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被誉为“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民族记忆的背影”。景泰县位于甘、蒙、宁三省交界处,受历史、民族、地理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景泰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多元性和独特性。独特的自然环境、文化传统、宗教信仰、生产水平、生活习惯,产生了与民族融合、边塞军旅、移民迁徙、神社祭祀和经济生产密切相关的独特的景泰非物质文化遗产。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文化特色;地域文化特色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的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人类创造力。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人类以口头或动作方式相传,具有民族历史积淀和广泛、突出代表性的民间文化遗产,它曾被誉为“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民族记忆的背影”。不可否认,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有一定的地域性,每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生和传承,都与一定的地域有关联,相关地域环境之中独特的自然环境、文化传统、宗教信仰、生产水平,生活习惯、民风民俗等方面决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形成和传承,而非物质文化遗产地域性既体现又进一步强化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族性。
景泰位于甘、蒙、宁三省区交界处,境内古丝绸之路与北大路(银川至兰州)交汇,四方辐辏,商旅逶迤,贸易往来不绝。历史上的景泰既是交通要道,也是军事重镇,汉代设媪围县,唐代置新泉军,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松山战役后景泰境地复归明朝版图,之后在景泰境内筑堡设防,修建了松山城、红水堡、三眼井堡、大芦塘堡、小芦塘堡等城堡,还修筑了西起古浪泗水堡,东至索桥堡约200公里的明长城。为进一步巩固边防,于万历三十五年(1607)修筑了永泰城,并派驻重兵把守。明代大规模的修城筑堡、移民实边、屯田耕作,逐渐形成了景泰独特的地域文化和厚重的历史文化,本文就以景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探讨景泰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地域文化特色和历史传承。
景泰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多彩,目前,共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6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5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30项,涉及民间技艺、舞蹈、美术、音乐、信仰、医药等门类。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均具有浓郁的地域文化特色和历史文化内涵。
一、景泰历史上民族融合的表现
景泰自古是一个多民族融合发展的地区,春秋为戎落,战国至秦属月氏,秦末汉初,匈奴破月氏,属匈奴休屠王之地;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后,开河西,列四郡,汉宣帝地节三年(前67),于县境置武威郡媪围县;唐朝广德、大中年间為吐蕃控制,宋朝隶属西夏;明朝万历年间被鞑靼所据,明神宗万历二十六年(1598),景泰境地复归明朝版图;清乾隆四年(1739),在今寿鹿山脚下的宽沟村设县丞一员,负责管理地方事务,乾隆二十二年(1757),将宽沟县丞移驻"红水堡",设分县,取其堡名而称红水分县。景泰这种多民族融合发展的历史造就了多样化的生活特点和风俗习惯,这种多样化的差异渗透于景泰的各种物质文化遗存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呈现出不同民族文化的融合。
在景泰县红水镇,每到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家家有做千层饼的习俗。如今红水的千层饼远近闻名,成为景泰的名小吃。关于千层饼的来历,也有个传说,当年鞑靼占据景泰地区,鞑靼兵欺压百姓,无恶不作。鞑靼人规定,汉民七家公用一把柴刀,汉民结婚前三天晚上新娘要和鞑靼头领睡觉。百姓深受其害,苦不堪言。这一年中秋前夕,红水一带有几户胆大村民私下密谋,准备在中秋之夜起事,杀鞑靼。这几户村民家中做千层饼若干个,将杀鞑靼的传单夹在千层饼中,在中秋当天,将千层饼送到各家各户。在晚上月圆之时,村民趁鞑靼寻欢作乐之际,将鞑靼兵尽杀于兵营之中。此后中秋节做千层饼就在景泰红水一带流传至今,红水千层饼也成了景泰特色名小吃,而千层饼的制作工艺也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红水农村流传,目前也延伸到县城至周边乡镇。还有许多景泰地方特色小吃,像松鹿山蘑菇羊肉、羊头麦子、麻腐包子、荞面搅团等,都是由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特色的食材和制作方法的融合而成的,具有浓郁的景泰地域特色。另外,在景泰地区广为流传的攻鼓子舞、钱鞭子、火链球等民间舞蹈技艺,也是少数民族舞蹈和汉族舞蹈相融合的产物,经过历史的沉淀,演变成为流传于景泰地区的民间舞蹈。
二、景泰历史上移民迁徙的铭记
如前所述,景泰地区是一个多民族融合发展的地区,也是一个历史上移民不断迁徙发展的地区,这个不断移民迁徙的过程也必然会通过一些物质和非物质的文化形式来展现出来,并被铭记和流传下来。
景泰有很长的羌戎、鬼方、匈奴、鲜卑、党项、藏、蒙古等少数民族活动时期,直到唐末五代之后,才逐渐有了比较稳定的社会经济。至明代中后期,方形成了如今的社会格局雏形:芦阳、永泰、红水等地很多人祖上为兵户,坚城固堡内外,人们从事贩卖、耕织、货运、栈店经营等较为固定的生活,逐渐形成了地方文化;中泉、寺滩等部分地方人的先祖跟随明朝肃王镇守西北来陇,辗转至此而安家落户;五佛及沿黄地带人的祖先为明代人口大迁徙时,从山西迁入,在这些地区有先民从山西大柳树迁徙而来的传说;芦阳镇芳草村大多数从兰州条城(今榆中青城)迁徙而来,正路多为河州及永登移民。移民迁徙给景泰地区带来了人口的增加,经济的繁荣,也把一些地区的文化传播到了景泰,这种文化的传播都是通过移民的风俗习惯、饮食习惯、生产方式、宗教信仰等潜移默化的和景泰当地的习俗结合而形成新的地域文化,这种新的地域特色文化在景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表现的尤为突出。
流传于景泰县芦阳镇的打铁花,就是这种移民文化的产物。明万历年间,景泰地境为蒙古鞑靼部落占据。万历二十七年(1599),明庭驱逐鞑靼构筑了新边。打铁花传承人张正胜的先祖以兵户戍边,由山西移驻景泰之芦塘堡,为随军铁匠专事制造兵器和修补农具。当时景泰境内经济、文化落后,每逢佳节,张正胜的先祖主动用自己所掌握的技艺,以打铁花增添节日的喜庆气氛。这一活动延续了下来,逐渐演变成了独特的打铁花习俗。打铁花活动多在春节前后举行,俗称“花会”。寒冬腊月或元宵之夜,傍晚时分,打铁花艺人择一地势平坦的开阔之地,鼓匣燃炭、开炉销铁;数位壮汉持板以待,成百上千的群众四周围观,欢声一片。在两个多小时的“花会”活动中,熟练的打铁花者以不同的力道、角度,结合风向、环境,打出一朵朵千姿百态、争奇斗艳、精彩纷呈、炫目绽放的“铁花”。由于其花样繁多、寓意美好,因此以前农村都喜欢通过打铁花来祈盼来年五谷丰登、富贵吉祥,是景泰广为流传、深受人民群众喜爱的传统节庆活动。景泰打铁花是古代冶铁技术与民俗活动相结合的产物,是西北地区极具特色的民俗活动,具有独特的魅力。 流传于景泰县寺滩乡丰乐、单墩等村的民间鼓乐舞蹈背鼓子舞与兰州太平鼓、武威攻鼓子、天水旋风鼓并称为甘肃四大名鼓,背鼓子舞也是移民的产物,明万历年间,大量移民迁至景泰县,背鼓子由民间艺人带入并流传开来。据说“天将雨而商羊舞”,天旱时,当地百姓遂模仿商羊屈其一足,击鼓歌舞,祈求上苍。从此,背鼓子便成为了消灾免难、庆贺丰收、表达美好愿望的传统舞蹈而延续至今。现在白银市群艺馆专业人员根据景泰背鼓子舞创作的少儿舞蹈《背鼓子》多次在全省、全国比赛中获奖,已成为白银市最具代表性的文化品牌和艺术表演项目。
三、景泰历史中边塞军旅文化的缩影
景泰县位于甘肃省中部,河西走廊东端,地处甘、宁、蒙三省(区)交界地带,自古为交通要塞,要扼咽喉,东轭芦靖,西达庄凉,南接皋兰,北控沙碛,具有“陇右雄镇之一”的战略地位。明代以来,这种地理优势得到了明政府的重视,修城筑堡、移民实边、屯田耕作,景泰这个西北一隅具有了重要的军事价值,也繁衍了一定的边塞文化,这在景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得到了印证。景泰省级非遗项目“滚灯”就是景泰边塞文化的一个典型。据史料记载,长城一线设烽火台传递军情,昼夜分别用狼烟和灯火进行通讯。后来讯号灯流传到民间,便逐渐演绎成今天的景泰滚灯,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
景泰滚灯以其绣球状的构造,“纸包火”的绝活,“排兵布阵”的独特表演形式,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滚灯表演为“跑阵”,以阵表现各种战争场面和美好寓意。表演时先“四门探”,意为清踏四方,压住阵脚。然后布“四门兜底阵(亦称龙门阵)”,排列阵势,表现强大战斗力。接着布“一字长蛇阵”“迷魂阵”(俗称蒜辫子)、“八卦阵”,穿插往返,迷惑引诱敌人。最后是包围阵、“二龙戏珠阵”(俗称蛇抱蛋)的战斗高潮:螺旋状行进,越缠越密、越抱越紧,缠绕猬集,激烈跑动,将敌人围攻剿灭。在表演最后收兵回营时,两队滚灯相抵于空中结彩门,举灯欢庆,与民同乐。彩灯滚动时如一条五彩斑斓的长龙,扭曲跃动,回头摆尾,往复盘旋,交相辉映,生动表现了古时行军打仗时探营、布阵、对垒、厮杀及得胜回营等场景。这种寓战阵于舞蹈的非遗文化,帶有鲜明的战争和军事的特点,是边塞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攻鼓子舞更是战争场面生动鲜明的写照。攻鼓子舞流传于景泰县喜泉乡,据传是源于模拟抵御敌人、破围杀敌的战争鼓舞。攻鼓子舞蹈表演有武士装舞者36人,领舞指挥者一人,其所挎的腰鼓鼓面直径30厘米左右,筒长近50厘米,鼓身中间较粗,以羯羊皮做鼓皮。攻鼓子舞鼓点紧密,舞蹈节奏明快,动作幅度大。整场鼓舞先缓后急,形象展现两军对垒的肃杀紧张、试探攻击、奋勇冲杀、分割包围、歼敌回营等战争场面,高潮时气氛紧张高昂、慷慨激烈,充满了“战斗杀敌”气息;最后凯旋收兵时,欢快喜庆,攻鼓舞队队形分为数个小圈,齐唱“小曲”,凯歌而还。攻鼓子舞蹈突出表现斗志昂扬、奋勇进攻的激烈战斗,攻击态势鲜明,是腰鼓表演的精粹。
四、景泰历史上神社祭祀文化的延续
对神灵的敬畏都是通过神社祭祀活动来完成的,景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很大一部分是表现对神社祭祀活动的。社火是景泰民间传统的闹新春节目之一,景泰社火保留了大量传统的祭祀、祈祷、舞蹈形式。其“神”即为祭天地、敬神灵之意,舞者以其特异的装饰、肢体语言和舞蹈方式,来沟通天地神灵。景泰社火至今仍保留着传统神社火领路高灯笼、高跷、仙女、武将、名人等衣饰装扮,各色人物面部化妆,按传统形制描画剪贴糊彩纸作为各种道具的外部装饰,沿用清代的服饰用具形制。传统神社火由旗手、炮仗队、鼓乐队、高乐客灯笼、高跷子(较低矮,脚踩踏板离地六、七寸)、“大身子”(仙女、武将、名人等)、中郎(男装)、拉花(女装)、旱船及麻老婆、鬼子、毛蛋客(丑角)、货郎、瞎仙等组成,人物多衣领内插两把打开的纸扇,竖插于两肩。各种道具的外部装饰。人物面部用黑、红、白、蓝、绿等各色颜料,描画勾勒,以示人物文武、仙凡、净丑的身份。神社火表演既有汉族特点,又有少数民族粗犷奔放的特色。
而流传于寺滩的钱鞭子舞脱胎于武术,同时也具有神话色彩。钱鞭子舞又名敬德鞭舞。据传,唐朝时期的著名将领尉迟恭(字敬德)监修了永泰城南老爷山的祖师殿,殿内供奉真武大帝塑像(据《景泰县史话》记载,1967年春拆老爷山真武殿时,发现中梁上部用朱红书“唐**,*二年尉迟敬德监修”字样)。落成之日,大将敬德手持神鞭和当地民工巧匠及朝拜的老百姓起舞庆祝,盛况空前。人们虔心朝拜真武大帝,千百年来香火不绝。当地人为了表达对大将敬德的怀念之情,就在逢年过节及盛大庙会时手持镶有铜钱的鞭杆挥舞表演,长期传承下来,逐渐演变出一套集驱魔辟邪、强身健体、娱乐舞蹈于一体的鞭术,后经有识之士编成鞭法,配以地方唱腔,方便大众健身,形成了得心应手,手法灵活,变化无穷,独领风骚的钱鞭子舞,成为当地民众心目中的一种神鞭。
五、景泰劳动人民聪明智慧的结晶
景泰地域偏远,自然条件恶劣,生活条件艰苦,但是先民在这种艰苦的环境中发挥自己的聪明智慧,充分利用身边的有限资源,发明创造出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非物质文化技艺。非物质文化技艺,承载着先民们创造的文化精华,具有天才的个性创造力。景泰砂锅制作技艺和李氏树皮画技艺即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明代末年,宽沟窑匠发现了芦阳镇西关村有便利的烧窑条件,便举家迁徙于此,广招门徒、开窑制器,逐渐形成了景泰特有的砂锅制作行业。砂锅烧制的技艺十分复杂。人们在山丘边箍窑或掏挖坚固的土窑洞作为砂锅窑,于窑口两侧各置磨盘状的手工慢轮一组。砂锅制作所用原料为黏土、焦炭,其中黏土取用附近的白土、红土、黄土和青土混合而成,经打碾、推磨、过筛,以一定的比例掺和形成“五合土”来制作砂锅。制坯时,艺人一边转动慢轮,一边用双手抟泥,放在模子上用木板拍打、专用器具抹平、刮削、捋捏,制成砂锅坯子,放置于太阳下晒干,于晚间入灶烧制。砂锅烧制使用专用的砂锅灶。砂锅灶为泥坯砌垒盘制,上方有三个并排的炉灶;炉灶底有灶眼连通下面的灶洞,灶洞贯通窑侧的土风匣。工人手拉风匣鼓风,充分燃烧灶内的煤炭;炉工放入灶沿上摆放的砂锅坯子,盖上陶锅焖烧。经多次挑转翻烧、出炉、撒焦炭、入暗锅上釉等多重工序后才最终成器。砂锅制品有头号锅、二号锅、三号锅等套锅和蛛蛛锅、水壶、茶壶、大中小炖罐、药罐、鏊锅、水罐、米罐等,几乎涵盖了生活中所有的盛煮、藏储用品。
在饱受饥荒的年代,几乎景泰全县人口,均有过“肩背砂锅换粮食”的艰辛经历,不少景泰农民拉着砂锅,远走定西、武威、中卫、靖远等周边地区,用砂锅换取粗米、杂粮,背回家里养活妻儿老小,以此艰难地渡过饥荒。可以说,曾经的景泰砂锅,给了千万个家庭生活的希望,救活了成千上万人的性命。砂锅制作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成为地方历史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树皮笔画是一种民间美术,起源于景泰县芦阳镇芳草村,是就地取材、土生土长的景泰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树皮笔画以树皮为笔作画,绘画风格自然朴实、恬静素雅、清新悦目,具有独特的魅力。树皮笔画用黑白灰的简单色彩,表现外在形态和内在情感,结构简洁、体裁丰富、艺术语言鲜明、表现手法灵活,艺术形式十分独特,是中国式的“素描”。树皮笔所绘的花鸟画艳丽鲜活、充满生活情趣,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皴画的山水景物具有很强的真实感,画中奇峰峭壁、烟林雾树、石嶙水瀑、楼兀廊廻,妙趣横生:沟峰险峻秀丽,潺潺流水仿若有声;人物景致有动有静、神态迥异,呈现出无限风光和美好生活交映成辉的优美景象。树皮笔画产生于人民群众的劳动和生活实践之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朵奇葩。
综上所述,景泰非物质文化既在民族融合、移民迁徙中演变,也在边塞军旅、神社祭祀中发展,更在景泰先民的劳动生产中壮大。景泰非物质文化处处折射出景泰历史、民族、军事、社会发展的风采,融合在景泰人民的血脉之中,深深地影响着一代代的景泰儿女,是最具特色的景泰记忆。
参考文献
[1] 陈又林.从日本经验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J].神州民俗(学术版),2012,(3):10-12.
[2] 徐继宏,薛帅,郑蕾.“走进非遗第一线”振兴传统工艺浙江行纪实[N].中国文化报,2017-06-08.
[3] 秀花,刘伟.论羌族民间舞蹈的多元文化特征及其社会功能[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3,(11).
[4]《景泰县志》[M].兰州: 兰州大学出版社,1996.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文化特色;地域文化特色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的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人类创造力。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人类以口头或动作方式相传,具有民族历史积淀和广泛、突出代表性的民间文化遗产,它曾被誉为“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民族记忆的背影”。不可否认,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有一定的地域性,每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生和传承,都与一定的地域有关联,相关地域环境之中独特的自然环境、文化传统、宗教信仰、生产水平,生活习惯、民风民俗等方面决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形成和传承,而非物质文化遗产地域性既体现又进一步强化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族性。
景泰位于甘、蒙、宁三省区交界处,境内古丝绸之路与北大路(银川至兰州)交汇,四方辐辏,商旅逶迤,贸易往来不绝。历史上的景泰既是交通要道,也是军事重镇,汉代设媪围县,唐代置新泉军,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松山战役后景泰境地复归明朝版图,之后在景泰境内筑堡设防,修建了松山城、红水堡、三眼井堡、大芦塘堡、小芦塘堡等城堡,还修筑了西起古浪泗水堡,东至索桥堡约200公里的明长城。为进一步巩固边防,于万历三十五年(1607)修筑了永泰城,并派驻重兵把守。明代大规模的修城筑堡、移民实边、屯田耕作,逐渐形成了景泰独特的地域文化和厚重的历史文化,本文就以景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探讨景泰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地域文化特色和历史传承。
景泰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多彩,目前,共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6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5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30项,涉及民间技艺、舞蹈、美术、音乐、信仰、医药等门类。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均具有浓郁的地域文化特色和历史文化内涵。
一、景泰历史上民族融合的表现
景泰自古是一个多民族融合发展的地区,春秋为戎落,战国至秦属月氏,秦末汉初,匈奴破月氏,属匈奴休屠王之地;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后,开河西,列四郡,汉宣帝地节三年(前67),于县境置武威郡媪围县;唐朝广德、大中年间為吐蕃控制,宋朝隶属西夏;明朝万历年间被鞑靼所据,明神宗万历二十六年(1598),景泰境地复归明朝版图;清乾隆四年(1739),在今寿鹿山脚下的宽沟村设县丞一员,负责管理地方事务,乾隆二十二年(1757),将宽沟县丞移驻"红水堡",设分县,取其堡名而称红水分县。景泰这种多民族融合发展的历史造就了多样化的生活特点和风俗习惯,这种多样化的差异渗透于景泰的各种物质文化遗存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呈现出不同民族文化的融合。
在景泰县红水镇,每到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家家有做千层饼的习俗。如今红水的千层饼远近闻名,成为景泰的名小吃。关于千层饼的来历,也有个传说,当年鞑靼占据景泰地区,鞑靼兵欺压百姓,无恶不作。鞑靼人规定,汉民七家公用一把柴刀,汉民结婚前三天晚上新娘要和鞑靼头领睡觉。百姓深受其害,苦不堪言。这一年中秋前夕,红水一带有几户胆大村民私下密谋,准备在中秋之夜起事,杀鞑靼。这几户村民家中做千层饼若干个,将杀鞑靼的传单夹在千层饼中,在中秋当天,将千层饼送到各家各户。在晚上月圆之时,村民趁鞑靼寻欢作乐之际,将鞑靼兵尽杀于兵营之中。此后中秋节做千层饼就在景泰红水一带流传至今,红水千层饼也成了景泰特色名小吃,而千层饼的制作工艺也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红水农村流传,目前也延伸到县城至周边乡镇。还有许多景泰地方特色小吃,像松鹿山蘑菇羊肉、羊头麦子、麻腐包子、荞面搅团等,都是由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特色的食材和制作方法的融合而成的,具有浓郁的景泰地域特色。另外,在景泰地区广为流传的攻鼓子舞、钱鞭子、火链球等民间舞蹈技艺,也是少数民族舞蹈和汉族舞蹈相融合的产物,经过历史的沉淀,演变成为流传于景泰地区的民间舞蹈。
二、景泰历史上移民迁徙的铭记
如前所述,景泰地区是一个多民族融合发展的地区,也是一个历史上移民不断迁徙发展的地区,这个不断移民迁徙的过程也必然会通过一些物质和非物质的文化形式来展现出来,并被铭记和流传下来。
景泰有很长的羌戎、鬼方、匈奴、鲜卑、党项、藏、蒙古等少数民族活动时期,直到唐末五代之后,才逐渐有了比较稳定的社会经济。至明代中后期,方形成了如今的社会格局雏形:芦阳、永泰、红水等地很多人祖上为兵户,坚城固堡内外,人们从事贩卖、耕织、货运、栈店经营等较为固定的生活,逐渐形成了地方文化;中泉、寺滩等部分地方人的先祖跟随明朝肃王镇守西北来陇,辗转至此而安家落户;五佛及沿黄地带人的祖先为明代人口大迁徙时,从山西迁入,在这些地区有先民从山西大柳树迁徙而来的传说;芦阳镇芳草村大多数从兰州条城(今榆中青城)迁徙而来,正路多为河州及永登移民。移民迁徙给景泰地区带来了人口的增加,经济的繁荣,也把一些地区的文化传播到了景泰,这种文化的传播都是通过移民的风俗习惯、饮食习惯、生产方式、宗教信仰等潜移默化的和景泰当地的习俗结合而形成新的地域文化,这种新的地域特色文化在景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表现的尤为突出。
流传于景泰县芦阳镇的打铁花,就是这种移民文化的产物。明万历年间,景泰地境为蒙古鞑靼部落占据。万历二十七年(1599),明庭驱逐鞑靼构筑了新边。打铁花传承人张正胜的先祖以兵户戍边,由山西移驻景泰之芦塘堡,为随军铁匠专事制造兵器和修补农具。当时景泰境内经济、文化落后,每逢佳节,张正胜的先祖主动用自己所掌握的技艺,以打铁花增添节日的喜庆气氛。这一活动延续了下来,逐渐演变成了独特的打铁花习俗。打铁花活动多在春节前后举行,俗称“花会”。寒冬腊月或元宵之夜,傍晚时分,打铁花艺人择一地势平坦的开阔之地,鼓匣燃炭、开炉销铁;数位壮汉持板以待,成百上千的群众四周围观,欢声一片。在两个多小时的“花会”活动中,熟练的打铁花者以不同的力道、角度,结合风向、环境,打出一朵朵千姿百态、争奇斗艳、精彩纷呈、炫目绽放的“铁花”。由于其花样繁多、寓意美好,因此以前农村都喜欢通过打铁花来祈盼来年五谷丰登、富贵吉祥,是景泰广为流传、深受人民群众喜爱的传统节庆活动。景泰打铁花是古代冶铁技术与民俗活动相结合的产物,是西北地区极具特色的民俗活动,具有独特的魅力。 流传于景泰县寺滩乡丰乐、单墩等村的民间鼓乐舞蹈背鼓子舞与兰州太平鼓、武威攻鼓子、天水旋风鼓并称为甘肃四大名鼓,背鼓子舞也是移民的产物,明万历年间,大量移民迁至景泰县,背鼓子由民间艺人带入并流传开来。据说“天将雨而商羊舞”,天旱时,当地百姓遂模仿商羊屈其一足,击鼓歌舞,祈求上苍。从此,背鼓子便成为了消灾免难、庆贺丰收、表达美好愿望的传统舞蹈而延续至今。现在白银市群艺馆专业人员根据景泰背鼓子舞创作的少儿舞蹈《背鼓子》多次在全省、全国比赛中获奖,已成为白银市最具代表性的文化品牌和艺术表演项目。
三、景泰历史中边塞军旅文化的缩影
景泰县位于甘肃省中部,河西走廊东端,地处甘、宁、蒙三省(区)交界地带,自古为交通要塞,要扼咽喉,东轭芦靖,西达庄凉,南接皋兰,北控沙碛,具有“陇右雄镇之一”的战略地位。明代以来,这种地理优势得到了明政府的重视,修城筑堡、移民实边、屯田耕作,景泰这个西北一隅具有了重要的军事价值,也繁衍了一定的边塞文化,这在景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得到了印证。景泰省级非遗项目“滚灯”就是景泰边塞文化的一个典型。据史料记载,长城一线设烽火台传递军情,昼夜分别用狼烟和灯火进行通讯。后来讯号灯流传到民间,便逐渐演绎成今天的景泰滚灯,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
景泰滚灯以其绣球状的构造,“纸包火”的绝活,“排兵布阵”的独特表演形式,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滚灯表演为“跑阵”,以阵表现各种战争场面和美好寓意。表演时先“四门探”,意为清踏四方,压住阵脚。然后布“四门兜底阵(亦称龙门阵)”,排列阵势,表现强大战斗力。接着布“一字长蛇阵”“迷魂阵”(俗称蒜辫子)、“八卦阵”,穿插往返,迷惑引诱敌人。最后是包围阵、“二龙戏珠阵”(俗称蛇抱蛋)的战斗高潮:螺旋状行进,越缠越密、越抱越紧,缠绕猬集,激烈跑动,将敌人围攻剿灭。在表演最后收兵回营时,两队滚灯相抵于空中结彩门,举灯欢庆,与民同乐。彩灯滚动时如一条五彩斑斓的长龙,扭曲跃动,回头摆尾,往复盘旋,交相辉映,生动表现了古时行军打仗时探营、布阵、对垒、厮杀及得胜回营等场景。这种寓战阵于舞蹈的非遗文化,帶有鲜明的战争和军事的特点,是边塞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攻鼓子舞更是战争场面生动鲜明的写照。攻鼓子舞流传于景泰县喜泉乡,据传是源于模拟抵御敌人、破围杀敌的战争鼓舞。攻鼓子舞蹈表演有武士装舞者36人,领舞指挥者一人,其所挎的腰鼓鼓面直径30厘米左右,筒长近50厘米,鼓身中间较粗,以羯羊皮做鼓皮。攻鼓子舞鼓点紧密,舞蹈节奏明快,动作幅度大。整场鼓舞先缓后急,形象展现两军对垒的肃杀紧张、试探攻击、奋勇冲杀、分割包围、歼敌回营等战争场面,高潮时气氛紧张高昂、慷慨激烈,充满了“战斗杀敌”气息;最后凯旋收兵时,欢快喜庆,攻鼓舞队队形分为数个小圈,齐唱“小曲”,凯歌而还。攻鼓子舞蹈突出表现斗志昂扬、奋勇进攻的激烈战斗,攻击态势鲜明,是腰鼓表演的精粹。
四、景泰历史上神社祭祀文化的延续
对神灵的敬畏都是通过神社祭祀活动来完成的,景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很大一部分是表现对神社祭祀活动的。社火是景泰民间传统的闹新春节目之一,景泰社火保留了大量传统的祭祀、祈祷、舞蹈形式。其“神”即为祭天地、敬神灵之意,舞者以其特异的装饰、肢体语言和舞蹈方式,来沟通天地神灵。景泰社火至今仍保留着传统神社火领路高灯笼、高跷、仙女、武将、名人等衣饰装扮,各色人物面部化妆,按传统形制描画剪贴糊彩纸作为各种道具的外部装饰,沿用清代的服饰用具形制。传统神社火由旗手、炮仗队、鼓乐队、高乐客灯笼、高跷子(较低矮,脚踩踏板离地六、七寸)、“大身子”(仙女、武将、名人等)、中郎(男装)、拉花(女装)、旱船及麻老婆、鬼子、毛蛋客(丑角)、货郎、瞎仙等组成,人物多衣领内插两把打开的纸扇,竖插于两肩。各种道具的外部装饰。人物面部用黑、红、白、蓝、绿等各色颜料,描画勾勒,以示人物文武、仙凡、净丑的身份。神社火表演既有汉族特点,又有少数民族粗犷奔放的特色。
而流传于寺滩的钱鞭子舞脱胎于武术,同时也具有神话色彩。钱鞭子舞又名敬德鞭舞。据传,唐朝时期的著名将领尉迟恭(字敬德)监修了永泰城南老爷山的祖师殿,殿内供奉真武大帝塑像(据《景泰县史话》记载,1967年春拆老爷山真武殿时,发现中梁上部用朱红书“唐**,*二年尉迟敬德监修”字样)。落成之日,大将敬德手持神鞭和当地民工巧匠及朝拜的老百姓起舞庆祝,盛况空前。人们虔心朝拜真武大帝,千百年来香火不绝。当地人为了表达对大将敬德的怀念之情,就在逢年过节及盛大庙会时手持镶有铜钱的鞭杆挥舞表演,长期传承下来,逐渐演变出一套集驱魔辟邪、强身健体、娱乐舞蹈于一体的鞭术,后经有识之士编成鞭法,配以地方唱腔,方便大众健身,形成了得心应手,手法灵活,变化无穷,独领风骚的钱鞭子舞,成为当地民众心目中的一种神鞭。
五、景泰劳动人民聪明智慧的结晶
景泰地域偏远,自然条件恶劣,生活条件艰苦,但是先民在这种艰苦的环境中发挥自己的聪明智慧,充分利用身边的有限资源,发明创造出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非物质文化技艺。非物质文化技艺,承载着先民们创造的文化精华,具有天才的个性创造力。景泰砂锅制作技艺和李氏树皮画技艺即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明代末年,宽沟窑匠发现了芦阳镇西关村有便利的烧窑条件,便举家迁徙于此,广招门徒、开窑制器,逐渐形成了景泰特有的砂锅制作行业。砂锅烧制的技艺十分复杂。人们在山丘边箍窑或掏挖坚固的土窑洞作为砂锅窑,于窑口两侧各置磨盘状的手工慢轮一组。砂锅制作所用原料为黏土、焦炭,其中黏土取用附近的白土、红土、黄土和青土混合而成,经打碾、推磨、过筛,以一定的比例掺和形成“五合土”来制作砂锅。制坯时,艺人一边转动慢轮,一边用双手抟泥,放在模子上用木板拍打、专用器具抹平、刮削、捋捏,制成砂锅坯子,放置于太阳下晒干,于晚间入灶烧制。砂锅烧制使用专用的砂锅灶。砂锅灶为泥坯砌垒盘制,上方有三个并排的炉灶;炉灶底有灶眼连通下面的灶洞,灶洞贯通窑侧的土风匣。工人手拉风匣鼓风,充分燃烧灶内的煤炭;炉工放入灶沿上摆放的砂锅坯子,盖上陶锅焖烧。经多次挑转翻烧、出炉、撒焦炭、入暗锅上釉等多重工序后才最终成器。砂锅制品有头号锅、二号锅、三号锅等套锅和蛛蛛锅、水壶、茶壶、大中小炖罐、药罐、鏊锅、水罐、米罐等,几乎涵盖了生活中所有的盛煮、藏储用品。
在饱受饥荒的年代,几乎景泰全县人口,均有过“肩背砂锅换粮食”的艰辛经历,不少景泰农民拉着砂锅,远走定西、武威、中卫、靖远等周边地区,用砂锅换取粗米、杂粮,背回家里养活妻儿老小,以此艰难地渡过饥荒。可以说,曾经的景泰砂锅,给了千万个家庭生活的希望,救活了成千上万人的性命。砂锅制作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成为地方历史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树皮笔画是一种民间美术,起源于景泰县芦阳镇芳草村,是就地取材、土生土长的景泰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树皮笔画以树皮为笔作画,绘画风格自然朴实、恬静素雅、清新悦目,具有独特的魅力。树皮笔画用黑白灰的简单色彩,表现外在形态和内在情感,结构简洁、体裁丰富、艺术语言鲜明、表现手法灵活,艺术形式十分独特,是中国式的“素描”。树皮笔所绘的花鸟画艳丽鲜活、充满生活情趣,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皴画的山水景物具有很强的真实感,画中奇峰峭壁、烟林雾树、石嶙水瀑、楼兀廊廻,妙趣横生:沟峰险峻秀丽,潺潺流水仿若有声;人物景致有动有静、神态迥异,呈现出无限风光和美好生活交映成辉的优美景象。树皮笔画产生于人民群众的劳动和生活实践之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朵奇葩。
综上所述,景泰非物质文化既在民族融合、移民迁徙中演变,也在边塞军旅、神社祭祀中发展,更在景泰先民的劳动生产中壮大。景泰非物质文化处处折射出景泰历史、民族、军事、社会发展的风采,融合在景泰人民的血脉之中,深深地影响着一代代的景泰儿女,是最具特色的景泰记忆。
参考文献
[1] 陈又林.从日本经验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J].神州民俗(学术版),2012,(3):10-12.
[2] 徐继宏,薛帅,郑蕾.“走进非遗第一线”振兴传统工艺浙江行纪实[N].中国文化报,2017-06-08.
[3] 秀花,刘伟.论羌族民间舞蹈的多元文化特征及其社会功能[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3,(11).
[4]《景泰县志》[M].兰州: 兰州大学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