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观察肠炎宁颗粒治疗小儿消化不良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6年7月住院部收治的小儿消化不良患者88例;将其按照随机抽取的方式分为2组,观察组---44例(给予肠炎宁颗粒治疗),对照组---44例(给予小儿喜食片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总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97.73%、总不良反应发生率2.27%均优于对照组数据(P<0.05)。结论:小儿消化不良患者应用肠炎宁颗粒治疗疗效显著,能有效的改善临床症状,并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临床上值得推广及应用。
【关键词】 肠炎宁颗粒 小儿 消化不良
小儿消化不良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症状,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腹胀、腹痛、呕吐、恶心等临床症状,主要是由于患者消化系统的不完善所导致[1]。本文为了研究肠炎宁颗粒治疗小儿消化不良的临床效果,将小儿消化不良患者分为2组进行研究,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次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6年7月住院部收治的小儿消化不良患者88例;将其按照随机抽取的方式分为2组,观察组---44例(肠炎宁颗粒治疗),对照组---44例(小儿喜食片治疗)。
观察组:男性小儿消化不良患者:女性患者=22:22;年龄范围6个月~3岁,平均年龄(1.50±0.35)岁;病程4~16天,平均病程(10.91±1.71)天。
对照组:男性小儿消化不良患者:女性患者=21:23;年龄范围5个月~3岁,平均年龄(1.52±0.30)岁;病程5~17天,平均病程(11.00±1.80)天。
88例患者均符合小儿消化不良的诊断标准,并同意参加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分别在性别、年龄、病程的跨度范围等基本资料方面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对比性。
1.2 方法
观察组方法:给予肠炎宁颗粒治疗,一次剂量为:1-3岁1/4袋、4-5岁1/2袋、5岁以上1袋,一天三次,療程为7天。
对照组方法:给予小儿喜食片,一次剂量为:1-3岁2片、4-5岁3片、5岁以上5片,一天三次,疗程为7天。
1.3 观察指标以及疗效判断标准
1.3.1 小儿消化不良的观察指标
根据临床资料,对两组小儿消化不良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进行评估,并对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记录。
1.3.2 疗效评定标准
以患者的治疗效果,作为本次研究当中小儿消化不良患者临床总有效率的评价范围:
显效评价范围:经药物治疗后,小儿消化不良患者的发热、呕吐等现象消失,精神状态良好。
有效评价范围:小儿消化不良患者的发热、呕吐等表现逐渐缓解,腹泻次数逐渐减少。
无效评价范围:患者的发热、呕吐、腹泻等表现未改变,反之加重,并且腹泻次数增加。
总有效率=小儿消化不良患者的单组总概率(44例,100%)减去无效评价概率的差值。
1.4 统计学标准
本文数据采用SPSS20.0 软件系统进行统计处理,临床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均用%表示,使用卡方进行数据检验;当P<0.05时,代表两组小儿消化不良患者的各项资料数据对比有明显的差异,统计学具有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小儿消化不良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结果(P<0.05)。具体数据见表1:
观察组小儿消化不良患者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结果(P<0.05)。具体数据见表2:
3 讨论
小儿消化不良是因为患者的消化系统发育不完善,进而引起恶心、食欲不振、泛酸等表现[2];它的诱因有以下几种:①喂养不当;②食入被细菌感染的食物;③抗生素的滥用导致肠道菌群失调;④抵抗力低[3]。
小儿喜食片是从六神曲、枳壳、白术、山楂、稻芽、麦芽中提取出来的,具有健脾、消食、化积的作用,但是治标不治本,会反复出现消化不良现象[4];肠炎宁颗粒是一种中成药,主要是从地锦草、黄毛耳草、樟树根、香薷、枫树叶中提取出来,具有清热解毒、利湿、行气的功效;呈黄棕色颗粒状态,味甜、微苦,可以有效的对患者肠道进行全方面的调节,起到治标、治本的作用[5]。
本研究结果中,观察组小儿消化不良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97.73%、总不良反应发生率2.27%均优于对照组小儿消化不良患者数据(P<0.05);由此可表明肠炎宁颗粒治疗治疗的临床效果优于小儿喜食片治疗的临床效果。
总而言之,小儿消化不良患者采用肠炎宁颗粒治疗具有明显的效果,能有效的改善临床症状,并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临床上值得推广及应用。
参考文献
[1]潘丽.申琳.肠炎宁颗粒治疗小儿消化不良的临床观察[J].中草药, 2016, 47(12):2147-2151.
[2]黄定栋. 四磨汤治疗小儿消化不良的疗效观察[J].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06, 19(10):1217-1217.
[3]胡卫东. 中西药结合治疗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的临床分析[J]. 求医问药:学术版, 2012, 10(6):824-824.
[4]赵会平, 王会玲. 中西药结合治疗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的临床分析[J].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2, 23(7):894-895.
[5]刘新安, 吕冰, 成学俊. 中西药结合治疗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的临床分析[J]. 医药前沿, 2012, 10(26):251-252.
【关键词】 肠炎宁颗粒 小儿 消化不良
小儿消化不良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症状,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腹胀、腹痛、呕吐、恶心等临床症状,主要是由于患者消化系统的不完善所导致[1]。本文为了研究肠炎宁颗粒治疗小儿消化不良的临床效果,将小儿消化不良患者分为2组进行研究,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次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6年7月住院部收治的小儿消化不良患者88例;将其按照随机抽取的方式分为2组,观察组---44例(肠炎宁颗粒治疗),对照组---44例(小儿喜食片治疗)。
观察组:男性小儿消化不良患者:女性患者=22:22;年龄范围6个月~3岁,平均年龄(1.50±0.35)岁;病程4~16天,平均病程(10.91±1.71)天。
对照组:男性小儿消化不良患者:女性患者=21:23;年龄范围5个月~3岁,平均年龄(1.52±0.30)岁;病程5~17天,平均病程(11.00±1.80)天。
88例患者均符合小儿消化不良的诊断标准,并同意参加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分别在性别、年龄、病程的跨度范围等基本资料方面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对比性。
1.2 方法
观察组方法:给予肠炎宁颗粒治疗,一次剂量为:1-3岁1/4袋、4-5岁1/2袋、5岁以上1袋,一天三次,療程为7天。
对照组方法:给予小儿喜食片,一次剂量为:1-3岁2片、4-5岁3片、5岁以上5片,一天三次,疗程为7天。
1.3 观察指标以及疗效判断标准
1.3.1 小儿消化不良的观察指标
根据临床资料,对两组小儿消化不良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进行评估,并对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记录。
1.3.2 疗效评定标准
以患者的治疗效果,作为本次研究当中小儿消化不良患者临床总有效率的评价范围:
显效评价范围:经药物治疗后,小儿消化不良患者的发热、呕吐等现象消失,精神状态良好。
有效评价范围:小儿消化不良患者的发热、呕吐等表现逐渐缓解,腹泻次数逐渐减少。
无效评价范围:患者的发热、呕吐、腹泻等表现未改变,反之加重,并且腹泻次数增加。
总有效率=小儿消化不良患者的单组总概率(44例,100%)减去无效评价概率的差值。
1.4 统计学标准
本文数据采用SPSS20.0 软件系统进行统计处理,临床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均用%表示,使用卡方进行数据检验;当P<0.05时,代表两组小儿消化不良患者的各项资料数据对比有明显的差异,统计学具有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小儿消化不良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结果(P<0.05)。具体数据见表1:
观察组小儿消化不良患者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结果(P<0.05)。具体数据见表2:
3 讨论
小儿消化不良是因为患者的消化系统发育不完善,进而引起恶心、食欲不振、泛酸等表现[2];它的诱因有以下几种:①喂养不当;②食入被细菌感染的食物;③抗生素的滥用导致肠道菌群失调;④抵抗力低[3]。
小儿喜食片是从六神曲、枳壳、白术、山楂、稻芽、麦芽中提取出来的,具有健脾、消食、化积的作用,但是治标不治本,会反复出现消化不良现象[4];肠炎宁颗粒是一种中成药,主要是从地锦草、黄毛耳草、樟树根、香薷、枫树叶中提取出来,具有清热解毒、利湿、行气的功效;呈黄棕色颗粒状态,味甜、微苦,可以有效的对患者肠道进行全方面的调节,起到治标、治本的作用[5]。
本研究结果中,观察组小儿消化不良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97.73%、总不良反应发生率2.27%均优于对照组小儿消化不良患者数据(P<0.05);由此可表明肠炎宁颗粒治疗治疗的临床效果优于小儿喜食片治疗的临床效果。
总而言之,小儿消化不良患者采用肠炎宁颗粒治疗具有明显的效果,能有效的改善临床症状,并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临床上值得推广及应用。
参考文献
[1]潘丽.申琳.肠炎宁颗粒治疗小儿消化不良的临床观察[J].中草药, 2016, 47(12):2147-2151.
[2]黄定栋. 四磨汤治疗小儿消化不良的疗效观察[J].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06, 19(10):1217-1217.
[3]胡卫东. 中西药结合治疗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的临床分析[J]. 求医问药:学术版, 2012, 10(6):824-824.
[4]赵会平, 王会玲. 中西药结合治疗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的临床分析[J].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2, 23(7):894-895.
[5]刘新安, 吕冰, 成学俊. 中西药结合治疗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的临床分析[J]. 医药前沿, 2012, 10(26):251-252.