今的中学生,自立意识非常强烈,特别是在价值观、道德观方面,他们摒弃权威,厌恶别人对他指手划脚,而要自己探索和追求。他们缺少的并不是道德认识,而是“知情脱离”或“知行脱节”。只有通过德育活动让学生真正“心临其境”去体验,形成接受教育的最佳心理状态,才能启开他们的情感之门,达到“理达情通”,言行一致的要求。为此,德育应把以道德为基础的道德实践作为其终极目的,付诸实践。通过实践,学生可以去认识人生,去追求生活的意义,进而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人生理想。源于此理,德育活动应把学生引向社会,引入生活,引近大自然,去和周围的世界积极对话,广泛交流和沟通。这种以社会为大课堂的教育方式,突出了教育的开放性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利于焕发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热情,必能大大提高德育的实效。
(四)时代性原则
时代性,即要注意学生个性心理的时代特征。二十一世纪是充满激烈竞争与挑战的世纪,同时全球化成为一种必然趋势,人与人之间的合作日益密切,这就要求我们在开展德育活动过程中,把握时代特征,注意人文素养的渗透,让学生懂得“何以为人”,“以何谋生”的道理,具备与人为善、助人为乐、明礼诚信的情怀,求真、求善、求美的精神,自立、自信、自强的品质,敢于对他人、对社会、对国家、对自然承担自己的责任以及开阔的胸襟,健康的心理和完整的人格。这也是广大学生在二十一世纪立于不败之地的必备素质。
教育是百年树人的伟业,而德育作为教育的灵魂,德育工作必须以人为本,面向未来,只有这样,德育活动这种有效的载体和形式才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华.论道德教育向生活教育的回归.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2]王秀文.学校德育方法的反思与创新.
[3]付泽林.人格教育莫失真.
关键词:德育 活动 常见问题 分析 应对 原则
一、德育活动中常见的问题分析
德育活动作为一种教育方式,就是对学生德育过程施加外在的影响,使思想品德形成过程的内在结构发生变化,通过内外的交流互动而起到积极有效的教育作用,以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黑格尔曾指出:“人做什么事,他也就是什么样的人,人不是别的,正是他的一系列活动。”德育活动是德育的重要渠道,是学生的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实践的中介,是学生自我教育的真正基础。教育在本质上是实践的,通过活动实现的。学校是实施德育的专业场所,因而提供给学生的德育活动必须是精心设计和组织的。然而,当前的学校德育工作中,因为指导思想的偏失和操作措施的失当,德育活动没能很好地实现预期目标,存在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
一是活动形式上的“假”。德育活动形式多样,其中主题班会、团队会是最直接的、最经常、最普遍的德育活动,也是最有效的途径,然而,在一些主体活动的公开课展示中,课前“反复排练”、课堂上中看不中用的种种“时装表演型”流程;不管教学对象,凑合做个样子便草草收场的“讨论”等,在所谓的活动目标得以热热闹闹地“完成”的同时,在老师的领衔主演下,学生的造假意识默默地得到“熏陶”。
二是活动主题的“大”。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新形势下,我们许多学校在确立德育活动主题时,脱离学校和学生实际,动辄戴上“提高学生素质”“推进素质教育”的高帽,导致主题和内容的严重脱节,使活动往往流于形式,感染力不强。
三是活动内涵的“空”。如在开展学雷锋活动时,有的教师一味要求学生做好事,而忽视了必要的思想引导,没有帮助学生去正确认识学雷锋活动的实质,缺乏明确细致的道德教育目标的启发和诱导,其效果也就并不显著。
四是活动理念的“旧”。一些德育活动在传统理念的“指引”下,忽视时代的变迁,价值观的变化,学生个体的存在和内心感受,其教育主题、内容及形式以不变应万变,缺乏生气。当然,其结果也只能是学生参加活动的积极性不高,也就谈不上有理想的效果。
由此可见,德育活动一旦脱离了学生日常行为的价值观念,跳出学生实际,忽视时代发展趋势,即使看似波澜壮阔,热闹非凡,口号动听,设计精巧,然而实际效果却并不理想,教师和学生也只有应接不暇,叫苦不迭。一方面学生的主体性泯灭了,像“傀儡”一样任人摆布;另一方面又脱离了积极的文化内容,使道德教育变为纯粹的形式。透过现象看本质,分析上述德育活动中的常见问题,原因大体有如下几个:
(一)脱离现实——沿袭传统多,直面现代少。
传统德育活动在一段时期曾发挥过独特的教育作用,然而,现在的学生面对着的不仅仅是校园,随着社会的发展,“考场”“商场”“官场”“亲场”等几个“场”构成的生活环境演绎出许多与德育规范相悖的不良现象,而我们的德育活动却没有真正地将现代生活纳入到活动内容中。因此,在德育活动的指导思想确立时,不敢直面现实生活中的“假、丑、恶”,总是绕过它们去寻找“真、善、美”,这势必会降低说服力,那种“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的方式,给学生的只是沉湎于过去的感觉。
(二)忽略主体——注重外控多,引发内控少。
大量的、系列的德育活动,学生作为参与者,是能够按照事先设定的要求去做的,但如果仅停留于此,没有个性展示,只是按程序去执行,这对学生来说是一种“工作感”缺乏的活动,学生缺乏将活动与自身联系起来的强烈动机,缺乏对活动意义的理解的责任感,因而,自然会出现“活动要求我这样做”的想法,难以形成自我追求。当前的德育活动中,“关、管、灌”的痕迹比较明显,强调的主要是学生整体参与,更多的是看重集体的共性,学生的内在需求被忽视了,因此,德育活动所起的作用只能是“望梅止渴”“画饼充饥”,學生对日常行为的自控、自律并没有真正形成。
(三)轻视实践——理论灌输多,活动渗透少。
在德育活动的组织中,理论传授多、要求多,甚至对一些条例、规范的验收也只是重视理论测试,却忽视日常实践的教育,因而,我们的学生背起思想品德要求、守则时琅琅上口,但落到实处的确很少。究其原因,关键的问题还是德育活动中的实践太少。人终究是社会化的,人的社会品质只有与社会实践真正接触,只有投身社会实践才可能形成、才能显示、才能发生作用。
二、德育活动中常见问题的应对原则
随着时代的进步,学生德育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显得更为广泛丰富。德育活动应该通过多种符合教育目的和青少年特点的教育实践活动以及学生在实践中的角色地位的需要、兴趣、爱好与追求两个方面的交互作用,使他们在完成学习、工作、劳动任务和进行社会交往与协作的过程中,一方面践履社会、集体或教师提出的道德规范、行为要求;另一方面自身也会产生遵守道德规范、评价和协调人际关系及个人行为的需要。这样,学生便将形成相应的品德。针对当前学校德育活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我认为,德育活动的开展应注意运用以下原则:
(一)主体性原则
“一个人是通过共同生活的过程来教育自己,而不是被别人所教育的”。为此,德育活动应贯彻主体性原则,要充分体现学生的自觉自愿性和自主参与性,而不是强迫他们按照已经安排好、策划好、完全确定下来的程式去做,不给学生一点发挥和展示的机会。学生的主体性或主体地位应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给学生以选择的权利。如德育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活动主题的选择,我们可以采取“民主集中”式的选题方法,这种选题方法的目的就是为了防止脱离学生实际,避免口号式空洞的说教方法,使学生从心灵深处体会到自己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逐渐使每一个精心设计的外在的活动化为学生内在的自律、自省的行为意识。二是看学生参与程度。鉴定一次德育活动是否成功,学生参与的人数是个重要的参照指标。如果一次活动只有少数几个人真正愿意参加,多数学生只是听客、看客,这样的活动是无法达到人人接受教育的理想效果的。应该给每一个学生机会,在活动中大胆尝试,张扬个性,实现自我体验、自我评价、自我教育。
(二)层次性原则
德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德育活动的编排和设计也要考虑系统内部的层次性,绝不能随意、随便地进行。在层次结构上,要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以及德育的内在规律,由小到大,由低到高,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从简单到深刻,力争做到螺旋上升。就一次德育活动而言,它的教育性是通过活动来体现的,其深刻程度及教育性大小与否,也是通过活动的内容来决定的,而某些内容又需要反复进行,步步深化。只有掌握了德育活动的层次性,才能确保德育活动目标、内容和效果的一致性。
(三)实践性原则
当今的中学生,自立意识非常强烈,特别是在价值观、道德观方面,他们摒弃权威,厌恶别人对他指手划脚,而要自己探索和追求。他们缺少的并不是道德认识,而是“知情脱离”或“知行脱节”。只有通过德育活动让学生真正“心临其境”去体验,形成接受教育的最佳心理状态,才能启开他们的情感之门,达到“理达情通”,言行一致的要求。为此,德育应把以道德为基础的道德实践作为其终极目的,付诸实践。通过实践,学生可以去认识人生,去追求生活的意义,进而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人生理想。源于此理,德育活动应把学生引向社会,引入生活,引近大自然,去和周围的世界积极对话,广泛交流和沟通。这种以社会为大课堂的教育方式,突出了教育的开放性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利于焕发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热情,必能大大提高德育的实效。
(四)时代性原则
时代性,即要注意学生个性心理的时代特征。二十一世纪是充满激烈竞争与挑战的世纪,同时全球化成为一种必然趋势,人与人之间的合作日益密切,这就要求我们在开展德育活动过程中,把握时代特征,注意人文素养的渗透,让学生懂得“何以为人”,“以何谋生”的道理,具备与人为善、助人为乐、明礼诚信的情怀,求真、求善、求美的精神,自立、自信、自强的品质,敢于对他人、对社会、对国家、对自然承担自己的责任以及开阔的胸襟,健康的心理和完整的人格。这也是广大学生在二十一世纪立于不败之地的必备素质。
教育是百年树人的伟业,而德育作为教育的灵魂,德育工作必须以人为本,面向未来,只有这样,德育活动这种有效的载体和形式才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华.论道德教育向生活教育的回归.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2]王秀文.学校德育方法的反思与创新.
[3]付泽林.人格教育莫失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