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时代的政治文化最能体现在教科书中,尤其是有关人文学科方面的内容,教科书就是一个窗口,从这里我们能够发现一个时代的政治文化是如何改变人们的行为和习惯的。”在中学语文教科书中阅读鲁迅,同样可以体会到时代的温度与呼吸。
一、新课标下中学教材鲁迅作品的选编
由于受到不同时期的政治文化因素的影响,教材中鲁迅作品的选编或多或少地带有时代的烙印。这一方面说明鲁迅作品的复杂性,另一方面也说明鲁迅思想的超前性。2001年秋,教育部制定了《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新课标强调课程的现代性,主张开放的、弹性的教学模式,倡导主体的参与性和知识的放射性。教材无疑是课程现代性的第一大载体,必须对其改革,赋予其时代的特色。鲁迅作品的重新选编属于其中的一部分。从选编结果看,鲁迅作品中文质兼美的小说、散文被大量保留,杂文数量较前则大大减少。如,新版教材增加了《灯下漫笔(节选)》《阿长与〈山海经〉》《雪》;删除了《最先与最后》《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秋夜》《范爱农》《文学与出汗》《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人生识字糊涂始》《答北斗杂志社问》《“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友邦惊诧”论》《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等。
二、新课标下对中学鲁迅作品的解读与阐释
新课标下的《教师教学用书》吸取了过去教学参考书编写中的经验教训,以新课标为指导,以教材为依据,努力体现新课标的要求,重在说明教材的编写意图。在课文的点评和鉴赏指导中,注意吸收语文教学和语言学、文学研究中已有定论的新成果。从大多数语文教师的实际出发,既注意帮助教师解决备课中的实际困难,又注意给教师留有余地,有利于发挥教师进一步钻研教材的积极性。尽量不提供结论性的东西,以发挥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的创造性。以2001 年修订的《初中语文教师教学用书》为例: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前后两部分的关系,教学参考书的“课文说明”提供了三种观点:1.两部分是和谐统一的,贯穿全文的,是甜美的欢乐的回忆,是一颗天真调皮的童心,这是这篇散文的意境美和韵味美之所在。2.是对比关系,用乐园似的百草园生活来和阴森、冷酷、枯燥、陈腐的三味书屋相对比,一个是多么适合儿童心理,表现了儿童广泛的生活乐趣,一个是多么妨碍儿童身心发展。3.是衬托关系,用自由欢乐的百草园生活来衬托枯燥无味的三味书屋生活,以批判封建教育制度对儿童的束缚和损害。
《故乡》的主题,编者提供了以下三种看法:1.“故乡”是中国人精神的反映。从孩子的纯真、有生气到成年人的麻木、愚钝,表现了中国普通民众的生命和活力是怎样被扼杀的。2.表现中国社会愚昧、落后、贫穷的轮回。3.渴望纯真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孔乙己》的主题,编者给教师提供了以下三种看法:1.批判封建制度和封建思想。小说反映了封建文化和封建教育对读书人的毒害,控诉了科举制度的罪恶,揭示了封建制度必然崩溃的原因和前景。2.社会变革中小人物的无奈。在社会变革中,小人物根本无力把握自己的命运,他们遵从固有的心态,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找不到自己的出路,最终只能被生活吞噬。 3.批判冷漠、麻木的国民性。通过描写周围群众对孔乙己的态度,揭示了封建社会的世态炎凉,人们冷漠麻木、思想昏沉的精神状态,以及社会对于不幸者的冷酷。
《雪》是鲁迅散文诗集《野草》中最为明朗的一篇。“一九二四年岁暮,北方降雪。十二月一日,鲁迅在日记中写道:‘雨雪。……下午霁,夜复雪。’翌日,天放晴而有风。《鲁迅日记》又载:‘大风吹雪盈空际。’这七字颇富诗意。可见作者‘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陆机《文赋》),此时已萌发创作冲动。十七天后,题为‘雪’的散文诗便诞生了。”“理解了这篇文章的最后一句,‘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也就理解了这篇文章的主旨。这句话对文章中提到的自然景致——江南的雪与朔方的雪作出了倾向性的判断,江南的雪已经死掉,而朔方的雪,在孤独的旋转升腾中升华,成了雨的精魂。”
新教材更多的是提供参考性资料,为教师在教学中辨别使用。从课前的阅读提示中不难看出,新教材对鲁迅作品的解读态度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三、拉近当代中学生与鲁迅作品的距离
在10多年的从教经历中,教师不愿教、学生不愿学的例子不在少数。报纸、杂志上也有不少人在探讨学生不愿意学习鲁迅作品的原因,概括如下:一是认为时代差异造成学生的心理隔膜;二是陈旧的参考用书不能准确反映作品意蕴;三是一些作家、学者对鲁迅的贬损;四是教师授课视野狭窄,解说成分太大,学生难以获得感情的陶冶和美的启迪。假如以上理由全部成立的话,那么,我认为,新课标的出台以及新教材的出版已经使第二个理由不再成为理由。第三个理由不含人身攻击的话,仅从作品出发,应该属于学术争鸣的领域,对学生学习鲁迅作品并没有什么影响,从学生求新好奇的心理来看,反而容易刺激学生多了解鲁迅作品。另一方面,对鲁迅作品的百家争鸣也有助于对作品的理解。这样一来,就剩下“时代差异”和“教师授课方式”两个理由了。为拉近当代中学生与鲁迅先生作品的距离,建议:
1.选择适合中学生阅读的鲁迅作品
教材的编写要全面体现鲁迅的人文思想,内容要丰富,体裁要多样,可设置必讲、选讲、选读等多个阅读层次。除现行教材中的小说、散文、杂文外,还可增加散文诗、诗歌、日记等内容,使中学生对鲁迅作品的学习变成“一种与鲁迅相遇的‘过程性’阅读——先‘感受鲁迅’,再‘阅读鲁迅’,继而‘研究鲁迅’,最后自己‘言说鲁迅’,使中学生与鲁迅发生逐渐深入的关系”,走进鲁迅丰富的情感世界,了解“鲁迅精神”的不同侧面。
2.教参编写百花齐放
童庆炳说:“文学接受是个性化行为,读者可以这样或那样理解作品,这是读者的权利。”因此,教参一方面要及时补充学术前沿的最新动向,让鲁迅作品教学紧紧跟上时代的步伐;另一方面,教参的观点可以百家争鸣,教师把不同甚至对立的观点交代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品评。
3.鼓励联系实际的教学模式
人们常常感叹,鲁迅作品好像就是写于今天。在我们深深地感叹鲁迅思想穿透力的同时,不得不承认鲁迅文学与鲁迅思想在今天的重要价值。具有如此重要意义的作品却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出现了障碍,与长期形成的僵死的、公式化的、概念化的教学模式不无关系。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的内涵是多层次的、多义的、模糊的,甚至无法言传的,并且常读常新。建议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紧紧联系现实生活,尽可能启发学生阅读的创造性,鼓励学生参与对作品的阐释。易中天、于丹等从实际出发对《三国演义》《论语》等经典著作的解读方式,不失为拉近中学生与鲁迅作品距离的一个好的选择。
4.语文教师的与时俱进
由于鲁迅作品特有的深刻性,阅读者需要有相当的文史知识、生活阅历和一定的古文修养,而这些又都是一个合格的语文教师所必备的。所以,语文教师应尽可能多地认真阅读鲁迅原著,吸收新近的学术成果,这不仅是走向鲁迅的需要,而且是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有效手段。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中学鲁迅作品的教学改革,是语文界一项艰巨而重大的研究课题,希望中学生与鲁迅作品的距离越来越近。
参考文献:
①子通《鲁迅评说八十年》,中国华侨出版社,2005。
②陈漱渝等《颠覆与传承——论鲁迅的当代意义》,福建教育出版社,2006。
③孔庆东等《审视中学语文教育》,汕头大学出版社,1999。
④薄景昕《鲁迅作品接受与阐释的新视角》,《东北师大学报》2007年第1期。
(作者单位:浮山县天坛中学)
一、新课标下中学教材鲁迅作品的选编
由于受到不同时期的政治文化因素的影响,教材中鲁迅作品的选编或多或少地带有时代的烙印。这一方面说明鲁迅作品的复杂性,另一方面也说明鲁迅思想的超前性。2001年秋,教育部制定了《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新课标强调课程的现代性,主张开放的、弹性的教学模式,倡导主体的参与性和知识的放射性。教材无疑是课程现代性的第一大载体,必须对其改革,赋予其时代的特色。鲁迅作品的重新选编属于其中的一部分。从选编结果看,鲁迅作品中文质兼美的小说、散文被大量保留,杂文数量较前则大大减少。如,新版教材增加了《灯下漫笔(节选)》《阿长与〈山海经〉》《雪》;删除了《最先与最后》《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秋夜》《范爱农》《文学与出汗》《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人生识字糊涂始》《答北斗杂志社问》《“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友邦惊诧”论》《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等。
二、新课标下对中学鲁迅作品的解读与阐释
新课标下的《教师教学用书》吸取了过去教学参考书编写中的经验教训,以新课标为指导,以教材为依据,努力体现新课标的要求,重在说明教材的编写意图。在课文的点评和鉴赏指导中,注意吸收语文教学和语言学、文学研究中已有定论的新成果。从大多数语文教师的实际出发,既注意帮助教师解决备课中的实际困难,又注意给教师留有余地,有利于发挥教师进一步钻研教材的积极性。尽量不提供结论性的东西,以发挥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的创造性。以2001 年修订的《初中语文教师教学用书》为例: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前后两部分的关系,教学参考书的“课文说明”提供了三种观点:1.两部分是和谐统一的,贯穿全文的,是甜美的欢乐的回忆,是一颗天真调皮的童心,这是这篇散文的意境美和韵味美之所在。2.是对比关系,用乐园似的百草园生活来和阴森、冷酷、枯燥、陈腐的三味书屋相对比,一个是多么适合儿童心理,表现了儿童广泛的生活乐趣,一个是多么妨碍儿童身心发展。3.是衬托关系,用自由欢乐的百草园生活来衬托枯燥无味的三味书屋生活,以批判封建教育制度对儿童的束缚和损害。
《故乡》的主题,编者提供了以下三种看法:1.“故乡”是中国人精神的反映。从孩子的纯真、有生气到成年人的麻木、愚钝,表现了中国普通民众的生命和活力是怎样被扼杀的。2.表现中国社会愚昧、落后、贫穷的轮回。3.渴望纯真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孔乙己》的主题,编者给教师提供了以下三种看法:1.批判封建制度和封建思想。小说反映了封建文化和封建教育对读书人的毒害,控诉了科举制度的罪恶,揭示了封建制度必然崩溃的原因和前景。2.社会变革中小人物的无奈。在社会变革中,小人物根本无力把握自己的命运,他们遵从固有的心态,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找不到自己的出路,最终只能被生活吞噬。 3.批判冷漠、麻木的国民性。通过描写周围群众对孔乙己的态度,揭示了封建社会的世态炎凉,人们冷漠麻木、思想昏沉的精神状态,以及社会对于不幸者的冷酷。
《雪》是鲁迅散文诗集《野草》中最为明朗的一篇。“一九二四年岁暮,北方降雪。十二月一日,鲁迅在日记中写道:‘雨雪。……下午霁,夜复雪。’翌日,天放晴而有风。《鲁迅日记》又载:‘大风吹雪盈空际。’这七字颇富诗意。可见作者‘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陆机《文赋》),此时已萌发创作冲动。十七天后,题为‘雪’的散文诗便诞生了。”“理解了这篇文章的最后一句,‘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也就理解了这篇文章的主旨。这句话对文章中提到的自然景致——江南的雪与朔方的雪作出了倾向性的判断,江南的雪已经死掉,而朔方的雪,在孤独的旋转升腾中升华,成了雨的精魂。”
新教材更多的是提供参考性资料,为教师在教学中辨别使用。从课前的阅读提示中不难看出,新教材对鲁迅作品的解读态度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三、拉近当代中学生与鲁迅作品的距离
在10多年的从教经历中,教师不愿教、学生不愿学的例子不在少数。报纸、杂志上也有不少人在探讨学生不愿意学习鲁迅作品的原因,概括如下:一是认为时代差异造成学生的心理隔膜;二是陈旧的参考用书不能准确反映作品意蕴;三是一些作家、学者对鲁迅的贬损;四是教师授课视野狭窄,解说成分太大,学生难以获得感情的陶冶和美的启迪。假如以上理由全部成立的话,那么,我认为,新课标的出台以及新教材的出版已经使第二个理由不再成为理由。第三个理由不含人身攻击的话,仅从作品出发,应该属于学术争鸣的领域,对学生学习鲁迅作品并没有什么影响,从学生求新好奇的心理来看,反而容易刺激学生多了解鲁迅作品。另一方面,对鲁迅作品的百家争鸣也有助于对作品的理解。这样一来,就剩下“时代差异”和“教师授课方式”两个理由了。为拉近当代中学生与鲁迅先生作品的距离,建议:
1.选择适合中学生阅读的鲁迅作品
教材的编写要全面体现鲁迅的人文思想,内容要丰富,体裁要多样,可设置必讲、选讲、选读等多个阅读层次。除现行教材中的小说、散文、杂文外,还可增加散文诗、诗歌、日记等内容,使中学生对鲁迅作品的学习变成“一种与鲁迅相遇的‘过程性’阅读——先‘感受鲁迅’,再‘阅读鲁迅’,继而‘研究鲁迅’,最后自己‘言说鲁迅’,使中学生与鲁迅发生逐渐深入的关系”,走进鲁迅丰富的情感世界,了解“鲁迅精神”的不同侧面。
2.教参编写百花齐放
童庆炳说:“文学接受是个性化行为,读者可以这样或那样理解作品,这是读者的权利。”因此,教参一方面要及时补充学术前沿的最新动向,让鲁迅作品教学紧紧跟上时代的步伐;另一方面,教参的观点可以百家争鸣,教师把不同甚至对立的观点交代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品评。
3.鼓励联系实际的教学模式
人们常常感叹,鲁迅作品好像就是写于今天。在我们深深地感叹鲁迅思想穿透力的同时,不得不承认鲁迅文学与鲁迅思想在今天的重要价值。具有如此重要意义的作品却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出现了障碍,与长期形成的僵死的、公式化的、概念化的教学模式不无关系。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的内涵是多层次的、多义的、模糊的,甚至无法言传的,并且常读常新。建议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紧紧联系现实生活,尽可能启发学生阅读的创造性,鼓励学生参与对作品的阐释。易中天、于丹等从实际出发对《三国演义》《论语》等经典著作的解读方式,不失为拉近中学生与鲁迅作品距离的一个好的选择。
4.语文教师的与时俱进
由于鲁迅作品特有的深刻性,阅读者需要有相当的文史知识、生活阅历和一定的古文修养,而这些又都是一个合格的语文教师所必备的。所以,语文教师应尽可能多地认真阅读鲁迅原著,吸收新近的学术成果,这不仅是走向鲁迅的需要,而且是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有效手段。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中学鲁迅作品的教学改革,是语文界一项艰巨而重大的研究课题,希望中学生与鲁迅作品的距离越来越近。
参考文献:
①子通《鲁迅评说八十年》,中国华侨出版社,2005。
②陈漱渝等《颠覆与传承——论鲁迅的当代意义》,福建教育出版社,2006。
③孔庆东等《审视中学语文教育》,汕头大学出版社,1999。
④薄景昕《鲁迅作品接受与阐释的新视角》,《东北师大学报》2007年第1期。
(作者单位:浮山县天坛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