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河西冬季平均冻土深度对春小麦生育期的影响

来源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g1209002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甘肃河西分布较为均匀的11个站点冬季平均冻土资料,分析冻土的年际变化特征,并分析了冻土深度对春小麦生育期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近45年来,甘肃河西冬季冻土深度的变化呈现出波动中逐年减小的趋势,其减小速率为5.5 cm/10a;甘肃河西西部、中部和东部的春小麦生育期均有提前趋势,中部提前趋势最为明显;冬季冻土深度与东部和西部春小麦生育期相关性显著,与中部的酒泉站春小麦生育期相关性较差,仅与出苗和三叶期相关性较好;春小麦生育期随冻土深度的增加而推迟,西部的敦煌推迟速率为1.8~2.4 d/10cm,中部的
其他文献
如何让学生从死记硬背和题海战术中解脱出来,既要减轻孩子的过重学习负担,又要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是家长和教师一直面对的难题。笔者结合十余年的教学实践,浅显地谈谈几点个人体会。  一 画示意图,帮助理解  把用文字表达的应用题,让孩子用图解或绘画的形式画出来,可以帮助孩子理解应用题的含义,作出正确的判断。  例如,有这样一道应用题:“一桶油连桶共重120千克,第一次倒出一半油,第二次再倒出剩下油的一
目前,兴趣小组合作学习已被越来越多的教师运用到教学中,同时也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该如何组织学生有效地开展兴趣小组活动,促使他们的语文素养均衡发展呢?  一选好兴趣小组活动的内容  适宜的语文兴趣小组活动内容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创新意识、合作精神、综合实践能力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因此,教师在设计活动内容时,选材要紧扣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要体现趣味性
教师的教学设计缺乏对学生学习方式的设计,通过"板块三串式"的教学设计模式,改善教学设计结构,从而改变了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多样化的学习。
为了对Kantor模型进行改进,提出了一个修正的Kantor模型.研究表明,在Kantor模型中忽略的定容放热过程和可变残余废气质量分数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小循环变动,然而在Kantor模型
为了更好地说明问题,让我们回顾当下大部分地区小学语文的作业设计现状吧。  {1}突出习题练习,弱化知识应用。教师们一般认为:题目做得多了,自然就掌握了语文知识。不少语文老师更是认为这是语文学科不同于数学学科的特点,字词多抄抄自然记得牢,诗文多背背甚至多默默更能记得深。单一的抄词语,抄课文既利于批改,又保证了考试时不丢基本分,当然容易大行其道。造成了“机械重复、繁琐无趣”成了语文作业的代名词。对于如
粉笔加黑板、指导加习作是传统的作文教学形式。这种单一的教学形式极大地限制了学生想象的空间。加上传统的作文教学资源极其有限,反馈评价也形同虚设,因此写出来的文章也是千人一面,万人一腔,单调空洞。班班通的进入,能比较好地突破传统作文教学的壁垒,提高作文教学效率。  一利用班班通的网络技术进行资源收集与筛选  班班通的计算机网络连接为教师收集海量的作文教学信息提供了有力保障。如在教学《人物外貌素描》习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